CN213401692U - 一种数据线组合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线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01692U
CN213401692U CN202022445409.8U CN202022445409U CN213401692U CN 213401692 U CN213401692 U CN 213401692U CN 202022445409 U CN202022445409 U CN 202022445409U CN 213401692 U CN213401692 U CN 213401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data line
box
accommodating groove
accommod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454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敏
张声威
林展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ix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engyu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engyu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engyu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454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01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01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01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据线组合,所述数据线组合包括主体盒以及至少一条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连接头以及第二连接头,所述主体盒侧面设置有容置部,所述容置部所在面的相邻面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第一连接头收纳于所述容置部内,所述第二连接头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线组合在体积上更为小巧,同时,将所述数据线收纳整齐,在使用时也可更为便捷的取出,并且收纳好的数据线,不会显得杂乱无章,使所述数据线组合更为整洁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线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数码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数据线组合。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来普遍,电子设备在使用后都需要经过数据线进行充电,若数据线携带方便且收纳方便,将大幅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现有的数据线,收纳不便,使得用户在使用时,会出现拿取数据线不便的情况,且收纳不便的数据线容易给人带来一种杂乱无章的视觉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数据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据线组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据线组合,所述数据线组合包括主体盒以及至少一条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连接头以及第二连接头,所述主体盒侧面设置有容置部,所述容置部所在面的相邻面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第一连接头收纳于所述容置部内,所述第二连接头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优选地,所述容置部包括滑动槽以及收纳槽,所述滑动槽设置于所述收纳槽靠近所述容置槽的一面,且所述滑动槽由所述主体盒外表面贯通至所述收纳槽;和/或所述容置槽对应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位置,其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凸起。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头外表面上设置有手推部,所述第一连接头收纳于所述收纳槽内,且所述手推部容置于所述滑动槽内。
优选地,所述数据线进一步包括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连接,另一端从所述主体盒内部穿过并从所述主体盒穿出与所述第二连接头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头以及部分所述连接线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容置槽远离所述连接线的一面设置有第一手拿位,所述主体盒靠近所述第一手拿位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手拿位。
优选地,所述数据线组合包括集合部,所述集合部内设置有PCB板,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连接线以及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线通过所述PCB板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线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另一端连接所述PCB板一侧,所述PCB板另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头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连接。
优选地,所述数据线组合进一步包括伸缩盒,所述伸缩盒收纳于所述主体盒内,所述连接线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伸缩盒与所述第二连接头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体盒包括上盖、本体以及下盖,所述上盖与所述本体一面连接,所述下盖与所述本体另一面连接。
优选地,所述容置槽设置于所述上盖的外表面上,所述容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侧面上,且所述滑动槽由所述本体贯通至所述上盖;所述伸缩盒设置在所述本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数据线组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数据线组合设置有主体盒以及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连接头以及第二连接头,所述主体盒设置有容置部以及容置槽,所述第一连接头收纳于所述容置部内,所述第二连接头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数据线组合在体积上更为小巧,同时,将所述数据线收纳整齐,在使用时也可更为便捷的取出,并且收纳好的数据线,不会显得杂乱无章,使所述数据线组合更为整洁美观。
2、所述容置部包括滑动槽以及收纳槽,所述第一连接头外表面上设置有手推部,所述第一连接头收纳于所述收纳槽内,推动所述手推部,所述第一连接头可沿着所述滑动槽移动,进而收纳或使用所述第一连接头。当所述第一连接头收纳于所述收纳槽时,所述收纳槽可保护所述第一连接头,避免所述第一连接头发生磕碰等伤害,从而提高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使用寿命。
3、部分所述连接线收纳与所述主体盒内,所述主体盒为所述部分连接线提供保护,避免连接线受到损伤,同时,收纳部分连接线还可避免因线体过长而导致打结的问题。并且,将连接线收纳好可使述数据线组合更为整洁美观。
4、所述数据线组合包括第一手拿位以及第二手拿位,使得用户在使用时,可更为方便的将所述第二连接头取下,提高使用体验。
5、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可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头,避免所述第二连接头在所述容置槽内产生晃动或从所述容置槽内脱落。
6、所述数据线组合包括伸缩盒,通过所述伸缩盒,可将所述连接线拉出所述主体盒外,进而使所述第一连接头或所述第二连接头伸长至所需长度,以适应各种实用环境,进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7、所述数据线组合包括集合部,所述集合部内设置有PCB板,所述连接线包括第一连接线以及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线通过所述PCB板进行连接,进而实现所述第二连接头与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头之间的连接与转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数据线组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数据线组合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数据线组合的变化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数据线组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数据线组合的拉伸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数据线组合拉伸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数据线组合拉伸状态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数据线组合;11、主体盒;12、数据线;13、伸缩盒;111、容置部;112、容置槽;113、上盖;114、本体;115、下盖;121、第一连接头;122、第二连接头;123、连接线;1231、第一连接线;1232、第二连接线;1111、滑动槽;1112、收纳槽;1121、第一手拿位;1122、第二手拿位;1123、限位凸起;1211、手推部;14、集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数据线组合1包括主体盒11以及至少一条数据线12,所述数据线12包括第一连接头121以及第二连接头122,所述主体盒11侧面设置有容置部111,所述容置部111所在面的相邻面设置有容置槽112,所述第一连接头121收纳于所述容置部111内,所述第二连接头122容置于所述容置槽112内,使得所述数据线组合1在体积上更为小巧,同时,将所述数据线12收纳整齐,在使用时也可更为便捷的取出,并且收纳好的数据线,不会显得杂乱无章,使所述数据线组合1更为整洁美观。
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头122的数量对应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二连接头122分别为type-c、lightning、安卓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121为USB接头。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112对应所述第二连接头122设置,即所述容置槽112的数量对应为三个,一所述第二连接头122对应容置于一所述容置槽112内。所述第一连接头121收纳于所述容置部111内,并可相对所述容置部111进行伸缩。
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头122可以为USB接头,或type-c、lightning、安卓接头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第一连接头121可以为type-c、lightning、安卓接头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容置部111与所述容置槽112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头121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头122设置。
请参阅图1及图2,所述容置部111包括滑动槽1111以及收纳槽1112,所述滑动槽1111可提供手推位以供用户将收纳于所述容置部111的所述第一连接头121推出,所述滑动槽1111设置于所述收纳槽1112靠近所述容置槽112的一面,且所述滑动槽1111由所述主体盒11外表面贯通至所述收纳槽1112。所述第一连接头121外表面上设置有手推部1211,所述第一连接头121收纳于所述收纳槽1112内,且所述手推部1211容置于所述滑动槽1111内。由于所述滑动槽1111由所述主体盒11外表面贯通至所述收纳槽1112,故容置于所述滑动槽1111的手推部1211得以外露与所述主体盒11的外表面上。
可以理解,请结合图1-图3,使用时,可推动所述手推部1211,所述手推部1211顺着所述滑动槽1111进行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连接头121的移动,进而使所述第一连接头121收纳于所述容置部111内或外露于所述容置部111外,即所述收纳槽1112提供收纳空间以供所述第一连接头121进行收纳,所述滑动槽1111配合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头121上的所述手推部1211进而改变所述第一连接头121的位置。当所述第一连接头121收纳于所述收纳槽1112时,所述收纳槽1112可保护所述第一连接头121,避免所述第一连接头121发生磕碰等伤害,从而提高所述第一连接头121的使用寿命。
请继续参阅图1-图3,所述数据线12进一步包括连接线123,所述连接线123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121连接,另一端从所述主体盒11内部穿过并从所述主体盒11穿出与所述第二连接头122连接。
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头121一端与电子设备或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线123连接,与所述连接线123连接的一端为靠近所述主体盒11的一端,由于所述第一连接头121可收纳于所述容置部111内,故所述连接线123需设置于所述主体盒11内。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线123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头121的一端穿过所述主体盒11,并从所述主体盒11的所述容置部111相对的一端穿出,最后与所述第二连接头122连接。
进一步地,由于所述第二连接头122的数量为三个,故三条所述连接线123分别与三个所述第二连接头122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头121为一个USB接头,故三条所述连接线123最终整合为一条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头121连接。
请参阅图2及图3,为达到更好的使用体验以及收纳效果,所述连接线123靠近所述第二连接头122的一端,适当外露一定长度的所述连接线123于所述主体盒11外,且所述第二连接头122以及外露于所述主体盒11外的所述连接线123容置于所述容置槽112内,所述容置槽112远离所述连接线123的一面设置有第一手拿位1121,所述主体盒11靠近所述第一手拿位1121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手拿位1122。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手拿位1121使所述第一连接头121的端头外露于所述容置槽112外,使得用户可用手指将所述第一连接头121的端头抠起,方便用户取下使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手拿位1122为下凹结构,所述第二手拿位1122为用户的手指提供空间,以供用户有足够空间接触所述第一连接头121的端头。
请继续参阅图2及图3,所述容置槽112对应所述第二连接头122的位置,其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凸起1123,所述限位凸起1123可将所述第二连接头122固定于所述容置槽112内,不轻易在所述容置槽112内晃动或从所述容置槽112内脱落。
作为一种变形实例,所述限位凸起1123可替换为弹性件,在所述第二连接头122放置在所述容置槽112使,所述第二连接头122挤压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势能作用于所述第二连接头122进而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头122与所述容置槽112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所述数据线组合1进一步包括伸缩盒13,所述伸缩盒13收纳于所述主体盒11内,所述连接线123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121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伸缩盒13与所述第二连接头122连接。所述连接线123部分盘旋收纳于所述伸缩盒13内。使用时,拉动所述第一连接头121或所述第二连接头122,进而使收纳于所述伸缩盒13内的所述连接线123拉出,用户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拉出所需长度的所述连接线123。当收纳于所述伸缩盒13内的所述连接线123均被拉出时,所述连接线123可自动收回至所述伸缩盒13内。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4以及图5,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线组合包括集合部14,所述集合部14用于将与三个所述第二连接头122分别连接的三条所述连接线123进行收纳整合,三条所述连接线123由所述集合部14远离所述主体盒11的一面进入所述集合部14,最终整合为一条所述连接线123,并由所述集合部14靠近所述主体盒11的一面穿出,且此连接线123穿过所述伸缩盒13与所述第一连接头121连接。使用时,可拉伸所述集合部14,进而将收纳于所述伸缩盒13内的所述连接线123拉出,便可改变所述集合部14的位置,同时三个所述第二连接头122以及三条所述连接线123的位置也一并改变,用户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拉出所需长度的所述连接线123。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头122呈横向并列排布,且三个所述第二连接头122中,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第二连接头122在竖向与其余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头122存在高度差,与所述第二连接头122连接的所述连接线123以及所述容置槽112对应设置。此设计可使用户在取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头122时,不会对其余的所述第二连接头122产生影响或干涉,同时也更方便所述第二连接头122的取下,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请参阅图6,所述连接线123包括一条第一连接线1231以及三条第二连接线1232,所述集合部14内置PCB板(图未示)。三个所述第二连接头122分别与三条所述第二连接线1232的一端连接,三条所述第二连接线1232的另一端进入所述集合部14并与所述PCB板一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1231一端与所述PCB板另一侧连接,即一条所述第一连接线1231与三条所述第二连接线1232通过所述PCB板进行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1231从所述集合部14穿出,并穿过所述伸缩盒13与所述第一连接头121。
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三条所述第二连接线1232用于分别连接三个所述第二连接头122,所述第二连接头122分别为type-c、lightning以及安卓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122通过所述PCB板进而与一条所述第一连接线123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1231与所述第一连接头12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121为USB接头,通过PCB板的设置进而实现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头122与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头121之间的连接与转换。
请参阅图7,所述主体盒11包括上盖113、本体114以及下盖115,所述上盖113与所述本体114一面连接,所述下盖115与所述本体114另一面连接。所述上盖113、本体114以及下盖115互相配合后,形成容纳空间,所述伸缩盒13即收纳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容置槽112设置于所述上盖113的外表面上,所述容置部111设置于所述本体114的侧面上,且所述滑动槽1111由所述本体114贯通至所述上盖113;所述伸缩盒13设置在所述本体114内。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盖115为弧面结构,在用户手握所述主体盒11时,弧面结构可增加手部的贴合感以及舒适感。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盖115也可为平面结构。
作为一种变形实例,所述容置槽112可设置于所述下盖115的外表面上,且所述滑动槽1111由所述本体114贯通至所述下盖1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数据线组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数据线组合设置有主体盒以及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连接头以及第二连接头,所述主体盒设置有容置部以及容置槽,所述第一连接头收纳于所述容置部内,所述第二连接头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数据线组合在体积上更为小巧,同时,将所述数据线收纳整齐,在使用时也可更为便捷的取出,并且收纳好的数据线,不会显得杂乱无章,使所述数据线组合更为整洁美观。
2、所述容置部包括滑动槽以及收纳槽,所述第一连接头外表面上设置有手推部,所述第一连接头收纳于所述收纳槽内,推动所述手推部,所述第一连接头可沿着所述滑动槽移动,进而收纳或使用所述第一连接头。当所述第一连接头收纳于所述收纳槽时,所述收纳槽可保护所述第一连接头,避免所述第一连接头发生磕碰等伤害,从而提高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使用寿命。
3、部分所述连接线收纳与所述主体盒内,所述主体盒为所述部分连接线提供保护,避免连接线受到损伤,同时,收纳部分连接线还可避免因线体过长而导致打结的问题。并且,将连接线收纳好可使述数据线组合更为整洁美观。
4、所述数据线组合包括第一手拿位以及第二手拿位,使得用户在使用时,可更为方便的将所述第二连接头取下,提高使用体验。
5、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可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头,避免所述第二连接头在所述容置槽内产生晃动或从所述容置槽内脱落。
6、所述数据线组合包括伸缩盒,通过所述伸缩盒,可将所述连接线拉出所述主体盒外,进而使所述第一连接头或所述第二连接头伸长至所需长度,以适应各种实用环境,进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7、所述数据线组合包括集合部,所述集合部内设置有PCB板,所述连接线包括第一连接线以及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线通过所述PCB板进行连接,进而实现所述第二连接头与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头之间的连接与转换。

Claims (10)

1.一种数据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组合包括主体盒以及至少一条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连接头以及第二连接头,所述主体盒侧面设置有容置部,所述容置部所在面的相邻面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第一连接头收纳于所述容置部内,所述第二连接头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包括滑动槽以及收纳槽,所述滑动槽设置于所述收纳槽靠近所述容置槽的一面,且所述滑动槽由所述主体盒外表面贯通至所述收纳槽;和/或所述容置槽对应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位置,其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凸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外表面上设置有手推部,所述第一连接头收纳于所述收纳槽内,且所述手推部容置于所述滑动槽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进一步包括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连接,另一端从所述主体盒内部穿过并从所述主体盒穿出与所述第二连接头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头以及部分所述连接线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容置槽远离所述连接线的一面设置有第一手拿位,所述主体盒靠近所述第一手拿位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手拿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组合包括集合部,所述集合部内设置有PCB板,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连接线以及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线通过所述PCB板进行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线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另一端连接所述PCB板一侧,所述PCB板另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头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连接。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组合进一步包括伸缩盒,所述伸缩盒收纳于所述主体盒内,所述连接线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伸缩盒与所述第二连接头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盒包括上盖、本体以及下盖,所述上盖与所述本体一面连接,所述下盖与所述本体另一面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设置于所述上盖的外表面上,所述容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侧面上,且所述滑动槽由所述本体贯通至所述上盖;所述伸缩盒设置在所述本体内。
CN202022445409.8U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数据线组合 Active CN213401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45409.8U CN213401692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数据线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45409.8U CN213401692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数据线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01692U true CN213401692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91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45409.8U Active CN213401692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数据线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016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95988B1 (en) Combinational charging mechanism
CN213401692U (zh) 一种数据线组合
US20030036312A1 (en) Adapting head having a charging mechanism
CN207303557U (zh) 一种可伸缩的墙壁插座
CN212935580U (zh) 一种多功能笔盒
CN210578694U (zh) 电子设备及移动外设
US20020101753A1 (en) Power supply converter including a retractable conducting wire
CN206332467U (zh) 一种可收纳数据线的多功能便携式充电宝
CN215418729U (zh) 一种新型排插
CN217956734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充电器
CN218770230U (zh) 一种伸缩充电头
CN218897282U (zh)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下盖
CN207251246U (zh) 一种便携式充电器
CN217720783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218569427U (zh) 一种可以充电的插座
CN211295504U (zh) 多功能盒式收纳插座
KR200475275Y1 (ko) 휴대폰 충전기
CN204152317U (zh) 一种钥匙
CN218525842U (zh) 便于收纳的延长型插座
CN210485397U (zh) 一种收纳和充电一体化的多功能台灯
CN207896707U (zh) 一种带隐藏数据线的移动电源
CN210517840U (zh) 一种磁吸式车载充电器
CN213959284U (zh) 便携的收纳式数据线
CN2932924Y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收线结构
CN217743408U (zh) 板状电子设备保护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09

Address after: 523000 Room 301, building 5, No. 15, Yinhu Road, jiaoyitang, Tangxia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Six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West of Jinrui Central Nuclear Science Park, Huarong Road, Dalang Street, Longhua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HENGYU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