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68180U - 一种微波感应控制电路及led球泡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波感应控制电路及led球泡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68180U
CN213368180U CN202021677194.6U CN202021677194U CN213368180U CN 213368180 U CN213368180 U CN 213368180U CN 202021677194 U CN202021677194 U CN 202021677194U CN 213368180 U CN213368180 U CN 213368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microwave induction
inductor
resistor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771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泽龙
魏彬
朱奕光
吴钊强
黄奕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771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68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68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681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波感应控制电路,包括驱动电路及微波感应电路,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微波感应电路;驱动电路包括整流模块、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极性电容、第二极性电容、第一电阻、二极管及恒流模块;整流模块的交流输入端连接电源;整流模块的反向直流输出端接地;整流模块的正向直流输出端通过第一极性电容接地并通过第一电感连接第二极性电容的正极、恒流模块的输入端及二极管的负极,第二极性电容的负极接地,恒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的正极并连接第二电感的一端,第一电感与第一电阻并联。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LED球泡灯。采用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微波感应方式实现LED灯自动启动或关闭,灵活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微波感应控制电路及LED球泡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波感应控制电路及一种LED球泡灯。
背景技术
在照明行业中,由于LED灯具有光效高和寿命长等特性,故LED灯正大批量代替传统白炽灯和节能灯。
目前,LED球泡灯是替代传统白炽灯泡的新型绿色光源,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因此,为了适应节能要求,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感应LED球泡灯,以实现晚上人来亮灯,人走灭灯功能。
由于LED球泡灯是悬挂使用,主要热量向灯头方向散发,且球泡通常采用铝散热器,驱动电路处于铝散热器内,温度较高,因此容易使设于驱动电路上的感应模块误触发,且感应模块也易受铝散热器干扰而造成误触发。因此,现有的LED球泡灯并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微波感应控制电路及LED球泡灯,可实现LED灯自动启动或关闭,灵活性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波感应控制电路,包括:包括驱动电路及微波感应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微波感应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整流模块、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极性电容、第二极性电容、第一电阻、二极管及恒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的交流输入端连接电源;所述整流模块的反向直流输出端接地;所述整流模块的正向直流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极性电容接地并通过所述第一电感连接所述第二极性电容的正极、恒流模块的输入端及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极性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恒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并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感与第一电阻并联。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保险电阻及压敏电阻;所述整流模块的一个交流输入端通过所述保险电阻连接电源火线,所述整流模块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连接电源零线,所述整流模块通过两个交流输入端与所述压敏电阻并联。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三极性电容和/或第二电阻;所述第三极性电容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一电感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正向直流输出端,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感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正向直流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恒流模块包括恒流芯片、外置电阻组、外置电容、旁路电阻及采样电阻组;所述恒流芯片上设有供电端口、过压保护端口、恒流输出端口及电流采样端口;所述供电端口通过所述外置电阻组与整流模块的正向直流输出端连接,并通过所述外置电容接地;所述过压保护端口通过所述旁路电阻接地;所述恒流输出端口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并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所述电流采样端口通过所述采样电阻组接地。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微波感应电路包括微波感应模块、稳压管、偏置电阻、供电电阻组、LED回路及三极管,所述微波感应模块内集成有微波感应器;所述微波感应模块的电源端通过所述稳压管接地,并依次通过所述供电电阻组及LED回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微波感应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并通过所述偏置电阻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微波感应模块的接地端接地。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电路与微波感应电路分离设置,所述驱动电路与微波感应电路之间通过LED正极端口及LED负极端口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电路中整流模块的正向直流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电感连接所述LED正极端口,且所述微波感应电路中LED回路的正极同时连接所述LED正极端口;所述驱动电路中恒流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电感连接所述LED负极端口,且所述微波感应电路中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连接所述LED负极端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微波感应模块内还集成有延时器和/或光感应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恒流芯片为JW1763芯片。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LED球泡灯,包括球泡灯及微波感应控制电路,所述微波感应控制电路设于所述球泡灯内。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三极管实现LED回路的通断控制,具体他,当微波感应器检测到人进入检测区域时,微波感应模块输出高电平,使三极管导通,LED回路通路,在驱动电路的驱动下,LED回路中的LED灯启动;当微波感应器检测到人离开检测区域时,微波感应模块输出低电平,使三极管截止,LED回路断路,LED回路中的LED灯熄灭。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微波感应方式实现LED灯自动启动或关闭,灵活性强。
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驱动电路与微波感应电路分离的方案,提高系统稳定性,只需采用常规驱动电路提供恒流,极大缩短普通LED灯升级微波感应产品更新换代设计周期。
另外,本实用新型将微波感应模块与LED回路同时设于微波感应电路中,实现了微波感应模块与LED回路的光电一体设计,便于集成,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波感应控制电路中感应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微波感应控制电路中驱动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微波感应控制电路中驱动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微波感应控制电路中驱动电路的第三实施例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LED球泡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微波感应控制电路包括驱动电路及微波感应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微波感应电路。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驱动电路与微波感应电路分离的方案,将驱动电路与微波感应电路分离设置,且所述驱动电路与微波感应电路之间通过LED正极端口及LED负极端口连接,可有效提高系统稳定性,只需采用常规驱动电路提供恒流(不限驱动方案),极大缩短普通LED灯升级微波感应产品更新换代设计周期。
如图1所示,所述微波感应电路包括微波感应模块U2、稳压管ZD1、偏置电阻RS4、供电电阻组(RS1、RS2、RS3)、LED回路及三极管Q1,所述微波感应模块U2内集成有微波感应器。优选地,所述微波感应模块的型号为ED108,但不以此为限制。
所述微波感应模块U2的电源端VCC通过所述稳压管ZD1接地,并依次通过所述供电电阻组(RS1、RS2、RS3)及LED回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其中,所述稳压管ZD1可为微波感应模块U2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所述供电电阻组(RS1、RS2、RS3)包括三个依次串联的供电电阻,但不以此为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所述微波感应模块U2的输出端OUT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并通过所述偏置电阻RS4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其中,所述偏置电阻RS4可为三极管Q1提供偏置电压。
所述微波感应模块U2的接地端GND接地。
工作时,当微波感应器检测到人进入检测区域时,微波感应模块U2输出高电平,使三极管Q1导通,LED回路通路,在驱动电路的驱动下,LED回路中的LED灯启动;当微波感应器检测到人离开检测区域时,微波感应模块U2输出低电平,使三极管Q1截止,LED回路断路,LED回路中的LED灯熄灭。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微波感应方式实现LED灯自动启动或关闭,灵活性强。
本实用新型中,微波感应模块U2与LED回路同时设于微波感应电路中,实现了微波感应模块U2与LED回路的光电一体设计,便于集成,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所述微波感应模块U2内还集成有延时器。当LED灯启动时,触发延时器启动延时工,使LED灯在预设时间内保持点亮状态。所述预设时间可以为20秒,但不以此为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设。
更佳地,所述微波感应模块U2内还集成有光感应器,在光感应器的作用下,微波感应模块U2白天不触发亮灯。
参见图2,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电路的第一实施例,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整流模块BR1、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T1、第一极性电容EC1、第二极性电容EC2、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及恒流模块M。其中,所述整流模块BR1优选为整流桥电路,但不以此为限制。具体地:
所述整流模块BR1的交流输入端连接电源;所述整流模块BR1的反向直流输出端接地;所述整流模块BR1的正向直流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极性电容EC1接地并通过所述第一电感L1连接所述第二极性电容EC2的正极、恒流模块M的输入端及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第二极性电容EC2的负极接地,所述恒流模块M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并连接所述第二电感T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感L1与第一电阻R1并联。
因此,通过所述驱动电路可将电源的交流输入转换为恒流输出,以供微波感应电路使用,从而实现微波感应电路的正常驱动,稳定性高。
结合图1及图2所示,所述驱动电路中整流模块BR1的正向直流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电感L1连接LED正极端口LED+,且所述微波感应电路中LED回路的正极同时连接所述LED正极端口LED+;所述驱动电路中恒流模块M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电感T1连接LED负极端口LED-,且所述微波感应电路中三极管Q1的发射极同时连接所述LED负极端口LED-。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LED正极端口LED+及LED负极端口LED-即可将相互分离的驱动电路与微波感应电路进行连接,结构简单,更换/拆卸方便,实用性强。
进一步,所述恒流模块M包括恒流芯片U1、外置电阻组(R3、R4)、外置电容C2、旁路电阻R5及采样电阻组(R6、R7),其中,所述恒流芯片U2优选为JW1763芯片,但不以此为限制。具体地:所述恒流芯片U2上设有供电端口VCC、过压保护端口RVOP、恒流输出端口DRAIN及电流采样端口CS;所述供电端口VCC通过所述外置电阻组(R3、R4)与整流模块BR1的正向直流输出端连接,并通过所述外置电容C2接地;所述过压保护端口ROVP通过所述旁路电阻R5接地;所述恒流输出端口DRAIN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并连接所述第二电感T1的一端;所述电流采样端口CS通过所述采样电阻组(R6、R7)接地,通过调整采样电阻组(R6、R7)的阻值可有效调节恒流芯片U1的输出电流,使LED回路处于恒流工作状态。
参见图3,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电路的第二实施例,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保险电阻F1及压敏电阻RV1;所述整流模块BR1的一个交流输入端通过所述保险电阻F1连接电源火线L,所述整流模块BR1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连接电源零线N,所述整流模块BR1通过两个交流输入端与所述压敏电阻RV1并联。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所述保险电阻F1及压敏电阻RV1可形成抗浪涌结构,其中,通过保险电阻F1可有效保护电路元件,通过压敏电阻RV1可有效抑制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等瞬态过电压,实现电冲击(浪涌)的有效吸收。
参见图4,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电路的第三实施例,与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三极性电容EC3和第二电阻R2。
所述第三极性电容EC3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一电感L1连接所述整流模块BR1的正向直流输出端,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感T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极性电容EC3可有效抑制电路纹波,从而提高光源发光效率。
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感L1连接所述整流模块BR1的正向直流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T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R2可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单独设置第三极性电容EC3、或单独设置第二电阻R2、或同时设置第三极性电容EC3和第二电阻R2,灵活性强。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LED球泡灯,其包括上文所述的微波感应控制电路1及球泡灯2,所述微波感应控制电路1设于所述球泡灯2内,从而形成具有微波感应功能的LED球泡灯,可通过微波感应方式实现LED灯自动启动或关闭,灵活性强。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微波感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路及微波感应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微波感应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整流模块、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极性电容、第二极性电容、第一电阻、二极管及恒流模块;
所述整流模块的交流输入端连接电源;
所述整流模块的反向直流输出端接地;
所述整流模块的正向直流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极性电容接地并通过所述第一电感连接所述第二极性电容的正极、恒流模块的输入端及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极性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恒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并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感与第一电阻并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感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保险电阻及压敏电阻;
所述整流模块的一个交流输入端通过所述保险电阻连接电源火线,所述整流模块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连接电源零线,所述整流模块通过两个交流输入端与所述压敏电阻并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感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三极性电容和/或第二电阻;
所述第三极性电容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一电感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正向直流输出端,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感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正向直流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感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模块包括恒流芯片、外置电阻组、外置电容、旁路电阻及采样电阻组;
所述恒流芯片上设有供电端口、过压保护端口、恒流输出端口及电流采样端口;
所述供电端口通过所述外置电阻组与整流模块的正向直流输出端连接,并通过所述外置电容接地;
所述过压保护端口通过所述旁路电阻接地;
所述恒流输出端口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并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
所述电流采样端口通过所述采样电阻组接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感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感应电路包括微波感应模块、稳压管、偏置电阻、供电电阻组、LED回路及三极管,所述微波感应模块内集成有微波感应器;
所述微波感应模块的电源端通过所述稳压管接地,并依次通过所述供电电阻组及LED回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
所述微波感应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并通过所述偏置电阻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微波感应模块的接地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感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与微波感应电路分离设置,所述驱动电路与微波感应电路之间通过LED正极端口及LED负极端口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波感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中整流模块的正向直流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电感连接所述LED正极端口,且所述微波感应电路中LED回路的正极同时连接所述LED正极端口;
所述驱动电路中恒流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电感连接所述LED负极端口,且所述微波感应电路中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连接所述LED负极端口。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波感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感应模块内还集成有延时器和/或光感应器。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感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芯片为JW1763芯片。
10.一种LED球泡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球泡灯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微波感应控制电路,所述微波感应控制电路设于所述球泡灯内。
CN202021677194.6U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微波感应控制电路及led球泡灯 Active CN213368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77194.6U CN213368180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微波感应控制电路及led球泡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77194.6U CN213368180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微波感应控制电路及led球泡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68180U true CN213368180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44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77194.6U Active CN213368180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微波感应控制电路及led球泡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681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31994B (zh) 一种线性温控保护的led球泡灯电路
CN210350770U (zh) 一种过流保护装置
CN204046874U (zh) 一种新型led灯
CN204810652U (zh) 庭院人体红外传感调光led灯
CN213368180U (zh) 一种微波感应控制电路及led球泡灯
CN203748049U (zh) 声光延时控制节能灯
CN205793538U (zh) 一种线性温控保护的led球泡灯电路
CN103037558B (zh) Led恒流驱动电路的过流保护电路
CN213186624U (zh) 一种宽压人体感应控制电路及led球泡灯
CN215956689U (zh) 一种开关电源感应控制电路
CN213186625U (zh) 一种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及led球泡灯
CN101977474A (zh) 软启动防冲击led恒流照明灯驱动电路
CN105430796A (zh) 基于两级滤波信号放大电路的智能led灯节能控制系统
CN104175946B (zh) 一种led汽车前大灯远近光变换控制电路
CN102984864A (zh) 兼具抗雷击和自动控温功能的led灯驱动电源
CN211128300U (zh) 一种用于高压端控制的多色高压灯带控制与驱动器
CN210444534U (zh) 无驱动的线性投光灯的控制电路及应用其的投光灯
CN105376892A (zh) 一种基于可调式恒流驱动电路的led灯智能控制系统
CN209914124U (zh) 驱动多光源的led驱动电源
CN210381385U (zh) Led驱动电路
CN104703342A (zh) 人体热释电感应灯电路
CN205142628U (zh) 一种多功能led安全电源电路
CN201869414U (zh) 软启动防冲击led恒流照明灯驱动电路
CN202679708U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
US8564209B2 (en) Circuit for controlling a lighting unit with light-emitting diod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