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67476U - 备用电源和具有备用电源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备用电源和具有备用电源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67476U
CN213367476U CN202022124672.7U CN202022124672U CN213367476U CN 213367476 U CN213367476 U CN 213367476U CN 202022124672 U CN202022124672 U CN 202022124672U CN 213367476 U CN213367476 U CN 213367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pin
resistor
voltage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246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国庆
陈志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ayu Mecha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ayu Mecha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ayu Mecha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ayu Mecha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246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67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67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67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备用电源和具有备用电源的设备,该电源包括充电单元、放电单元、储能单元和第一二极管;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电源端,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储能单元,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连接用电设备,所述储能单元中包括至少一个超级电容,当包括多个超级电容时,各个超级电容串联;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出端。本技术方案利用超级电容进行储能,降低蓄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且超级电容的储能过程更为安全,具有使用寿命长、耐低温的优点。

Description

备用电源和具有备用电源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备用电源和具有备用电源的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设备或系统通常使用蓄电池作为后备电源,当正常供电电源断电后,由蓄电池向设备或系统供电,以使设备或系统正常运行。但是,蓄电池对环境污染大,体积大,寿命短,不耐高低温,且蓄电池容易引发火灾。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备用电源和具有备用电源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备用电源,该电源包括充电单元、放电单元、储能单元和第一二极管;
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电源端,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储能单元,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连接用电设备,所述储能单元中包括至少一个超级电容,当包括多个超级电容时,各个超级电容串联;
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备用电源,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第二二极管、降压电路和过流保护元件,所述第二二极管正极作为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入端,述第二二极管负极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过流保护元件的一端,所述过流保护元件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出端。
上述的备用电源,所述降压电路包括非线性降压模块以及与所述非线性降压模块对应的外围子电路;
所述与所述非线性降压模块对应的外围子电路包括自举电容、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三二极管和第一电感,所述非线性降压模块包括BOOT引脚、PH引脚、电压输入引脚、降压使能引脚、慢启动引脚、频率补偿引脚、采样引脚和降压接地引脚;
所述BOOT引脚连接自举电容的一端,自举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H引脚,所述PH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作为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电压输入引脚作为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降压使能引脚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慢启动引脚通过所述第三电容接地;
所述频率补偿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采样引脚分别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降压接地引脚接地。
上述放电单元包括升压电路和第四二极管,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入端作为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作为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出端。
上述升压电路包括非线性升压模块以及与所述非线性升压模块对应的外围子电路;
所述与所述非线性升压模块对应的外围子电路包括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二电感和第五二极管,所述非线性升压模块包括信号输入引脚、升压使能引脚、升压接地引脚、反馈引脚和输出引脚;
所述信号输入引脚作为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升压使能引脚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入引脚;
所述输出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和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入引脚,所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作为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反馈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升压接地引脚接地。
上述的备用电源,预先设置在所述电源端正常供电时,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的输出电压与所述电源端的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电压阈值。
上述的备用电源,所述放电单元还包括电源指示电路,所述电源指示电路包括限流电阻和发光二极管,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的一端,所述限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备用电源,还包括均压单元,所述均压单元中均压电路的数目与所述储能单元中超级电容数目相同,所述均压单元中每一均压电路与所述储能单元中对应的超级电容并联。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备用电源的设备,该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备用电源。
上述的具有备用电源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闸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源包括充电单元、放电单元、储能单元和第一二极管;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电源端,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储能单元,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连接用电设备,所述储能单元中包括至少一个超级电容,当包括多个超级电容时,各个超级电容串联;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出端。本技术方案利用超级电容进行储能,降低蓄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且超级电容的储能过程更为安全,具有使用寿命长、耐低温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在各个附图中,类似的构成部分采用类似的编号。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备用电源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备用电源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备用电源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备用电源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充电单元;2-放电单元;3-储能单元;4-均压单元;11-降压电路;21-升压电路;22-电源指示电路;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D4-第四二极管;D5-第五二极管;F1-过流保护元件;C0-自举电容;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C7-第七电容;C8-第八电容;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L1-第一电感;L2-第二电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文中,可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参见图1,示出了一种备用电源,该电源包括充电单元1、放电单元2、储能单元3和第一二极管D1。
所述充电单元1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电源端,所述充电单元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放电单元2的输入端和所述储能单元3,所述放电单元2的输出端用于连接用电设备,所述储能单元3中包括至少一个超级电容,当包括多个超级电容时,各个超级电容串联。
所述充电单元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放电单元2的输出端。
可以理解,在电源端的电源正常供电时,电源通过第一二极管D1向用电设备供电,并且,电源通过充电单元1向储能单元3进行充电;在电源端的电源断开时,储能单元3通过放电单元2向用电设备放电,使得用电设备在电源断开时仍可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公开的电源包括充电单元、放电单元、储能单元和第一二极管;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电源端,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储能单元,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连接用电设备,所述储能单元中包括至少一个超级电容,当包括多个超级电容时,各个超级电容串联;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出端。本技术方案利用超级电容进行储能,降低蓄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且储能过程更为安全。
实施例2
进一步的,参见图2,充电单元1包括第二二极管D2、降压电路11和过流保护元件F1,所述第二二极管D2正极作为所述充电单元1的输入端,述第二二极管D2负极连接所述降压电路11的输入端,所述降压电路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过流保护元件F1的一端,所述过流保护元件F1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充电单元1的输出端。
可以理解,在电源端的电源正常供电时,电源通过第二二极管D2连接降压电路11,对电源电压进行降压后向储能单元3充电,可以有效保证充电安全,避免高压烧坏元件引起火灾。
可以理解,降压电路11的输出端连接过流保护元件F1的一端,过流保护元件F1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充电单元1的输出端,用于连接放电单元2。过流保护元件F1保证充放电过程的安全,在充放电过程中,可以实现过流、过压保护。
放电单元2包括升压电路21和第四二极管D4,所述升压电路21的输入端作为所述放电单元2的输入端,所述升压电路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作为所述放电单元2的输出端。
其中,第四二极管D4用于:在电源正常供电时,隔离储能电路的电能,避免储能电路的能量流向备用设备,避免储能单元3的能量损失。
可以理解,可以去掉第四二极管D4,升压电路21的输出端作为所述放电单元2的输出端,可以直接连接用电设备。
示范性的,可以预先设置在所述电源端正常供电时,所述升压电路21的输出端的输出电压与所述电源端的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电压阈值。可以理解,在所述电源端正常供电时,电源端的电压通过第一二极管D1流向用电设备,第一二极管D1正极和负极的电压大致相同,升压电路21的输出端的输出电压与所述电源端的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电压阈值,即保证在所述电源端正常供电时,第四二极管D4正极的电压小于负极的电压,第四二极管D4截止,以避免储能电路的能量流向备用设备,避免储能单元3的能量损失;在所述电源端与电源断开时,第一二极管D1正极的电压和负极电压为零,储能单元3放电,第四二极管D4可以导通,储能单元3向用电设备供电。
用电设备可以接收两种电压,在电源端正常供电时,用电设备接收到电源提供的第一供电电压,在电源端断开时,用电设备接收到储能单元3提供的第二供电电压,可以理解,第一供电电压略大于第二电压。避免在电源端正常供电时,储能单元3的能量损失。
进一步的,放电单元2还包括电源指示电路22。用于指示备用电源工作状态,并且在充电单元1或放电单元2异常时,指示灯均不亮,以提醒用户及时处理异常问题。
进一步的,降压电路11包括非线性降压模块以及与所述非线性降压模块对应的外围子电路。非线性降压模块包括非同步降压转换芯片或同步降压转换芯片,例如,非同步降压转换芯片包括:TD1468、APW7085和TPS54331等;同步降压转换芯片包括:LM25119、TP5678和MT2492等。可以理解,不同型号芯片所对应的外围元件和外围电路不同,在此不做限定。
示范性的,参见图3,在非线性降压模块选择TPS54331芯片时,对应的外围子电路包括自举电容C0、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三二极管D3和第一电感L1,TPS54331芯片包括BOOT引脚、PH引脚、电压输入引脚、降压使能引脚、慢启动引脚、频率补偿引脚、采样引脚和降压接地引脚。
所述BOOT引脚连接自举电容C0的一端,自举电容C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H引脚,所述PH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和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作为所述降压电路11的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入引脚作为所述降压电路11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降压使能引脚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慢启动引脚通过所述第三电容C3接地;所述频率补偿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和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3接地,所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采样引脚分别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降压电路11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降压接地引脚接地。
优选的,第一电容C1可以是有极性的电容,当第一电容C1有极性时,非同步降压转换模块电压输入引脚作为所述降压电路11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TPS54331包括BOOT引脚、PH引脚、电压输入引脚(VIN)、降压使能引脚(EN)、慢启动引脚(SS)、频率补偿引脚(COMP)、采样引脚(VSENSE)和降压接地引脚(GND)。BOOT引脚和PH引脚之间需要一个0.1μF的自举电容C0,在自举电容C0上的电压低于最低要求时,则强制PH引脚截止,以使降压电路11无电能输出,直到自举电容C0上的电压高于最低要求时,降压电路11输出电能。电压输入引脚(VIN)用于接收3.5至28V的输入电压。降压使能引脚(EN)使用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对输入欠压锁定进行编程。慢启动引脚(SS)连接的第三电容C3设置输出上升时间。频率补偿引脚(COMP)是误差放大器输出和PWM比较器的输入,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用于补偿频率。
进一步的,升压电路21包括非线性升压模块以及与所述非线性升压模块对应的外围子电路。非线性升压模块包括APW7085、SX1308和XL6088等。可以理解,不同型号芯片所对应的外围元件和外围电路不同,在此不做限定。
示范性的,在非线性升压模块为XL6088时,对应的外围子电路包括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二电感L2和第五二极管D5,XL6088包括信号输入引脚、升压使能引脚、升压接地引脚、反馈引脚和输出引脚。
所述信号输入引脚作为所述升压电路21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和所述第七电容C7的一端,所述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升压使能引脚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入引脚;所述输出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的一端和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入引脚,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作为所述升压电路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C8的一端极,所述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反馈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和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21的输出端,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升压接地引脚接地。
优选的,第八电容C8可以是有极性的电容,当第八电容C8有极性时,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作为所述升压电路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C8的正极,第八电容C8的负极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指示电路22包括限流电阻和发光二极管,所述升压电路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的一端,所述限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在电源断开,储能单元3向备用设备供电时,电源指示电路22的发光二极管点亮,用于提醒用户电源断开。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备用电源还包括均压单元,所述均压单元中均压电路的数目与所述储能单元中超级电容数目相同,所述均压单元中每一均压电路与所述储能单元中对应的超级电容并联。
均压电路包括限幅型均压电路和动态电压均压电路。本实施例对均压电路不做限定。
示范性的,参见图2,备用电源还包括均压单元4,如图4所示,均压单元4中各个均压电路包括一个均压电阻,每一均压电阻与所述储能单元3中对应的超级电容并联。均压单元4中每一个均压电阻与并联的超级电容两端的电压相同,进而实现过压保护。利用均压电阻作为均压元件可以有效节约成本。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备用电源的设备,该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备用电源。
示范性的,具有备用电源的设备包括闸机。在闸机的电源断开时,储能单元3通过放电单元2进行放电,此时,闸机获得的供电电压比正常工作时的供电电压小,闸机可以确定当前电源端已经停止供电,备用的储能单元3正在进行供电,闸机可以利用储能单元3的储能执行开闸动作,避免闸机的电源断开,闸机闭合,无法正常通行。
例如,在电源提供的输入电压为24V时,降压电路11降压后电压是5V,升压电路21升压后电压是15V,则当电源正常供电的情况下输入电压经过D1向闸机设备供电,供电电压大约为23.3V;当电源断电,则储能单元3通过放电单元2向闸机设备供电,供电电压大约为14.3V。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结构图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或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更多个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备用电源,其特征在于,该电源包括充电单元、放电单元、储能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一二极管;
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电源端,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储能单元,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连接用电设备,所述储能单元中包括至少一个超级电容,当包括多个超级电容时,各个超级电容串联;
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第二二极管、降压电路和过流保护元件,所述第二二极管正极作为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入端,述第二二极管负极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过流保护元件的一端,所述过流保护元件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备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电路包括非线性降压模块以及与所述非线性降压模块对应的外围子电路;
所述与所述非线性降压模块对应的外围子电路包括自举电容、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三二极管和第一电感,所述非线性降压模块包括BOOT引脚、PH引脚、电压输入引脚、降压使能引脚、慢启动引脚、频率补偿引脚、采样引脚和降压接地引脚;
所述BOOT引脚连接自举电容的一端,自举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H引脚,所述PH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作为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电压输入引脚作为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降压使能引脚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慢启动引脚通过所述第三电容接地;
所述频率补偿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采样引脚分别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降压接地引脚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单元包括升压电路和第四二极管,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入端作为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作为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备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包括非线性升压模块以及与所述非线性升压模块对应的外围子电路;
所述与所述非线性升压模块对应的外围子电路包括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二电感和第五二极管,所述非线性升压模块包括信号输入引脚、升压使能引脚、升压接地引脚、反馈引脚和输出引脚;
所述信号输入引脚作为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升压使能引脚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入引脚;
所述输出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和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入引脚,所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作为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反馈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升压接地引脚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备用电源,其特征在于,预先设置在所述电源端正常供电时,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的输出电压与所述电源端的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电压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备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单元还包括电源指示电路,所述电源指示电路包括限流电阻和发光二极管,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的一端,所述限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备用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压单元,所述均压单元中均压电路的数目与所述储能单元中超级电容数目相同,所述均压单元中每一均压电路与所述储能单元中对应的超级电容并联。
9.一种具有备用电源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备用电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备用电源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闸机。
CN202022124672.7U 2020-09-24 2020-09-24 备用电源和具有备用电源的设备 Active CN213367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24672.7U CN213367476U (zh) 2020-09-24 2020-09-24 备用电源和具有备用电源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24672.7U CN213367476U (zh) 2020-09-24 2020-09-24 备用电源和具有备用电源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67476U true CN213367476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55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24672.7U Active CN213367476U (zh) 2020-09-24 2020-09-24 备用电源和具有备用电源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674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95652A (zh) * 2024-01-19 2024-02-23 芯北电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管理电路及芯片、通信单元、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95652A (zh) * 2024-01-19 2024-02-23 芯北电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管理电路及芯片、通信单元、设备
CN117595652B (zh) * 2024-01-19 2024-05-10 芯北电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管理电路及芯片、控制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63711B1 (e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unit
CN101447666B (zh) 一种电源供电系统及电源过压安全保护控制方法
CN105119365A (zh) 一种双路直流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CN112671069B (zh) 超级电容模组和协作机器人系统
TW201445853A (zh) 電源供應裝置
CN213367476U (zh) 备用电源和具有备用电源的设备
CN101621213A (zh) 应急镇流器中的伪故障防止电路
CN113595393B (zh) Dc/dc模块、发电系统和dc/dc模块保护方法
CN103166297B (zh) 一种无后备电池的掉电保护电路
CN112491270B (zh) 一种升压电路及其装置和系统
CN218335753U (zh) 一种用于机通设备的acu电源板
CN103259422A (zh) 电源装置
KR101371703B1 (ko) 직류 무정전 전원 공급 장치
CN109428386A (zh) 备用电源系统
CN115514220A (zh) 一种升降压变换器及电源系统
CN103746444A (zh) 双电源母线冷备份供电架构及方法
CN210041648U (zh) 一种采用耦合电感实现多路输出的双向dc/dc电路
CN217216005U (zh) 一种运动控制器的掉电保护电路及运动控制器
CN111293763A (zh) 一种具有掉电保护功能的飞机直流电源系统
CN210123901U (zh) 充电控制电路
US20240088643A1 (en) Dc-dc converter
CN212304864U (zh) 一种超级电容直流输出装置
CN213817330U (zh) 一种适用于电力无线中继器的供电电路
CN108711922A (zh) 一种太阳能系统掉电保护模块
CN218633691U (zh) 一种电源防护电路以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