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57103U - 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 - Google Patents

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57103U
CN213357103U CN202021602345.1U CN202021602345U CN213357103U CN 213357103 U CN213357103 U CN 213357103U CN 202021602345 U CN202021602345 U CN 202021602345U CN 213357103 U CN213357103 U CN 213357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element
water
filter
channel
fil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0234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军洋
曾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ibang Da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ibang Da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ibang Da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ibang Da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0234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57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57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57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滤芯筒、滤芯盖、过滤组件、转体、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滤芯盖在滤芯筒的第一端,过滤组件在滤芯筒中,过滤组件与滤芯筒间具有过滤水通道,过滤水通道包括过滤进端口和过滤出端口,过滤进端口和过滤出端口均位于滤芯筒的第二端,转体与滤芯筒的第二端连接,滤芯筒能与转体产生转动,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均设在转体中,滤芯筒的位置包括进水通道与过滤进端口连通且出水通道与过滤出端口连通的第一位置,和进水通道与过滤进端口位置相互错开且出水通道与过滤出端口位置相互错开的第二位置。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净水器的滤芯在更换时余水漏出的问题。

Description

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
背景技术
净水器一种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我们日常的饮用水过滤所需的净水器,一般采用多级过滤,设置的滤芯装置包括前置PP棉滤芯、前置活性炭滤芯、RO滤芯(反渗透滤芯)以及后置活性炭滤芯等。为了减少滤芯装置总的数量,实现滤芯紧凑集成化,减小净水器的体积,一般将多个滤芯装置整合为一个复合滤芯,即复合滤芯内包含多级过滤,且各级滤芯材料分别位于不同的过滤腔体内,并通过各不同水流通道与机器对应的水流通道相连通。
滤芯作为净水器的核心部件的同时,也是一种耗材,当过滤达到一定水量时,其过滤效果将下降,便需要更换滤芯,为了达到便于更换的目的,通常滤芯与净水器的滤芯座是可拆卸连接的。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净水器在更换滤芯时,滤芯内仍会有残留水,将滤芯拆卸下来时残留水即会从滤芯接口漏出,十分不便。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净水器的滤芯在更换时余水漏出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较现有技术中的净水器的滤芯其解决了在更换时余水漏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包括:
滤芯筒,具有中空结构;
滤芯盖,连接在所述滤芯筒的第一端;
过滤组件,用于过滤水,设置在所述滤芯筒中,且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滤芯筒之间具有过滤水通道,所述过滤水通道包括过滤进端口和过滤出端口,所述过滤进端口和所述过滤出端口均位于所述滤芯筒的第二端;
转体,与所述滤芯筒的第二端连接,且所述滤芯筒能够沿轴线方向与所述转体产生相对转动;
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均设置在所述转体中,所述进水通道的第一端和所述出水通道的第一端用于插入净水器的滤芯座中;
所述滤芯筒相对所述转体的位置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滤芯筒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进水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过滤进端口连通,所述出水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过滤出端口连通,所述滤芯筒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进水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过滤进端口位置相互错开,所述出水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过滤出端口位置相互错开。
优选地,所述过滤进端口的周向和所述过滤出端口的周向均设有第一密封圈,且所述第一密封圈抵在所述转体上,所述转体与所述滤芯筒的第二端之间设有防护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前置复合滤芯和后置碳滤芯,所述前置复合滤芯与所述滤芯筒之间具有前置过滤水通道,所述前置过滤水通道包括前置过滤进端口和前置过滤出端口,所述后置碳滤芯与所述滤芯筒之间具有后置过滤水通道,所述后置过滤水通道包括后置过滤进端口和后置过滤出端口;所述进水通道包括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包括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所述滤芯筒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前置过滤进端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前置过滤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后置过滤进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后置过滤出端口连通,所述滤芯筒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前置过滤进端口相互错开,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前置过滤出端口相互错开,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后置过滤进端口相互错开,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后置过滤出端口相互错开。
优选地,所述前置过滤进端口、所述前置过滤出端口、所述后置过滤进端口和所述后置过滤出端口的周向均设有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的第二端周向和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的第二端周向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第二端周向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的第二端周向位于同一平面上,四个所述第一密封圈均与对应的平面相挤压接触。
优选地,所述转体呈台阶柱状,其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一出水通道位于所述大径段中,所述第二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位于所述小径段中,所述滤芯筒的第二端呈台阶沉孔状,其与所述转体形状相吻合,所述滤芯筒的第二端包括第一梯面、第二梯面、第一环面以及第二环面,所述前置过滤进端口和所述前置过滤出端口位于所述第一梯面上,所述后置过滤进端口和所述后置过滤出端口位于所述第二梯面上,所述第一环面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环面的内径,所述防护密封圈包括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大径段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第一环面挤压接触,所述第三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小径段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三密封圈与所述第二环面挤压接触。
优选地,所述前置过滤进端口和所述前置过滤出端口之间的连线与所述后置过滤进端口和所述后置过滤出端口之间的连线的水平投影相互交叉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一梯面与所述大径段之间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限制所述滤芯筒由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转动的角度为90°。
优选地,所述第一梯面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大径段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能够在所述限位槽中滑动,所述限位槽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梯面的圆心之间的连线呈90°。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的第一端均伸出远离所述转体,且所述第一进水通道、所述第二进水通道、所述第一出水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位于所述转体中的部分与所述转体之间设有蜂窝结构。
优选地,所述滤芯盖上设有与其固接的条状把手,所述滤芯盖与所述滤芯筒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滤芯盖与所述滤芯筒连接时,二者位置相对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滤芯筒的两端分别设有滤芯盖和转体,滤芯盖连接在滤芯筒的第一端,转体连接在滤芯筒的第二端,且转体能够与滤芯筒发生相对转动,滤芯筒中设有用于过滤水的过滤组件,过滤组件与滤芯筒之间具有过滤水通道,过滤水通道的两端分别为过滤进端口和过滤出端口,且二者均位于滤芯筒的第二端,转体上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进水通道的第一端和出水通道的第一端用于插入净水器的滤芯座中,以实现该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与净水器的连接,该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插入净水器的滤芯座中后,转体即位置固定,滤芯筒相对于转体的位置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滤芯筒位于第一位置时,进水通道的第二端与过滤进端口连通,出水通道的第二端与过滤出端口连通,此时,需要过滤的水从净水器中流出,依次经过进水通道、过滤进端口进入过滤组件中,然后过滤完毕的水依次经过过滤出端口、出水通道,再次进入净水器中,从而完成过滤,当需要更换该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时,转动滤芯盖,转动滤芯筒使其位于第二位置,此时,进水通道的第二端与过滤进端口位置相互错开,出水通道的第二端与过滤出端口位置相互错开,即该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的内部与净水器不再连通,故该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取下时,其内部的余水不会流出,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净水器的滤芯在更换时余水漏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的爆炸结构轴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的爆炸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的整体结构轴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的第一剖视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的第二剖视结构图;
图7为图5的局部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仰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芯筒的第二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芯筒位于第一位置时滤芯筒的第二端与转体的位置连接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芯筒位于第二位置时滤芯筒的第二端与转体的位置连接示意图。
图1-图12中:
1、滤芯筒;2、滤芯盖;3、转体;4、前置复合滤芯;5、后置碳滤芯;6、前置过滤水通道;7、后置过滤水通道;8、第一进水通道;9、第二进水通道;10、第一出水通道;11、第二出水通道;12、第一密封圈;13、第二密封圈;14、第三密封圈;15、限位槽;16、定位柱;17、蜂窝结构;18、条状把手;19、固定环;20、螺钉;21、滤芯螺旋滑轨;31、大径段;32、小径段;61、前置过滤进端口;62、前置过滤出端口;71、后置过滤进端口;72、后置过滤出端口;101、第一梯面;102、第二梯面;103、第一环面;104、第二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净水器的滤芯在更换时余水漏出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包括滤芯筒1、滤芯盖2、过滤组件、转体3、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其中,滤芯筒1呈圆柱状,且其具有贯通的中空结构,滤芯盖2连接在滤芯筒1的第一端,即将滤芯筒1的第一端的开口封住,过滤组件用于过滤水,其设置在滤芯筒1中,过滤组件与滤芯筒1之间具有过滤水通道,过滤水通道为过滤组件与滤芯筒1之间形成的腔体,过滤水通道与过滤组件内部连通,过滤水通道包括过滤进端口和过滤出端口,过滤进端口和过滤出端口均位于滤芯筒1的第二端,转体3位于滤芯筒1第二端的内侧壁中并与滤芯筒1的第二端连接,且滤芯筒1能够沿轴线方向与转体3产生相对转动,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均贯穿转体3并设置在转体3中,进水通道的第一端和出水通道的第一端用于插入净水器的滤芯座中,滤芯筒1相对转体3的位置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滤芯筒1位于第一位置时,进水通道的第二端与过滤进端口连通,出水通道的第二端与过滤出端口连通,滤芯筒1位于第二位置时,进水通道的第二端与过滤进端口位置相互错开,出水通道的第二端与过滤出端口位置相互错开,即水路不再连通。
如此设置,滤芯筒1的两端分别设有滤芯盖2和转体3,滤芯盖2连接在滤芯筒1的第一端,转体3连接在滤芯筒1的第二端,且转体3能够与滤芯筒1发生相对转动,滤芯筒1中设有用于过滤水的过滤组件,过滤组件与滤芯筒1之间具有过滤水通道,过滤水通道的两端分别为过滤进端口和过滤出端口,且二者均位于滤芯筒1的第二端,转体3上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进水通道的第一端和出水通道的第一端用于插入净水器的滤芯座中,以实现该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与净水器的连接,该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插入净水器的滤芯座中后,转体3即位置固定,滤芯筒1相对于转体3的位置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滤芯筒1位于第一位置时,进水通道的第二端与过滤进端口连通,出水通道的第二端与过滤出端口连通,此时,需要过滤的水从净水器中流出,依次经过进水通道、过滤进端口,通过过滤水通道进入过滤组件中,然后过滤完毕的水进入过滤水通道并依次经过过滤出端口、出水通道,再次进入净水器中,从而完成过滤,当需要更换该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时,转动滤芯盖2,使滤芯筒1位于第二位置,此时,进水通道的第二端与过滤进端口位置相互错开,出水通道的第二端与过滤出端口位置相互错开,即该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的内部与净水器不再连通,故该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取下时,其内部的余水不会流出,通过旋转错位实现自密封与自通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净水器的滤芯在更换时余水漏出的问题。不仅如此,更换净水器滤芯的操作变得简单,使用者可自主更换滤芯,不再需要专业的售后人员或维修师傅上门服务。
进一步地,可选择在过滤进端口的周向和过滤出端口的周向均设置第一密封圈12,且第一密封圈12抵在转体3上,转体3与滤芯筒1的第二端之间设有防护密封圈,如此达到二次密封的效果,能进一步有效防止漏水情况的发生。
具体地,请参考图1-图12,过滤组件可设置为包括前置复合滤芯4和后置碳滤芯5,前置复合滤芯4与滤芯筒1之间具有前置过滤水通道6,前置过滤水通道6包括前置过滤进端口61和前置过滤出端口62,后置碳滤芯5与滤芯筒1之间具有后置过滤水通道7,后置过滤水通道7包括后置过滤进端口71和后置过滤出端口72;进水通道包括第一进水通道8和第二进水通道9,出水通道包括第一出水通道10和第二出水通道11;滤芯筒1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进水通道8的第二端与前置过滤进端口61连通,第一出水通道10的第二端与前置过滤出端口62连通,第二进水通道9的第二端与后置过滤进端口71连通,第二出水通道11的第二端与后置过滤出端口72连通,滤芯筒1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进水通道8的第二端与前置过滤进端口61相互错开,第一出水通道10的第二端与前置过滤出端口62相互错开,第二进水通道9的第二端与后置过滤进端口71相互错开,第二出水通道11的第二端与后置过滤出端口72相互错开,如此设置,水源通过第一进水通道8进入该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通过前置复合滤芯4进行第一次过滤,然后通过第一出水通道10流出,接着通过净水器中的通道再次通过第二进水通道9进入该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通过后置碳滤芯5进行第二次过滤,过滤完毕后通过第二出水通道11流出并进入净水器的储水结构中,供使用者随时取用,通过前置复合滤芯4的物理阻拦过滤以及后置碳滤芯5的残留杂质精细过滤,洁净水源的同时提升水源口感。
需要说明的是,前置复合滤芯4和后置碳滤芯5之间通过隔板以及密封圈的设置实现分隔二者之间的水流通路,此为现有技术中本领域常规的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另外,前置过滤水通道6与后置过滤水通道7均为位于滤芯筒1内的腔体,故前置过滤进端口61、前置过滤出端口62、后置过滤进端口71和后置过滤出端口72均与滤芯筒1是位置固定关系,前置复合滤芯4靠近滤芯筒1的第一端设置,后置碳滤芯5靠近滤芯筒1的第二端设置,且滤芯盖2与前置复合滤芯4之间设有密封结构,以防止水从滤芯盖2处流出。
进一步地,前置过滤进端口61、前置过滤出端口62、后置过滤进端口71和后置过滤出端口72的周向均设有第一密封圈12,第一进水通道8的第二端周向和第一出水通道10的第二端周向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二进水通道9的第二端周向和第二出水通道11的第二端周向位于同一平面上,四个第一密封圈12均与对应的平面相挤压接触,且第一进水通道8的第二端的内径、第一出水通道10的第二端的内径、第二进水通道9的第二端的内径、第二出水通道11的第二端的内径均小于第一密封圈12的尺寸,如此设置,实现端面密封,滤芯筒1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密封圈12与第一进水通道8的第二端、第一出水通道10的第二端、第二进水通道9的第二端、第二出水通道11的第二端的周向均挤压接触,此时各通道之间彼此密封隔离,有效防止串水,不仅如此,滤芯筒1位于第二位置时,由于第一密封圈12与对应的平面相挤压接触,也有效地封闭了该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请参考图8,转体3可设置为呈台阶柱状,其包括大径段31和小径段32,第一进水通道8和第一出水通道10位于大径段31中,第二进水通道9和第二出水通道11位于小径段32中,优选第二进水通道9和第二出水通道11的轴线与转体3的轴线相平行,滤芯筒1的第二端呈台阶沉孔状,其与转体3形状相吻合,滤芯筒1的第二端包括第一梯面101、第二梯面102、第一环面103以及第二环面104,第一梯面101为环面,第二梯面102为圆面,第一环面103和第二环面104均为圆柱侧曲面,前置过滤进端口61和前置过滤出端口62位于第一梯面101上,后置过滤进端口71和后置过滤出端口72位于第二梯面102上,第一环面103的内径大于第二环面104的内径,如此设置,将前置复合滤芯4的相关水流通道的连接处和后置碳滤芯5的相关水流通道的连接处分隔开来,便于区分,也有利于防止误连接。
进一步地,防护密封圈包括第二密封圈13和第三密封圈14,可选择在大径段31的侧壁上设置第二密封圈13,且第二密封圈13与第一环面103挤压接触,在小径段32的侧壁上设置第三密封圈14,且第三密封圈14与第二环面104挤压接触,如此设置,实现轴向密封,配合第一密封圈12达到二次密封的效果,还可进一步防止串水情况的发生。
更为具体地,可选择设置固定环19,用于将转体3连接在滤芯筒1的第二端,其具体连接方式可设置为螺钉20配合螺纹通孔以及螺纹沉孔紧固连接或者卡扣连接等常规技术手段的连接方式,固定环19与滤芯筒1接触的同时与转体3挤压接触,有利于加强密封效果,优选设置为螺钉20配合螺纹通孔以及螺纹沉孔的紧固连接方式。
更为优选的实施方案,设置前置过滤进端口61和前置过滤出端口62之间的连线与后置过滤进端口71和后置过滤出端口72之间的连线的水平投影相互交叉垂直,如此设置,滤芯筒1由第一位置转动90°后,即可到达第二位置。
不仅如此,可选择在第一梯面101与大径段31之间设置限位组件,限位组件限制滤芯筒1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转动的角度为90°,即滤芯筒1与转体3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范围为0°-90°,如此可防止使用者误操作而造成水流通路的错误连通。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案,可在第一梯面101上设置限位槽15,大径段31上设置定位柱16,定位柱16能够因滤芯筒1的转动而在限位槽15中滑动,限位槽15的两端与第一梯面101的圆心之间的连线呈90°。
此外,第一进水通道8的第一端、第二进水通道9的第一端、第一出水通道10的第一端和第二出水通道11的第一端均伸出远离转体3、以便插入净水器的滤芯座中,且第一进水通道8、第二进水通道9、第一出水通道10和第二出水通道11位于转体3中的部分与转体3之间设有蜂窝结构17,如此设置,实现结构轻量化、降低材料成本的同时,保证了结构强度,防止第一进水通道8、第二进水通道9、第一出水通道10和第二出水通道11变形。
为了方便使用者进行更换滤芯的操作,优选在滤芯盖2上设置与其固接的条状把手18,滤芯盖2与滤芯筒1可设置为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地扣合连接,优选设置为可拆卸地扣合连接,以方便生产时的组装工作,且滤芯盖2与滤芯筒1连接时,二者位置相对固定,具体可通过限位凸起与凹槽结构或螺纹连接等常用技术手段实现位置同步变化的连接效果,如此设置,当需要调整滤芯筒1的位置时,转动条状把手18即可实现,方便快捷。
另外,滤芯筒1的第二端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净水器的滤芯座上的螺旋滑轨相配合的滤芯螺旋滑轨21,该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未接入净水器的滤芯座时,滤芯筒1位于第二位置,转体3上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插入净水器的滤芯座后,旋转滤芯筒1,实现滤芯筒1与净水器的滤芯座的稳定连接的同时,滤芯筒1位于水路正常连通的第一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互相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滤芯筒(1),具有中空结构;
滤芯盖(2),连接在所述滤芯筒(1)的第一端;
过滤组件,用于过滤水,设置在所述滤芯筒(1)中,且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滤芯筒(1)之间具有过滤水通道,所述过滤水通道包括过滤进端口和过滤出端口,所述过滤进端口和所述过滤出端口均位于所述滤芯筒(1)的第二端;
转体(3),与所述滤芯筒(1)的第二端连接,且所述滤芯筒(1)能够沿轴线方向与所述转体(3)产生相对转动;
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均设置在所述转体(3)中,所述进水通道的第一端和所述出水通道的第一端用于插入净水器的滤芯座中;
所述滤芯筒(1)相对所述转体(3)的位置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滤芯筒(1)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进水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过滤进端口连通,所述出水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过滤出端口连通,所述滤芯筒(1)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进水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过滤进端口位置相互错开,所述出水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过滤出端口位置相互错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进端口的周向和所述过滤出端口的周向均设有第一密封圈(12),且所述第一密封圈(12)抵在所述转体(3)上,所述转体(3)与所述滤芯筒(1)的第二端之间设有防护密封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前置复合滤芯(4)和后置碳滤芯(5),所述前置复合滤芯(4)与所述滤芯筒(1)之间具有前置过滤水通道(6),所述前置过滤水通道(6)包括前置过滤进端口(61)和前置过滤出端口(62),所述后置碳滤芯(5)与所述滤芯筒(1)之间具有后置过滤水通道(7),所述后置过滤水通道(7)包括后置过滤进端口(71)和后置过滤出端口(72);所述进水通道包括第一进水通道(8)和第二进水通道(9),所述出水通道包括第一出水通道(10)和第二出水通道(11);所述滤芯筒(1)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进水通道(8)的第二端与所述前置过滤进端口(61)连通,所述第一出水通道(10)的第二端与所述前置过滤出端口(62)连通,所述第二进水通道(9)的第二端与所述后置过滤进端口(71)连通,所述第二出水通道(11)的第二端与所述后置过滤出端口(72)连通,所述滤芯筒(1)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进水通道(8)的第二端与所述前置过滤进端口(61)相互错开,所述第一出水通道(10)的第二端与所述前置过滤出端口(62)相互错开,所述第二进水通道(9)的第二端与所述后置过滤进端口(71)相互错开,所述第二出水通道(11)的第二端与所述后置过滤出端口(72)相互错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过滤进端口(61)、所述前置过滤出端口(62)、所述后置过滤进端口(71)和所述后置过滤出端口(72)的周向均设有所述第一密封圈(12),所述第一进水通道(8)的第二端周向和所述第一出水通道(10)的第二端周向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进水通道(9)的第二端周向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11)的第二端周向位于同一平面上,四个所述第一密封圈(12)均与对应的平面相挤压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3)呈台阶柱状,其包括大径段(31)和小径段(32),所述第一进水通道(8)和所述第一出水通道(10)位于所述大径段(31)中,所述第二进水通道(9)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11)位于所述小径段(32)中,所述滤芯筒(1)的第二端呈台阶沉孔状,其与所述转体(3)形状相吻合,所述滤芯筒(1)的第二端包括第一梯面(101)、第二梯面(102)、第一环面(103)以及第二环面(104),所述前置过滤进端口(61)和所述前置过滤出端口(62)位于所述第一梯面(101)上,所述后置过滤进端口(71)和所述后置过滤出端口(72)位于所述第二梯面(102)上,所述第一环面(103)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环面(104)的内径,所述防护密封圈包括第二密封圈(13)和第三密封圈(14),所述第二密封圈(13)设置在所述大径段(31)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二密封圈(13)与所述第一环面(103)挤压接触,所述第三密封圈(14)设置在所述小径段(32)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三密封圈(14)与所述第二环面(104)挤压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过滤进端口(61)和所述前置过滤出端口(62)之间的连线与所述后置过滤进端口(71)和所述后置过滤出端口(72)之间的连线的水平投影相互交叉垂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面(101)与所述大径段(31)之间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限制所述滤芯筒(1)由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转动的角度为9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面(101)上设有限位槽(15),所述大径段(31)上设有定位柱(16),所述定位柱(16)能够在所述限位槽(15)中滑动,所述限位槽(15)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梯面(101)的圆心之间的连线呈90°。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8)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进水通道(9)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出水通道(10)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11)的第一端均伸出远离所述转体(3),且所述第一进水通道(8)、所述第二进水通道(9)、所述第一出水通道(10)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11)位于所述转体(3)中的部分与所述转体(3)之间设有蜂窝结构(17)。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盖(2)上设有与其固接的条状把手(18),所述滤芯盖(2)与所述滤芯筒(1)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滤芯盖(2)与所述滤芯筒(1)连接时,二者位置相对固定。
CN202021602345.1U 2020-08-04 2020-08-04 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 Active CN213357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02345.1U CN213357103U (zh) 2020-08-04 2020-08-04 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02345.1U CN213357103U (zh) 2020-08-04 2020-08-04 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57103U true CN213357103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43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02345.1U Active CN213357103U (zh) 2020-08-04 2020-08-04 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57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23485A1 (en) Water purifier and filter cartridge device thereof
CN102671546A (zh) 一种反渗透过滤装置
CN111115869A (zh) 复合滤芯组件
CN213357103U (zh) 自密封式净水器滤芯
CN202638279U (zh) 一种反渗透过滤装置
CN205613114U (zh) 一种净水器用快接式集成滤芯结构
CN106178665B (zh) 用于滤芯的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过滤装置
CN208397355U (zh) 带滤芯的双出水龙头
CN214880752U (zh) 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净水器
CN214714892U (zh) 一种具有防止拆卸时漏水的功能的初滤复合滤芯
CN214457187U (zh) 一种ro膜复合滤芯
CN204999732U (zh) 一种ro净水器
CN205073778U (zh) 一种方便更换外层过滤层的外压式过滤装置及过滤器
CN214862551U (zh) 一种自动关闭水路的ro过滤系统
CN208265878U (zh) 一种带有环形合成滤芯的净水器
CN202527073U (zh) 一种旋转式ro膜过滤组件
CN206045559U (zh) 用于滤芯的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过滤装置
CN112999872A (zh) 一种自动关闭水路的ro过滤系统
CN205803136U (zh) 一种净水器便于拆装及更换滤芯的结构
CN212467330U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净水器
CN214167522U (zh) 复合滤芯装置
CN215742263U (zh) 复合滤芯组件和具有其的净水机
CN220572866U (zh)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水龙头净水器
CN210964228U (zh) 一种可拆卸的冷热水过滤装置
CN205187942U (zh) 一种便捷式自锁净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