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47626U - 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47626U
CN213347626U CN202021950736.2U CN202021950736U CN213347626U CN 213347626 U CN213347626 U CN 213347626U CN 202021950736 U CN202021950736 U CN 202021950736U CN 213347626 U CN213347626 U CN 213347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bearing
seat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507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有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xiong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Chuxiong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xiong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Chuxiong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219507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47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47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476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包括底座、滑动螺旋传动机构、升降台和剪式臂;所述底座内部开设有一传动机构安装腔,其中该传动机构安装腔底部开口设置,底座的顶部设有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矩形通槽,矩形通槽与传动机构安装腔内部连通设置;所述传动机构安装腔内壁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轴承座,该第一轴承座上开设有第一轴承安装孔,第一轴承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一圆锥滚子轴承;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驱动摇把的转动驱动升降台的上下移动,以此来调节高度;滚筒和两个辅助板共同组成一个弧形支撑面,使用者可腰部躺在该弧形支撑面上,进行下腰练习。

Description

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训练设备,具体是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体育运动训练时,下腰又称"下桥",是发展人的柔韧性的一项身体练习。下腰动作方法是两腿分开站立与肩同宽,两臂向上举起,挺髋、上体后仰,直至头朝下、两手掌撑地,整个身体呈拱桥状。其要求四肢尽量伸直,手脚的距离尽可能地靠近,通过下腰可增强训练者腰部的柔韧性,拉伸和放松背部的肌肉,增强力量,现有的下腰用的训练一般需要一个辅助人员帮忙托住训练者的腰部,如果不采用辅助人员而采用器材辅助的话,训练的器材一般是固定式结构,高度无法调节,无法适应不同升高,无法对腰部起到安全承托作用,且无法循序渐进地进行腰部训练,容易伤及腰部,给体育训练者带来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包括底座、滑动螺旋传动机构、升降台和剪式臂;所述底座内部开设有一传动机构安装腔,其中该传动机构安装腔底部开口设置,底座的顶部设有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矩形通槽,矩形通槽与传动机构安装腔内部连通设置;所述传动机构安装腔内壁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轴承座,该第一轴承座上开设有第一轴承安装孔,第一轴承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一圆锥滚子轴承;所述传动机构安装腔内壁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上开设有第二轴承安装孔,第二轴承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二圆锥滚子轴承,其中传动机构安装腔前端的第二轴承座对应位置的底座上开设有通孔;两个第二圆锥滚子轴承之间转动连接有一根传动轴,传动轴的前端穿出底座上开设的通孔,且传动轴的前端的活动设有摇把,传动轴的中部为蜗杆;所述滑动螺旋传动机构包括转轴、传动螺母和螺母固定座,转轴包括一体成型的光轴部和螺杆部,其中螺杆部位于光轴部的右端,转轴两端的的末端均设有阶梯轴,且阶梯轴通过第一圆锥滚子轴承与第一轴承座转动连接;传动螺母螺纹连接在螺杆部上;所述螺母固定座上水平开设有螺母安装孔,其中螺母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传动螺母,且螺母固定座设有两个,两个螺母固定座相向设置;所述光轴部的中部还固定套装有蜗轮,蜗轮与蜗杆相互啮合;所述螺母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动座底部,其中第一滑动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第一带座直线轴承,第一带座直线轴承滑动套设在第一导轴上,第一导轴的两端与传动机构安装腔的左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剪式臂包括剪式内臂和剪式外臂,剪式内臂和剪式外臂均设有两根,剪式内臂和剪式外臂相互交叉设置,且剪式内臂和剪式外臂的中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升降台包括两根导向槽,导向槽之间设有两根连接杆,该导向槽内水平设有第二导轴,第二导轴上滑动套设有第二带座直线轴承,第二带座直线轴承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动座上;剪式内臂的上下两端通过第二转动连接件分别与第二滑动座和第一滑动座转动连接,其中剪式外臂的上下两端通过第一转动连接件分别与升降台的底端和底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槽之间还固定设有滚筒,滚筒两端与导向槽固定连接,滚筒位于两根连接杆之间,连接杆上还转动连接有辅助板连接辊,辅助板连接辊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板,辅助板的上表面呈圆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摇把包括一个摇把轴和螺纹连接在摇把轴两端的用于限位的限位螺母,传动轴的前端开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与传动轴的轴线相互垂直设置,摇把的摇把轴活动穿设在传动轴前端的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部与传动螺母之间的螺纹升角小于当量摩擦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和第二转动连接件结构相同且均包括一体成型的两个立板和一块固定块,其中立板与固定块相互垂直设置,且立板通过销轴与剪式臂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套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辅助板连接辊的一端和导向槽的外侧壁抵接,辅助板连接辊的另一端的端部呈环形阵列有若干插柱,辅助板连接辊的另一端对应的导向槽的外侧壁开设有与插柱适配的插孔。
进一步的,所述螺母安装孔为一沉头孔,该沉头孔的直径大于螺杆部的直径,且该沉头孔的沉槽内安装有传动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驱动蜗杆转动即可驱动蜗轮转动,从而驱动转轴转动,然后通过滑动螺旋传动机构驱动第一滑动座可以前后移动,剪式外臂的上下两端可以绕第一转动连接件转动,剪式内臂的上下两端不但可以绕第二转动连接件转动,还可以随着第二转动连接件水平移动,同时,且剪式内臂和剪式外臂的中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即可以通过第一滑动座的前后移动,驱动升降台的上下移动,以此来调节高度;
通过向一侧推动辅助板即可将插柱脱出插孔,此时可以调节辅助板的角度,松开后,由于压缩弹簧的回弹,插柱插入插孔,辅助板的角度固定;滚筒和两个辅助板共同组成一个弧形支撑面,使用者可腰部躺在该弧形支撑面上,进行下腰练习,当使用者腰部柔韧性较好时,可将辅助板向下转动,让弧形支撑面更加尖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的正视图。
图2为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的仰视图。
图3为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中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中升降台的剖视图。
图6为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中升降台中去除辅助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6,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包括底座100、滑动螺旋传动机构300、升降台500和剪式臂400;
所述底座100内部开设有一传动机构安装腔110,其中该传动机构安装腔110底部开口设置,底座100的顶部设有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矩形通槽130,矩形通槽130与传动机构安装腔110内部连通设置;
所述传动机构安装腔110内壁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轴承座140,该第一轴承座140上开设有第一轴承安装孔141,第一轴承安装孔141内安装有第一圆锥滚子轴承142;
所述传动机构安装腔110内壁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轴承座150,第二轴承座150上开设有第二轴承安装孔151,第二轴承安装孔151内安装有第二圆锥滚子轴承152,其中传动机构安装腔110前端的第二轴承座150对应位置的底座100上开设有通孔;两个第二圆锥滚子轴承152之间转动连接有一根传动轴153,传动轴153的前端穿出底座100上开设的通孔,且传动轴153的前端的活动设有摇把200,传动轴153的中部为蜗杆154;
具体的,所述摇把200包括一个摇把轴201和螺纹连接在摇把轴201两端的用于限位的限位螺母202,传动轴153的前端开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与传动轴153的轴线相互垂直设置,摇把200的摇把轴201活动穿设在传动轴153前端的通孔内;
所述滑动螺旋传动机构300包括转轴310、传动螺母320和螺母固定座330,转轴310包括一体成型的光轴部311和螺杆部312,其中螺杆部312位于光轴部311的右端,转轴310两端的的末端均设有阶梯轴313,且阶梯轴313通过第一圆锥滚子轴承142与第一轴承座140转动连接;使得转轴310能够转动设置在传动机构安装腔110内壁的前后两端的第一轴承座140之间;传动螺母320螺纹连接在螺杆部312上,其中,螺杆部312与传动螺母320之间的螺纹升角小于当量摩擦角,使得螺杆部312与传动螺母320之间能够自锁,即仅可以由螺杆部312带动传动螺母320;
所述螺母固定座330上水平开设有螺母安装孔331,其中螺母安装孔331内固定安装有传动螺母320,其螺母安装孔331为一沉头孔,该沉头孔的直径大于螺杆部312的直径,且该沉头孔的沉槽内安装有传动螺母,且螺母固定座330设有两个,两个螺母固定座330相向设置;所述光轴部311的中部还固定套装有蜗轮340,蜗轮340与蜗杆154相互啮合;
所述螺母固定座33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动座350底部,其中第一滑动座35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第一带座直线轴承351,第一带座直线轴承351滑动套设在第一导轴352上,第一导轴352的两端与传动机构安装腔110的左右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剪式臂400包括剪式内臂410和剪式外臂420,剪式内臂410和剪式外臂420均设有两根,剪式内臂410和剪式外臂420相互交叉设置,且剪式内臂410和剪式外臂420的中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所述升降台500包括两根导向槽510,导向槽510之间设有两根连接杆530,该导向槽内水平设有第二导轴511,第二导轴511上滑动套设有第二带座直线轴承512,第二带座直线轴承512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动座513上;
剪式内臂410的上下两端通过第二转动连接件520分别与第二滑动座513和第一滑动座350转动连接,
其中剪式外臂420的上下两端通过第一转动连接件430分别与升降台500的底端和底座100的顶部转动连接;
通过驱动蜗杆转动即可驱动蜗轮转动,从而驱动转轴310转动,然后通过滑动螺旋传动机构300驱动第一滑动座350可以前后移动,剪式外臂420的上下两端可以绕第一转动连接件430转动,剪式内臂410的上下两端不但可以绕第二转动连接件520转动,还可以随着第二转动连接件520水平移动,同时,且剪式内臂410和剪式外臂420的中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即可以通过第一滑动座350的前后移动,驱动升降台500的上下移动,以此来调节高度;
具体的,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430和第二转动连接件520结构相同且均包括一体成型的两个立板431和一块固定块432,其中立板431与固定块432相互垂直设置,且立板431通过销轴与剪式臂400转动连接;
所述导向槽510之间还固定设有滚筒600,滚筒600两端与导向槽510固定连接,滚筒600位于两根连接杆530之间,连接杆530上还转动连接有辅助板连接辊700,辅助板连接辊70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板701,辅助板701的上表面呈圆弧形,其中连接杆530的一端套接有压缩弹簧702,压缩弹簧702的两端分别与辅助板连接辊700的一端和导向槽510的外侧壁抵接,辅助板连接辊700的另一端的端部呈环形阵列有若干插柱703,辅助板连接辊700的另一端对应的导向槽510的外侧壁开设有与插柱703适配的插孔704;
通过向一侧推动辅助板701即可将插柱703脱出插孔704,此时可以调节辅助板的角度,松开后,由于压缩弹簧的回弹,插柱703插入插孔704,辅助板的角度固定;
滚筒600和两个辅助板701共同组成一个弧形支撑面,使用者可腰部躺在该弧形支撑面上,进行下腰练习,当使用者腰部柔韧性较好时,可将辅助板701向下转动,让弧形支撑面更加尖陡。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包括底座、滑动螺旋传动机构、升降台和剪式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部开设有一传动机构安装腔,其中该传动机构安装腔底部开口设置,底座的顶部设有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矩形通槽,矩形通槽与传动机构安装腔内部连通设置;所述传动机构安装腔内壁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轴承座,该第一轴承座上开设有第一轴承安装孔,第一轴承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一圆锥滚子轴承;所述传动机构安装腔内壁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上开设有第二轴承安装孔,第二轴承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二圆锥滚子轴承,其中传动机构安装腔前端的第二轴承座对应位置的底座上开设有通孔;两个第二圆锥滚子轴承之间转动连接有一根传动轴,传动轴的前端穿出底座上开设的通孔,且传动轴的前端活动设有摇把,传动轴的中部为蜗杆;所述滑动螺旋传动机构包括转轴、传动螺母和螺母固定座,转轴包括一体成型的光轴部和螺杆部,其中螺杆部位于光轴部的右端,转轴两端的末端均设有阶梯轴,且阶梯轴通过第一圆锥滚子轴承与第一轴承座转动连接;传动螺母螺纹连接在螺杆部上;所述螺母固定座上水平开设有螺母安装孔,其中螺母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传动螺母,且螺母固定座设有两个,两个螺母固定座相向设置;所述光轴部的中部还固定套装有蜗轮,蜗轮与蜗杆相互啮合;所述螺母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动座底部,其中第一滑动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第一带座直线轴承,第一带座直线轴承滑动套设在第一导轴上,第一导轴的两端与传动机构安装腔的左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剪式臂包括剪式内臂和剪式外臂,剪式内臂和剪式外臂均设有两根,剪式内臂和剪式外臂相互交叉设置,且剪式内臂和剪式外臂的中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升降台包括两根导向槽,导向槽之间设有两根连接杆,该导向槽内水平设有第二导轴,第二导轴上滑动套设有第二带座直线轴承,第二带座直线轴承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动座上;剪式内臂的上下两端通过第二转动连接件分别与第二滑动座和第一滑动座转动连接,其中剪式外臂的上下两端通过第一转动连接件分别与升降台的底端和底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槽之间还固定设有滚筒,滚筒两端与导向槽固定连接,滚筒位于两根连接杆之间,连接杆上还转动连接有辅助板连接辊,辅助板连接辊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板,辅助板的上表面呈圆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把包括一个摇把轴和螺纹连接在摇把轴两端的用于限位的限位螺母,传动轴的前端开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与传动轴的轴线相互垂直设置,摇把的摇把轴活动穿设在传动轴前端的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部与传动螺母之间的螺纹升角小于当量摩擦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和第二转动连接件结构相同且均包括一体成型的两个立板和一块固定块,其中立板与固定块相互垂直设置,且立板通过销轴与剪式臂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套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辅助板连接辊的一端和导向槽的外侧壁抵接,辅助板连接辊的另一端呈环形阵列有若干插柱,辅助板连接辊的另一端对应的导向槽的外侧壁开设有与插柱适配的插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安装孔为一沉头孔,该沉头孔的直径大于螺杆部的直径,且该沉头孔的沉槽内安装有传动螺母。
CN202021950736.2U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 Active CN213347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50736.2U CN213347626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50736.2U CN213347626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47626U true CN213347626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51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50736.2U Active CN213347626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476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69972B (zh) 一种腿部肌肉锻炼装置
CN111840902B (zh) 一种舞蹈用腿部韧带拉伸及侧身腿部伸展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1111103A (zh) 一种运动训练用的压腿装置
CN215382615U (zh) 一种家具的升降结构及家具
CN200939314Y (zh) 便捷式腰腿韧带拉伸器
CN213347626U (zh) 一种训练用下腰辅助器
CN205235269U (zh) 可变轨迹减重康复机器人
CN212854469U (zh) 精神心理科病人康复装置
CN211461068U (zh) 一种腿部拉伸及腿部康复训练健身器
CN109675284B (zh) 一种舞蹈柔韧训练装置
CN111249049A (zh) 一种带扶手的医用踝关节矫正器
CN114100074A (zh) 一种适用老年人下肢平衡能力的康复用便携式拉伸装置
CN110974619B (zh) 一种防摔式坐立两用型骨科治疗用腿部牵引复健设备
CN110251895B (zh) 体育锻炼引体向上训练装置
CN211834166U (zh) 一种滑轨式助力马桶椅
CN111068259A (zh) 一种基于自身重力的上肢拉筋训练装置
CN205307812U (zh) 体操竞技类节目舞台多用装置
CN114849165B (zh) 一种多功能体育锻炼设备
CN219836078U (zh) 一种可调式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15385654U (zh) 一种下肢运动神经康复装置
CN114733144B (zh) 一种锻炼多种肌肉群的辅助训练机构
CN217744948U (zh) 一种拉伸理疗椅的腿部抬升驱动结构
CN219110773U (zh) 一种康复护理锻炼装置
CN220918081U (zh) 一种攀岩板安装结构
CN219091005U (zh) 一种下肢锻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