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46910U -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46910U
CN213346910U CN202021666263.3U CN202021666263U CN213346910U CN 213346910 U CN213346910 U CN 213346910U CN 202021666263 U CN202021666263 U CN 202021666263U CN 213346910 U CN213346910 U CN 213346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age
main
stomach tube
fixed
main band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662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雁
谭玲玲
汪文静
龙婷
龙艳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6662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46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46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46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科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垫布和3D打印仿生连接片,3D打印仿生连接片上固定有胃管固定单元,3D打印仿生连接片的两端均连接有一根主绑带,主绑带包括第一主绑带和第二主绑带,第一主绑带中部的上侧斜向连接有一副绑带,垫布位于第二主绑带和第二副绑带之间,垫布一侧的底部通过连接丝连接有胃管收纳盒。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双绑带设计,以主绑带为主要施力束带,对3D打印仿生连接片实施绷紧,舒适性及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并且配合主绑带和副绑带的双带设计,以及在主绑带和副绑带的双带上设置的按扣,使得主绑带和副绑带的长度以及捆绑力度的调整更加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科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留置胃管是临床上用的一项护理技术,常规的胃管固定方法是鼻翼两侧及面颊部用胶布交叉固定,以及采用束带捆绑式固定。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常规的两类固定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采用常规胶布固定的方式;一、因胶布与皮肤之间的缝隙,随着病人翻身或活动时,固定效果不理想,容易导致胃管滑出;二、患者面部多次用胶布固定,胶布痕迹影响了患者的面部形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三、频繁更换胶布,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采用束带捆绑式固定;一、目前传统的束带捆绑都是采用一根常规的绳子对胃管实施捆绑,捆绑位置稳定性难以保证,胃管容易因外力滑出;二、采用单根细绳捆绑,其捆绑的力度及长度不好把握,容易在患者面部留下勒痕;三、绳子与人体面部及头部接触面小,长时间的捆绑使得患者极为不适;四、现目前的采用绳子捆绑的方式,为了保证其胃管不滑脱,其绳子通常是斜向朝上实施拉扯,使得患者的鼻头部位长时间受到向上的提拉力,为患者带来不适;
并且,目前已知的胃管固定装置均不带胃管收纳的功能,胃管位于患者体外的部分通常是在胃管端头包裹纱布后直接放置在衣兜内,缺乏有效的隔离保护,并且,胃管较长的一段留置在患者体外,极容易因患者的日常活动或者睡觉翻身等动作,导致胃管端头从衣兜内向外滑出,使得胃管端口为极容易收到污染,存在极大的卫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具备舒适度高,使用方便,稳定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目前胃管固定操作时舒适度低、稳定性差、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垫布和3D打印仿生连接片,所述3D打印仿生连接片上固定有胃管固定单元,所述3D打印仿生连接片的两端均连接有一根主绑带,所述主绑带包括第一主绑带和第二主绑带,第一主绑带中部的上侧斜向连接有一副绑带,所述副绑带包括第一副绑带和第二副绑带,所述第一主绑带和第二主绑带以及第一副绑带和第二副绑带相对一端的外侧和内侧均等距离设有用于调节主绑带和副绑带长度的按扣,所述垫布位于第二主绑带和第二副绑带之间,所述垫布一侧的底部通过连接丝连接有胃管收纳盒。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中主绑带位于耳朵下方位置,以患者头部为例主绑带呈斜向后的方位设置,且主绑带捆绑时为主施力带,主绑带对3D打印仿生连接片产生的拉扯力与人体头部上颌骨的人中位置处呈垂直状,该设计能够使得主绑带在施加力时避免出现斜向上的提拉力,使得3D打印仿生连接片只以垂直方向的力紧贴患者人中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中副绑带位于耳朵上方位置,副绑带与耳朵之间固定有一护耳垫,设置护耳垫能够防止副绑带下侧沿与耳朵部位摩擦产生不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中垫布呈半包裹状包覆在患者头部后脑位置,且垫布包括细绒层,细绒层的外侧设有竹纤维面料层,竹纤维面料层的外侧设有纯棉面料层,纯棉面料层的外侧设有棉麻面料,所述纯棉面料层和棉麻面料的中部均匀开设有圆孔,垫布的结构设计,使得垫布整体具备了良好的吸汗散汗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该装置在患者头部佩戴后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中胃管固定单元包括管卡底座,该管卡底座固定在3D打印仿生连接片上,管卡底座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扣,管卡底座的另一侧固定有束带,所述限位扣与管卡底座之间留有一便于束带穿过的间隙,所述3D打印仿生连接片位于限位扣的一侧通过连接座活动连接有一锁杆,该锁杆的端部开设有一开口,该开口的内部设有锁紧件,束带穿过限位扣底部的间隙后延伸至锁杆底部,并被锁杆配合锁紧件进行固定,胃管固定单元的整体结构设计能够使该装置在固定胃管时的操作即为便利,同时也具备良好的防滑防脱效果,进一步的提高了该装置固定胃管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中束带的内侧以及管卡底座的内侧均设有一层薄薄的软胶垫,该设计能够使得胃管在被固定后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松动或滑脱,锁杆的底部均匀分布有锥齿,该设计能够使得锁杆配合锁紧件对束带实施有效的固定,避免束带出现松动,所述锁紧件包括螺杆和快拆螺母,螺杆位于锁杆端口的开口内侧,其螺杆的底部固定在3D打印仿生连接片上,螺母旋拧在螺杆上,其螺母的尺径与锁杆的宽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中胃管收纳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与盒盖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盒体和盒盖的边侧相互对应的位置处均一体成型有一便于胃管穿过的卡槽,所述盒盖的中部固定有蓄电池盒,且盒盖的内侧均匀分布有微小型紫外杀菌灯珠,所述盒体的外部固定有一强力领夹,盒盖的外侧的中部设有按压式开关,所述蓄电池盒、按压式开关和微小型紫外杀菌灯珠之间为串联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双绑带设计,以主绑带为主要施力束带,对3D打印仿生连接片实施绷紧,能够有效避免胃管固定单元在固定到人体上颌骨位置时对其鼻头产生斜向提拉力,提高该装置的舒适性,并且,配合设置的副绑带,以及在主绑带和副绑带之间连接的垫布,能够有效的对整个装置在固定到患者头部时,一方面能够分散一部分捆绑3D打印仿生连接片时的拉扯力,减少主绑带捆绑的力度,另一方面再借助主绑带和副绑带之间耳朵的作用,能够避免两根绑带相互靠拢,同时再借助垫布的设计,使得主绑带和副绑带之间相互牵制,能够有效的确保两个绑带在固定完成后避免出现位移,提高该胃管固定装置的稳定性,并且再借助主绑带和副绑带的扁平结构设计,以及垫布的结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该装置固定在患者头部后的舒适度,避免出现勒痕,同时避免患者后脑部位在平躺时存在异物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主绑带和副绑带的双带设计,以及配合在主绑带和副绑带的双带上设置的按扣,使得主绑带和副绑带的长度以及捆绑力度的调整更加便利,同时再结合设置的胃管收纳盒,以及其内部消毒组件的设置,能够使得长期留置在患者体外的胃管能够收卷起来后放入胃管收纳盒内,使之与外界有效进行隔离,能够有效留置在外的胃管受到外界细菌的侵袭,提高其卫生安全防护系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垫布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胃管收纳盒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垫布;101、细绒层;102、竹纤维面料层;103、纯棉面料层;104、棉麻面料;2、副绑带;21、第一副绑带;22、第二副绑带;3、主绑带;31、第一主绑带;32、第二主绑带;4、3D打印仿生连接片;5、护耳垫;6、按扣;7、连接丝;8、胃管收纳盒;81、盒体;82、盒盖;83、蓄电池盒;84、微小型紫外杀菌灯珠;9、管卡底座;10、束带;11、限位扣;12、连接座;13、锁杆;14、开口;15、锁紧件;16、软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垫布1和3D打印仿生连接片4,3D打印仿生连接片4上固定有胃管固定单元,3D打印仿生连接片4的两端均连接有一根主绑带3,主绑带3包括第一主绑带31和第二主绑带32,第一主绑带31中部的上侧斜向连接有一副绑带2,副绑带2包括第一副绑带21和第二副绑带22,第一主绑带31和第二主绑带32以及第一副绑带21和第二副绑带22相对一端的外侧和内侧均等距离设有用于调节主绑带3和副绑带2长度的按扣6,垫布1位于第二主绑带32和第二副绑带22之间,垫布1一侧的底部通过连接丝7连接有胃管收纳盒8。
主绑带3位于耳朵下方位置,以患者头部为例主绑带呈斜向后的方位设置,且主绑带3捆绑时为主施力带,主绑带3对3D打印仿生连接片4产生的拉扯力与人体头部上颌骨的人中位置处呈垂直状,该设计能够使得主绑带3在施加力时避免出现斜向上的提拉力,使得3D打印仿生连接片4只以垂直方向的力紧贴患者人中位置。
副绑带2位于耳朵上方位置,副绑带2与耳朵之间固定有一护耳垫5设置护耳垫5能够防止副绑带2下侧沿与耳朵部位摩擦产生不适。
垫布1呈半包裹状包覆在患者头部后脑位置,且垫布1包括细绒层101,细绒层101的外侧设有竹纤维面料层102,竹纤维面料层102的外侧设有纯棉面料层103,纯棉面料层103的外侧设有棉麻面料104,纯棉面料层103和棉麻面料104的中部均匀开设有圆孔,垫布1的结构设计,使得垫布1整体具备了良好的吸汗散汗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该装置在患者头部佩戴后的舒适性。
胃管固定单元包括管卡底座9,该管卡底座9固定在3D打印仿生连接片4上,管卡底座9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扣11,管卡底座9的另一侧固定有束带10,限位扣11与管卡底座9之间留有一便于束带10穿过的间隙,3D打印仿生连接片4位于限位扣11的一侧通过连接座12活动连接有一锁杆13,该锁杆13的端部开设有一开口14,该开口14的内部设有锁紧件15,束带10穿过限位扣11底部的间隙后延伸至锁杆13底部,并被锁杆13配合锁紧件15进行固定,胃管固定单元的整体结构设计能够使该装置在固定胃管时的操作即为便利,同时也具备良好的防滑防脱效果,进一步的提高了该装置固定胃管时的稳定性。
束带10的内侧以及管卡底座9的内侧均设有一层薄薄的软胶垫16,该设计能够使得胃管在被固定后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松动或滑脱,锁杆13的底部均匀分布有锥齿,该设计能够使得锁杆配合锁紧件对束带实施有效的固定,避免束带出现松动,锁紧件15包括螺杆和快拆螺母,螺杆位于锁杆13端口的开口14内侧,其螺杆的底部固定在3D打印仿生连接片4上,螺母旋拧在螺杆上,其螺母的尺径与锁杆13的宽度一致。
胃管收纳盒8包括盒体81和盒盖82,盒体81与盒盖82之间转动连接,盒体81和盒盖82的边侧相互对应的位置处均一体成型有一便于胃管穿过的卡槽,盒盖82的中部固定有蓄电池盒83,且盒盖82的内侧均匀分布有微小型紫外杀菌灯珠84,盒体81的外部固定有一强力领夹,盒盖82的外侧的中部设有按压式开关,蓄电池盒83、按压式开关和微小型紫外杀菌灯珠84之间为串联结构。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护理人员将垫布1置于患者后脑位置,而后将带有主绑带3的3D打印仿生连接片4贴合在患者人中位置,而后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连接主绑带3和副绑带2上不同的按扣6实现调整捆绑的力度和绑带的长度,当3D打印仿生连接片4固定完成后,将胃管卡在管卡底座9内,而后将束带10穿过限位扣11底部的间隙并拉伸至锁杆13位置(护理人员根据需求自行控制束带10的绷紧力度),而后翻转锁杆13,使其锁杆13上的锥齿与束带10表面咬合,而后拧紧锁紧件15,即可完成胃管的固定,当需要收纳之留置在外的胃管时,护理人员将多余的胃管盘起后放入胃管收纳盒8内,开启按压式开关使得胃管收纳盒8内部的微小型紫外杀菌灯珠84亮起,对其胃管实施消毒杀菌即可,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胃管收纳盒8通过其盒体81外侧的强力领夹固定在患者病服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垫布(1)和3D打印仿生连接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仿生连接片(4)上固定有胃管固定单元,所述3D打印仿生连接片(4)的两端均连接有一根主绑带(3),所述主绑带(3)包括第一主绑带(31)和第二主绑带(32),第一主绑带(31)中部的上侧斜向连接有一副绑带(2),所述副绑带(2)包括第一副绑带(21)和第二副绑带(22),所述第一主绑带(31)和第二主绑带(32)以及第一副绑带(21)和第二副绑带(22)相对一端的外侧和内侧均等距离设有用于调节主绑带(3)和副绑带(2)长度的按扣(6),所述垫布(1)位于第二主绑带(32)和第二副绑带(22)之间,所述垫布(1)一侧的底部通过连接丝(7)连接有胃管收纳盒(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绑带(3)位于耳朵下方位置,以患者头部为例主绑带呈斜向后的方位设置,且主绑带(3)捆绑时为主施力带,主绑带(3)对3D打印仿生连接片(4)产生的拉扯力与人体头部上颌骨的人中位置处呈垂直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绑带(2)位于耳朵上方位置,副绑带(2)与耳朵之间固定有一护耳垫(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布(1)呈半包裹状包覆在患者头部后脑位置,且垫布(1)包括细绒层(101),细绒层(101)的外侧设有竹纤维面料层(102),竹纤维面料层(102)的外侧设有纯棉面料层(103),纯棉面料层(103)的外侧设有棉麻面料(104),所述纯棉面料层(103)和棉麻面料(104)的中部均匀开设有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固定单元包括管卡底座(9),该管卡底座(9)固定在3D打印仿生连接片(4)上,管卡底座(9)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扣(11),管卡底座(9)的另一侧固定有束带(10),所述限位扣(11)与管卡底座(9)之间留有一便于束带(10)穿过的间隙,所述3D打印仿生连接片(4)位于限位扣(11)的一侧通过连接座(12)活动连接有一锁杆(13),该锁杆(13)的端部开设有一开口(14),该开口(14)的内部设有锁紧件(15),束带(10)穿过限位扣(11)底部的间隙后延伸至锁杆(13)底部,并被锁杆(13)配合锁紧件(15)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带(10)的内侧以及管卡底座(9)的内侧均设有一层薄薄的软胶垫(16),锁杆(13)的底部均匀分布有锥齿,所述锁紧件(15)包括螺杆和快拆螺母,螺杆位于锁杆(13)端口的开口(14)内侧,其螺杆的底部固定在3D打印仿生连接片(4)上,螺母旋拧在螺杆上,其螺母的尺径与锁杆(13)的宽度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收纳盒(8)包括盒体(81)和盒盖(82),所述盒体(81)与盒盖(8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盒体(81)和盒盖(82)的边侧相互对应的位置处均一体成型有一便于胃管穿过的卡槽,所述盒盖(82)的中部固定有蓄电池盒(83),且盒盖(82)的内侧均匀分布有微小型紫外杀菌灯珠(84),所述盒体(81)的外部固定有一强力领夹,盒盖(82)的外侧的中部设有按压式开关,所述蓄电池盒(83)、按压式开关和微小型紫外杀菌灯珠(84)之间为串联结构。
CN202021666263.3U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Active CN213346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66263.3U CN213346910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66263.3U CN213346910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46910U true CN213346910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44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66263.3U Active CN213346910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469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46910U (zh)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CN201055585Y (zh) 一种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及牙垫
CN205515116U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约束带
CN110680582A (zh) 脑外科护理头套
CN215024565U (zh) 可调节式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CN217310773U (zh) 一种重症患者肩部固定约束带
CN209864981U (zh) 头套式胃管固定器
CN211327540U (zh) 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
CN219207608U (zh) 一种改良式麻醉复苏用约束带
CN213158712U (zh) 一种婴儿无创呼吸机鼻塞固定帽
CN213698416U (zh) 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固定带
CN219397909U (zh) 一种预防皮下气肿的固定装置
CN213191297U (zh) 一种成人鼻胃管固定结构
CN217772629U (zh) 一种改良分指固定防拔管约束手套
CN205126514U (zh) 一种腿部矫正器
CN219782771U (zh) 一种改良式前方牵引器
CN213941375U (zh) 侧卧位手术用固肩腋垫
CN218279606U (zh) 一种新凹槽式防滑脱内镜用口垫
CN211272024U (zh) 一种气管插管垫肩
CN213310711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骨科用腿部关节固定装置
CN209916382U (zh) 一种医用敷料
CN218010579U (zh) 一种无创呼吸机面罩固定带
CN211962291U (zh) 一种脑外科护理头套
CN2592063Y (zh) 仰、俯卧两用枕
CN218529113U (zh) 一种新型医用护理床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