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46269U - 一种心内科用防勒伤且便于更换药囊的护理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心内科用防勒伤且便于更换药囊的护理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46269U
CN213346269U CN202020773121.0U CN202020773121U CN213346269U CN 213346269 U CN213346269 U CN 213346269U CN 202020773121 U CN202020773121 U CN 202020773121U CN 213346269 U CN213346269 U CN 213346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rsing belt
water storage
belt
nursing
medicine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731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传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o Zhihua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7731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46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46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462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内科用防勒伤且便于更换药囊的护理带,包括护理带本体和药囊带,还包括避免护理带本体对患者身部两侧造成勒伤的防护组件和用于将药囊带与护理带本体可拆卸连接的快拆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设置于护理带本体内侧两端的蓄水袋和用于对蓄水袋内部进行注水的注水件;所述注水件包括设置于护理带本体外侧的注水管、设置于护理带本体内部的储水囊和两根连接管。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解决了传统护理带在使用过程中易对患者身体两侧造成勒伤,引起患者身体不适的问题,更进一步的解决传统护理带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将药囊带与护理带分离拆卸进行分别清洗、消毒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心内科用防勒伤且便于更换药囊的护理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用防勒伤且便于更换药囊的护理带。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在对其做康复治疗护理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护理带,来对病者的手术伤口以及病灶处进行固定约束,便于康复治疗,心内科康复治疗时,通过护理带约束可以避免病人伤口不因病人动作过大导致开裂现象发生。
而目前的护理带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了一些弊端,且该弊端的出现导致传统护理带已然无法满足目前医疗领域的高标准使用需求,现将传统护理带所存在的弊端进行如下具体说明:
一、目前传统医疗护理带,在使用绑缚于患者身部时,由于为了避免护理带出现滑落、松动的现象,传统护理带需由医护人员将其紧紧勒缚于患者身部,而此时患者身部两侧则极易因护理带的勒力过大,而出现身体不适,引发患者的心理排斥感,更甚者,在持续长时间,护理带对患者身部进行勒缚时,极有可能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形成对患者的勒伤(心内科疾病患者多有年老体弱患者,该类患者不适合长时间绑缚护理带);
目前已授权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心内科康复护理带”(CN201840774U),其虽具体公开“该心内科康复护理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电加热,可促进中药有效成分的挥发,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显著”,然依旧未曾针对上述传统护理带在使用过程中所可能对患者造成的身体不适问题进行改进。
二、传统医疗护理带在使用过程中,其药囊带需与患者皮肤表面紧贴,此时由于患者的自身体温等其他原因,使得药囊带内部药物得以挥发,当护理带使用完毕后,传统的护理带仅仅可对药囊带内部药物进行更换,或将护理带整体进行清洗、消毒、更换,然而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增多,药囊带需与护理带分开清洗、消毒,才更有助于将医疗护理带这一医疗工具彻底清洁完毕,这一多年临床经验所总结出来的观点,然在目前医疗领域中却未有一种有效方法对该问题进行解决,而更为重要的是,若将护理带及药囊带同时、同地进行清洗、消毒时,则亦可能造成护理带及药囊带细菌交叉感染或清洗不便的情况,由此则直接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目前已授权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心内科康复治疗护理带”(CN209154873U),其具体公开“通过在护理带带体上设置非弹性的护理带定型架,并在护理带定型架内侧设有内衬网,且内衬网上留有开口,用于放置理疗药片,可将理疗药片放置在内衬网内,令理疗药片贴附在人体表面,对伤口周围起到消毒消炎作用,理疗药片方便拿取更换,护理带带体整体由医用无纺布制成,较为舒适,易于清洗”,该授权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也仅仅对药物的更换进行改进,却未曾针对药囊带如何拆卸,如何将药囊带与护理带分别清洗、消毒的问题进行解决。
由此可见,设计出一种全新的心内科专用护理带以解决上述问题,对于目前医疗领域来说是迫切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用防勒伤且便于更换药囊的护理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传统护理带在使用过程中易对患者身体两侧造成勒伤,引起患者身体不适的问题,更进一步的解决传统护理带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将药囊带与护理带分离拆卸进行分别清洗、消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心内科用防勒伤且便于更换药囊的护理带,包括护理带本体和药囊带,所述药囊带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还包括避免护理带本体对患者身部两侧造成勒伤的防护组件和用于将药囊带与护理带本体可拆卸连接的快拆组件;
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设置于护理带本体内侧两端的蓄水袋和用于对蓄水袋内部进行注水的注水件;
所述注水件包括设置于护理带本体外侧的注水管、设置于护理带本体内部的储水囊和两根连接管,所述注水管的一端贯穿护理带本体并延伸至护理带本体的内部与储水囊相连通,两个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分别贯穿储水囊两侧并延伸至储水囊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并分别与两个蓄水袋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与储水囊的倾斜角至多呈15°;
所述快拆组件包括设置于护理带本体内侧的两个滑槽板和锁紧件,两个所述滑槽板皆为顶部及一侧开口的中空结构,两个所述滑槽板呈间隔平行设置,且两个滑槽板的开口一侧呈相对状,两个所述滑槽板的相对一侧开口及两个滑槽板之间的间隔空间构成了可便于药囊带卡位滑动的限位空间,所述药囊带设置于两个滑槽板之间可于限位空间内自由卡位滑动,所述锁紧件包括设置于药囊带前侧两端的弹性限位键和开设于两个所述滑槽板表面并分别贯穿至至两个滑槽板中空内部的限位孔,所述药囊带于限位空间卡位滑动时,弹性限位键可卡位于限位孔的内侧构成药囊带固定于两个滑槽板之间,且药囊带与储水囊的位置呈相对平行状;
所述储水囊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蓄水进行加热的电加热丝,当所述储水囊内部的蓄水加热时,可热传导将蓄水袋内部的蓄水也一并随之加热,一者提高使用舒适度,二者可促使药囊带内部药物加热挥发;
所述护理带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束缚绳,两个束缚绳上分别设置有魔术贴刺和与魔术贴刺相互粘合的魔术贴,当所述魔术贴刺与魔术贴呈粘合状时,可使得束缚绳对患者身部施加束缚力,从而将护理带本体予以固定。
进一步,所述药囊带表面开设有便于药物挥发的气流孔。
进一步,所述注水管包括与储水囊相连通的套管和内管,所述套管及内管皆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内管可于套管的一端开口处延伸至套管的内部做可拆卸自由伸缩,所述内管的顶端开口处连通设置有进液漏斗,从而便于对蓄水袋内部进行注水。
进一步,所述套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该心内科用防勒伤且便于更换药囊的护理带,通过通过蓄水袋、注水管、储水囊和连接管的配合使用,当护理带本体使用前,可先行经注水管对蓄水袋内部进行注水,随后将蓄水袋尽可能的贴合于患者身部两侧,此时将护理带本体绑缚于患者身部,本申请技术方案相比较传统的护理带,则有效利用蓄水袋内部蓄水的流动性与蓄水袋内部蓄水所构成的蓄水袋柔软性,解决了传统护理带所可能对患者身体两侧造成勒伤或引起患者身体不适的问题,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降低患者的心理排斥感。
二、该心内科用防勒伤且便于更换药囊的护理带,通过滑槽板、弹性限位键和限位孔的配合使用,当本工具一次使用完毕后,可按压弹性限位键,使其与限位孔相分离,此时医护人员则可将药囊带与护理带本体分离拆卸,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对药囊带及护理带本体进行分离清洗、消毒,本申请技术方案相比较传统的护理带,则有效解决了护理带与药囊带无法分离进行清洗、消毒的问题,为医护人员对护理带的后续清洁、消毒工作提供了便利,更可有效的避免护理带与药囊带所可能出现的细菌交叉感染问题。
三、该心内科用防勒伤且便于更换药囊的护理带,通过电加热丝以及储水囊和连接管的特殊位置设计及连接关系,使得电加热丝在工作时,一者可促使药囊带内部药物因温度升高而得以有效挥发,提高药物的挥发速率,二者由于储水囊内部蓄水先行加热,则可利用热传导原理,将蓄水袋内部蓄水也一并随之加热,避免在天气寒冷季节使用本申请技术方案时,患者所可能出现的因蓄水袋温度过低所造成的身体不适感。
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解决了传统护理带在使用过程中易对患者身体两侧造成勒伤,引起患者身体不适的问题,更进一步的解决传统护理带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将药囊带与护理带分离拆卸进行分别清洗、消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带本体局部剖视图。
图中:1、护理带本体;2、药囊带;3、防护组件;301、蓄水袋;4、注水件;401、连接管;402、储水囊;403、注水管;5、电加热丝;6、快拆组件;601、滑槽板;7、锁紧件;701、弹性限位键;8、束缚绳;9、魔术贴刺;10、魔术贴;11、内管;12、套管;13、进液漏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用防勒伤且便于更换药囊的护理带,包括护理带本体1和药囊带2,药囊带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还包括避免护理带本体对患者身部两侧造成勒伤的防护组件3和用于将药囊带与护理带本体可拆卸连接的快拆组件6,在本工具使用前,医护人员需先将药物放入至药囊带内部;
防护组件3包括设置于护理带本体内侧两端的蓄水袋301和用于对蓄水袋内部进行注水的注水件4,此时医护人员需利用注水件对蓄水袋内部进行注水;
注水件4包括设置于护理带本体外侧的注水管403、设置于护理带本体内部的储水囊402和两根连接管401,注水管的一端贯穿护理带本体并延伸至护理带本体的内部与储水囊相连通,两个连接管的一端分别贯穿储水囊两侧并延伸至储水囊的内部,两个连接管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并分别与两个蓄水袋相连通,连接管与储水囊的倾斜角至多呈15°,此处可参考说明书附图6,医护人员在手持注水管经外界水源对蓄水袋内部进行注水时,水流经注水管先流动至储水囊的内部,当储水囊内部储满蓄水时,蓄水再经由连接管流动至蓄水袋的内部;
快拆组件6包括设置于护理带本体内侧的两个滑槽板601和锁紧件7,两个滑槽板皆为顶部及一侧开口的中空结构,两个滑槽板呈间隔平行设置,且两个滑槽板的开口一侧呈相对状,两个滑槽板的相对一侧开口及两个滑槽板之间的间隔空间构成了可便于药囊带卡位滑动的限位空间,药囊带设置于两个滑槽板之间可于限位空间内自由卡位滑动,锁紧件7包括设置于药囊带前侧两端的弹性限位键701和开设于两个滑槽板表面并分别贯穿至至两个滑槽板中空内部的限位孔,药囊带于限位空间卡位滑动时,弹性限位键可卡位于限位孔的内侧构成药囊带固定于两个滑槽板之间,且药囊带与储水囊的位置呈相对平行状,此处当药物先行放置于药囊带内部后,可将药囊带于两个滑槽板的顶部开口处予以卡合滑动,并逐渐将药囊带下拉,与此同时,在药囊带下拉的过程中,弹性限位键可卡合于限位孔的内侧,从而将药囊带进行固定,而当本工具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可按压弹性限位键,使其向内收缩,并逐渐脱离于限位孔的内侧,此时药囊带呈松动、活动状,医护人员便可将药囊带再次上拉,直至药囊带脱离于两个滑槽板之间的限位空间,此时医护人员则可对拆卸后的药囊带进行分离清洗、消毒,本申请所提及的弹性限位键在已授权公开的实用新型案件“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CN208281424U)中,已对弹性限位键的结构原理进行公开,故本申请不再对此进行重复赘述;
储水囊40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蓄水进行加热的电加热丝5,当储水囊内部的蓄水加热时,可热传导将蓄水袋内部的蓄水也一并随之加热,一者提高使用舒适度,二者可促使药囊带内部药物加热挥发,此处电加热丝通过导线可外接电源进行工作,电加热丝工作时,其先行对储水囊内部蓄水进行加热,当储水囊内部蓄水加热后,一者可促使药囊带内部药物得以加速挥发(药囊带与储水囊的位置相对应呈水平状),二者利用水的热传导性,当储水囊内部蓄水加热时,其必然经连接管对蓄水袋内部蓄水也一并随之加热;
护理带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束缚绳8,两个束缚绳上分别设置有魔术贴刺9和与魔术贴刺相互粘合的魔术贴10,当魔术贴刺与魔术贴呈粘合状时,可使得束缚绳对患者身部施加束缚力,从而将护理带本体予以固定,当蓄水袋内部蓄水注入完毕及药囊带内部药物填装完毕后,医护人员可将束缚绳先行对患者身部进行缠绕绑缚,再利用魔术贴刺及魔术贴相互粘合,使得护理带本体贴合于患者身部,而此处需要强调的是,蓄水袋需紧靠于患者身部两侧,此处还可根据患者实际体格的不同,选择不同规格的护理带本体进行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药囊带2表面开设有便于药物挥发的气流孔,该气流孔可便于药囊带内部药物的气体流通,有助于药物的挥发。
本实用新型中:注水管403包括与储水囊相连通的套管12和内管11,套管及内管皆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内管可于套管的一端开口处延伸至套管的内部做可拆卸自由伸缩,内管的顶端开口处连通设置有进液漏斗13,从而便于对蓄水袋内部进行注水,此处医护人员可经由进液漏斗对蓄水袋内部进行注水,而当蓄水袋内部蓄水注水完毕后,还可将内管及进液漏斗一并随之拆离,从而尽可能的避免进液漏斗的持续悬挂对护理带本体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中:套管12上设置有单向阀,当蓄水袋内部注水完毕后,可关闭单向阀,避免蓄水经套管处出现泄漏的情况。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4)

1.一种心内科用防勒伤且便于更换药囊的护理带,包括护理带本体和药囊带,所述药囊带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避免护理带本体对患者身部两侧造成勒伤的防护组件和用于将药囊带与护理带本体可拆卸连接的快拆组件;
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设置于护理带本体内侧两端的蓄水袋和用于对蓄水袋内部进行注水的注水件;
所述注水件包括设置于护理带本体外侧的注水管、设置于护理带本体内部的储水囊和两根连接管,所述注水管的一端贯穿护理带本体并延伸至护理带本体的内部与储水囊相连通,两个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分别贯穿储水囊两侧并延伸至储水囊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并分别与两个蓄水袋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与储水囊的倾斜角至多呈15°;
所述快拆组件包括设置于护理带本体内侧的两个滑槽板和锁紧件,两个所述滑槽板皆为顶部及一侧开口的中空结构,两个所述滑槽板呈间隔平行设置,且两个滑槽板的开口一侧呈相对状,两个所述滑槽板的相对一侧开口及两个滑槽板之间的间隔空间构成了可便于药囊带卡位滑动的限位空间,所述药囊带设置于两个滑槽板之间可于限位空间内自由卡位滑动,所述锁紧件包括设置于药囊带前侧两端的弹性限位键和开设于两个所述滑槽板表面并分别贯穿至至两个滑槽板中空内部的限位孔,所述药囊带于限位空间卡位滑动时,弹性限位键可卡位于限位孔的内侧构成药囊带固定于两个滑槽板之间,且药囊带与储水囊的位置呈相对平行状;
所述储水囊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蓄水进行加热的电加热丝;
所述护理带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束缚绳,两个束缚绳上分别设置有魔术贴刺和与魔术贴刺相互粘合的魔术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防勒伤且便于更换药囊的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囊带表面开设有便于药物挥发的气流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防勒伤且便于更换药囊的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包括与储水囊相连通的套管和内管,所述套管及内管皆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内管可于套管的一端开口处延伸至套管的内部做可拆卸自由伸缩,所述内管的顶端开口处连通设置有进液漏斗,从而便于对蓄水袋内部进行注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防勒伤且便于更换药囊的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CN202020773121.0U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心内科用防勒伤且便于更换药囊的护理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346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3121.0U CN213346269U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心内科用防勒伤且便于更换药囊的护理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3121.0U CN213346269U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心内科用防勒伤且便于更换药囊的护理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46269U true CN213346269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24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7312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346269U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心内科用防勒伤且便于更换药囊的护理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462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205720A1 (en) Attachable, constraint-free external drainage device support structure for use with standard hospital garments and patients' own clothing
CN213346269U (zh) 一种心内科用防勒伤且便于更换药囊的护理带
CN213346285U (zh) 一种心内科用康复护理带
CN210932181U (zh) Icu患者用的辅助治疗袜
CN214970109U (zh) 一种多功能输液架
CN213218097U (zh) 一种心内科用防勒伤护理带
CN211357380U (zh) 一种妇产科护理用喷射式上药装置
CN217186616U (zh) 一种心内科用康复带
CN213609351U (zh) 一种心内科用高舒适度护理带
CN209808711U (zh) 一种心脏内科用康复带
CN211156896U (zh) 脑血管护理头枕
CN206836322U (zh) 一种组合手术病人服
CN207186722U (zh) 一种足跟牵引保暖套
CN212089752U (zh) 一种中医针灸包
CN216257947U (zh) 一种翻身护理器
CN216570566U (zh) 翻身护理器
CN213697455U (zh) 一种简易智能血管加温袖带
CN210672181U (zh) 一种多功能icu转科病员服
CN213883834U (zh) 一种产科护理专用裤
CN216629150U (zh) 一种艾灸盒固定装置
CN210170600U (zh) 一种输液固定器
CN214859940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picc导管保护套
CN206700281U (zh) 一种布朗氏架护套
CN215385407U (zh) 翻身护理器
CN211750448U (zh) 一种用于行动不便病患的护理绷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ao Zhihua

Inventor after: Huang Yan

Inventor after: Wei Chuanbing

Inventor before: Wei Chuanb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23

Address after: No. 322 Kangzang Road, Yucheng District, Ya'an City, Sichuan Province, 625000, Building 2, No. 14

Patentee after: Gao Zhihua

Address before: 233200 Yanqiao Road, Dingcheng Town, Dingyuan County, Ch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ei Chuanb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