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26327U - 一种吊装挂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装挂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326327U CN213326327U CN202022025674.0U CN202022025674U CN213326327U CN 213326327 U CN213326327 U CN 213326327U CN 202022025674 U CN202022025674 U CN 202022025674U CN 213326327 U CN213326327 U CN 2133263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ging
- strip
- main beam
- limiting
- length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装挂具,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梁和两根水平设置的横梁,所述主梁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设有第一挂接件,所述主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横梁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连接,且每个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挂接件。其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由第一挂接件与起吊装置的吊起部连接,而由四个第二挂接件分别与待吊起物件的四个挂点挂接,其稳定性好,且在起吊过程中对待吊起物件伤害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装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装挂具。
背景技术
氢燃料电池作为清洁能源,这几年发展迅速,目前根据不同车型设计多种功率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结构,主要以双层电堆结构为主;受整车空间限制,整个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空间比较紧凑,由于双层电堆重量较重,需要3-4人协助方可将双层电堆搬入系统骨架内,搬运过程中劳动强度大,容易发生磕碰造成电堆不良,效率较低;而采用吊装设备对其进行吊装时又缺乏适合的吊装挂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吊装挂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吊装挂具,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梁和两根水平设置的横梁,所述主梁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设有第一挂接件,所述主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横梁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连接,且每个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挂接件。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由第一挂接件与起吊装置的吊起部连接,而由四个第二挂接件分别与待吊起物件的四个挂点挂接,其稳定性好,且在起吊过程中对待吊起物件伤害小。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上下贯穿其的第一条形孔,每个所述横梁上的两个所述第一条形孔和其上的两个所述第二挂接件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挂接件穿过对应所述第一条形孔,其上端具有搁在所述横梁上端的第一限位件,其下端具有挂钩部,且所述挂钩部位于所述横梁的下方,每个所述第二挂接件在外力作用下可沿对应所述第一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滑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可灵活的调整四个第二挂接件在水平面的分布位置,从而使得其适应性更强(即能根据待吊起物件四个挂点的位置分布来调整四个第二挂接件的位置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所述第二挂接件包括挂钩、第一螺母和第一垫片,所述挂钩的下端具有挂钩部,其上端具有螺纹端,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挂钩的螺纹端螺纹配合,每个所述挂钩的螺纹端由下向上穿过对应所述第一条形孔,每个所述挂钩对应的第一垫片和第一螺母分别位于对应所述横梁的上方,每个所述第一螺母与对应所述挂钩的螺纹端螺纹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垫片套在对应所述挂钩上,并位于对应所述第一螺母和横梁之间,所述第一垫片构成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挂钩下端的挂钩部构成所述第二挂接件的挂钩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其可灵活的调整第二挂接件在对应所述横梁对应端部的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梁的两端分别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上下贯穿其的第二条形孔,两个所述第二条形孔与两个所述横梁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横梁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分别通过一个穿过对应所述第二条形孔的连接件与所述主梁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上端具有第二限位件,且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主梁的上方,其用以将所述连接件限位在所述主梁上,每个所述连接件在外力作用下可沿对应所述第二条形孔的长度方向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两个所述横梁可调整其在主梁上的位置,如此使得四个所述第二挂接件的分布位置更加灵活,以使得其适应性更强。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横梁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分别设有一个上下贯穿其的第三条形孔,所述连接件的下端穿过对应所述第三条形孔,且其下端位于对应所述横梁的下方具有第三限位件,所述第三限位件用以将所述连接件限位在对应所述横梁上,每个所述连接件在外力作用下可沿对应所述第三条形孔的长度方向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每个所述横梁与所述主梁的交叉处的位置可调,如此进一步的使得四个所述第二挂接件的分布位置更加灵活。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第二螺母和两个第二垫片,所述螺栓与所述第二螺母螺纹配合,所述螺栓的螺纹端由下向上依次穿过对应的第三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两个所述第二垫片均套在所述螺栓上,且所述横梁和主梁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垫片之间,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螺栓的螺纹端螺纹连接,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二垫片构成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下方所述第二垫片构成所述第三限位件。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强度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梁中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上下贯穿其的第四条形孔,所述第一挂接件贯穿所述第四条形孔,且其具有两个第四限位件,且两个所述第四限位件分别位于所述主梁的上方和下方,两个所述第四限位件用以将所述第一挂接件限位在所述主梁上,所述第一挂接件的挂接部位于所述主梁的上方,所述第一挂接件在外力作用下可沿所述第四条形孔的长度方向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第一挂接件在所述主梁上的位置可调,使得整个挂具的灵活性更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挂接件包括吊栓、第三螺母和两个第三垫片,所述吊栓的螺纹端由上向下穿过所述第四条形孔,且两个所述第三垫片均套在所述吊栓上并分别位于所述主梁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第三螺母螺纹安装在所述吊栓的螺纹端,两个所述第三垫片分别构成所述第四限位件。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挂接方便,调节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吊装挂具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挂接件与横梁的局部装配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件、主梁和横梁的局部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挂接件与主梁的局部装配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挂钩的结构简图。
图中:1主梁、11第二条形孔、12第四条形孔、2横梁、21第一条形孔、22第三条形孔、3第一挂接件、31吊栓、32第三螺母、33第三垫片、4第二挂接件、41挂钩、42第一螺母、43第一垫片、5连接件、51螺栓、52第二螺母、53第二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装挂具,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梁1和两根水平设置的横梁2,所述主梁1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设有第一挂接件3,所述主梁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横梁2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连接,且每个所述横梁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挂接件4,其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由第一挂接件与起吊装置的吊起部连接,而由四个第二挂接件分别与待吊起物件的四个挂点挂接,其稳定性好,且在起吊过程中对待吊起物件伤害小。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横梁2的两端分别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上下贯穿其的第一条形孔21,每个所述横梁2上的两个所述第一条形孔21和其上的两个所述第二挂接件4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挂接件4穿过对应所述第一条形孔21,其上端具有搁在所述横梁2上端的第一限位件,其下端具有挂钩部,且所述挂钩部位于所述横梁2的下方,每个所述第二挂接件4在外力作用下可沿对应所述第一条形孔21的长度方向滑动,其结构简单,可灵活的调整四个第二挂接件在水平面的分布位置,从而使得其适应性更强(即能根据待吊起物件四个挂点的位置分布来调整四个第二挂接件的位置分布)。
如图2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挂接件4包括挂钩41、第一螺母42和第一垫片43,所述挂钩41的下端具有挂钩部,其上端具有螺纹端,所述第一螺母42与所述挂钩41的螺纹端螺纹配合,每个所述挂钩41的螺纹端由下向上穿过对应所述第一条形孔21,每个所述挂钩41对应的第一垫片43和第一螺母42分别位于对应所述横梁2的上方,每个所述第一螺母42与对应所述挂钩41的螺纹端螺纹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垫片43套在对应所述挂钩41上,并位于对应所述第一螺母42和横梁2之间,所述第一垫片43构成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挂钩41下端的挂钩部构成所述第二挂接件4的挂钩部,其结构简单,且其可灵活的调整第二挂接件在对应所述横梁对应端部的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梁1的两端分别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上下贯穿其的第二条形孔11,两个所述第二条形孔11与两个所述横梁2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横梁2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分别通过一个穿过对应所述第二条形孔11的连接件5与所述主梁1连接,所述连接件5的上端具有第二限位件,且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主梁1的上方,其用以将所述连接件5限位在所述主梁1上,每个所述连接件5在外力作用下可沿对应所述第二条形孔11的长度方向移动,如此使得两个所述横梁可调整其在主梁上的位置,如此使得四个所述第二挂接件的分布位置更加灵活,以使得其适应性更强。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横梁2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分别设有一个上下贯穿其的第三条形孔22,所述连接件5的下端穿过对应所述第三条形孔22,且其下端位于对应所述横梁2的下方具有第三限位件,所述第三限位件用以将所述连接件5限位在对应所述横梁2上,每个所述连接件5在外力作用下可沿对应所述第三条形孔22的长度方向移动,如此使得每个所述横梁与所述主梁的交叉处的位置可调,如此进一步的使得四个所述第二挂接件的分布位置更加灵活。
如图3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5包括螺栓51、第二螺母52和两个第二垫片53,所述螺栓51与所述第二螺母52螺纹配合,所述螺栓51的螺纹端由下向上依次穿过对应的第三条形孔22和第二条形孔11,两个所述第二垫片53均套在所述螺栓51上,且所述横梁2和主梁1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垫片53之间,所述第二螺母52与所述螺栓51的螺纹端螺纹连接,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二垫片53构成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下方所述第二垫片53构成所述第三限位件,其结构简单,且强度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梁1中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上下贯穿其的第四条形孔12,所述第一挂接件3贯穿所述第四条形孔12,且其具有两个第四限位件,且两个所述第四限位件分别位于所述主梁的上方和下方,两个所述第四限位件用以将所述第一挂接件3限位在所述主梁1上,所述第一挂接件3的挂接部位于所述主梁的上方,所述第一挂接件3在外力作用下可沿所述第四条形孔12的长度方向移动,如此使得第一挂接件在所述主梁上的位置可调,使得整个挂具的灵活性更强。
如图4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挂接件3包括吊栓31、第三螺母32和两个第三垫片33,所述吊栓31的螺纹端由上向下穿过所述第四条形孔12,且两个所述第三垫片33均套在所述吊栓31上并分别位于所述主梁1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第三螺母32螺纹安装在所述吊栓31的螺纹端,两个所述第三垫片33分别构成所述第四限位件,其结构简单,且挂接方便,调节灵活。
其中,所述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第三螺母均为羊角蝶形螺母,所述螺栓51优选的为蝶形螺栓。
其中,所述第一垫片、第二垫片和第三垫片均为方形,其中部设有通孔,其长和宽均大于对应横梁或主梁的宽度。
其中,所述横梁和主梁的之间可绕连接件转动,即横梁可转动至与主梁垂直,也可转动至与主梁平行。
其中,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挂钩41可采用钩栓,也可包括一根竖向设置的立杆411,所述立杆411上端侧壁上设有外螺纹,其下端竖向转动安装有一个弯钩412,此时立杆411和弯钩412构成所述挂钩41。
其中,所述连接件5还可包括一根螺杆和两个与之配合的第二螺母以及两个第二垫片,两个所述第二螺母分别螺纹安装在所述螺杆的两端,而两个所述第二垫片套在所述螺杆上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螺母之间,而螺杆穿过对应的第三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且主梁和横梁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垫片之间(即所述螺杆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螺母来替代所述螺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吊装挂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梁(1)和两根水平设置的横梁(2),所述主梁(1)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设有第一挂接件(3),所述主梁(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横梁(2)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连接,且每个所述横梁(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挂接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挂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梁(2)的两端分别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上下贯穿其的第一条形孔(21),每个所述横梁(2)上的两个所述第一条形孔(21)和其上的两个所述第二挂接件(4)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挂接件(4)穿过对应所述第一条形孔(21),其上端具有搁在所述横梁(2)上端的第一限位件,其下端具有挂钩部,每个所述第二挂接件(4)在外力作用下可沿对应的所述第一条形孔(21)的长度方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装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挂接件(4)包括挂钩(41)、第一螺母(42)和第一垫片(43),所述挂钩(41)的下端具有挂钩部,其上端具有螺纹端,所述第一螺母(42)与所述挂钩(41)的螺纹端螺纹配合,每个所述挂钩(41)的螺纹端由下向上穿过对应所述第一条形孔(21),每个所述挂钩(41)对应的第一垫片(43)和第一螺母(42)分别位于对应所述横梁(2)的上方,每个所述第一螺母(42)与对应所述挂钩(41)的螺纹端螺纹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垫片(43)套在对应所述挂钩(41)上,并位于对应所述第一螺母(42)和横梁(2)之间,所述第一垫片(43)构成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挂钩(41)下端的挂钩部构成所述第二挂接件(4)的挂钩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吊装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的两端分别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上下贯穿其的第二条形孔(11),两个所述第二条形孔(11)与两个所述横梁(2)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横梁(2)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分别通过一个穿过对应所述第二条形孔(11)的连接件(5)与所述主梁(1)连接,所述连接件(5)的上端具有第二限位件,且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主梁(1)的上方,其用以将所述连接件(5)限位在所述主梁(1)上,每个所述连接件(5)在外力作用下可沿对应所述第二条形孔(11)的长度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装挂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梁(2)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分别设有一个上下贯穿其的第三条形孔(22),所述连接件(5)的下端穿过对应所述第三条形孔(22),且其下端位于对应所述横梁(2)的下方具有第三限位件,所述第三限位件用以将所述连接件(5)限位在对应所述横梁(2)上,每个所述连接件(5)在外力作用下可沿对应所述第三条形孔(22)的长度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装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包括螺栓(51)、第二螺母(52)和两个第二垫片(53),所述螺栓(51)与所述第二螺母(52)螺纹配合,所述螺栓(51)的螺纹端由下向上依次穿过对应的第三条形孔(22)和第二条形孔(11),两个所述第二垫片(53)均套在所述螺栓(51)上,且所述横梁(2)和主梁(1)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垫片(53)之间,所述第二螺母(52)与所述螺栓(51)的螺纹端螺纹连接,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二垫片(53)构成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下方所述第二垫片(53)构成所述第三限位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装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中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上下贯穿其的第四条形孔(12),所述第一挂接件(3)贯穿所述第四条形孔(12),且其具有两个第四限位件,且两个所述第四限位件分别位于所述主梁的上方和下方,两个所述第四限位件用以将所述第一挂接件(3)限位在所述主梁(1)上,所述第一挂接件(3)的挂接部位于所述主梁的上方,所述第一挂接件(3)在外力作用下可沿所述第四条形孔(12)的长度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装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接件(3)包括吊栓(31)、第三螺母(32)和两个第三垫片(33),所述吊栓(31)的螺纹端由上向下穿过所述第四条形孔(12),且两个所述第三垫片(33)均套在所述吊栓(31)上并分别位于所述主梁(1)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第三螺母(32)螺纹安装在所述吊栓(31)的螺纹端,两个所述第三垫片(33)分别构成所述第四限位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25674.0U CN213326327U (zh) | 2020-09-16 | 2020-09-16 | 一种吊装挂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25674.0U CN213326327U (zh) | 2020-09-16 | 2020-09-16 | 一种吊装挂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326327U true CN213326327U (zh) | 2021-06-01 |
Family
ID=76063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025674.0U Active CN213326327U (zh) | 2020-09-16 | 2020-09-16 | 一种吊装挂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326327U (zh) |
-
2020
- 2020-09-16 CN CN202022025674.0U patent/CN21332632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850679U (zh) | 高压开关柜内电流互感器带限位支架的升降拆装平台 | |
CN213326327U (zh) | 一种吊装挂具 | |
CN204597302U (zh) | 一种电气柜安装装置 | |
CN103318745A (zh) | 一种轻便型专用吊具及其安装方法 | |
CN110526126A (zh) | 可调间距电气柜吊运架及其吊运方法 | |
CN204369417U (zh) | 核电站用大口径闸阀阀板吊装工具 | |
CN211790369U (zh) | 一种电力变压器的安装调试装置 | |
CN212450250U (zh) | 变电站户外施工专用吊具 | |
CN108390291A (zh) | 一种户外电压互感器检修专用吊架 | |
CN203345912U (zh) | 一种轻便型专用吊具 | |
CN208883283U (zh) | 一种吊具 | |
CN216403592U (zh) | 升压站吊装施工用支撑装置 | |
CN203559351U (zh) | 悬挂式桥梁检修工作台 | |
CN208284789U (zh) | 一种新型电流互感器安装结构 | |
CN207524835U (zh) | 一种核级柱塞泵部件吊运装置 | |
CN218320305U (zh) | 一种简易高空吊挂装置 | |
CN206878354U (zh) | 一种移动式开关柜吊装平台 | |
CN207671561U (zh) | 一种框架式电容器组快速更换装置 | |
CN207098441U (zh) | 载荷转移工具及电力维护设备 | |
CN208368998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配电柜 | |
CN221746966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油浸式变压器 | |
CN220599141U (zh) | 一种新型下吊点构件 | |
CN221644404U (zh) | 一种适用于不同尺寸构件垂直吊运的平衡装置 | |
CN213505686U (zh) | 一种电力施工用变压器吊装装置 | |
CN219145311U (zh) | 一种悬挂式更换光伏组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