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12628U - 一种喉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喉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12628U
CN213312628U CN202021774008.0U CN202021774008U CN213312628U CN 213312628 U CN213312628 U CN 213312628U CN 202021774008 U CN202021774008 U CN 202021774008U CN 213312628 U CN213312628 U CN 213312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ryngeal mask
channel
tube
base
passage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740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仲吉英
黄振兴
陈华艳
黄腾
徐枫
王汉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o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17740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12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12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126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喉罩,包括通气管,该通气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通气管的第一端设有底座,底座包括上表面与下表面,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充气气囊,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与通气管连通的气管口,通气管的管壁纵向延伸第一吸痰通道,第一吸痰通道包括伸出端和固定端,第一吸痰通道的伸出端相对于气管口向前伸出,并向远离气管口方向伸出,形成伸出通道。本实用新型能够直接对声门外进行吸痰,吸痰效果更好,避免了等到痰液聚集到喉罩再额外处理痰液存在的不及时和效果不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喉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喉罩。
背景技术
喉罩是一种采用声门外方式通气的通气导管,作为一种用于全身麻醉病人气道管理的有效手段,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喉罩通气手术时间的增加,痰液会逐渐增加,聚集于喉罩周围,若不及时吸除,则容易被吸入气道,严重时发生肺炎。然而,因其是声门外的气道管理方式,不利于进行气管内吸痰,因此,传统的喉罩,无论是从结构方面还是在临床实践应用方面,都缺乏吸痰的结构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喉罩,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喉罩,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通气管的第一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上表面与下表面,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充气气囊,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通气管连通的气管口,所述通气管的管壁纵向延伸第一吸痰通道,所述第一吸痰通道包括伸出端和固定端,所述第一吸痰通道的伸出端相对于所述气管口向前伸出,并向远离所述气管口方向伸出,形成伸出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能够直接对声门外进行吸痰,吸痰效果更好,避免了等到痰液聚集到喉罩再额外处理痰液存在的不及时和效果不好的问题。
传统喉罩本身并不具备吸痰手段或结构,在临床应用时往往都是医务人员通过其它方式进行额外的吸痰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仅繁琐,而且其只能针对已经聚集到喉罩周围的痰液进行处理,因此其吸痰的效果并不好,也不及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通气管的管壁中设置第一吸痰通道,并使其相对于远离气管口的方向伸出,此时顺着第一吸痰通道伸入的吸痰管,可以直接进入至声门外进行吸痰,无需等到痰液聚集到喉罩周围才能对其进行吸痰处理,大大提高了吸痰效果,也十分方便。根据人体的一般构造,伸出通道可以设计为长度不超过充气气囊的高度,远离气管口的方向偏折30~60度。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情况中,所述第一吸痰通道的伸出端的端口为椭圆形。将伸出端的端口设置为椭圆形,当将吸痰管插入所述第一吸痰通道并从伸出端伸出时,椭圆形可以进一步限定吸痰管的位移距离,提高医务人员的盲插效果。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情况中,所述伸出通道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在伸出通道上设有第一通孔是为了可以对喉罩内部,例如底座的上表面和充气气囊之间,已经聚集的痰液进行吸痰处理,进一步提高吸痰效果。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情况中,所述通气管的管壁中还设有第二吸痰通道,所述第二吸痰通道包括入口端和出口端,靠近所述通气管的第一端的管壁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吸痰通道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本实用新型还在通气管的管壁中设置了第二吸痰通道,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已经聚集到喉罩周围的痰液进行处理,进一步提高吸痰效果。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情况中,所述第二吸痰通道包括相连通的主通道和若干副通道,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副通道连通。设置若干个副通道主要是为了全面覆盖喉罩的周围,进一步提高吸痰效果。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情况中,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口相连接。设置导流槽可以使得痰液更容易被第二痰液通道中的吸痰管处理。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情况中,还包括胃管通道,所述胃管通道包括穿入端和穿出端,所述胃管通道贯穿所述通气管的管壁和所述底座。增设胃管通道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更加多元化,同时满足医务人员的不同需求。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情况中,所述通气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吸痰通道的固定端、所述胃管通道的穿入端、所述第二吸痰通道的入口端均设有密封盖。在不进行吸痰和插入胃管等操作时,可以使用密封盖对这些通道进行密封,保持整个结构的密封性,在需要进行相关操作时,再打开密封盖进行操作。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情况中,还包括连接管和充气装置,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充气气囊,另一端与所述充气装置活动连接。将喉罩塞入患者喉部后,采用充气装置进行充气,气体通过连接管进入充气气囊,使其体积变大,从而将喉罩进行固定,这里的充气装置可以与连接管拆卸开,可以使用针筒或气囊等作为充气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喉罩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喉罩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去除第一吸痰通道、胃管通道、连接管、充气装置后的喉罩的俯视示意图。
上述图1、图2和图3中,
通气管100,第二通孔110,底座200,底座的上表面210,底座的下表面220,充气气囊211,气管口212,第一吸痰通道300,第一吸痰通道的伸出端310,第一通孔320,胃管通道400,胃管通道的穿出端410,连接管500,充气装置600,第二吸痰通道700,主通道710、第一副通道720,第二副通道73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一种喉罩,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通气管100,通气管10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通气管100的第一端设有底座200,底座200包括上表面210与下表面220,底座200的上表面210设有充气气囊211,底座200的上表面210设有与通气管100连通的气管口212,通气管100的管壁纵向延伸第一吸痰通道300,第一吸痰通道300包括伸出端310和固定端,第一吸痰通道300的伸出端310相对于气管口212向前伸出,并向远离气管口212方向伸出,形成伸出通道。第一吸痰通道300的伸出端310的端口为椭圆形,伸出通道上设有第一通孔320。
还包括胃管通道400,胃管通道400包括穿入端和穿出端410,胃管通道400贯穿通气管100的管壁和底座200。
还包括连接管500和充气装置600,连接管500的一端连通充气气囊211,另一端与充气装置600活动连接。这里的充气装置600可以与连接管500拆卸开,可以使用针筒或气囊等作为充气装置600。
通气管100的第二端、第一吸痰通道300的固定端、胃管通道400的穿入端均设有密封盖(图中未示出)。
实施例2:
一种喉罩,其结构如图2~3所示,包括通气管100,通气管10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通气管100的第一端设有底座200,底座200包括上表面210与下表面220,底座200的上表面210设有充气气囊211,底座200的上表面210设有与通气管100连通的气管口212,通气管100的管壁纵向延伸第一吸痰通道300,第一吸痰通道300包括伸出端310和固定端,第一吸痰通道300的伸出端310相对于气管口212向前伸出,并向远离气管口212方向伸出,形成伸出通道。第一吸痰通道300的伸出端310的端口为椭圆形,伸出通道上设有第一通孔320。
通气管100的管壁中还设有第二吸痰通道700,第二吸痰通道700包括主通道710、第一副通道720和第二副通道730,靠近通气管100的第一端的管壁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110,第二通孔110与第一副通道720、第二副通道730连通。底座200的下表面220设有导流槽221,导流槽221与第二通孔110的孔口相连接。
还包括胃管通道400,胃管通道400包括穿入端和穿出端410,胃管通道400贯穿通气管100的管壁和底座200。
还包括连接管500和充气装置600,连接管500的一端连通充气气囊211,另一端与充气装置600活动连接。这里的充气装置600可以与连接管500拆卸开,可以使用针筒或气囊等作为充气装置600。
通气管100的第二端、第一吸痰通道300的固定端、胃管通道400的穿入端、第二吸痰通道700的入口端均设有密封盖(图中未示出)。
使用方法:
手术时,将喉罩通过患者口腔塞入至患者的喉部,通过充气装置600对充气气囊211进行充气,气体通过连接管500进入至充气气囊211,充气气囊211体积变大从而实现喉罩在患者喉部的固定,将通气管100接上通气设备。
在需要进行吸痰时,打开第一吸痰通道300的第二端处的密封盖,将吸痰管顺着第一吸痰通道300塞入,从第一吸痰通道300的伸出端310直达声门外进行吸痰处理,在不塞入吸痰管时,可以采用注射器等常规吸取设备直接接在第一吸痰通道300的第二端处进行吸取,此时可以通过第一通孔320对喉罩内部聚集的痰液进行吸痰处理,例如底座200的上表面210与充气气囊211之间聚集的痰液。
在需要对喉罩周围聚集的痰液进行吸痰处理时,打开第二吸痰通道700入口端的密封盖,采用注射器等常规吸取设备直接接在第二吸痰通道700的入口端处进行吸取,此时,喉罩周围的痰液经过导流槽221的导引作用下已经到达了第二通孔110附近,喉罩周围的痰液会在吸取作用力下经第二通孔110进入至第一副通道720或者第二副通道730,然后经过主通道710后从第二吸痰通道700的入口端处被吸出,实现吸痰处理。
在需要对插入胃管/胃镜操作时,可将胃管通道400的穿入端的密封盖打开,插入胃管或胃镜等进行操作。
手术完毕后,将充气气囊211的气体抽出,将整个喉罩抽出即可。
除了没有第二吸痰通道700部分的操作外,实施例1中的喉罩使用方法与本实施例的操作方法一致。本实用新型针对声门外直接进行吸痰处理,吸痰效果好,吸痰即时,避免等到喉罩周围聚集满痰液后再进行处理;同时,辅以第一通孔320的喉罩内部吸痰,以及第二吸痰通道700的喉罩周围吸痰,很好的填补了喉罩吸痰的功能缺失,其吸痰效果非常之好。

Claims (9)

1.一种喉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通气管的第一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上表面与下表面,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充气气囊,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通气管连通的气管口,所述通气管的管壁纵向延伸第一吸痰通道,所述第一吸痰通道包括伸出端和固定端,所述第一吸痰通道的伸出端相对于所述气管口向前伸出,并向远离所述气管口方向伸出,形成伸出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痰通道的伸出端的端口为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通道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管壁中还设有第二吸痰通道,所述第二吸痰通道包括入口端和出口端,靠近所述通气管的第一端的管壁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吸痰通道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痰通道包括相连通的主通道和若干副通道,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副通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口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喉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胃管通道,所述胃管通道包括穿入端和穿出端,所述胃管通道贯穿所述通气管的管壁和所述底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吸痰通道的固定端、所述胃管通道的穿入端、所述第二吸痰通道的入口端均设有密封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喉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和充气装置,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充气气囊,另一端与所述充气装置活动连接。
CN202021774008.0U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喉罩 Active CN213312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4008.0U CN213312628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喉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4008.0U CN213312628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喉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12628U true CN213312628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99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74008.0U Active CN213312628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喉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126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61154B1 (en) Medical apparatus with hypopharyngeal suctioning capability
WO1996037250A1 (en) Endotracheal tube with suctioning means
WO2014166136A1 (zh) 多腔道一体式可插内窥镜的喉罩
CN104307078B (zh) 带有吸液功能的免充气式喉罩
EP2708257A1 (en) Tracheal tube for secretion removal
CN213312628U (zh) 一种喉罩
CN202961408U (zh) 胃肠镜检查用双气囊喉罩通气道
CN106620986A (zh) 心脑内科用吸氧面罩
CN110124170A (zh) 一种应用于无痛胃镜诊疗操作气道管理的通气装置
CN213466389U (zh) 一种自充气引流喉罩
CN211188656U (zh) 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气管导管
CN208770606U (zh) 一种能排痰的喉罩
CN208492918U (zh) 一种用于连接喉罩的延长管
CN208927322U (zh) 一种冲吸型双腔气管插管
CN208693956U (zh) 多功能连接件的喉罩气道导管
CN211611206U (zh) 一种具有吸痰功能的气管导管
CN110935087A (zh) 一种气管插管
CN201519351U (zh) 一种便于徒手安插的气管用多功能器械
CN213823016U (zh) 一次性使用医用喉罩
CN2857966Y (zh) 新型的单腔喉罩
CN212369393U (zh) 带吸引管喉罩连接件
CN217409494U (zh) 一种吸痰注药型气管插管
CN109847163A (zh) 一种吸痰型气管插管
CN219231070U (zh) 一种喉罩
CN212699836U (zh) 一种深浅可视化吸痰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