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11460U - 一种老年护理用助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老年护理用助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11460U
CN213311460U CN202021817034.7U CN202021817034U CN213311460U CN 213311460 U CN213311460 U CN 213311460U CN 202021817034 U CN202021817034 U CN 202021817034U CN 213311460 U CN213311460 U CN 213311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walking aid
support body
handle
nur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170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华
吴岸晶
戴想华
曾朱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ealth Science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ealth Science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ealth Science College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ealth Science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218170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11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11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114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老年护理用助行器,涉及老年护理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形成有三面为封口一面为开口腔体的架体,所述架体的底部固定有不少于三个的万向自锁轮且万向自锁轮呈三角形或矩形阵列分布在架体的底部,所述架体对应开口的一面上活动穿插有可调节高度的握把,所述架体上且位于腔体内固定有与地面平行的坐板。本实用新型采用形成有三面为封口一面为开口腔体的架体作为主体,老人只能通过开口面进入到主体形成的腔体内,因此老人的外周侧具有防护性,提高了助力行走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老年护理用助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老年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老年护理用助行器。
背景技术
助行器,就是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或病人等腿脚不灵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的人能够自理,能够和正常人一样行走的支撑器械。
现有的助行器主要分为带轮和不带轮,其中带轮的助行器更方便的老人进行行走,但是目前带轮的助行器由于结构设计的问题,无法对老人的周侧起到防护作用,并且存在两轮的助行器具有不稳定现象,老人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助行器上不具备椅座功能,老人在行走一段时间后只能站立休息,并且现有的助行器无法适应不同身高的老人,降低了助行器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老年护理用助行器。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老年护理用助行器,包括形成有三面为封口一面为开口腔体的架体,所述架体的底部固定有不少于三个的万向自锁轮且万向自锁轮呈三角形或矩形阵列分布在架体的底部,所述架体对应开口的一面上活动穿插有可调节高度的握把,所述架体上且位于腔体内固定有与地面平行的坐板。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包括呈U型的主杆,所述主杆的底部固定有不少于三个的直杆且万向自锁轮固定在直杆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直杆的数量为四个,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直杆之间均固定有加强杆。
进一步地,所述坐板固定在其中一个加强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坐板的顶部固定有橡胶坐垫。
进一步地,所述坐板的底部固定有与地面接触的万向辅助轮。
进一步地,所述主杆的中段外表面固定有连接座,所述握把呈中空T型且握把的纵向段沿着竖直方向滑动贯穿连接座,所述握把的纵向段沿着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呈阵列分布的固定孔,所述连接座设置有与固定孔配合将握把与连接座固定的锁紧件。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件包括与连接座内部固定连通的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锁紧杆且锁紧杆的一端贯穿固定孔并延伸至握把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握把的横向段套设有橡胶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上固定有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形成有三面为封口一面为开口腔体的架体作为主体,老人只能通过开口面进入到主体形成的腔体内,因此老人的外周侧具有防护性,提高了助力行走时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握把的高度可以得到调节,因此可以适应不同身高老人的需求。
3、本实用新型万向自锁轮数量设定为不少于三个,并且万向自锁轮的分布呈三角形或矩形阵列,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移动时的稳定性,对使用者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架体上安装坐板,通过坐板的设计可以为老人提供椅座功能,老人行走累了可以在坐在坐板上进行休息,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1、架体;101、主杆;102、直杆;103、加强杆;2、万向自锁轮;3、握把;4、坐板;5、橡胶坐垫;6、万向辅助轮;7、连接座;8、固定孔;9、锁紧件;901、螺纹筒;902、锁紧杆;10、橡胶护套;11、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老年护理用助行器,包括形成有三面为封口一面为开口腔体的架体1,其中架体1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如呈具有一个缺口的环形或是具有一个缺口的矩形均可以,通过架体1的设计,老人只能通过开口面进入到架体1形成的腔体内,因此老人的外周侧具有防护性,提高了助力行走时的安全性,架体1的底部固定有不少于三个的万向自锁轮2且万向自锁轮2呈三角形或矩形阵列分布在架体1的底部,万向自锁轮2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四个,当为三个时,万向自锁轮2的分布呈三角形,当为四个时,万向自锁轮2的分布呈矩形阵列,但无论为那种,都明显优于现有的两轮助力器,可以提高老人使用助力器时的安全性,架体1对应开口的一面上活动穿插有可调节高度的握把3,握把3是为了老人在行走是给老人一个扶持点,这样可以保持老人躯体的稳定性和给架体1施加一个推力,保证了架体1可以发生移动,由于老人的身高存在差异,因此一个可调节高度的握把3可以满足不同身高老人的需求,架体1上且位于腔体内固定有与地面平行的坐板4,坐板4位于架体1内部的空腔内,这样的结构设计更合理,使整个装置更加小巧,同时坐板4的设计可以为行走感觉疲惫的老人提供一个椅座位置,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整个架体1由与地面平行并呈U型的主杆101和安装在主杆101外表面并朝向地面的直杆102组成,其中直杆102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四个,同理万向自锁轮2的数量与直杆102的数量对应,因此架体1的整体构成简单,直杆102与主杆101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并且直杆102和主杆101均为空心钢管,因此架体1具有质轻强度高的优点,方便老人推动,老人在使用本装置时直接通过主杆101的开口处进入到主杆101内部即可;需要说明的是,主杆101的两端端口均进行了圆角处理,避免存在棱角而磕碰老人的躯体。
如图5所示,为了提高架体的结构强度,进一步细化了架体1的结构,直杆102的数量为四个,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直杆102之间均固定有加强杆103,在本方案中确定了直杆102的数量为四个,其中架体1的结构构造如图5所示一样,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个架体1的结构强度,在两个直杆102之间固定加强杆103。
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具体细化了坐板4的固定位置,保证了坐板4设计的合理性,坐板4固定在其中一个加强杆103上,其中坐板4的是位于主杆101与直杆102形成的空腔内,因此坐板4的位置不会进一步增大整个装置的体积,使装置设计的更合理。
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为了提高老人坐在坐板4上的舒适性,坐板4的顶部固定有橡胶坐垫5。
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坐板4的结构强度和承载性,坐板4的底部固定有与地面接触的万向辅助轮6,万向辅助轮6通过一个杆体与坐板4的底部固定,因此当老人坐在坐板4上时,通过该万向辅助轮6的存在可以提高坐板4的承载性,并且在移动架体1时,万向辅助轮6同样在地面上发生滚动,保证了架体1可以顺利移动。
如图3所示,公开了握把3的具体结构构造和如何方便快速的对握把3进行调节,主杆101的中段外表面固定有连接座7,整个主杆101呈U型因此中段的位置很好确定,连接座7固定在主杆101的外表面,此时连接座7可以在主杆101形成的腔体内或腔体外均可,握把3呈中空T型且握把3的纵向段沿着竖直方向滑动贯穿连接座7,握把3呈中空T型结构,握把3的横向段为老人提供手持作用,握把3的纵向段沿着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呈阵列分布的固定孔8,连接座7设置有与固定孔8配合将握把3与连接座7固定的锁紧件9,通过对握把3的纵向段进行移动,因此握把3的高度会发生变化,此时安装在连接座7上的锁紧件9对不同位置的固定孔8进行卡位固定,即可完成对握把3的固定工作,从而实现了对握把3的高度调节工作。
如图4所示,具体公开了锁紧件9的构造和如何方便使用锁紧件9,锁紧件9包括与连接座7内部固定连通的螺纹筒901,螺纹筒90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锁紧杆902且锁紧杆902的一端贯穿固定孔8并延伸至握把3的内部,直接通过转动锁紧杆902并将锁紧杆902的一端通过固定孔8伸入进握把3内部即可完成对握把3的锁紧固定工作,因此握把3的高度调节工作简单,调节时,需要一直手对握把3的高度进行调整,一只手转动锁紧杆902对准固定孔8即可。
如图5所示,为了提高老人与握把3的摩擦增强老人握住握把3的稳定性,握把3的横向段套设有橡胶护套10。
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助行器的实用性,架体1上固定有挂钩11,通过挂钩11的设计可以在架体1上钩挂一些物品,如塑料袋、水杯等,为老人提供了便利;其中架体1上的挂钩可以安装在主杆101、直杆102和加强杆103上均可。

Claims (10)

1.一种老年护理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有三面为封口一面为开口腔体的架体(1),所述架体(1)的底部固定有不少于三个的万向自锁轮(2)且万向自锁轮(2)呈三角形或矩形阵列分布在架体(1)的底部,所述架体(1)对应开口的一面上活动穿插有可调节高度的握把(3),所述架体(1)上且位于腔体内固定有与地面平行的坐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护理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包括呈U型的主杆(101),所述主杆(101)的底部固定有不少于三个的直杆(102)且万向自锁轮(2)固定在直杆(102)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老年护理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102)的数量为四个,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直杆(102)之间均固定有加强杆(1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老年护理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4)固定在其中一个加强杆(10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老年护理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4)的顶部固定有橡胶坐垫(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老年护理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4)的底部固定有与地面接触的万向辅助轮(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老年护理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01)的中段外表面固定有连接座(7),所述握把(3)呈中空T型且握把(3)的纵向段沿着竖直方向滑动贯穿连接座(7),所述握把(3)的纵向段沿着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呈阵列分布的固定孔(8),所述连接座(7)设置有与固定孔(8)配合将握把(3)与连接座(7)固定的锁紧件(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老年护理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9)包括与连接座(7)内部固定连通的螺纹筒(901),所述螺纹筒(90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锁紧杆(902)且锁紧杆(902)的一端贯穿固定孔(8)并延伸至握把(3)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老年护理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3)的横向段套设有橡胶护套(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护理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上固定有挂钩(11)。
CN202021817034.7U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老年护理用助行器 Active CN213311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7034.7U CN213311460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老年护理用助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7034.7U CN213311460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老年护理用助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11460U true CN213311460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100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17034.7U Active CN213311460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老年护理用助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114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77285B2 (en) Walker
CN202751291U (zh) 开门式浴缸
CN213311460U (zh) 一种老年护理用助行器
KR200477365Y1 (ko) 의료용 휠체어
CN204862932U (zh) 多功能坐便椅
CN202526429U (zh) 一种多功能轮椅
CN212913693U (zh) 一种慢性病人康复护理架
CN213218310U (zh) 一种用于直升机上救援的急救床
CN211048855U (zh) 一种淋浴折叠椅床
CN210748288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沙发
CN208464496U (zh) 一种多功能起居转移辅助装置
CN209951602U (zh) 一种拥有辅助载物功能的改良轮椅
CN219307304U (zh) 一种老年人用推车
CN216535054U (zh) 一种便携式老年护理沐浴用的座椅
CN215457513U (zh) 一种带有扶手的浴室折叠凳
CN217472340U (zh) 一种儿童骨科用助行装置
CN215459917U (zh) 一种心胸外科快速康复护理用助行器
CN213724043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多功能输液架
CN105455978B (zh) 一种老年人专用折叠式轮椅
CN214259122U (zh) 一种收纳方便使用安全的浴室凳
CN218961190U (zh) 一种换药托脚架
CN213911752U (zh) 一种可携带的移动输液架
CN218607581U (zh) 一种医用护理的输液架
CN215132778U (zh) 一种医用护理支架
CN217660475U (zh) 一种楼梯担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