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10738U - 一种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10738U
CN213310738U CN202020768765.0U CN202020768765U CN213310738U CN 213310738 U CN213310738 U CN 213310738U CN 202020768765 U CN202020768765 U CN 202020768765U CN 213310738 U CN213310738 U CN 213310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correcting
patient
arch collaps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687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桂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 Wenzu Medic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 Wenzu Medic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 Wenzu Medic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 Wenzu Medic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687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10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10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10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包括:康复器本体,其包括呈弧形的矫正板和两个支撑部,所述矫正板的弯曲方向向上,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矫正板的端部用于抵顶患者足部的足弓塌陷部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的结构简单,方便使用;使用将康复器本体佩戴在患者足部上,矫正板压在患者足部的背面,支撑部抵顶足弓塌陷部位,依靠支撑部与矫正板之间的“夹力”来矫正足弓塌陷,患者可以矫正板在足部背面的位置来调节支撑部与矫正板之间的矫正力度,满足患者使用需求且矫正康复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
背景技术
扁平足是骨科常见的姿势性足部畸形,以足弓降低或消失为特征,多发于青少年。患者多以足部疼痛或疲劳感就诊,病程从数日至数年不等。发病早期多为姿势性平足,外观无异常,仅在负重情况下才出现足弓下陷,舟骨突出,行走和站立久了出现疼痛或疲劳感,但休息后症状消失。病程较长者己发展成为痉挛性平足或强直性平足、足部变形、行走困难、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合理有效的早期干预扁平足可以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
目前,市面上有较多足弓支撑工具,多是鞋类、鞋垫类的,但是鞋类、鞋垫类是定型的,无法调节的。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过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配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包括:
康复器本体,其包括呈弧形的矫正板和两个支撑部,所述矫正板的弯曲方向向上,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矫正板的端部用于抵顶患者足部的足弓塌陷部位。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支撑部包括一端与所述矫正板的端部连接的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向上凸起。
优选的是,其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凸起部朝向另一个所述第一凸起部的表面设置有凹槽,另一个所述第一凸起部朝向所述凹槽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可动地插接在所述凹槽内。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患者足部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条形孔的一个长边上设置有多个缺口槽,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缺口槽对应的定位螺孔,所述定位螺孔靠近所述第二凸起部朝向所述凹槽的表面,所述第二凸起部通过定位螺杆在所述凹槽内的位置,所述定位螺杆的一端穿过任一所述缺口槽与所述定位螺孔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
两个第一辅助部,所述第一辅助部包括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螺杆配设的第一螺母和固定套,所述矫正板靠近其端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螺母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固定套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母、所述固定套并且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固定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转盘。
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
第二辅助部,其包括足背板、第二螺母、两个导向套、第二螺杆以及两个导向杆,所述足背板呈弧形并与患者足部的背面相对应,所述第二螺母设置在所述矫正板的中部,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螺母并延伸至与所述足背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盘,两个所述导向套设置在所述矫正板上并对称地位于在所述第二螺母的两侧,所述导向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套并延伸至与所述足背板的上表面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足背板包括足背板本体、设置在所述足背板本体下表面的内层垫以及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内层垫下表面的外层垫,所述外层垫与患者足部的背面贴合。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内层垫设为海绵垫,所述外层垫设为棉布垫,并且所述外层垫与所述内层垫之间通过魔术贴实现拆卸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的结构简单,方便使用;使用将康复器本体佩戴在患者足部上,矫正板压在患者足部的背面,支撑部抵顶足弓塌陷部位,依靠支撑部与矫正板之间的“夹力”来矫正足弓塌陷,患者可以矫正板在足部背面的位置来调节支撑部与矫正板之间的矫正力度,满足患者使用需求且矫正康复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中第一凸起部的结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中第一辅助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中第二辅助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包括:
康复器本体10,其包括呈弧形的矫正板11和两个支撑部12,所述矫正板11的弯曲方向向上,所述支撑部12设置在所述矫正板11的端部用于抵顶患者足部50的足弓塌陷部位。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患者在使用本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患者坐在椅子上,需要脱掉鞋子,将康复器本体10佩戴在足部上,使用半小时以上;患者足部50处于支撑部12与矫正板11之间,支撑部12与矫正板11之间的间距一般是小于患者足部的厚度的,并且矫正板1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这样矫正板11压在患者足部的背面,支撑部12抵顶足弓塌陷部位,依靠支撑部12与矫正板11之间的“夹力”来矫正足弓塌陷,另外,由于足部从脚趾到小腿之间的厚度是增大的,患者可以将矫正板11放在足部背面的不同位置,也就是说,矫正板不比位于支撑部的正上方,可以向脚趾方向偏移一些,或者向小腿方向偏移一些,这样患者可以调节支撑部12与矫正板11之间的矫正力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的结构简单,方便使用;使用将康复器本体10佩戴在患者足部50上,矫正板11压在患者足部的背面,支撑部12抵顶足弓塌陷部位,依靠支撑部12与矫正板11之间的“夹力”来矫正足弓塌陷,患者可以矫正板11在足部背面的位置来调节支撑部12与矫正板11之间的矫正力度,满足患者使用需求且矫正康复效果。
如图1、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12包括一端与所述矫正板11的端部连接的连接部13、与所述连接部13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凸起部14,所述第一凸起部14向上凸起。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支撑部12包括连接部13、第一凸起部14,这里连接部13相对矫正板11向上弯曲,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向上弯曲的连接部13向上支撑第一凸起部14,第一凸起部14支撑起足够塌陷部位,第一凸起部14上设置有弹性缓冲层(未示出),弹性缓冲层在足够塌陷部位与第一凸起部14之间,矫正足部的同时患者也会感到足部更舒服。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支撑部12包括连接部13、第一凸起部14,可以更好的矫正患者足部的足弓塌陷部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凸起部14朝向另一个所述第一凸起部14的表面设置有凹槽141,另一个所述第一凸起部14朝向所述凹槽141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凸起部142,所述第二凸起部142可动地插接在所述凹槽141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由于不同的患者,其足部的宽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其中一个第一凸起部14上设置凹槽141,另一个第一凸起部14上设置第二凸起部142,第二凸起部142可动地插接在凹槽141内,本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在非使用状态时,第二凸起部142是完全地处于凹槽141内的,在患者使用时,即患者足部插入在矫正板11与第一凸起部14之间时,第二凸起部142会相对凹槽141向外伸出一些的。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在在其中一个第一凸起部14上设置凹槽141,另一个第一凸起部14上设置第二凸起部142,第二凸起部142可动地插接在凹槽141内,这样使得本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适用于不同足部宽度的患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41的底部设置有条形孔143,所述条形孔143的长度方向与患者足部50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条形孔143的一个长边上设置有多个缺口槽144,所述第二凸起部142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缺口槽144对应的定位螺孔145,所述定位螺孔145靠近所述第二凸起部142朝向所述凹槽141的表面,所述第二凸起部142通过定位螺杆146在所述凹槽141内的位置,所述定位螺杆146的一端穿过任一所述缺口槽144与所述定位螺孔145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患者在将本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佩戴在足部上时,可以转动定位螺杆146,将定位螺杆146从定位螺孔145上转动下来,这样可以手动地将第二凸起部142从凹槽141内向外拉出一些,使得两个第一凸起部14相对的变大些以适合患者足部50的宽度,然后将定位螺孔145对准其中一个缺口槽144,把定位螺杆146穿过该缺口槽144再转动至定位螺孔145内,即可将第二凸起部142固定在凹槽141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设置定位螺杆146、缺口槽144、定位螺孔145等结构,方便调节第二凸起部142在凹槽141内的位置,使得两个第一凸起部14相对的变大些以适合患者足部50的宽度。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两个第一辅助部,所述第一辅助部包括第一螺杆15、与所述第一螺杆15配设的第一螺母16和固定套17,所述矫正板11靠近其端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18,所述连接部1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19,所述第一螺母16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18内,所述固定套17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19内,所述第一螺杆15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母16、所述固定套17并且设置有限位块20,所述第一螺杆15与所述固定套1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1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转盘21。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患者的足部在佩戴上本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后,可以使用第一辅助部调节支撑部对足弓塌陷处的矫正力度,具体地,患者可以转动第一转盘21,第一转盘21带动第一螺杆15转动,第一螺杆15在固定套17内可以自由转动,第一螺杆15在第一螺母16内螺纹转动,使得第一螺杆15相对矫正板11向上移动,限位块20抵顶连接部13,使得第一凸出部14向上抵顶患者足部50,进而支撑部12向上紧紧“夹住”患者足部50,这样患者可以调节支撑部12与矫正板11对足弓塌陷处的矫正力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患者可以通过设置的第一辅助部调节支撑部12与矫正板11对足弓塌陷处的矫正力度,大大提高了本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的实用性。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二辅助部,其包括足背板22、第二螺母23、两个导向套24、第二螺杆25以及两个导向杆26,所述足背板22呈弧形并与患者足部50的背面相对应,所述第二螺母23设置在所述矫正板11的中部,所述第二螺杆25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螺母23并延伸至与所述足背板22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2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盘27,两个所述导向套24设置在所述矫正板11上并对称地位于在所述第二螺母23的两侧,所述导向杆26的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套24并延伸至与所述足背板22的上表面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患者通过调节第一辅助部可以进一步地增加支撑部对足弓塌陷部的支撑力,在本实施例中患者除了调节第一辅助部外,还可以调节第二辅助部,具体地,患者转动第二转盘27,带动第二螺杆25转动进而调节足背板22按压患者足部50的按压力,即第二螺杆25借助矫正杆11向下抵顶足背板22,足背板22向下压着患者足部50,患者足部50被支撑部12向上顶着,进而起到调节支撑部12和矫正杆11对患者足部50矫正力度的方式。
导向杆26在导向套24内上升或下降,方便足背板22的上下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提供了第二辅助部,为患者增加了一个调节支撑部12和矫正杆11对患者足部50矫正力度的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足背板22包括足背板本体221、设置在所述足背板本体221下表面的内层垫222以及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内层垫222下表面的外层垫223,所述外层垫223与患者足部50的背面贴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足背板22包括足背板本体221、内层垫222、外层垫223,外层垫223与患者足部50的背面贴合,内层垫222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弹性,可以为2-3mm,起到支撑外层垫223的作用;
足背板本体221由于是硬质材料制成,直接接触患者足部难免会磨破患者足部的皮肤,所以内层垫222、外层垫223处于足背板本体221和患者足部50之间,避免患者足部直接接触足背板本体221,起到保护患者足部50的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足背板22包括足背板本体221、内层垫222、外层垫223,内层垫222、外层垫223处于足背板本体221和患者足部50之间,避免患者足部直接接触足背板本体221,起到保护患者足部50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层垫222设为海绵垫,所述外层垫223设为棉布垫,并且所述外层垫223与所述内层垫222之间通过魔术贴实现拆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内层垫222设为海绵垫,外层垫223设为棉布垫,海绵垫具有弹性,棉布垫具有轻松保暖,柔和贴身、吸湿性、透气性甚佳等特点,适合与患者足部接触,并且由于患者单次使用本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时,使用时间需要半小时以上,所以足部难免会出汗,棉布垫可以吸收汗液,避免患者的不适感,棉布垫使用几次后可以拆卸下来,清洗后还可以使用,进而降低患者的使用成本。
外层垫223与内层垫222之间通过魔术贴实现拆卸连接,魔术贴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技术手段,不再赘述,当然,可拆卸的方式还可以选择子母扣,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内层垫222设为海绵垫,外层垫223设为棉布垫,方便患者使用本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可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一种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康复器本体(10),其包括呈弧形的矫正板(11)和两个支撑部(12),所述矫正板(11)的弯曲方向向上,所述支撑部(12)设置在所述矫正板(11)的端部用于抵顶患者足部(50)的足弓塌陷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2)包括一端与所述矫正板(11)的端部连接的连接部(13)、与所述连接部(13)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凸起部(14),所述第一凸起部(14)向上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凸起部(14)朝向另一个所述第一凸起部(14)的表面设置有凹槽(141),另一个所述第一凸起部(14)朝向所述凹槽(141)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凸起部(142),所述第二凸起部(142)可动地插接在所述凹槽(14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41)的底部设置有条形孔(143),所述条形孔(143)的长度方向与患者足部(50)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条形孔(143)的一个长边上设置有多个缺口槽(144),所述第二凸起部(142)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缺口槽(144)对应的定位螺孔(145),所述定位螺孔(145)靠近所述第二凸起部(142)朝向所述凹槽(141)的表面,所述第二凸起部(142)通过定位螺杆(146)在所述凹槽(141)内的位置,所述定位螺杆(146)的一端穿过任一所述缺口槽(144)与所述定位螺孔(14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第一辅助部,所述第一辅助部包括第一螺杆(15)、与所述第一螺杆(15)配设的第一螺母(16)和固定套(17),所述矫正板(11)靠近其端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18),所述连接部(1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19),所述第一螺母(16)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18)内,所述固定套(17)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19)内,所述第一螺杆(15)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母(16)、所述固定套(17)并且设置有限位块(20),所述第一螺杆(15)与所述固定套(1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1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转盘(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辅助部,其包括足背板(22)、第二螺母(23)、两个导向套(24)、第二螺杆(25)以及两个导向杆(26),所述足背板(22)呈弧形并与患者足部(50)的背面相对应,所述第二螺母(23)设置在所述矫正板(11)的中部,所述第二螺杆(25)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螺母(23)并延伸至与所述足背板(22)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2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盘(27),两个所述导向套(24)设置在所述矫正板(11)上并对称地位于在所述第二螺母(23)的两侧,所述导向杆(26)的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套(24)并延伸至与所述足背板(22)的上表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足背板(22)包括足背板本体(221)、设置在所述足背板本体(221)下表面的内层垫(222)以及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内层垫(222)下表面的外层垫(223),所述外层垫(223)与患者足部(50)的背面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垫(222)设为海绵垫,所述外层垫(223)设为棉布垫,并且所述外层垫(223)与所述内层垫(222)之间通过魔术贴实现拆卸连接。
CN202020768765.0U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 Active CN213310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68765.0U CN213310738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68765.0U CN213310738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10738U true CN213310738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58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68765.0U Active CN213310738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10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319365A1 (en) Adhesive Posture Supports
CN210094816U (zh) 一种支撑高度可调节的足弓矫形鞋底
JP3128227U (ja) 外反母趾及び/又は内反小趾の防止又は矯正をする矯正具とそれを有する履物
CN213310738U (zh) 一种用于矫正足弓塌陷的康复器
JP2002541917A (ja) 脚及び足の矯正機
CN214713160U (zh) 一种足部防压疮伤护理用具
CN209790116U (zh) 一种可伸缩丁字鞋
CN211188105U (zh) 一种足内外翻矫正助行器
CN218635437U (zh) O型腿x型腿腿型矫正增高鞋垫
CN216777311U (zh) 一种pu矫正鞋垫
CN214180910U (zh) 一种下肢功能位简易护理垫
CN220632314U (zh) 一种便于支撑的脚部固定器
CN213550048U (zh) 一种纠正立线鞋垫
CN212879773U (zh) 一种多功能腰垫
CN219940950U (zh) 一种组合式足底矫正器
CN219515459U (zh) 一种用于支撑脚底足弓的气垫矫正鞋
CN212465119U (zh) 一种扁平足矫正鞋
CN215385440U (zh) 一种腿枕
CN213190359U (zh) 一种定位式床上足部矫形器
CN210784919U (zh) 一种踝关节护具
CN213047523U (zh) 一种足下垂的固定装置
CN220237135U (zh) 矫正鞋垫
CN211095071U (zh) 骨科护理鞋
CN218739414U (zh) 预防足下垂及足后跟压疮的体位垫
CN219681068U (zh) 一种足背伸运动辅助锻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