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07617U - 一种新型口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07617U
CN213307617U CN202022112874.XU CN202022112874U CN213307617U CN 213307617 U CN213307617 U CN 213307617U CN 202022112874 U CN202022112874 U CN 202022112874U CN 213307617 U CN213307617 U CN 2133076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body
mask
film
filter layer
gauze m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128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思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11287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076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076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076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罩本体内侧面靠近边缘处安装有1条或多条薄膜,薄膜一侧与口罩本体内侧面连接且薄膜另一侧游离,左弹性耳带固定安装在口罩本体左侧,左调节夹安装在左弹性耳带上,右弹性耳带固定安装在口罩本体右侧,右调节夹安装在右弹性耳带上,口罩本体外侧安装有收集袋且口罩本体中心通过通孔与收集袋相通,过滤层安装在口罩本体中心孔处,吊耳安装在过滤层的边缘处,轻薄支架安装在口罩本体外侧与收集袋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佩戴十分方便,密封性好,透气性好,可以方便用于病毒核酸检测取样,还可以调节以满足不同类型人群佩戴。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口罩。
背景技术
疫情期间,文献报道,佩戴合适的口罩可以降低正常人感染新冠肺炎的几率降低60%-80%;口罩还是平时医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防护设备,而且一些需要防护的工作中如大量粉尘环境和污染环境中,口罩是必要防护设备;日常生活中口罩还可以防雾霾、花粉过敏等。现有的口罩存在以下问题:(1)密封性不足:一般挂耳式或系带式,佩戴再服帖,也还是会漏气,漏气一方面会导致防护作用减弱,其次还会带来严重的不舒适,尤其对于戴眼镜的人员,漏气会导致眼镜镜片出现起雾现象,严重妨碍视野,影响工作生活;而为了增加密闭性,使用较大弹性的橡皮筋,导致面部受压不适,长时间佩戴导致皮肤破损,而且实际防漏气效果也不理想;(2)透气性较差,憋闷,活动后更为明显,对于需要戴口罩进行较重体力活动的人员尤其不适应,曾有学生戴口罩长跑引起心跳呼吸骤停的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口罩,其结构简单,佩戴十分方便,密封性好,透气性好,可以方便用于病毒核酸检测取样,还可以调节以满足不同类型人群佩戴。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左弹性耳带、左调节夹、轻薄支架、收集袋、右调节夹、右弹性耳带、过滤层、吊耳和薄膜,所述的口罩本体内侧面靠近边缘处安装有1条或多条薄膜,所述的薄膜一侧与口罩本体内侧面连接且薄膜另一侧游离,所述的左弹性耳带固定安装在口罩本体左侧,所述的左调节夹安装在左弹性耳带上,所述的右弹性耳带固定安装在口罩本体右侧,所述的右调节夹安装在右弹性耳带上,所述的口罩本体外侧安装有收集袋且口罩本体中心通过通孔与收集袋相通,所述的过滤层安装在口罩本体中心孔处,所述的吊耳安装在过滤层的边缘处,所述的轻薄支架安装在口罩本体外侧与收集袋之间。
上述的过滤层采用脱脂棉纱布或无纺布制作而成且过滤层四周与口罩本体内层断续连接或低强度粘合。
上述的收集袋呈扁平状且收集袋紧贴于口罩本体外层。
上述的薄膜宽度为3~7mm且薄膜采用轻薄不透气的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材料的物理特性和机械原理改善了密封性不足问题,在不增加口罩对面部的压力的情况下,可以大大减少口罩边缘气体泄漏现象;在口罩边缘,增加1条或多条薄膜,薄膜的一侧与口罩本体面连接且薄膜另一侧游离;薄膜宽度0.5厘米左右,薄膜材料以轻薄不透气的聚乙烯膜为佳;该结构的机械原理是,当气体到达口罩边缘时,在气流的作用下,薄膜会自然被吹起,直到游离缘与皮肤紧贴,这时薄膜与皮肤间空隙被阻断,气体也就无法从口罩边缘漏出;采用轻薄聚乙烯材料还有物理原理是,在干燥条件下,很容易产生静电效应,薄膜会很自然地贴合在皮肤上;如果出汗潮湿后,也很容易贴在皮肤上;这样,就更加强了这种贴合防漏的作用;如果对密闭效果要求更高,如医院隔离病房,可以采用多条该结构呈叠瓦状排列,以加强效果;如果要起到双向防漏的作用,既防止气体漏出,又要防止外面气体从边缘进入,可以在边缘对应反向再做一道相同结构;对于透气性问题,在正常口罩的外层增加了一个袋装结构收集袋,正常口罩中央有孔与袋装结构收集袋相通,袋装结构收集袋仍呈扁平状,紧贴于口罩外层,因此口罩整体外观仍无太大变化,但显得较厚;但实际气体通过层厚度不变,而透气面积增加了近两倍;各层之间设置轻薄支架,防止各层之间粘附影响气体通畅度;在口罩本体与立体袋状结构收集袋的连接开口处,设置一层过滤层,材质以脱脂棉纱布、无纺布等有利于吸湿、颗粒附着,四周与口罩内层断续连接或低强度粘合,边缘预设一游离端吊耳,便于撕下;该结构处于呼吸气流的中心处,大部分气流通过该结构过滤呼出,因此如果该患者为病毒阳性者,在该结构上存留病毒的概率极大,理论上可高于咽部,因此可以用于病毒核酸检测取样;长途跨境飞行,现在入境都需要取咽拭子检测,费时费力,还需专门防护的取样人员;如果飞行途中乘客戴这种口罩,入境时只需将该口罩自行用专用标记好的密封袋装好,投入相应容器,工作人员收集后立即送检,完全不需要专业人员采样;安全便捷快速,检测人员可以在操作台轻松地把该结构撕下然后提取核酸做病毒检测;隔离人员也同样可以用这种方法采样,省时省力,阳性率高,通过左调节夹可以调节左弹性耳带长度,通过右调节夹可以调节右弹性耳带长度,从而满足不同类型人群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结构简单,佩戴十分方便,密封性好,透气性好,可以方便用于病毒核酸检测取样,还可以调节以满足不同类型人群佩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面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背面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口罩本体1、左弹性耳带2、左调节夹3、轻薄支架4、收集袋5、右调节夹6、右弹性耳带7、过滤层8、吊耳9、薄膜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1、左弹性耳带2、左调节夹3、轻薄支架4、收集袋5、右调节夹6、右弹性耳带7、过滤层8、吊耳9和薄膜10,所述的口罩本体1内侧面靠近边缘处安装有1条或多条薄膜10,所述的薄膜10一侧与口罩本体1内侧面连接且薄膜10另一侧游离,所述的左弹性耳带2固定安装在口罩本体1左侧,所述的左调节夹3安装在左弹性耳带2上,所述的右弹性耳带7固定安装在口罩本体1右侧,所述的右调节夹6安装在右弹性耳带7上,所述的口罩本体1外侧安装有收集袋5且口罩本体1中心通过通孔与收集袋5相通,所述的过滤层8安装在口罩本体1中心孔处,所述的吊耳9安装在过滤层8的边缘处,所述的轻薄支架4安装在口罩本体1外侧与收集袋5之间。
实施例中,过滤层8采用脱脂棉纱布或无纺布制作而成且过滤层8四周与口罩本体1内层断续连接或低强度粘合。
实施例中,收集袋5呈扁平状且收集袋5紧贴于口罩本体1外层。
实施例中,薄膜10宽度为3~7mm且薄膜10采用轻薄不透气的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材料的物理特性和机械原理改善了密封性不足问题,在不增加口罩对面部的压力的情况下,可以大大减少口罩边缘气体泄漏现象;在口罩边缘,增加1条或多条薄膜10,薄膜10的一侧与口罩本体1面连接且薄膜10另一侧游离;薄膜10宽度0.5厘米左右,薄膜10材料以轻薄不透气的聚乙烯膜为佳;该结构的机械原理是,当气体到达口罩边缘时,在气流的作用下,薄膜10会自然被吹起,直到游离缘与皮肤紧贴,这时薄膜10与皮肤间空隙被阻断,气体也就无法从口罩边缘漏出;采用轻薄聚乙烯材料还有物理原理是,在干燥条件下,很容易产生静电效应,薄膜10会很自然地贴合在皮肤上;如果出汗潮湿后,也很容易贴在皮肤上;这样,就更加强了这种贴合防漏的作用;如果对密闭效果要求更高,如医院隔离病房,可以采用多条该结构呈叠瓦状排列,以加强效果;如果要起到双向防漏的作用,既防止气体漏出,又要防止外面气体从边缘进入,可以在边缘对应反向再做一道相同结构;对于透气性问题,在正常口罩的外层增加了一个袋装结构收集袋5,正常口罩中央有孔与袋装结构收集袋5相通,袋装结构收集袋5仍呈扁平状,紧贴于口罩外层,因此口罩整体外观仍无太大变化,但显得较厚;但实际气体通过层厚度不变,而透气面积增加了近两倍;各层之间设置轻薄支架4,防止各层之间粘附影响气体通畅度;在口罩本体1与立体袋状结构收集袋5的连接开口处,设置一层过滤层8,材质以脱脂棉纱布、无纺布等有利于吸湿、颗粒附着,四周与口罩内层断续连接或低强度粘合,边缘预设一游离端吊耳9,便于撕下;该结构处于呼吸气流的中心处,大部分气流通过该结构过滤呼出,因此如果该患者为病毒阳性者,在该结构上存留病毒的概率极大,理论上可高于咽部,因此可以用于病毒核酸检测取样;长途跨境飞行,现在入境都需要取咽拭子检测,费时费力,还需专门防护的取样人员;如果飞行途中乘客戴这种口罩,入境时只需将该口罩自行用专用标记好的密封袋装好,投入相应容器,工作人员收集后立即送检,完全不需要专业人员采样;安全便捷快速,检测人员可以在操作台轻松地把该结构撕下然后提取核酸做病毒检测;隔离人员也同样可以用这种方法采样,省时省力,阳性率高,通过左调节夹3可以调节左弹性耳带2长度,通过右调节夹6可以调节右弹性耳带7长度,从而满足不同类型人群需要。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新型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1)、左弹性耳带(2)、左调节夹(3)、轻薄支架(4)、收集袋(5)、右调节夹(6)、右弹性耳带(7)、过滤层(8)、吊耳(9)和薄膜(10),所述的口罩本体(1)内侧面靠近边缘处安装有1条或多条薄膜(10),所述的薄膜(10)一侧与口罩本体(1)内侧面连接且薄膜(10)另一侧游离,所述的左弹性耳带(2)固定安装在口罩本体(1)左侧,所述的左调节夹(3)安装在左弹性耳带(2)上,所述的右弹性耳带(7)固定安装在口罩本体(1)右侧,所述的右调节夹(6)安装在右弹性耳带(7)上,所述的口罩本体(1)外侧安装有收集袋(5)且口罩本体(1)中心通过通孔与收集袋(5)相通,所述的过滤层(8)安装在口罩本体(1)中心孔处,所述的吊耳(9)安装在过滤层(8)的边缘处,所述的轻薄支架(4)安装在口罩本体(1)外侧与收集袋(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层(8)采用脱脂棉纱布或无纺布制作而成且过滤层(8)四周与口罩本体(1)内层断续连接或低强度粘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袋(5)呈扁平状且收集袋(5)紧贴于口罩本体(1)外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10)宽度为3~7mm且薄膜(10)采用轻薄不透气的聚乙烯制作而成。
CN202022112874.XU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新型口罩 Active CN2133076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12874.XU CN213307617U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新型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12874.XU CN213307617U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新型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07617U true CN213307617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66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12874.XU Active CN213307617U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新型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076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84286A (zh) 一种即贴型密封口罩
CN111449321A (zh) 一种石墨烯高效防护口罩
CN213307617U (zh) 一种新型口罩
CN211960990U (zh) 一种防雾型呼吸面罩
CN213912032U (zh) 一种自粘密闭式医用口罩
CN212117178U (zh) 一种粘贴式口鼻区隔离的一次性防护口罩
CN212814382U (zh) 一种用于提高口罩密封性的膜材料
CN212345408U (zh) 一种可调式的儿童防护口罩
CN213523938U (zh) 一种口罩密封飘膜
CN2792541Y (zh) 可防止漏气的立体式口罩
CN207803532U (zh) 防漏型口罩
CN219699108U (zh) 一种高效防护的医用口罩
CN111658008A (zh) 一次性盾式鼻咽拭子取样防护屏
CN210492699U (zh) 一种密封口罩
CN215501438U (zh) 一种防雾气折叠口罩
CN215583226U (zh) 一种儿童感染科用的防护口罩
CN214340303U (zh) 一种带有中草药香囊的口罩
CN216533936U (zh) 一种新型高气密性口罩
CN206675039U (zh) 一种带有耳机的棉纱口罩
CN212164982U (zh) 一种防侧漏粘贴口罩
CN214547333U (zh) 一种简易正压通风式医用防护服
CN217117591U (zh) 减压粘性密闭口罩
WO2020248148A1 (zh) 防雾霾口罩及其制作方法
CN213549859U (zh) 一种适用于细菌防护的粘合式口罩
CN212488588U (zh) 一种带有自粘性鼻梁夹的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