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07004U - 一种用于诱捕胡蜂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诱捕胡蜂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07004U
CN213307004U CN202022191610.8U CN202022191610U CN213307004U CN 213307004 U CN213307004 U CN 213307004U CN 202022191610 U CN202022191610 U CN 202022191610U CN 213307004 U CN213307004 U CN 213307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trapping
container
traping
was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916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荣申
王岳森
郭伟婷
张伟涛
王健诚
王岳峰
陈海军
平安
张艳红
孙海红
王聪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Ruiyuan Bee Industr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Zanhuang County Ruiyuan Be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Zanhuang County Ruiyuan Be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Zanhuang County Ruiyuan Be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916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07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07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07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诱捕胡蜂的装置,包括用于容纳诱捕液且开口朝上的诱捕容器,于所述诱捕容器的周向侧壁上且位于上部位置处开有若干供蜜蜂通过的通孔,诱捕容器的开口端经与其可拆卸连接的注液件封堵,所述注液件具有供蜜蜂和胡蜂通过的并供诱捕液注入的注液口。本实用新型具有用以诱捕胡蜂,并让其携带药物回巢,而将整个胡蜂巢内的蜜蜂及其幼虫消灭的特点。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蜜蜂养殖的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诱捕胡蜂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蜜蜂养殖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诱捕胡蜂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蜜蜂养殖生产中,常常会遇到蜜蜂的天敌——胡蜂。胡蜂体型大,力量强,飞近蜜蜂后常常两个前腿一捧就将蜜蜂俘虏,挟持蜜蜂飞走之后将其咬死吞食。由于胡蜂体型健壮,飞翔能力强,其巢穴往往距蜂场较远,养蜂人很难探查至其巢。胡蜂猖獗的地方,蜜蜂吓得不敢外出采蜜,胡蜂多时,半天时间养蜂人就能逮住数百只胡蜂,更有甚者胡蜂通过驱赶、杀掳使整个蜂场蜜蜂荡然无存,蜂场遭遇灭顶之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诱捕胡蜂的装置,用以诱捕胡蜂,并让其携带药物回巢,而将整个胡蜂巢内的蜜蜂及其幼虫消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诱捕胡蜂的装置,包括用于容纳诱捕液且开口朝上的诱捕容器,于所述诱捕容器的周向侧壁上且位于上部位置处开有若干供蜜蜂通过的通孔,诱捕容器的开口端经与其可拆卸连接的注液件封堵,所述注液件具有供蜜蜂和胡蜂通过的并供诱捕液注入的注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诱捕容器包括底端封闭上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圆筒状结构竖直设置。
进一步的,于所述圆筒状结构的开口端构造有沿竖向向上渐扩的喇叭口,所述注液件经喇叭口装配于诱捕容器上。
进一步的,所述注液件包括中部外壁与喇叭口内壁相贴合的注液漏斗,所述注液口形成于注液漏斗的小径端,注液口伸入圆筒状结构内部并位于通孔的上方。
进一步的,于所述注液漏斗的外周壁上构造有闭环的挡边,所述挡边与注液漏斗的中心线重合,当注液漏斗装配于诱捕容器上时,所述喇叭口的大径端抵接于挡边的下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注液漏斗的上端经端盖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诱捕容器和注液件均为透明的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结构。
进一步的,于所述诱捕容器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上端构造有弹性橡胶套,所述诱捕容器的底端装配于弹性橡胶套内,并经弹性橡胶套的弹性收紧而与底座紧固连接。
进一步的,于所述底座的底面中心位置处可拆卸连接有固定钉,所述固定钉插入目标固定物的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由于胡蜂和蜜蜂喜食酸甜味的糖水,在诱捕容器中注入诱捕液(糖水),在胡蜂猖獗的地区,大概30分钟左右就会有10多只胡蜂和若干只蜜蜂飞到到诱捕容器处,并通过注液口进入诱捕容器底吸食糖水,吸食糖水后,胡蜂、蜜蜂便沿着诱捕容器的内壁往上爬,由于本实用新型通孔的大小只能容纳蜜蜂的身体,让蜜蜂钻出去,而胡蜂个体较大不能钻出;然后,左手将注液件拿出,右手拿镊子,用镊子轻轻夹住胡蜂的胸部,左手再将注液件复位;取准备好的绳套,绳套的一端系有纸卷,将纸卷在农药溴氰菊脂中蘸一下,将绳套套住胡蜂的脖子或腰部,轻轻一拉,绳套逐渐变小,并将胡蜂牢牢系住,然后将胡蜂放飞,胡蜂带着浸了农药的纸卷回到巢穴后,由于胡蜂对溴氰菊脂高度敏感,巢内胡蜂一接触纸卷上的溴氰菊脂就不动了,待数分钟后,胡蜂即可死亡;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消灭胡蜂,避免蜜蜂被胡蜂虏获或咬死的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向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图3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标注部件:100-诱捕容器,101-通孔,102-喇叭口,200-注液件,201-注液口,202-挡边,300-端盖,400-底座,401-弹性橡胶套,402-加强肋,403-螺纹孔,500-固定钉,501-限位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诱捕胡蜂的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诱捕容器100和注液件200,其中,该诱捕容器100的开口朝上,诱捕容器100用于容纳诱捕液,在诱捕容器100的周向侧壁上开有多个供蜜蜂通过的通孔101,这些通孔101的位置位于诱捕容器100的上部;注液件200可拆卸连接在诱捕容器100的开口端,并将诱捕容器100的开口端封堵,该注液件200具有供蜜蜂和胡蜂通过的注液口201,该注液口201亦可用来将诱捕液注入诱捕容器100内,以避免直接从诱捕容器100的开口端注液的过程中,诱捕液沿诱捕容器100的内壁下流时,从通孔101流至外界。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势在于:由于胡蜂和蜜蜂喜食酸甜味的糖水,在诱捕容器100中注入诱捕液(糖水),在胡蜂猖獗的地区,大概30分钟左右就会有10多只胡蜂和若干只蜜蜂飞到到诱捕容器100处,并通过注液口201进入诱捕容器100底吸食糖水,吸食糖水后,胡蜂、蜜蜂便沿着诱捕容器100的内壁往上爬,由于本实用新型通孔101的大小只能容纳蜜蜂的身体,让蜜蜂钻出去,而胡蜂个体较大不能钻出;然后,左手将注液件200拿出,右手拿镊子,用镊子轻轻夹住胡蜂的胸部,左手再将注液件200复位;取准备好的绳套,绳套的一端系有纸卷,将纸卷在农药溴氰菊脂中蘸一下,将绳套套住胡蜂的脖子或腰部,轻轻一拉,绳套逐渐变小,并将胡蜂牢牢系住,然后将胡蜂放飞,胡蜂带着浸了农药的纸卷回到巢穴后,由于胡蜂对溴氰菊脂高度敏感,巢内胡蜂一接触纸卷上的溴氰菊脂就不动了,待数分钟后,胡蜂即可死亡;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消灭胡蜂,避免蜜蜂被胡蜂虏获或咬死的事故发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诱捕容器100为圆筒状结构,该圆筒状结构的底端封闭上端开口,且圆筒状结构竖直设置。本实施例为了提高诱捕容器100与注液件200的连接强度,同时便于胡蜂的夹取,在圆筒状结构的开口端构造有沿竖向向上渐扩的喇叭口102,注液件200通过喇叭口102装配在诱捕容器100上。其中,注液件200包括注液漏斗,该注液漏斗的中部外壁与喇叭口102内壁相贴合,上述的注液口201形成于注液漏斗的小径端,注液口201伸入圆筒状结构内部并位于通孔101的上方,糖水通过注液漏斗的小径端注入圆筒状结构内,并确保流入圆筒状结构的糖水避开通孔101。本实施例为了避免注液漏斗伸入圆筒状结构过深,在注液漏斗的外周壁上构造有闭环的挡边202,该挡边202与注液漏斗的中心线重合,当注液漏斗装配于诱捕容器100上时,喇叭口102的大径端抵接于挡边202的下端面上。当本实施例在不使用时,清洗干净后,在注液漏斗的上端封盖一端盖300,并通过薄膜将圆筒状结构上的通孔101封闭。本实施例为了便于操作者能够观察到圆筒状结构内部的糖水量和胡蜂的数量,及注液漏斗注液的情况,诱捕容器100和注液件200均为透明的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在诱捕容器100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底座400。具体的,该底座400的上端构造有弹性橡胶套401,诱捕容器100的底端装配在弹性橡胶套401内,并经弹性橡胶套401的弹性收紧而与底座400紧固连接。本实施例为了提高底座400的强度,如图4所示,在底座400的底部构造有加强肋402。本实施例为了提高底座400的所要固定的目标固定物的固定强度,在底座400底面的中心位置处开有螺纹孔403,底座400通过该螺纹孔403可拆卸连接有固定钉500,该固定钉500插入目标固定物的表面上。本实施例为了限制固定钉500与底座400连接的深度,在固定钉500上构造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限位凸缘501,当固定钉500旋入底座400的预定深度时,该限位凸缘501装配于与螺纹孔403构造在一起的凹槽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诱捕胡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诱捕液且开口朝上的诱捕容器,于所述诱捕容器的周向侧壁上且位于上部位置处开有若干供蜜蜂通过的通孔,诱捕容器的开口端经与其可拆卸连接的注液件封堵,所述注液件具有供蜜蜂和胡蜂通过的并供诱捕液注入的注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诱捕胡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容器包括底端封闭上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圆筒状结构竖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诱捕胡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圆筒状结构的开口端构造有沿竖向向上渐扩的喇叭口,所述注液件经喇叭口装配于诱捕容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诱捕胡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件包括中部外壁与喇叭口内壁相贴合的注液漏斗,所述注液口形成于注液漏斗的小径端,注液口伸入圆筒状结构内部并位于通孔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诱捕胡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注液漏斗的外周壁上构造有闭环的挡边,所述挡边与注液漏斗的中心线重合,当注液漏斗装配于诱捕容器上时,所述喇叭口的大径端抵接于挡边的下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诱捕胡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漏斗的上端经端盖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诱捕胡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容器和注液件均为透明的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诱捕胡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诱捕容器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底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诱捕胡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端构造有弹性橡胶套,所述诱捕容器的底端装配于弹性橡胶套内,并经弹性橡胶套的弹性收紧而与底座紧固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诱捕胡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底座的底面中心位置处可拆卸连接有固定钉,所述固定钉插入目标固定物的表面上。
CN202022191610.8U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用于诱捕胡蜂的装置 Active CN213307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91610.8U CN213307004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用于诱捕胡蜂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91610.8U CN213307004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用于诱捕胡蜂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07004U true CN213307004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69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91610.8U Active CN213307004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用于诱捕胡蜂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070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07004U (zh) 一种用于诱捕胡蜂的装置
EP3360412A1 (en) Wasp catching device
CN212971323U (zh) 一种植物保护用害虫捕杀装置
CN105994222A (zh) 一种农田捕虫装置
CN101518221A (zh) 室外飞虫捕捉器
CN106614443A (zh) 白蚁引诱灭杀装置
CN216363272U (zh) 一种用于性引诱果蝇的装置
CN203788947U (zh) 一种胡蜂诱捕器
CN211672023U (zh) 一种寄生蜂释放器
CN212306574U (zh) 一种具有集虫瓶的天牛诱捕器
CN206078723U (zh) 一种胡蜂捕捉器
CN208908924U (zh) 一种昆虫诱捕器
CN208836865U (zh) 一种简易的活体捕虫器
CN203167842U (zh) 一种繁育昆虫的工具
CN212260219U (zh) 一种用于农业的病虫害防治箱
CN207305849U (zh) 一种新型农业用捕虫灯
CN206978502U (zh) 一种太阳能昆虫诱捕器
CN220023936U (zh) 一种户外灭白蚁装置
CN205180152U (zh) 一种果蝇诱捕器改进结构
CN213074131U (zh) 松材线虫诱捕装置
CN208080389U (zh) 苗木病虫害防治环保捕捉器
CN110915762B (zh) 一种蜂疗瓶
CN213044868U (zh) 一种蚊蝇捕捉装置
CN213486516U (zh) 食心虫类害虫诱捕装置
CN210808871U (zh) 饲养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51230 No.11 Tanxin street, Zanhuang County,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bei Ruiyuan Bee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051230 No.11 Tanxin street, Zanhuang County,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IJIAZHUANG ZANHUANG COUNTY RUIYUAN BEE INDUST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