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00270U - 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300270U CN213300270U CN202022007271.3U CN202022007271U CN213300270U CN 213300270 U CN213300270 U CN 213300270U CN 202022007271 U CN202022007271 U CN 202022007271U CN 213300270 U CN213300270 U CN 2133002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indoor
- outdoor heat
- humidification
- conditioning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834 vaporiz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016 vaporiz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386 optimize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692 water ato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13 alkali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74 cross-species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冷却循环回路、加湿循环回路和加湿处理装置。冷却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器以及室内换热器;加湿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二室外换热器和第三室外换热器;加湿处理装置包括:接水盘、水处理件和风道组件。该空调系统可以在冷却循环回路控制室内温度的前提下,根据室内湿度选择性地开启加湿循环回路,加湿循环回路可以在室外形成冷凝水,再经过加湿处理装置将冷凝水汽化或雾化并输送到室内,以提高室内湿度,如此空调系统可以在将室内温度调节到合适值的同时,也可以自动调节室内湿度,可以优化工艺设计,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以其可以使室内冬暖夏凉的特点被人们所认可,已经基本得到普及。但是,当空调处于制热状态运行时,由于空调处于的房间处于基本封闭状态,当室内空气温度快速上升的同时会导致室内相对湿度急剧下降,导致舒适性体验较差,这往往需要人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来使室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用户舒适的范围内。因此,给用户使用带来了不便,降低了用户使用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可以实现自动给室内加湿,无需人为干涉,可以优化结构设计,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包括:冷却循环回路,所述冷却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器以及室内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四通阀、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器以及所述室内换热器串联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还与所述四通阀相连接;加湿循环回路,所述加湿循环回路包括: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二室外换热器和第三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三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串联连接,所述压缩机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相连通;加湿处理装置,所述加湿处理装置包括:接水盘、水处理件和风道组件,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第三室外换热器处,所述水处理件设置于所述接水盘处,所述风道组件的进风口与所述水处理件相对应且出风口与设置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室内机相连通。
由此,由于空调系统的冷却循环回路可以调节室内的温度,但同时也会降低室内空气的湿度,所以空调系统可以在冷却循环回路工作时加设加湿循环回路,加湿循环回路可以在室内湿度到达一定值时开始与冷却循环回路共同工作,加湿循环回路可以在室外形成冷凝水,再通过加湿处理装置将加湿循环回路形成的冷凝水汽化或雾化,并导入室内提高室内的空气湿度,如此可以实现空调系统自动给室内加湿,无需人为干涉,可以优化结构设计,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一侧,以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构成换热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湿循环回路还包括:截止阀,所述截止阀连接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湿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二节流器,所述第二节流器设置于所述截止阀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湿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三节流器,所述第三节流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三室外换热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湿处理装置还包括:室内湿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室内的空气湿度,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截止阀电连接,以在所述室内湿度传感器监测到室内空气湿度达到预定值时向所述截止阀发送开启或关闭指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处理件为加热件、雾化件和湿膜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和风机,所述风道具有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所述风机位于所述接水盘外且包括:电机和风扇,所述电机与所述风扇动力传动,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风道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室外机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一个流程图;
图5是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另一个流程图;
图6是是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总流程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系统;
10-冷却循环回路;11-压缩机;111-输入端;112-输出端;12-四通阀;13-第一室外换热器;14-第一节流器;15-室内换热器;
20-加湿循环回路;21-第二室外换热器;22第三室外换热器;
30-加湿处理装置;31-接水盘;311-底板;312-侧边框;313-隔板;32-水处理件;34-截止阀;35-第二节流器;36-通水孔;37-第三节流器;
40-风道组件;41-风道;411-进风口;412-出风口;42-风机;43-管路;
50-室内机;
60-室外机,61-室外机壳;62-扣手;6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
如图1所示,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可以包括:冷却循环回路10、加湿循环回路20以及加湿处理装置30,冷却循环回路10可以调节室内温度,使室内温度处在适合的区间,但冷却循环回路10在调节室内空气的同时也会降低或升高室内空气湿度,因此,加湿循环回路20可以根据室内空气湿度的值选择性地与冷却循环回路10 共同工作,在加湿循环回路20工作时可以在室外形成冷凝水,再通过加湿处理装置30 将加湿循环回路20在室外形成的冷凝水进行汽化或雾化,并将汽化或雾化后的冷凝水导入室内,以提高室内的空气湿度,如此设置,不仅可以实现自动加湿,无需人为干涉,而且加湿循环回路20可以根据室内空气湿度进行开启和关闭,在保证室内空气湿度处在合适区间的前提下,也可以防止室内湿度过高,不仅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可以避免能源的浪费。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冷却循环回路10包括:压缩机11、四通阀12、第一室外换热器13、第一节流器14以及室内换热器15,压缩机11、四通阀12、第一室外换热器13、第一节流器14以及室内换热器15串联连接,然后室内换热器15再与四通阀12 相连接,由此可以形成冷却循环回路10,冷媒可以在冷却循环回路10中循环流动,通过压缩机11、第一室外换热器13、第一节流器14以及室内换热器15对冷媒的换热作用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如此不仅可以实现冷媒的循环利用,而且可以保证冷却循环回路10的正常工作,可以提高冷却循环回路10的工作效率。
其中,当冷却循环回路10对室内进行制热,提升室内温度时,冷媒从压缩机11中流出,先经过四通阀12进入室内换热器15和第一节流器14,再进入第一室外换热器 13,然后通过四通阀12再流入压缩机11;相对应地,当冷却循环回路10对室内进行制冷,降低室内温度时,冷媒从压缩机11中流出,先经过四通阀12进入第一室外换热器 13和第一节流器14,再进入室内换热器15,然后通过四通阀12再流入压缩机11,如此,通过改变冷媒在冷却循环回路10中的流向来改变对室内温度的调节,无需另设回路,可以简化生产,可以优化工艺设计。
另外,如图1所示,压缩机11可以主要包括:输入端111和输出端112,四通阀12 中有多个接口,冷媒可以从压缩机11的输出端112流出,通过四通阀12的其中一个接口依次进入冷却循环回路10的其他部件中,最后再通过四通阀12的另一个接口进入压缩机11的输入端111,由此可以实现冷却循环,如此,通过巧妙地设置四通阀12,不仅可以控制冷媒的流动方向,实现冷媒的冷却循环,而且可以简化空调系统100的结构,可以优化工艺设计。其中,压缩机11的输入端111可以设置有气液分离器。
如图1所示,加湿循环回路20包括:压缩机11、第一室外换热器13、第二室外换热器21和第三室外换热器22,压缩机11、第二室外换热器21、第三室外换热器22和第一室外换热器13串联连接,压缩机11选择性地与第二室外换热器21相连通。
也就是说,加湿循环回路20与冷却循环回路10需要共用一个压缩机11,当室内湿度较低,加湿循环回路20需要进行工作时,从压缩机11中流出的冷媒一部分进入冷却循环回路10进行温度的调节,从压缩机11中流出的冷媒另一部分进入加湿循环回路20 进行湿度的调节。需要说明的是,压缩机1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是选择性连通的,也就是说,当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下时,基本上无需额外加湿,故正常制冷运行时,压缩机1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是断开连接的。
当空调器处于制热状态下时,室内温度的升高会使得室内空气湿度降低,此时压缩机1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处于连通状态,也就说加湿循环回路20处于连通状态。通过将压缩机1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是选择性连通,可以使得空调系统100的结构更加合理。
具体地,当冷媒在加湿循环回路20中循环流动时,冷媒可以在第二室外换热器21以及第三室外换热器22的换热作用下,使第三室外换热器22的表面上形成冷凝水,以供提升室内空气的湿度,如此设置,加湿循环回路20与冷却循环回路10共用一个压缩机11不仅可以使加湿循环回路20的结构简单,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加湿循环回路 20运行的同时冷却循环回路10也可以正常运行,可以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其中,第三室外换热器22可以为蒸发器,冷媒在蒸发器中汽化需要吸热,会导致蒸发器周围空气放热液化,从而在蒸发器表面形成冷凝水,如此,可以充分利用第三室外换热器22周围空气中的水分,无需人为加水,这样可以优化结构设计,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如图1所示,在加湿循环回路20中,冷媒从压缩机11中流出,通过第二室外换热器21进入第三室外换热器22后,再从第三室外换热器22中流出的冷媒,可以与冷却循环回路10中经过室内换热器15后将要流入第一室内换热器13的冷媒一起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13,再经四通阀12后从压缩机11输入端111进入压缩机11,其中,从第三室外换热器22中流出的冷媒直接回压缩机11输入端111,如此可以减少加湿循环回路20对冷却循环回路10的影响,防止液压缩,提升压缩机11运行的可靠性。结合图2和图3所示,加湿处理装置30可以主要包括:接水盘31、水处理件32以及风道组件40,接水盘31设置于第三室外换热器22处且位于第三室外换热器22的下方,如此第三室外换热器22表面的冷凝水便可以通过自身的重力作用滴落到接水盘31中,无需设计其他导通方式将冷凝水导入接水盘31,设计巧妙,可以简化工艺设计,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水处理件32设置于接水盘31处,风道组件40的进风口411与水处理件32 相对应,并且出风口412与室内空间中设置有室内换热器15的室内机50相连通,水处理件32可以将接水盘31中的冷凝水汽化或雾化成小颗粒,然后通过风道组件40的进风口411进入风道组件40,再通过风道组件40的出风口412流入室内设置有室内换热器15的室内机50中,从而可以提高室内的空气湿度,如此设置,不仅可以在无需人为加水的前提下实现自动加湿,而且可以降低汽化或雾化成小颗粒的冷凝水在进入室内过程中的损耗,可以提高加湿处理装置30的工作效率,可以优化工艺设计。
由此,由于空调系统100的冷却循环回路10可以调节室内的温度,但同时也会降低室内空气的湿度,所以空调系统100可以在冷却循环回路10工作时加设加湿循环回路 20,加湿循环回路20可以在室内湿度到达一定值时开始与冷却循环回路10共同工作,加湿循环回路20可以在室外形成冷凝水,再通过加湿处理装置30将加湿循环回路20 形成的冷凝水汽化或雾化,并导入室内提高室内的空气湿度,如此可以实现空调系统100 自动给室内加湿,无需人为干涉,可以优化结构设计,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所示,第二室外换热器21设置于第一室外换热器13的一侧,以与第一室外换热器13构成换热器组件,具体地,第二室外换热器21与第一室外换热器13虽然不在同一回路中,但两者之间的工作原理相同,所以将第二室外换热器21设置于第一室外换热器13的一侧,使第二室外换热器21与第一室外换热器13构成换热器组件,可以在冷却循环回路10与加湿循环回路20不会出现相互干涉的前提下,方便第二室外换热器21与第一室外换热器13的安装设置,简化安装流程,并且还可以减少第二室外换热器21与第一室外换热器13所占空间,从而可以提高空调系统100的空间利用率,可以优化工艺设计。其中,第二室外换热器21和第一室外换热器13均可以为冷凝器,两者共同构成冷凝器组件,或者构成一个整体冷凝器,该冷凝器的一部分作为第二室外换热器21,另一部分作为第一室外换热器13。
如图1所示,加湿循环回路20还可以包括:截止阀34,截止阀34连接在压缩机11 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之间,截止阀34可以根据室内空气的湿度进行开启或关闭,以控制加湿循环回路20的开启与关闭。
具体地,当冷却循环回路10调节室内温度使室内空气湿度降低到一定值,加湿循环回路20需要进行工作时,截止阀34呈开启状态,此时从压缩机11中流出的冷媒一部分进入冷却循环回路10进行室内温度的调节,从压缩机11中流出的冷媒另一部分通过打开的截止阀34依次进入加湿循环回路20的其他部件,进行换热作用,使第三室外换热器22表面形成冷凝水,以供加湿处理装置处理从而提高室内的空气湿度。
相对应地,当加湿循环回路20与加湿处理装置30将室内空气湿度提高到一定值,室内空气湿度无需再提高时,截止阀34关闭,此时从压缩机11中流出的冷媒由于截止阀34的关闭无法进入加湿循环回路20的其他部件中,也就是说,加湿循环回路20停止工作,此时冷媒全部进入冷却循环回路10进行室内温度的调节。
如此设置,加湿循环回路20可以在室内空气湿度低于一定值时开启工作,在室内空气湿度高于一定值时停止工作,从而使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使人体舒适区间内,而不是加湿循环回路20一直处在工作状态,如此不仅可以防止室内空气湿度太高,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可以实现自动控湿,可以在保证室内空气湿度处于使人体舒适区间的前提下,避免空调系统100没必要的能耗浪费,可以优化工艺结构。
如图1所示,加湿循环回路20还包括:第二节流器23,第二节流器23设置于截止阀25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之间。第二节流器23可以控制进入第二室外换热器21的冷媒量,以减少对冷却循环回路10的影响。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加湿循环回路20还包括:第三节流器27,第三节流器27 设置于第二室外换热器21和第三室外换热器22之间。第三节流器27可以对从第二室外换热器21中流出的冷媒起到节流的作用,可以降低从第二室外换热器21中流出的冷媒的压力和温度,从而可以方便第三室外换热器22对其进行换热处理,另外,第三节流器27可以使加湿循环回路20形成高低压区,确保冷媒可以在加湿循环回路20中正常流动,可以提高加湿循环回路20结构可靠性。其中,第三节流器27可以为膨胀阀,也可以为毛细管。
如图1所示,加湿处理装置30还可以主要包括:室内湿度传感器(图中未标出),室内湿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室内的空气湿度,并且湿度传感器可以与截止阀34电连接,以在室内湿度传感器监测到室内空气湿度达到预定值时向截止阀34发送开启或关闭指令。
具体地,当冷却循环回路10进行温度调节时会不断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当室内湿度传感器监测到室内湿度到达预定的最低值时,室内湿度传感器将向截止阀34发送开启指令,从而使室内湿度传感器控制截止阀34的开启,进而可以使加湿循环回路20开始工作,可以使室内空气湿度上升,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室内空气湿度将会因为加湿循环回路20与加湿处理装置30对室内的加湿处理而不断提高,当室内湿度传感器监测到室内空气湿度到达预定的最高值时,室内湿度传感器向截止阀34发送关闭指令,从而室内湿度传感器控制截止阀34的关闭,进而可以使加湿循环回路20停止工作,使室内湿度不再上升。
如此通过设置室内湿度传感器,不仅可以实现空调系统100的自动控湿,而且可以使空调系统100控制室内的空气湿度更加精确,可以提高空调系统100的结构可靠性,可以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2所示,接水盘31包括:底板311、侧边框312和隔板313,侧边框312围绕在底板311的边缘处且向上延伸,底板311可以与侧边框312配合限定出接水空间,可以使接水盘31尽可能的接住更多的水,避免水从接水盘31中溢出,从而可以提高接水盘31结构的可靠性与容错率。
进一步地,隔板313隔离在侧边框312之间,用以在接水盘31内隔成接水空间和水处理空间,隔板313上形成连接接水空间和水处理空间的通水孔36,通水孔36相对于底板311具有一定的高度,如此,当接水空间中的水流的水位高于通水孔36的高度时,接水空间中高出通水孔36高度的水流将进入空间中,第三室外换热器22设置于接水空间的上方,第三室外换热器22中的流出的冷凝水将先直接进入接水空间,在接水空间中水流的水位高于通水孔36的高度时,接水空间中高出通水孔36高度的水流将进入水处理空间中,如此,可以使加湿处理装置30在每次加湿完成后,都不会将接水盘31中的水用光,使接水盘31中总是有保存一部分水,可以使下次加湿处理装置30开始工作后,减少接水空间中水流的水位高过通水孔36的高度所需要的时间,可以提高加湿处理装置30的效率,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图3所示,水处理件可以为加热件、雾化件和湿膜中的至少一种。加热件或雾化件可以设置于水处理空间内,加热件可以将水处理空间中的水加热汽化成水蒸气,以供提高室内空气湿度,加热件可以使水更快地被汽化,可以提高加湿处理装置30的工作效率,雾化件可以将水处理空间中的水雾化成小颗粒,以供提高室内空气湿度,雾化件将水雾化成小颗粒较为稳定可靠,并且雾化件可以降低加湿处理装置30的能耗,水处理空间的面积小于接水空间的面积,如此,可以减少单位时间内水处理件处理水的面积,从而可以减少水处理件使水汽化或雾化所需的时间,进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加湿处理装置30的工作效率。加热件可以为加热丝,雾化件可以为雾化片。
当干燥的风通过湿膜时,干燥的空气和湿润的湿膜表面有较大面积的接触,从而达到较大的水分蒸发量。大量水分子随风送入需加湿的空间,使空气的湿度增加,从而达到加湿的目的。具体来说,湿膜可以竖向设置于水处理空间的上方,湿膜具有良好的吸水性与蒸发性,湿膜竖向设置于水处理空间的上方,不仅可以使其表面均匀吸收更多的水,而且可以增加湿膜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加快湿膜蒸发表面水的速度,进而可以提高加湿处理装置30的工作效率。另外,将湿膜作为水处理件不仅可以降低能耗,而且湿膜良好的自我清洁能力、抗酸碱性以及耐霉菌性等优良特性可以保证水蒸气的干净健康,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2所示,风道组件40可以主要包括:风道41和风机42,风道41具有进风口 411和出风口412,风机42位于接水盘31外,并且风机42包括:电机和风扇,电机与风扇动力传动,风扇设置于风道41内,风扇可以加快水处理空间中的水蒸气的流速,使水蒸气更快的从进风口411流到出风口412,从而更快地进而室内空间中,如此设置,可以降低水蒸气在流入室内的过程中的损耗,可以提高加湿处理装置30的加湿效率。
如图3所示,第一室外换热器13、第二室外换热器21和第三室外换热器22设置于室外机壳61内,室外机壳61由相对坚硬的材料制成,室外机壳61内部存在相对密闭的空间,第一室外换热器13、第二室外换热器21和第三室外换热器22设置在室外机壳 61内部的空间中,室外机壳61可以保护第一室外换热器13、第二室外换热器21和第三室外换热器22免受外力的冲击导致损坏,室外机60壳还可以防止外界异物进入室外机壳61内部的空间并且损坏第一室外换热器13、第二室外换热器21和第三室外换热器 22,可以提高第一室外换热器13、第二室外换热器21和第三室外换热器22的使用寿命,从而可以保证空调系统100的可靠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室外换热器22以及加湿处理装置30也可以设置在室外机壳61外部,固定在室外机壳61的顶部。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室外机壳61具有扣手62,扣手62的下方设置有通孔63,风道41的管路穿设通孔63,扣手62不仅可以方便室外机60的搬运,而且可以通过打开扣手62实现相应部件的维修更换,风道41的管路可以通过穿过扣手62下方的通孔63与室外机60的其他管道一起向室内的室内机50中延伸,从而可以将水处理件32处理过的冷凝水输送到室内,以提高室内的空气湿度,可以简化管路,从而可以降低冷凝水的损耗,进而可以提高加湿处理装置30的工作效率。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空调系统100开启制热模式时,通过室内湿度传感器判断室内环境湿度RH与第一设定湿度RH设1之间的关系:
在RH≥RH设1时,将压缩机1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之间的截止阀25保持在断开状态,也就是说,当室内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大于RH设1时,可以判断室内空气湿度适宜,此时加湿循环回路20无需进行工作,即压缩机1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之间的截止阀25保持在断开状态,冷媒就无法进入加湿循环回路20。
在RH<RH设1时,将压缩机1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之间的截止阀25开启,加湿循环回路20参与循环,风道组件40开启,向室内送风。也就是说,当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小于RH设1时,可以判断室内空气较为干燥,需要进行加湿处理以提高室内空气湿度,提高用户舒适性。此时,就需要将压缩机1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 之间的截止阀25开启,使得冷媒可以从压缩机11内进入加湿循环回路20,而且开启风道组件40,使得经过加湿装置处理后水蒸气通过风道组件40吹向室内,以此来提高室内空气湿度。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在RH<RH设1时,将压缩机1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 之间的截止阀25开启,加湿循环回路20参与循环,风道组件40开启,向室内送风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实际的室内环境湿度RH以及设定第二设定湿度RH设2,然后判断室内环境湿度RH、第一设定湿度RH设1和第二设定湿度RH设2之间的关系:当 RH-RH设1≤RH设2时,将压缩机11的频率增加第一频率值F1HZ(HZ:赫兹),当RH-RH 设1>RH设2时,压缩机11的频率增加第二频率值F2HZ,其中,F1<F2。
也就是说,当室内环境湿度RH与第一设定湿度RH设1的差值小于第二设定湿度RH设2时,即室内环境湿度RH与第一设定湿度RH设1较为接近,此时可以将压缩机11频率进行微调,以使得室内环境湿度RH平稳地接近第一设定湿度RH设1。当室内环境湿度RH与第一设定湿度RH设1的差值大于第二设定湿度RH设2时,即室内环境湿度RH与第一设定湿度RH设1相差较多,此时可以加大对压缩机11频率的调节,以使得室内环境湿度RH更快速地接近第一设定湿度RH设1。如此即可实现对冷却循环回路和加湿循环回路的调整,在调整后空调系统继续保持运行状态。
更进一步地,第一设定湿度RH设1满足关系式:40%≤设1≤60%;例如,RH设1可以为50%RH,(RH:相对湿度),将RH设1设定在该区间大小内,更加适合用户对室内环境湿度的要求,当室内湿度值在该区间内时,可以提高用户舒适性。第二设定湿度RH设2 满足关系式:10%≤RH设2≤20%;例如,可以将RH设2设置为10%RH或者15%RH。第一频率值F1HZ满足关系式:0<F1HZ<10HZ;例如,可以将F1设置为4Hz或8Hz。第二频率值F2HZ满足关系式:10HZ≤F1HZ≤20HZ。例如,可以将F2设置为10Hz或15Hz。如此设置第一设定湿度RH设1、第二设定湿度RH设2、第一频率值F1和第二频率值F2的区间范围,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的控制方法更加合理,控制更加准确。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循环回路,所述冷却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器以及室内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四通阀、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器以及所述室内换热器串联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还与所述四通阀相连接;
加湿循环回路,所述加湿循环回路包括: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二室外换热器和第三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三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串联连接,所述压缩机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相连通;
加湿处理装置,所述加湿处理装置包括:接水盘、水处理件和风道组件,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第三室外换热器处,所述水处理件设置于所述接水盘处,所述风道组件的进风口与所述水处理件相对应且出风口与设置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室内机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一侧,以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构成换热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循环回路还包括:截止阀,所述截止阀连接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二节流器,所述第二节流器设置于所述截止阀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三节流器,所述第三节流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三室外换热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处理装置还包括:室内湿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室内的空气湿度,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截止阀电连接,以在所述室内湿度传感器监测到室内空气湿度达到预定值时向所述截止阀发送开启或关闭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件为加热件、雾化件和湿膜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和风机,所述风道具有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所述风机位于所述接水盘外且包括:电机和风扇,所述电机与所述风扇动力传动,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风道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07271.3U CN213300270U (zh) | 2020-09-14 | 2020-09-14 | 空调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07271.3U CN213300270U (zh) | 2020-09-14 | 2020-09-14 | 空调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300270U true CN213300270U (zh) | 2021-05-28 |
Family
ID=76031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007271.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3300270U (zh) | 2020-09-14 | 2020-09-14 | 空调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30027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28854A (zh) * | 2020-09-14 | 2020-12-25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
-
2020
- 2020-09-14 CN CN202022007271.3U patent/CN213300270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28854A (zh) * | 2020-09-14 | 2020-12-25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
CN112128854B (zh) * | 2020-09-14 | 2024-07-23 |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28854B (zh) | 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 |
CN110748970B (zh) | 空调系统以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02278799B (zh) | 具有水蒸发式冷风扇联动功能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0748969B (zh) | 空调系统以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10748974B (zh) |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 |
CN112325384A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
WO2023279724A1 (zh) | 一种空调柜机及其湿度调控方法 | |
CN206803381U (zh) |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箱 | |
CN213300270U (zh) | 空调系统 | |
CN113483395B (zh) | 低能耗住宅用环境控制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2870012U (zh) | 空调系统 | |
CN207094880U (zh) | 加湿空调 | |
CN105570995A (zh) | 换气空调器 | |
CN204757227U (zh) | 一种新风自然冷却及机械制冷一体的节能空调 | |
CN215295203U (zh) | 温湿度处理一体化空调系统 | |
CN110173875A (zh) | 一种新风温湿度控制的模块化数据中心 | |
CN215062400U (zh) | 新风空调系统 | |
CN213931188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15264615A (zh) |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新风空调器及加湿控制方法 | |
CN212644762U (zh) | 加湿装置以及空调系统 | |
CN213395667U (zh) | 一种采用间接蒸发冷却方式的集装箱数据中心 | |
CN211146774U (zh) | 一种能同时调节温度和湿度的恒温恒湿系统 | |
CN211233112U (zh) | 空调系统 | |
CN211146706U (zh) | 空调系统 | |
CN211011626U (zh) | 一种热泵型无级可调温除湿机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723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723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