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96392U - 一种高陡边坡挡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陡边坡挡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96392U
CN213296392U CN202022046364.7U CN202022046364U CN213296392U CN 213296392 U CN213296392 U CN 213296392U CN 202022046364 U CN202022046364 U CN 202022046364U CN 213296392 U CN213296392 U CN 2132963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rods
light rails
light
steel pipes
rai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4636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绍元
宋建川
程严毅
李绍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gang Grou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gang Grou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gang Grou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gang Grou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4636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963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963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963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陡边坡挡护装置,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其中,高陡边坡挡护装置包括多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轻轨和钢管,且所述轻轨和所述钢管间隔设置,全部所述轻轨和全部所述钢管通过钢筋网片焊接,且全部所述轻轨和全部所述钢管用以固定于持力层;全部所述轻轨固设锚杆的首端,全部所述锚杆的末端用以固定于围岩,全部所述锚杆相较于所述轻轨倾斜设置;全部所述轻轨和全部所述钢管所形成的表面设有混凝土墙,所述混凝土墙和围岩之间用以填充回填土。上述高陡边坡挡护装置,其结构简单,易于施工,且挡护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高陡边坡挡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陡边坡挡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某些管线输送系统工程的进口前端至内部铁路牵出线段,地形地貌为冲沟地貌为主,沟谷纵横,起伏较大,地形比较复杂,山上植被发育,局部有滑坡体,岩石裸露、松散,风化严重,且上方是选矿厂7000m3水池,下方有钢球制造厂房和铁路设施,由于该段无施工通道,施工无法进行。
为了尾矿输送管道在此段施工时作为材料运输通道,但由于地形地貌较陡,沟谷起伏较大,对面是铁路,材料无法抵达施工现场,需要在征地红线内修筑道路,以便后续施工。
目前,修筑施工道路通常用机械开挖边坡,边坡下部修筑挡土墙,上部采用素喷砼支护或锚网喷砼安全支护,挡墙墙背用回填土,并分层压实,但是由于该施工靠近铁路,石料无法进场,无法保证工期,边坡较陡安全施工也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陡边坡挡护装置,其结构简单,易于施工,且挡护效果较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陡边坡挡护装置,包括多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轻轨和钢管,且所述轻轨和所述钢管间隔设置,全部所述轻轨和全部所述钢管通过钢筋网片焊接,且全部所述轻轨和全部所述钢管用以固定于持力层;全部所述轻轨固设锚杆的首端,全部所述锚杆的末端用以固定于围岩,全部所述锚杆相较于所述轻轨倾斜设置;全部所述轻轨和全部所述钢管所形成的表面设有混凝土墙,所述混凝土墙和围岩之间用以填充回填土。
可选地,全部所述锚杆的末端用以通过砂浆注浆锚固至围岩的倾斜钻孔中,
和/或;
全部所述轻轨和全部所述钢管用以通过水泥注浆固定于持力层的竖向钻孔中。
可选地,任一所述轻轨设有上下两排所述锚杆,且任意一排所述锚杆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轻轨两侧的所述锚杆。
可选地,全部所述锚杆的倾斜角度一致。
可选地,全部所述锚杆相较于围岩的表面呈72°-77°。
可选地,所述钢管伸入持力层的长度相较于所述轻轨伸入持力层的长度长。
可选地,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轻轨之间的间距为1.8m-2.2m,任意相邻的所述轻轨和所述钢管之间的间距为0.8m-1.2m。
可选地,所述轻轨具体为15Kg/m轻轨,且所述钢管具体为φ89mm无缝钢管。
可选地,所述混凝土墙具体为C30混凝土墙。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陡边坡挡护装置,包括多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轻轨和钢管,且轻轨和钢管间隔设置,全部轻轨和全部钢管通过钢筋网片焊接,且全部轻轨和全部钢管用以固定于持力层;全部轻轨固设锚杆的首端,全部锚杆的末端用以固定于围岩,全部锚杆相较于轻轨倾斜设置;全部轻轨和全部钢管所形成的表面设有混凝土墙,混凝土墙和围岩之间用以填充回填土。如此设置的高陡边坡挡护装置,施工过程安全可靠,施工技术水平、技术难度要求不高,容易掌握。同时本专利使施工工艺步骤简化,方便施工,减少了投入。为今后类似工程解决了高陡沟谷边坡挡护处理技术难题,将在施工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高陡边坡挡护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高陡边坡挡护装置的正视图;
其中:
1-轻轨、
2-钢管、
3-锚杆、
4-混凝土墙、
5-回填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陡边坡挡护装置,参考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包括轻轨1、钢管2、锚杆3、混凝土墙4和回填土5,多根轻轨1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多根钢管2沿竖直方向设置。轻轨1可具体为15Kg/m轻轨,且钢管2可具体为φ89mm无缝钢管。
轻轨1和钢管2间隔设置,任意相邻的两根轻轨1之间的间距可设置为1.8m-2.2m,任意相邻的轻轨1和钢管2之间的间距可设置为0.8m-1.2m。
全部轻轨1和全部钢管2通过钢筋网片焊接,其中,钢筋网片是将高碳钢丝和不锈钢丝焊接而成的一种钢筋网片,钢筋网片的所有交叉点均焊接在一起,因此,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钢筋网片和混凝土搭配使用,具有良好的锚固性能,且载荷均匀分布,可极大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
全部轻轨1和全部钢管2用以固定于持力层;全部轻轨1固设锚杆3的首端,全部锚杆3的末端用以固定于围岩,也即固定于山体。全部锚杆3相较于轻轨1倾斜设置;全部轻轨1和全部钢管2所形成的表面设有混凝土墙4,混凝土墙4和围岩之间用以填充回填土5。
在安装过程中,首先可以用脚手架搭设钻孔平台,采用40型地质钻机,钻孔直径为130mm,安装轻轨1和钢管2,两根相邻的轻轨1之间的间距为2m,两根相邻的钢管2之间的间距为2m。安装轻轨1后,进行轨道孔内注浆,钢管2埋入围岩段在加工厂钻直径为10mm的花管孔用于注浆。
然后可采用40型气潜孔钻凿岩机进行第一、二排锚杆3的钻孔,锚杆3可具体为Φ25螺纹锚杆钻孔,钻孔角度斜向下15°,锚杆3的长度可设置为4.5m,也即安装第一、二排Φ25*4.5m螺纹锚杆,锚杆3的锚固段用砂浆注浆锚固到围岩内;第一、二排Φ25*4.5m螺纹锚杆外露段焊接Φ25螺纹钢筋作为加强筋,八字斜拉轻轨,焊接固定轻轨对应位置上。
轻轨1和钢管2可采用Φ6mm钢筋网片焊接连接;施工完成一段6m~9m后,可安装钢模板,浇筑C30混凝土墙,得到混凝土墙4,混凝土墙4达到强度后,对墙背进行回填土,也即回填土5被填充于混凝土墙4和围岩之间,并可对回填土5逐层进行夯实;混凝土墙4上部边坡可采用小型挖掘机修坡后进行C15素砼喷护,直到高陡沟谷边坡挡护施工完毕。
可以看出,全部锚杆3的末端用以通过砂浆注浆锚固至围岩的倾斜钻孔中,全部轻轨1和全部钢管2用以通过水泥注浆固定于持力层的竖向钻孔中。其中,可以对原始地貌进行修复,例如进行边坡喷浆,使得围岩的表面较为平整,原始边坡则位于轻轨1和钢管2的下部,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
参考说明书附图2可知,任一轻轨1设有上下两排锚杆3,任意一排锚杆3包括分别位于轻轨1两侧的锚杆3,全部锚杆3的倾斜角度一致,全部锚杆3相较于围岩的表面呈72°-77°,最好是75°,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
钢管2伸入持力层的长度相较于轻轨1伸入持力层的长度长;具体地,首先可利用Φ42无缝钢管,壁厚δ=4mm搭设简易钻孔平台,以便40型气潜孔钻凿岩机进行钻孔;显然,孔位应根据地形和围岩情况布孔并标记,偏差不得大于100mm;
然后竖向钻孔,孔径Φ130,钻孔进入持力层2.5m,孔深度3.5m;安装轻轨1,轻轨1的规格可采用15Kg/m,长度7m,轻轨间距2m,轻轨与钢管2的间距1m;
接着竖向钻孔,孔径Φ130,钻孔进入持力层2.5m,孔深度4m;安装钢管2(可具体为Φ89mm、无缝钢管,壁厚δ=5mm),钢管2的下部3.5m处可按梅花形布置Φ10mm注浆孔;
而后对轻轨1的下部孔深3.5m及钢管2的下部3.5m处进行注浆固结;针对水泥浆注浆制备,水泥浆液水灰比可为l:2,注浆采用从孔口注入,使孔内浆液饱满密实,直至达到孔口时终止;
针对锚杆3的设置方式,可采用40型气潜孔钻凿岩机进行第一排锚杆3(可具体为Φ25螺纹锚杆)钻孔,与岩面成75°度进行钻进;安装第一排锚杆3(Φ25*4.5m螺纹锚杆),锚杆3的锚固段用砂浆注浆锚固到围岩内;并且第一排锚杆3作为加强筋,八字斜拉轻轨1,焊接固定轻轨1对应位置上;
同样地,可以采用40型气潜孔钻凿岩机对第二排锚杆3进行钻孔,与岩面成75°度进行钻进;安装第二排锚杆3,第二排锚杆3的锚固段用砂浆注浆锚固到围岩内;第二排锚杆3亦可作为加强筋,八字斜拉轻轨1,焊接固定轻轨1对应位置上;
将轻轨1与钢管2采用Φ6mm钢筋网片焊接连接;
当施工完成一段6m~9m后,安装钢模板及Φ50泄水孔,浇筑C30混凝土墙;混凝土墙挡护达到强度后,对墙背进行回填土,并逐层进行夯实;混凝土墙挡护上部边坡用小型挖掘机修坡后进行C15素砼喷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陡边坡挡护装置,主要应用在高陡沟谷施工的场景下,针对地形地貌为冲沟地貌为主,沟谷纵横,起伏较大,地形比较复杂,边坡较陡,无法通过开挖达到施工作业地点时,便于修建施工道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陡边坡挡护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高陡边坡挡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轻轨(1)和钢管(2),且所述轻轨(1)和所述钢管(2)间隔设置,全部所述轻轨(1)和全部所述钢管(2)通过钢筋网片焊接,且全部所述轻轨(1)和全部所述钢管(2)用以固定于持力层;全部所述轻轨(1)固设锚杆(3)的首端,全部所述锚杆(3)的末端用以固定于围岩,全部所述锚杆(3)相较于所述轻轨(1)倾斜设置;全部所述轻轨(1)和全部所述钢管(2)所形成的表面设有混凝土墙(4),所述混凝土墙(4)和围岩之间用以填充回填土(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边坡挡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锚杆(3)的末端用以通过砂浆注浆锚固至围岩的倾斜钻孔中,
和/或;
全部所述轻轨(1)和全部所述钢管(2)用以通过水泥注浆固定于持力层的竖向钻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边坡挡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轻轨(1)设有上下两排所述锚杆(3),且任意一排所述锚杆(3)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轻轨(1)两侧的所述锚杆(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陡边坡挡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锚杆(3)的倾斜角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陡边坡挡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锚杆(3)相较于围岩的表面呈72°-77°。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高陡边坡挡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2)伸入持力层的长度相较于所述轻轨(1)伸入持力层的长度长。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高陡边坡挡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轻轨(1)之间的间距为1.8m-2.2m,任意相邻的所述轻轨(1)和所述钢管(2)之间的间距为0.8m-1.2m。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高陡边坡挡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轨(1)具体为15Kg/m轻轨,且所述钢管(2)具体为φ89mm无缝钢管。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高陡边坡挡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墙(4)具体为C30混凝土墙。
CN202022046364.7U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高陡边坡挡护装置 Active CN2132963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46364.7U CN213296392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高陡边坡挡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46364.7U CN213296392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高陡边坡挡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96392U true CN213296392U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31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46364.7U Active CN213296392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高陡边坡挡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963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3446B (zh) 一种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双层初期支护预防地质灾害发生的施工方法及其结构
CN106400813A (zh) 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6498950A (zh) 锚头置于桩身的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及其实施方法
CN111997624A (zh) 一种浅埋大断面暗挖矩形隧道施工方法
CN109826632B (zh) 一种软弱破碎炭质页岩单线隧道的大变形控制方法
CN106759376A (zh) 用于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基坑桩锚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0195604B (zh) 一种线隧道正洞tbm掘进段施工方法
CN1067453C (zh) 基坑边坡平锚喷网支护方法
CN112963156A (zh) 一种土岩复合地层浅埋隧道的复合加固方法及复合加固结构
CN211898463U (zh) 采用微钢管桩与锚杆联合的加固装置
CN206408630U (zh) 锚头置于桩身的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
CN111549804B (zh) 一种路堑边坡加强型被动防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5840209B (zh) 锚桩在隧道洞身段控制变形施工工法
CN213296392U (zh) 一种高陡边坡挡护装置
CN114622574B (zh) 一种富水抛填土深基坑截水开挖支护方法、支护装置
CN114673527B (zh) 一种渐进式巷道及隧道的破碎围岩的加固方法
CN116044418A (zh) 一种软岩隧洞开挖加固变形控制施工方法
CN115717397A (zh) 拉森钢板桩与预应力锚索组合支护施工方法
CN113216975B (zh) 采区通风天井过复杂富水破碎带的施工方法
CN111364475B (zh) 注浆花管锚杆在软土边坡支护中的施工方法
CN207891914U (zh) 浅埋暗挖隧道洞内端头墙桩锚一体支护结构
CN112813984A (zh) 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施工方法
CN210829288U (zh) 矿井下强动压巷道预应力锚充一体化支护结构
CN114352321B (zh) 预防围岩高地应力状态下坍塌的隧道内支护结构施工方法
CN220725108U (zh) 一种桩间间隔防护与锚索腰梁结合的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