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79218U - 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79218U
CN213279218U CN202022135724.0U CN202022135724U CN213279218U CN 213279218 U CN213279218 U CN 213279218U CN 202022135724 U CN202022135724 U CN 202022135724U CN 213279218 U CN213279218 U CN 213279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ing
foot rest
base assembly
support panel
charg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357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仕桥
张毅
姜红军
戴华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xun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xu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xun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xu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357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79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79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79218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7884 priority patent/WO2022062935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0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支撑面板、底座组件、第一连接构件和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支撑面板和底座组件通过第一连接构件机械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电磁转换单元和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磁转换单元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电磁转换单元与所述支撑面板机械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支撑面板和/或所述底座组件机械连接。本实用新型能适配一定范围内不同尺寸的需充电设备的横放、竖放充电,优化无线充电的使用体验,避免充电盲区,延伸使用场景,提高装置的便携性和适配性,同时增强装置交互性和可靠性,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无线充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通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各安置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在电力的作用下向外界发出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收到电磁信号并且将电磁信号转变为电流,从而达到无线充电的目的。
因为无线充电无需拔插接头的便携性,通常人们喜欢将移动终端(待充电设备)长期放置在无线充电器上。鉴于目前移动终端已经逐渐成为工作或生活中不缺少的一个工具,通常人们希望随时可以看到移动终端的即时信息或至少可以观看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情况,因此本装置设置为支架形式,以满足大部分使用者日常需求。进一步地,目前,采用电磁感应的无线充电器的发射端的有效充电区域有限,而移动终端(待充电设备)的大小尺寸不一因此其接收端位置也不同,传统的无线充电支架,为了满足使用者竖立或横放的需求或不同尺寸设备的无线充电需求,主要是采用双线圈或多线圈以提供更大面积的有效充电区域,或需要使用者人为调整待无线充电器的位置或摆放方式,以使无线充电器的电磁转换装置(发射线圈)对准待充电设备的磁电转换装置(接收线圈)从而实现无线充电。上述的模式因为双线圈或多线圈因为有盲区,导致使用者必须找到合适区域或调整无线充电器的位置以确保无线充电正常工作,操作麻烦,可靠性差,用户体验不好。而多线圈电子控制单元较复杂,成本较高,不利于无线充电市场推广。
因此,传统的具备支架功能的多线圈无线充电装置在面对不同尺寸的需充电设备或者面对同一需充电设备但是需要同时满足竖立或横放模式时,存在无法收拢,不便于收纳的问题;或者是在收拢后作为普通平面无线充电器使用时其充电区域存在着一定的充电盲区,从而导致使用者需要寻找有效区域带来一定的操作复杂性;而传统的单线圈无线充电装置则无法同时满足竖立或横放的使用模式,从而导致交互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无线充电器不能适配各种使用场景或不方便收纳,导致交互性和可靠性差的问题。
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支撑面板、底座组件、第一连接构件和无线充电模块;
所述支撑面板和底座组件通过第一连接构件机械连接;
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电磁转换单元和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磁转换单元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电磁转换单元与所述支撑面板机械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支撑面板和/或所述底座组件机械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脚托,所述第一脚托机械连接于所述支撑面板、所述底座组件和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三者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设有对所述支撑面板相对于所述底座组件打开的最小角度限位器和最大角度限位器,使得所述支撑面板收拢时与所述底座组件呈最小角度,所述支撑面板打开时与底座组件呈最大角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包括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使得所述支撑面板和底座组件能够收拢或打开到介于最大角度与最小角度之间的任意角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包括可复位的弹力结构件,所述弹力结构件使得所述支撑面板和底座组件能够收拢或打开到预设角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设有自锁构件和/或自闭合构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脚托与所述支撑面板或者所述底座组件为一体式设置。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脚托和第二连接构件,所述第二脚托通过第二连接构件与所述支撑面板、底座组件和第一脚托至少其中之一连接。
可选的,第二脚托在支撑面板上的垂直投影到电磁转换单元有效充电区域的距离,小于第一脚托打开时在支撑面板上的垂直投影到电磁转换单元有效充电区域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支撑面板、底座组件或第一脚托设置有收纳槽,所述第二脚托能够绕第二连接构件旋转收纳于所述收纳槽内。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构件设置为固定结构件、阻尼转轴、活动转轴和弹性可复位结构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构件设有自锁构件和/或自闭合构件。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构件设有对第二脚托的最小角度限位器和最大角度限位器,使得所述第二脚托收拢时与支撑面板呈最小角度,所述第二脚托打开时与支撑面板呈最大角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脚托和/或第二脚托上设置有缺口或孔位。
可选的,所述电磁转换单元设有位移结构件,所述位移结构件能够带动电磁转换单元相对支撑面板滑动,从而调整所述电磁转换单元相对于第一脚托的距离。
可选的,还包括电芯和移动充电控制单元,所述移动充电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芯和电子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电芯和移动充电控制单元收纳于所述支撑面板和/或所述底座组件中。
可选的,所述支撑面板和/或底座组件上设置电源接口、充电头、数据线和第二电磁转换单元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电源接口、充电头、数据线和第二电磁转换单元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支撑面板、底座组件或者第一脚托上,所述开关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置在所述支撑面板、底座组件或者第一脚托上,所述指示灯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底座组件设置为镶嵌体,以镶嵌于其他物体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脚托、底座组件和第二脚托中至少一个上设有柔性结构件,所述柔性结构件的材质为硅胶、TPE、TPU、TPR、TPV、CPE、布艺和橡胶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可选的,所述支撑面板、底座组件或第一脚托内设有磁铁。
本实用新型能适配一定范围内不同尺寸的需充电设备的横放、竖放充电,优化无线充电的使用体验,避免充电盲区,延伸使用场景,收拢时体积小,方便携带;该便携式支架精致小巧,操作简便,提高装置的便携性和适配性,同时增强装置交互性和可靠性,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收拢,第二脚托与第一脚托相对于第一连接构件转动方向一致或者相反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收拢,第二脚托与第一脚托相对于第一连接构件转动方向垂直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展开对需充电设备竖立充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磁转换单元与支撑面板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电磁转换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展开对需充电设备横放充电,第二脚托与第一脚托相对第一连接构件转动方向一致或者相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展开时侧躺,对需充电设备横放充电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电磁转换单元在第一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电磁转换单元在第二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数据线安装示意图。
图中:1.支撑面板;2.底座组件;3.第一连接构件;4.第一脚托;5.无线充电电磁转换模块;6.第二脚托;7.电源接口;8.充电头;9.电磁转换单元;10. 数据线;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收纳槽;15.柔性结构件;16.位移结构件;50.电磁转换单元;51.电子控制单元;161.第一固定柱;162.第二固定住;163.异型弹簧;164.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横放是指当需充电设备较长的一侧放置在脚托上时的状态,竖立是指当需充电设备较短的一侧放置在脚托上的状态。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支撑面板1、底座组件2、第一连接构件3和无线充电模块5;
所述支撑面板1和底座组件2通过第一连接构件3机械连接;
所述无线充电模块5包括电磁转换单元50和电子控制单元51,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与电子控制单元51电连接;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与所述支撑面板1机械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51与所述支撑面板1和/或所述底座组件2 机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所述一种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使用时旋转所述支撑面板1,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3的作用下,根据需要可将所述支撑面板1和所述底座组件2打开到预设角度或任意角度并支撑固定,所述第一脚托4展开到预设位置或合适位置,将需充电设备放置于所述第一脚托4上以实现无线充电;需充电设备横放时其长侧边到接收端的距离较短,当所述第二脚托6打开时,因为所述第二脚托6在支撑面板1上的垂直投影到电磁转换单元50有效充电区域的距离,小于第一脚托4打开时在支撑面板 1上的投影到电磁转换单元50有效充电区域的距离,亦即需充电设备可以横放于所述第二脚托6上,此时需充电设备依然可以实现无线充电;通过所述第二脚托6与所述第一脚托4联合使用,对不同尺寸的需充电设备进行支撑固定;支撑面板1和/或底座组件2上设置电源接口7、充电接头8和、数据线10或第二电磁转换单元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用于电性连接外部电源或对其他需充电设备进行供电,实现对多个设备同时充电;所述底座组件2做成镶嵌体形式,以镶嵌于其他物体中以固定底座组件2;并且底座组件2或第一脚托4能够通过其内置的发光组件投射图案和/或文字,灯光可通过开关控制供断电,当不需要使用支架功能时,可将所述支撑面板1或脚托收拢,进行收纳或作为平面无线充电器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通过第一脚托4和第二脚托6 的单独或同时展开,使装置能适配一定范围内不同尺寸的需充电设备的横放、竖放充电,优化无线充电的使用体验,避免充电盲区,延伸使用场景,提高装置的便携性和适配性,同时增强装置交互性和可靠性,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脚托4机械连接于所述支撑面板1、所述底座组件2或所述第一连接构件3三者中的至少一个,或者所述第一脚托4与所述支撑面板1或者所述底座组件2为一体设式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所述第一脚托4机械连接于所述支撑面板1、所述底座组件2或所述第一转轴3三者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脚托4与所述底座组件2或者所述支撑面板1采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脚托4与所述支撑面板1之间形成小于或等于90°的夹角,用于支撑和/或固定需充电设备,避免需充电设备使用过程中受重力影响产生位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电磁转换模块5包括电子控制单元51和电磁转换单元50,所述电子控制单元51与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电连接,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包括有线圈和隔磁片,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收纳于所述支撑面板1,所述电子控制单元51收纳于所述支撑面板1和/或所述底座组件 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所述无线充电电磁转换模块5 为装置的核心电子模块,将需充电设备通过所述支撑面板1进行支撑后,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在所述电子控制单元51的控制下,通电后向外界发出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收到电磁信号并且将电磁信号转变为电流,从而对需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装置于支撑面板1中,需充电设备可以面向使用者,而电子控制单元51收纳于所述底座组件2,则可以减少支撑面板1的厚度,或电子控制单元51收纳于所述支撑面板1,可以减少底座组件2的体积或厚度,适用于不同场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面板1为分体式或一体式设置:当所述支撑面板1为分体式设置时,所述支撑面板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形成腔体,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收纳于腔体内,并且所述第一壳体11用于支撑需充电设备;当所述支撑面板1为一体式设置时,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固定在所述支撑面板1表面或收纳于所述支撑面板1内部,或者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将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与所述支撑面板1一体式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所述支撑面板1用于收纳电磁转换单元50,同时支撑需充电设备,当所述支撑面板1分体式设置时,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形成腔体,将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安装于腔体内,当所述支撑面板1为一体式设置时,所述无线充电电磁转换单元50固定在所述支撑面板1的表面或收纳于所述支撑面板1内部,或通过一体注塑成型工艺与所述支撑面板1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支撑面板1为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提供安装和容置空间,对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提供稳固的支撑,保护所述无线充电电磁转换模块5,进而确保无线充电功能正常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构件3包括有一组可复位的弹力结构件、阻尼件、自锁构件或者自闭合构件,所述支撑面板1和底座组件2可收拢或打开到预设角度或任意角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所述底座组件2通过第一连接构件3与所述支撑面板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构件3设置阻尼件,实现了所述底座组件2与所述支撑面板1之间的任意角度调节;或所述第一连接构件3 设置可复位的弹力结构件,实现了所述底座组件2与所述支撑面板1之间的预设角度调节。将所述第一连接构件3设置为具备自锁和自闭合功能的一字转轴或阻尼件,能有效防止所述第一连接构件3调整到预设角度后,所述底座组件2与支撑面板1的角度发生变化,同时在闭合后收拢所述支撑面板1 和底座组件2,保证装置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面板1还设置有第二脚托6和用于收纳所述第二脚托6的收纳槽14,所述第二脚托6通过第二连接构件与所述支撑面板 1、底座组件或第一脚托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脚托6在支撑面板1上的垂直投影到电磁转换单元50有效充电区域的距离,小于第一脚托4打开时在支撑面板1上的垂直投影到电磁转换单元50有效充电区域的距离,所述第二脚托6 转动方向与所述支撑面板1转动方向一致或者相反或者垂直,所述第二连接构件设有对第二脚托6的最小角度限位器和最大角度限位器,使得所述第二脚托6收拢时与支撑面板1呈最小角度,所述第二脚托6打开时与支撑面板1 呈最大角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装置设有第一脚托4和第二脚托6,所述第一脚托4与所述第二脚托6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实现对需充电设备的支撑固定,所述第二脚托6布置于所述第一脚托4与电磁转换单元 50之间,或布置于所述支撑面板1上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3不同的一侧;需充电设备横放时其长侧边到接收端的距离较短,当所述第二脚托6打开时,因为所述第二脚托6在支撑面板1上的垂直投影到电磁转换单元50有效充电区域的距离,小于第一脚托4打开时在支撑面板1上的投影到电磁转换单元 50有效充电区域的距离,亦即需充电设备可以横放于所述第二脚托6上,此时需充电设备依然可以实现无线充电;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呈一字形且设有自锁构件和/或自闭合构件,可以简单地实现收拢和打开;所述第二脚托6打开时与所述支撑面板1之间的角度小于或等于90°,当需充电设备横放在所述第二脚托6上进行无线充电时,避免需充电设备使用过程中受重力影响产生位移。
所述第二脚托6可以设置为与所述第一脚托4转动方向一致或者相反,如图1所示。当装置处于站立状态时,需充电设备采用竖立充电时,如图3 所示,将第二脚托6转动至最小预设角度,收拢至所述收纳槽14内,将需充电设备放置于所述第一脚托4上;当需充电设备采用横放充电时,如图6所示,将第二脚托6打开,将需充电设备放置于所述第二脚托6内进行固定;
所述第二脚托6还可以设置为与所述第一脚托4转动方向垂直,如图2 所示。需充电设备采用竖立放置并无线充电时,将第二脚托6转动至最小预设角度,收拢至所述收纳槽14内,将需充电设备放置于所述第一脚托4上;当需充电设备采用横向放置并无线充电时,如图7所示,所述支撑面板1的一边侧躺为受力面,立于支撑台面上,将第二脚托6打开,将需充电设备横向放置于所述第二脚托6上,此时所述第二脚托6的转动方向与所述支撑面板1相对于所述底座组件转动方向垂直;
所述第二脚托与所述支撑面板的机械连接方式可以是以下方式之一或几种方式的组合:
A、如图3和图6所示,当底座组件2基于支撑面板1打开,本装置处于站立状态时,所述第二脚托6通过第二转轴或可复位弹性结构件与所述支撑面板1连接,且所述第二脚托6可以相对于第二转轴或支撑面板1上下或左右旋转一定角度,以用于支撑需充电设备。
B、如图7所示,当底座组件2打开,装置处于侧躺状态时,所述第二脚托6通过第二转轴或可复位弹性结构件与所述支撑面板1连接,且所述第二脚托6可以相对于支撑面板1上下或左右旋转一定角度,以用于支撑需充电设备。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使充电装置适应竖立或横放的不同使用状态,同时匹配不同尺寸的需充电设备,根据使用状态灵活调整脚托展开和收拢方式,实现了对需充电设备的支撑和固定,脚托位置操作简单,便于收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脚托6在支撑面板1上的投影到电磁转换单元50有效充电区域的距离,小于第一脚托4打开时在支撑面板1上的投影到电磁转换单元50有效充电区域的距离。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需充电设备的接收线圈(即与电磁转换单元50耦合以实现无线充电的电磁转换单元)通常位于所述需充电设备中心,当需充电设备竖立时,需充电设备的无线接收线圈位置距离其支撑侧边距离较远,此时需充电设备竖立放置在第一脚托4上时可以实现无线充电;当需充电设备横放时,需充电设备的无线接收线圈位置距离其支撑侧边距离较近,因为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即需充电设备横放在第二脚托6上面时,其支撑侧边到电磁转换单元50的距离较小,即需充电设备的无线接收线圈在电磁转换单元50的有效充电区域内,依然可以实现无线充电,通过第一脚托 4和第二脚托6的设置,使装置同时满足竖立和横放充电,无需采用多线圈,降低装置的复杂性和生产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电池和移动充电控制单元,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底座组件2或支撑面板1的腔体内,所述电池与和移动充电控制单元及电子控制单元51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电池作为充电装置的储能元件,与移动充电控制单元和电子控制单元51电连接,当电源接口7或数据线10 与外部电源连接时,通过电子控制单元51的控制,外部电源对电池充电;当无可连接外部电源时,所述电池通过电子控制单元51对电磁转换单元50供电,从而实现无线充电,充电装置内置电池,使装置不受使用场景限制,扩大充电装置使用范围,提高装置的便携性,有效解决户外等场景无法对需充电设备充电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三脚托,所述第三脚托通过第三转轴或/和第三可复位弹性构件与所述支撑面板1或所述底座组件2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脚托可打开到预设角度或任意角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所述第三脚托布置于所述支撑面板1或所述底座组件2,所述第三脚托与所述支撑面板1或所述底座组件2 转动连接,且可以打开到预设角度或任意角度,所述第三脚托设有Apple Watch 或者Airpods的充电座或第三无线充电电磁转换模块,以用于给Apple Watch 或者Airpods等其他需充电设备充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一种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位移结构件16,所述位移结构件16带动电磁转换单元50在支撑面板1内滑动,调整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相对于第一脚托4的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所述位移结构件16用于调整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相对于第一脚托4的位置,当设备横放在第一脚托4上面时,可以让电磁转换单元50往靠近第一脚托4方向,以确保需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而站立状态下,为了满足需充电设备竖立放置可以无线充电,电磁转换单元50向远离第一脚托4的位置移动,灵活适配需充电设备,提高充电效率。
如图8、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移结构件16包括:
分别连接于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两侧端的第一固定柱161和第二固定柱 162,所述第一固定柱161和第二固定柱162之间连接有异型弹簧163,所述第一固定柱161与所述支撑面板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柱162上连接有滑块164,所述滑块164与所述支撑面板1侧端凹槽滑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所述滑块164在所述支撑面板1 侧端滑动时,带动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以所述第一固定柱161为中心转动,从而实现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的有效充电区域在所述支撑面板1内的上下移动,使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在两种位置状态灵活切换:在收拢充电装置时,如图8所示,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构件3方向滑动所述滑块164,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构件3方向移动,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此时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靠近本装置的整体中心位置,方便需充电设备的对位及无线充电;当装置展开时,如图9所示,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构件3方向滑动所述滑块164,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构件3方向移动,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仍与需充电设备的接收线圈对位,适合需充电设备的竖立充电;所述位移结构件16有效避免无线充电盲区问题,保证所述无线充电电磁转换模块5有效充电区域始终适应设备放置状态,确保无线充电正常工作,提高充电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10所示,所述支撑面板1和/或底座组件2上设置有若干电源接口7、充电头8、数据线10和第二电磁转换单元9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电源接口7、充电头8、数据线10和第二电磁转换单元9 与电子控制单元51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所述电源接口7或数据线10用于电性连接外部电源或电性外接其他设备,在电子控制单元51的控制下,对装置供电或对电池进行充电,充电头8用于对其他需充电设备进行供电,所述底座组件2上设置第二电磁转换单元9,同时对多个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第二电磁转换单元9还可以用于对本装置进行无线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支撑面板1、底座组件2或者第一脚托4上,所述开关与电子控制单元51电连接,用于控制电子控制单元51的供断电。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所述开关优先设置为触控开关或设置为通过语音控制模块(声控模块)、感应控制模块、灯光感应模块、环境温度模块、时间控制模块、APP、或电子模块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控制的结合,使用过程中用于控制电子控制单元51的供断电,从而控制无线充电电磁转换模块5的供断电,实现对充电过程的人为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置在所述支撑面板1、底座组件2或者第一脚托4上,所述指示灯与电子控制单元51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所述指示灯根据工作状态设置为不同的显示状态,当充电进行时,所述指示灯点亮,当充电结束时,所述指示灯熄灭,从而对使用过程进行指示;或在进行无线充电时自由控制指示灯的开关或状态,以避免干扰环境或满足场景需要,提高了装置的交互性,使用户能够直观了解装置的使用状态,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脚托4、第二脚托6和底座组件2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设置有柔性结构件15,所述柔性结构件包括采用硅胶、TPE、TPU、 TPR、TPV、CPE、布艺或者橡胶材料制作的防滑构件。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所述柔性结构件15具有较强的摩擦阻力,能起到防滑作用,所述柔性结构件15上设有防滑凸起,增加底座组件及需充电设备和脚托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防止需充电设备位移,提高需充电设备放置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组件2设置为镶嵌体,以镶嵌于其他物体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所述底座组件2设置为圆柱形,所述底座组件2展开后镶嵌连接在桌面等预设安装位置,所述底座组件2安装面面与预设安装位置处凹槽或通孔适应设置,使充电装置能够与预设安装位置紧密连接,保证本装置的安装可靠性,防止使用过程中充电装置发生倾倒。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面板1、底座组件2或第一脚托4内设有磁铁,用于吸附需充电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所述支撑面板1、底座组件2或第一脚托4内设有磁铁,需充电设备上设置有铁片或磁铁,因此需充电设备可以通过磁吸力固定在所述支撑面板1上、底座组件2或第一脚托4上。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22)

1.一种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面板(1)、底座组件(2)、第一连接构件(3)和无线充电模块(5);
所述支撑面板(1)和底座组件(2)通过第一连接构件(3)机械连接;
所述无线充电模块(5)包括电磁转换单元(50)和电子控制单元(51),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与电子控制单元(51)电连接;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与所述支撑面板(1)机械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51)与所述支撑面板(1)和/或所述底座组件(2)机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脚托(4),所述第一脚托(4)机械连接于所述支撑面板(1)、所述底座组件(2)和所述第一连接构件(3)三者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设有对所述支撑面板(1)相对于所述底座组件(2)打开的最小角度限位器和最大角度限位器,使得所述支撑面板(1)收拢时与所述底座组件(2)呈最小角度,所述支撑面板(1)打开时与底座组件(2)呈最大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3)包括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使得所述支撑面板(1)和底座组件(2)能够收拢或打开到介于最大角度与最小角度之间的任意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3)包括可复位的弹力结构件,所述弹力结构件使得所述支撑面板(1)和底座组件(2)能够收拢或打开到预设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3)设有自锁构件和/或自闭合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托(4)与所述支撑面板(1)或者所述底座组件(2)为一体式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脚托(6)和第二连接构件,所述第二脚托(6)通过第二连接构件与所述支撑面板(1)、底座组件(2)和第一脚托(4)至少其中之一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脚托(6)在支撑面板(1)上的垂直投影到电磁转换单元(50)有效充电区域的距离,小于第一脚托(4)打开时在支撑面板(1)上的垂直投影到电磁转换单元(50)有效充电区域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板(1)、底座组件(2)或者第一脚托(4)设置有收纳槽,所述第二脚托(6)能够绕第二连接构件旋转收纳于所述收纳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设置为固定结构件、阻尼转轴、活动转轴和弹性可复位结构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设有自锁构件和/或自闭合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设有对第二脚托(6)的最小角度限位器和最大角度限位器,使得所述第二脚托(6)收拢时与支撑面板(1)呈最小角度,所述第二脚托(6)打开时与支撑面板(1)呈最大角度。
14.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托和/或第二脚托上设置有缺口或孔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设有位移结构件(16),所述位移结构件(16)能够带动电磁转换单元(50)相对支撑面板(1)滑动,从而调整所述电磁转换单元(50)相对于第一脚托(4)的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芯和移动充电控制单元,所述移动充电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芯和电子控制单元(51)电性连接,所述电芯和移动充电控制单元收纳于所述支撑面板(1)和/或所述底座组件(2)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板(1)和/或底座组件(2)上设置电源接口(7)、充电头(8)、数据线(10)和第二电磁转换单元(9)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电源接口(7)、充电头(8)、数据线(10)和第二电磁转换单元(9)与电子控制单元(51)电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支撑面板(1)、底座组件(2)或者第一脚托(4) 上,所述开关与电子控制单元(51)电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置在所述支撑面板(1)、底座组件(2)或者第一脚托(4)上,所述指示灯与电子控制单元(51)电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2)设置为镶嵌体,以镶嵌于其他物体中。
2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托(4)、底座组件(2)和第二脚托(6)中至少一个上设有柔性结构件。
2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板(1)、底座组件(2)或第一脚托(4)内设有磁铁。
CN202022135724.0U 2020-09-25 2020-09-25 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 Active CN213279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35724.0U CN213279218U (zh) 2020-09-25 2020-09-25 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
PCT/CN2021/117884 WO2022062935A1 (zh) 2020-09-25 2021-09-13 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35724.0U CN213279218U (zh) 2020-09-25 2020-09-25 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79218U true CN213279218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45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35724.0U Active CN213279218U (zh) 2020-09-25 2020-09-25 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79218U (zh)
WO (1) WO202206293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6924A (zh) * 2021-12-21 2022-03-29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WO2022062935A1 (zh) * 2020-09-25 2022-03-31 深圳市一讯达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
WO2023169527A1 (zh) * 2022-03-10 2023-09-14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01425B1 (ko) * 2011-10-25 2013-08-2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멀티 무선 충전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7184109U (zh) * 2017-09-13 2018-04-03 深圳市爱乐士电子有限公司 车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
CN207853537U (zh) * 2018-03-01 2018-09-11 深圳市法码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磁吸无线充电支架
CN208605862U (zh) * 2018-08-22 2019-03-15 深圳市哆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支架
CN209948722U (zh) * 2019-05-24 2020-01-14 深圳市七彩国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定位无线充电壳
CN213279218U (zh) * 2020-09-25 2021-05-25 深圳市一讯达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
CN111969698B (zh) * 2020-09-25 2022-04-01 深圳市一讯达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的折叠充电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2935A1 (zh) * 2020-09-25 2022-03-31 深圳市一讯达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
CN114256924A (zh) * 2021-12-21 2022-03-29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WO2023169527A1 (zh) * 2022-03-10 2023-09-14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62935A1 (zh) 2022-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79218U (zh) 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
CN111969698B (zh) 多功能的折叠充电装置
CN103166287A (zh) 移动电子终端设备的底座
CN211720281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214429333U (zh) 无线充电支架
CN214429332U (zh) 无线充电支架
CN212183145U (zh) 充电平台
CN215646385U (zh) 一种可反向折叠的无线充支架
CN215646263U (zh) 一种可反向折叠的多功能无线充支架
CN211508662U (zh) 一种折叠式桌面支架
CN219875450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
CN214205104U (zh) 一种多功能磁吸充电装置
CN213341694U (zh) 新型移动充电装置
CN215646261U (zh) 一种无线充承托机构
CN217684234U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折叠支架
CN218828131U (zh) 可无线充电排插
CN217273210U (zh) 一种可远程操控的智能眼镜支架
CN220234233U (zh) 无线充电设备
CN114553995B (zh) 一种自拍杆
CN211930674U (zh) 一种桌面支架
CN215646258U (zh) 一种多功能的无线充支架
CN218940779U (zh) 一种充电器
CN221862468U (zh) 一种充电座可以转动的无线充电装置
CN210493666U (zh) 收纳装置
CN220797849U (zh) 一种可拆卸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