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64094U - 物体运输设备 - Google Patents

物体运输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64094U
CN213264094U CN202021462346.0U CN202021462346U CN213264094U CN 213264094 U CN213264094 U CN 213264094U CN 202021462346 U CN202021462346 U CN 202021462346U CN 213264094 U CN213264094 U CN 213264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placing platform
placing
placement
movab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623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璐
袁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623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640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64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640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物体运输设备,包括可移动本体和多个放置平台,多个放置平台并排设置于可移动本体上;多个放置平台中的第一放置平台被配置为相对于可移动本体向侧边移动,第一放置平台设置有与被运输物体相匹配的连接部件,第一放置平台还设置有第一传送部件,第一传送部件被配置为将位于第一放置平台的被运输物体传送至与第一放置平台相邻的放置平台。

Description

物体运输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仓储物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物体运输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网络购物,给仓储物流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仓库中一般布设由多排货架,为了提高仓库出货效率,在取货时,可以利用穿梭车往返于货架巷道从货架上取出货箱,在放货时,也可以利用穿梭车将货箱搬运至货架上。
在实现本公开构思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穿梭车每次搬运流程仅能搬运一个货箱,若所需多种商品没有放置在同一货箱内,穿梭车需要反复多次取货操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物体运输设备,包括:可移动本体;以及多个放置平台,并排设置于所述可移动本体上;所述多个放置平台中的第一放置平台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可移动本体向侧边移动,所述第一放置平台设置有与被运输物体相匹配的连接部件,所述第一放置平台还设置有第一传送部件,所述第一传送部件被配置为将位于所述第一放置平台的被运输物体传送至与所述第一放置平台相邻的放置平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多个放置平台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放置平台第一侧的第二放置平台;所述第二放置平台设置有第二传送部件,所述第二传送部件被配置为将位于所述第二放置平台的被运输物体传送至所述第一放置平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多个放置平台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放置平台第二侧的第三放置平台;所述第三放置平台设置有第三传送部件,所述第三传送部件被配置为将位于所述第三放置平台的被运输物体传送至所述第一放置平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被配置为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放置平台表面的方向伸缩;在收缩状态下,所述凸起结构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放置平台表面靠近;在伸出状态下,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被运输物体底部的凹槽卡合。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多个所述凸起结构;多个凸起结构沿所述第一放置平台的移动方向排列。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多个放置平台还包括第四放置平台,所述第四放置平台与所述第一放置平台相邻或不相邻;所述第四放置平台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可移动本体向侧边移动,所述第四放置平台设置有与被运输物体相匹配的连接部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设备还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放置平台移动,以及控制所述第一传送部件、第二传送部件和第三传送部件运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传送部件、第二传送部件和第三传送部件包括传送皮带;所述第一传送部件上的凸起结构位于所述第一传送部件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一传送部件上皮带位于所述中间区域两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设备还包括: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平台与所述可移动本体之间,以使所述第一放置平台相对于所述可移动本体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放置平台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可移动本体向第一侧边移动以及向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在物体运输设备上设置多个放置平台,使其中至少一个放置平台可伸出并获取被传输物体,并使该放置平台能够将被传输物体传送至其他放置平台,基于这一方案,可以使物体运输设备一次承载多个被传输物体,减少物体运输设备往返的次数,提高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和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可以应用物体运输设备的示例性应用场景;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物体运输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物体运输设备的正视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放置平台位于初始位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部件的凸起结构处于收缩状态的示意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部件的凸起结构处于伸出状态的示意图;以及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物体运输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 (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 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 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 的系统等)。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体运输设备,该物体运输设备包括可移动本体和多个放置平台,多个放置平台并排设置于可移动本体上。多个放置平台中的第一放置平台被配置为相对于可移动本体向侧边移动,第一放置平台设置有与被运输物体相匹配的连接部件,第一放置平台还设置有第一传送部件,第一传送部件被配置为将位于第一放置平台的被运输物体传送至与第一放置平台相邻的放置平台。
图1和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可以应用物体运输设备的示例性应用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图1所示仅为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本公开实施例不可以用于其他设备、系统、环境或场景。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物体运输设备可以作为仓库的穿梭车101,其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穿梭车101 与货架102的侧面的示意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穿梭车101与货架102的正面的示意图。仓库中可以设置有多排货架102,每排货架可以设置有纵向的多个货位,货箱103可以设置于货位中,穿梭车101可以往返于相邻两排货架之间的巷道中。穿梭车101具有货箱放置位1011,放置位1011可以用于放置货箱103,在需要取货时,穿梭车101可以在到达指定货架后将货箱103移动至放置位1011,然后将货箱103搬运至另一位置,在需要放货时,穿梭车101可以从指定地点将货箱移动至货箱放置位1011,然后行进至相应货架并将货箱103移动至货架上。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物体运输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物体运输设备的正视示意图。
如图3和图4所示,该物体运输设备可以包括可移动本体210和多个放置平台220,多个放置平台220并排设置于可移动本体210上。多个放置平台220中的第一放置平台221被配置为相对于可移动本体 210向侧边移动,第一放置平台221设置有与被运输物体相匹配的连接部件2211。
例如,多个放置平台220可以沿可移动本体210的轴线C-C方向排列,例如可以设置三个放置平台220,每个放置平台均具有用于放置货箱的放置表面。多个放置平台220中包括有第一放置平台221,第一放置平台221可以沿垂直于轴线C-C的方向向本体的一侧滑动并伸出一段距离,图3和图4示出的第一放置平台221处于伸出状态,其中,第一放置平台221例如可以呈板状或者可以是框架结构,第一放置平台221的宽度可以略大于被运输物体的宽度。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放置平台221与可移动本体210之间可以设置有导轨,以使第一放置平台221相对于可移动本体移动。例如,多个放置平台220 安装于可移动本体210的第一表面上,可以在该第一表面与第一放置平台221的底面之间设置该导轨,导轨可以是电动导轨。
在需要从货架上取出货箱时,可移动本体210可以带动多个放置平台220一起移动至指定货架,可移动本体210移动过程中,第一放置平台221位于初始位置处,与其他放置平台并排放置。到达指定货架后,第一放置平台221可以由初始位置向一侧移动伸入货架中,并利用连接部件2211与货箱连接。然后,第一放置平台221可以朝向轴线C-C的方向移动,带动货箱返回至初始位置。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放置平台位于初始位置的俯视示意图。
结合图3和图5所示,第一放置平台221还可以设置有第一传送部件2212,第一传送部件2212被配置为将位于第一放置平台221的被运输物体传送至与第一放置平台221相邻的其他放置平台。
例如,第一传送部件2212可以包括传送皮带,传送皮带可以沿与轴线C-C平行的方向运行。当第一放置平台221带动货箱返回至初始位置后,可以启动第一传送部件2212,将第一放置平台221上的货箱传送至旁边的放置平台上,例如放置于位于第一放置平台221右侧的放置平台上。然后,第一放置平台221可以再次伸出并获取其他货箱,然后可以将货箱移动至左侧的放置平台上,之后第一放置平台221可以再次伸出并获取其他货箱。可移动本体210可以带动多个放置平台和放置平台上承载的多个货箱移动至货架巷道外部,一次实现多个货箱的搬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在物体运输设备上设置多个放置平台,使其中至少一个放置平台可伸出并获取被传输物体,并使该放置平台能够将被传输物体传送至其他放置平台,基于这一方案,可以使物体运输设备一次承载多个被传输物体,减少物体运输设备往返的次数,提高运输效率。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部件的凸起结构处于收缩状态的示意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部件的凸起结构处于伸出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6和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放置平台221上的连接部件2211可以包括凸起结构,凸起结构被配置为沿垂直于第一放置平台221的表面2213的方向伸缩。如图6所示,在收缩状态下,凸起结构的顶部与第一放置平台221的表面2213靠近;如图7所示,在伸出状态下,凸起结构与被运输物体300底部的凹槽301卡合。
例如,凸起结构可以是可弹出的定位栓,能够沿垂直于第一放置平台221表面的方向弹出或缩回。结合图4、图6和图7所示,货架上可以设置支撑结构对货箱进行支撑,以使货箱底部预留出可供第一放置平台221移动的空间,并且可以预先在货箱底部设置连接凹槽。在取货时,可以使第一放置平台221伸入货箱的底部,并使第一放置平台221上的定位栓与货箱底部的凹槽对准,定位栓弹出后可以与凹槽卡合在一起,然后货箱可以跟随第一放置平台221返回第一放置平台221的初始位置。在放货时,可以使第一放置平台221带动货箱伸入货架中,然后使定位栓缩回,使第一放置平台221与货箱分离,撤回第一放置平台221。当需要将第一放置平台221的货箱移动至旁边的放置平台时,可以先将定位栓缩回再移动货箱。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将第一放置平台设置为可伸入被运输物体的底部,并利用伸缩结构连接被运输物体的并进行移动,可以平稳地移动被运输物体并且不会干扰第一放置平台与其他放置平台之间移动物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连接部件可以包括多个凸起结构,多个凸起结构沿第一放置平台的移动方向排列。
例如,可以沿垂直于轴线C-C的方向设置两个或三个凸起结构,凸起结构的数量可以取决于货架的深度,对于单进深的货架,可以设置较少数量的凸起结构,而对于双进深的货架,为了能够使第一放置平台连接位于后进深储位的货箱,可以设置较多数量的凸起结构,在第一放置平台伸出较远的距离时可以使靠近第一放置平台端部的凸起结构与后进深储位的货箱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传送部件221上的凸起结构可以位于第一传送部件的中间区域,第一传送部件221上皮带可以位于中间区域两侧,使两者互不干扰。
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放置平台221被配置为相对于可移动本体210向第一侧边移动以及向与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移动。
例如,如图4所示,第一放置平台221既可以向右侧伸出,也可以向左侧伸出,以使第一放置平台221能够获取两侧货架上的货箱。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物体运输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如图8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多个放置平台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放置平台221第一侧的第二放置平台222。第二放置平台222 设置有第二传送部件2221,第二传送部件2221被配置为将位于第二放置平台222的被运输物体传送至第一放置平台221。
例如,第二传送部件2221可以包括传送皮带,第二传送部件2221 可以沿与轴线C-C平行的方向运转。当需要将第一放置平台221上的物体移动至第二放置平台222时,可以单独运转第一传送部件2212或者可以同时运转第一传送部件2212和第二传送部件2221,将物体由第一放置平台221向右传递至第二放置平台222。当需要将第二放置平台222上的物体移动至第一放置平台221时,例如当需要将第二放置平台222上的物体放置到货架上时,可以单独运转第二传送部件 2221或者可以同时运转第一传送部件2212和第二传送部件2221,将物体由第二放置平台222向左传递至第一放置平台221,然后,第一放置平台221可以伸出并将物体放置于货架中。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与第一放置平台相邻的放置平台上也设置传送部件,可以实现物体的双向移动,使卸货过程更为方便快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多个放置平台还包括位于第一放置平台221 第二侧的第三放置平台223,第三放置平台223设置有第三传送部件 2231,第三传送部件2231被配置为将位于第三放置平台223的被运输物体传送至第一放置平台221。
例如,第三传送部件2231也可以包括传送皮带,第三传送部件 2231可以沿与轴线C-C平行的方向运转。当需要将第一放置平台221 上的物体移动至第三放置平台223时,可以单独运转第一传送部件2212或者可以同时运转第一传送部件2212和第三传送部件2231,将物体向左传递至第二放置平台222。当需要将第三放置平台223上的物体移动至第一放置平台221时,可以单独运转第三传送部件2231或者可以同时运转第一传送部件2212和第三传送部件2231,将物体向右传递至第一放置平台221。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第一放置平台221、第二放置平台222 和第三放置平台223均载有货箱且需要卸货时,可以先移动第一放置平台221将其承载的第一货箱放置于货架中,然后,可以将第二放置平台222上的第二货箱移动至第一放置平台221,控制第一放置平台 221将第二货箱放置于货架中,然后,可以将第三放置平台223上的第三货箱移动至第一放置平台221,控制第一放置平台221将第三货箱放置于货架中。
对于设置有上述第一放置平台221、第二放置平台222和第三放置平台223的物体运输设备,尤其适用在多进深的立体库中运行,在出库使用过程中,当物体运输设备需要搬运位于立体库的后进深储位的目标货箱,而该处的前进深储位具有其他货箱阻挡时,物体运输设备整体不需要位移,可以在原地先将位于前进深的其他货箱搬运到物体运输设备的一个侧方平台(例如第二放置平台)上,之后取出位于后进深的目标货箱放置于物体运输设备的另一侧方平台(例如第三放置平台)上,再把其他货箱经中间的第一放置平台放回立体库的前进深储位上。同样地,在入库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把目标货物放置到立体库的后进深储位,而该处的前进深储位具有其他货箱阻挡时,物体运输设备整体不需要位移,先确保目标货物置于物体运输设备的一个侧方平台(例如第二放置平台)上,之后将位于前进深的其他货箱搬运到物体运输设备的另一侧方平台(例如第三放置平台)上,然后再将目标货箱经中间的第一放置平台放置到立体库的后进深储位,最后把其他货箱经中间的第一放置平台放回立体库的前进深储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设备还可以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第一放置平台移动,以及控制第一传送部件、第二传送部件和第三传送部件运行。例如,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放置平台伸出的长度、控制第一传送部件上的凸起结构伸出或缩回、控制各个传送部件的运行的方向和运行时间等。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多个放置平台还可以包括第四放置平台,第四放置平台与第一放置平台相邻或不相邻。第四放置平台被配置为相对于可移动本体向侧边移动,第四放置平台设置有与被运输物体相匹配的连接部件。
例如,一个物体运输设备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可向侧方移动的平台。物体运输设备例如可以设置有上述的第一放置平台、第二放置平台、第三放置平台,并且还可以设置有位于第三放置平台另一侧的第四放置平台,其中,第一放置平台和第四放置平台均可以向侧方移动并取放物体。或者,物体运输设备例如可以仅设置有相邻的第一放置平台和第四放置平台,并且该两个放置平台均可以向侧方移动并取放物体。
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前”、“后”、“上”、“下”、“向上”、“向下”以及其它取向描述语是为了便于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而并非用以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限制到任何特别的位置或取向。诸如“基本上”或“近似地”的程度的术语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为指的是给定值外的合理的范围,例如,与描述的实施例的制造、组装和使用关联的通用公差。本公开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公开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物体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移动本体;以及
多个放置平台,并排设置于所述可移动本体上;
所述多个放置平台中的第一放置平台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可移动本体向侧边移动,所述第一放置平台设置有与被运输物体相匹配的连接部件,所述第一放置平台还设置有第一传送部件,所述第一传送部件被配置为将位于所述第一放置平台的被运输物体传送至与所述第一放置平台相邻的放置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放置平台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放置平台第一侧的第二放置平台;
所述第二放置平台设置有第二传送部件,所述第二传送部件被配置为将位于所述第二放置平台的被运输物体传送至所述第一放置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放置平台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放置平台第二侧的第三放置平台;
所述第三放置平台设置有第三传送部件,所述第三传送部件被配置为将位于所述第三放置平台的被运输物体传送至所述第一放置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被配置为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放置平台表面的方向伸缩;
在收缩状态下,所述凸起结构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放置平台表面靠近;
在伸出状态下,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被运输物体底部的凹槽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多个所述凸起结构;
多个凸起结构沿所述第一放置平台的移动方向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放置平台还包括第四放置平台,所述第四放置平台与所述第一放置平台相邻或不相邻;
所述第四放置平台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可移动本体向侧边移动,所述第四放置平台设置有与被运输物体相匹配的连接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放置平台移动,以及控制所述第一传送部件、第二传送部件和第三传送部件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送部件、第二传送部件和第三传送部件包括传送皮带;
所述第一传送部件上的凸起结构位于所述第一传送部件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一传送部件上皮带位于所述中间区域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平台与所述可移动本体之间,以使所述第一放置平台相对于所述可移动本体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放置平台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可移动本体向第一侧边移动以及向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移动。
CN202021462346.0U 2020-07-22 2020-07-22 物体运输设备 Active CN213264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2346.0U CN213264094U (zh) 2020-07-22 2020-07-22 物体运输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2346.0U CN213264094U (zh) 2020-07-22 2020-07-22 物体运输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64094U true CN213264094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61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62346.0U Active CN213264094U (zh) 2020-07-22 2020-07-22 物体运输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640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42280B1 (ko) 물체 핸들링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1208264B2 (en) System for storing and transporting objects stored in racks of a warehouse
US20210380337A1 (en) Automated bot with transfer arm
CN210162597U (zh) 一种无人化仓储系统
CN104925444B (zh) 一种移动堆垛式自动立库
EP3214022A1 (en) Automatic dense warehouse apparatus
CN108069180A (zh) 机器人
WO2019008999A1 (ja) 自動倉庫システム
CN105151613B (zh) 一种升降堆垛式自动立库
CN204727023U (zh) 一种移动堆垛式密集存储库
CN213264094U (zh) 物体运输设备
CN211593830U (zh) 搬运车及搬运系统
CN204979960U (zh) 一种升降堆垛式自动立库
CN204727025U (zh) 一种移动堆垛式自动立库
CN104960825A (zh) 一种密集存储库
US20230183000A1 (en) Automated shuttle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JP7279584B2 (ja) 物品収納設備
US10934091B1 (en) Modular indexing tote storage system
CN213504258U (zh) 货架及仓储机器人
CN211224985U (zh) 货架
CN112110120A (zh) 一种工器具库房专用轨道式储取系统
WO2024042794A1 (ja) 移載システム
CN104960831A (zh) 一种移动堆垛式密集存储库
CN204727019U (zh) 一种用于密集存储库的升降机
CN218987680U (zh) 货架及仓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