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62790U - 一种平衡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62790U
CN213262790U CN202021811939.3U CN202021811939U CN213262790U CN 213262790 U CN213262790 U CN 213262790U CN 202021811939 U CN202021811939 U CN 202021811939U CN 213262790 U CN213262790 U CN 213262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rankshaft
wheel
mounting seat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119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庭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kang Hanl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kang Han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kang Hanl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kang Han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119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627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62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627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衡车,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功能单一的问题,它包括依次设置在一起的第二车体、车轮、第一车体、另一车轮和另一第二车体,车轮均包括轮毂电机,第二车体上均设置有陀螺仪,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连接两个轮毂电机和两个陀螺仪,使用者的双脚可分别踩踏在两个第二车体上对两个车轮进行独立控制,两个车轮之间的轴距较小,使得本平衡车的转向更加灵活,因此本平衡车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轻便灵活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平衡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工具,特指一种平衡车。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Dynamic Stabilization)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踏板的平衡。该陀螺仪板固定于车体内部,与水平面平行。当驾驶者身体前倾时,车子就会前行,当身体后仰时就会后退。平衡车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
现有的平衡车包括两个车轮和车体,两个车轮设置在车体的两侧,车体上设置有两个可转动的踏板,踏板上设置有陀螺仪,陀螺仪检测踏板的转动角度,根据检测的角度变化控制车轮行驶。
然而现有技术不够完善,平衡车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使用者的双脚放置在两个车轮之间,两个车轮轴距较大,存在不够轻便灵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便灵活的平衡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衡车,包括依次设置在一起的第二车体、车轮、第一车体、另一车轮和另一第二车体,车轮均包括轮毂电机,第二车体上均设置有陀螺仪,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连接两个轮毂电机和两个陀螺仪。
作为优选,所述轮毂电机为双轴伸电机,轮毂电机包括机轴,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分别设置在机轴的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车体转动设置在机轴上并轴向固定在机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车体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一轴孔,机轴插设在第一轴孔内,第一安装座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连接有紧定螺钉,机轴上开设有环形槽,紧定螺钉插设在环形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车体还包括第一上半壳和第一下半壳,第一上半壳和第一下半壳配合形成中空的壳体,第一安装座固定设置在第一上半壳和第一上半壳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车体固定设置在机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车体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二轴孔,机轴插设在第二轴孔内,机轴上开设有键槽,第二安装座上形成有键块,键块适配在键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上支座和下支座,上支座和下支座固定设置在一起,机轴固定设置在上支座和下支座之间,键块形成在上支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车体还包括第二上半壳和第二下半壳,第二上半壳和第二下半壳固定设置在一起,第二安装座固定设置在第二上半壳和第二下半壳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车体还包括踏板,踏板设置在第二车体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当本平衡车供使用时,使用者的双脚可分别踩踏在两个第二车体上对两个车轮进行独立控制,两个车轮之间的轴距较小,使得本平衡车的转向更加灵活,另外,位于两个车轮之间的第一车体上可用于运载物品,提高了本平衡车的运载能力,因此本平衡车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轻便灵活、可用于运载和运载能力强的优点。
(2)所述轮毂电机为双轴伸电机,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分别设置在机轴的两端,机轴的两端对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起到承重的作用,提高了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在轮毂电机上的连接牢固性,当使用者的双脚分别踩踏在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上,机轴对两个的重力起到平衡的作用,提高了本平衡车在驾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车体、2-第二车体、3-车轮、4-控制模块、5-陀螺仪、11-第一安装座、12-第一上半壳、13-第一下半壳、14-紧定螺钉、111-第一轴孔、112- 连接孔、21-第二安装座、22-第二上半壳、23-第二下半壳、24-踏板、211-上支座、212-下支座、213-第二轴孔、214-键块、31-轮毂电机、311-机轴、312- 环形槽、313-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平衡车,包括两个第二车体2、两个车轮3和第一车体1,两个第二车体2、两个车轮3和第一车体1并排设置在一起,并且一第二车体2、一车轮3、第一车体1、另一车轮3和另一第二车体2依次设置在一起。
车轮3均包括轮毂电机31,当两个轮毂单机的转速一致时,本平衡车可保持直线前进或后退,而当两个轮毂电机31的转速形成差值时,本平衡车可向左拐或向右拐。
第二车体2上均设置有陀螺仪5,陀螺仪5用于检测对应的第二车体2的姿态信息,第二车体2的姿态信息指的是第二车体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使用本平衡车时,使用者的双脚可分别踩踏在两个第二车体2上,可带动两个第二车体2分别向前或向后倾斜。
还包括控制模块4,控制模块4具体地为单片机,控制模块4分别连接两个轮毂电机31和两个陀螺仪5,控制模块4根据两个第二车体2的姿态信息分别对两个轮毂电机31进行调速,具体地,根据位于第一车体1一侧陀螺仪5的姿态信息对位于第一车体1同一侧的轮毂电机31进行调速,当第一车体1一侧的第二车体2向前倾斜时,位于第一车体1同一侧的轮毂电机31的转速方向朝向前方,当第一车体1一侧的第二车体2向后倾斜时,位于第一车体1同一侧的轮毂电机31的转速方向朝向后方,而当第一车体1两侧的第二车体2的倾斜角度形成差值时,两个轮毂电机31的转速形成差值,达到左拐或右拐的效果。
当本平衡车使用时,使用者的双脚可分别踩踏在两个第二车体2上对两个车轮3进行控制,两个车轮3之间的轴距较小,使得本平衡车的转向更加灵活,另外,位于两个车轮3之间的第一车体1上可用于运载物品,提高了本平衡车的运载能力,因此本平衡车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轻便灵活、可用于运载和运载能力强的优点。
另外,也可以增大两个车轮之间的轴距,使得本平衡车可供两个使用者使用,两个使用者的双脚可分别踩踏在车轮3两侧的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上,两个使用者可共享骑行的乐趣。
所述轮毂电机31为双轴伸电机,轮毂电机31包括机轴311,机轴311的两端分别向轮毂电机31的两侧延伸出去,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分别设置在机轴311的两端,机轴311的两端对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起到承重的作用,提高了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在轮毂电机31上的连接牢固性,当使用者的双脚分别踩踏在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上,机轴311对两个的重力起到平衡的作用,提高了本平衡车在驾驶过程中的平衡性。
所述第一车体1转动设置在机轴311上并轴向固定在机轴311上,第一车体1可绕机轴311进行转动,当轮毂电机31工作时,第一车体1可始终与地面保持静止,避免机轴311带动第一车体1转动。
所述第一车体1包括第一安装座11,第一安装座11上开设有第一轴孔111,机轴311的一端与第一轴孔111相适配,机轴311插设在第一轴孔111内,从而第一车体1可转动地设置在机轴311上。
第一安装座11上开设有连接孔112,连接孔112位于第一轴孔111的侧面,连接孔112为螺纹孔,连接孔112内螺纹连接有紧定螺钉14,机轴311的侧面开设有环形槽312,紧定螺钉14插设在环形槽312内,从而第一车体1轴向固定在机轴311上。
所述第一车体1还包括第一上半壳12和第一下半壳13,第一上半壳12和第一下半壳13配合形成中空的壳体,第一安装座11固定设置在第一上半壳12 和第一下半壳13之间,从而第一上半壳12和第一下半壳13对第一安装座11 起到密封保护的作用。
控制模块4具体地也设置在第一上半壳12和第一下半壳13之间,从而第一上半壳12和第一下半壳13对控制模块4也起到密封保护的作用。
所述第二车体2固定设置在机轴311上,当第二车体2倾斜时,控制模块4 可驱动轮毂电机31工作,从而机轴311带动第二车体2转动至水平位置,第二车体2和机轴311相固定的结构对第二车体2起到自平衡的作用。
所述第二车体2包括第二安装座21,第二安装座21上开设有第二轴孔213,机轴311的另一端插设在第二轴孔213内,机轴311上开设有键槽313,第二安装座21上形成有键块214,键块214适配在键槽313内,从而第二车体2固定设置在机轴311上。
所述第二安装座21包括上支座211和下支座212,上支座211和下支座212 固定设置在一起,上支座211和下支座212配合形成第二安装座21,上支座211 和下支座212配合还形成第二轴孔213,键块214形成在上支座211上,机轴 311固定设置在上支座211和下支座212之间,从而方便第二安装座21和机轴 311的拆装。
所述第二车体2还包括第二上半壳22和第二下半壳23,第二上半壳22和第二下半壳23固定设置在一起,第二安装座21固定设置在第二上半壳22和第二下半壳23之间,第二上半壳22和第二下半壳23对第二安装座21起到保护的作用。
陀螺仪5具体地设置在第二上半壳22和第二下半壳23之间,第二上半壳 22和第二下半壳23对陀螺仪5也起到保护的作用。
所述第二车体2还包括踏板24,踏板24设置在第二车体2的上端,使用者的脚可直接踩踏在踏板24上,踏板24可采用防滑材料制成,避免采用第二车体2上的脚发生打滑。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在一起的第二车体(2)、车轮(3)、第一车体(1)、另一车轮(3)和另一第二车体(2),车轮(3)均包括轮毂电机(31),第二车体(2)上均设置有陀螺仪(5),还包括控制模块(4),控制模块(4)分别连接两个轮毂电机(31)和两个陀螺仪(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31)为双轴伸电机,轮毂电机(31)包括机轴(311),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分别设置在机轴(311)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体(1)转动设置在机轴(311)上并轴向固定在机轴(3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体(1)包括第一安装座(11),第一安装座(11)上开设有第一轴孔(111),机轴(311)插设在第一轴孔(111)内,第一安装座(11)上开设有连接孔(112),连接孔(112)内连接有紧定螺钉(14),机轴(311)上开设有环形槽(312),紧定螺钉(14)插设在环形槽(3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体(1)还包括第一上半壳(12)和第一下半壳(13),第一上半壳(12)和第一下半壳(13)配合形成中空的壳体,第一安装座(11)固定设置在第一上半壳(12)和第一上半壳(1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体(2)固定设置在机轴(3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体(2)包括第二安装座(21),第二安装座(21)上开设有第二轴孔(213),机轴(311)插设在第二轴孔(213)内,机轴(311)上开设有键槽(313),第二安装座(21) 上形成有键块(214),键块(214)适配在键槽(313)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1)包括上支座(211)和下支座(212),上支座(211)和下支座(212)固定设置在一起,机轴(311)固定设置在上支座(211)和下支座(212)之间,键块(214)形成在上支座(21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体(2)还包括第二上半壳(22)和第二下半壳(23),第二上半壳(22)和第二下半壳(23)固定设置在一起,第二安装座(21)固定设置在第二上半壳(22)和第二下半壳(23)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体(2)还包括踏板(24),踏板(24)设置在第二车体(2)的上端。
CN202021811939.3U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平衡车 Active CN213262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1939.3U CN213262790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平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1939.3U CN213262790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平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62790U true CN213262790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76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11939.3U Active CN213262790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平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627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7157A (zh) * 2021-05-28 2021-08-13 苏国明 一种改良代步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7157A (zh) * 2021-05-28 2021-08-13 苏国明 一种改良代步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9387B (zh) 电动平衡车
CN206187202U (zh) 人机互动体感车
CN102574559B (zh) 倒立摆型移动体
CN105346651B (zh) 电动平衡车
CN203318594U (zh) 站立式无把手的两轮自平衡电动车
CN105416484B (zh) 电动平衡车
CN105539672A (zh) 一种电动平衡两轮车
CN105460130A (zh) 一种平衡车
JP2004359094A (ja) 重心移動により操舵可能な車両
JP2009280132A (ja) 倒立振子移動体
CN205150114U (zh) 电动平衡车
WO2018211374A1 (en) A compactable foot-deck-based vehicle
US11077909B2 (en) Self-balancing scooter
US20140020962A1 (en) Self-balancing vehicle with swivel seat steering
CN202180886U (zh) 自平衡智能交通机器人
CN105346650A (zh) 电动平衡车
CN105346643A (zh) 电动平衡车
US9834271B1 (en) Vehicle with leaning suspension system
CN105346606A (zh) 电动平衡车
CN213262790U (zh) 一种平衡车
CN102616310A (zh) 用脚操控的两轮电动车
US20180370582A1 (en) Personal transporter
WO2022059116A1 (ja) 二輪車
CN202879697U (zh) 一种智能自平衡交通机器人
CN105691505A (zh) 单踏板可转向的两轮电动平衡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