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51187U - 新型背部督脉灸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型背部督脉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51187U
CN213251187U CN202021303217.7U CN202021303217U CN213251187U CN 213251187 U CN213251187 U CN 213251187U CN 202021303217 U CN202021303217 U CN 202021303217U CN 213251187 U CN213251187 U CN 213251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clamping
governor vess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0321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慧敏
陈珍珍
黄建梅
李贻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2130321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51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51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51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背部督脉灸装置,包括两个挡板A和两个挡板B,两个所述挡板A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A,两个所述挡板B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B,所述固定槽A与固定槽B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挡板A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箱,所述卡箱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本实用新型涉及督脉灸技术领域,向上拉动拉块使连接杆在固定口内竖直向上移动带动滑板沿着导向杆的方向也跟着竖直向上移动同时压缩支撑弹簧缩短使活塞杆的伸缩端缩短直到卡杆从卡紧口内滑出,这样便可以将卡块从该装置上拆卸下,然后按压挡板A和挡板B使挡板A和挡板B变平,这样可以缩小该装置的体积,使得该装置便于携带和收纳。

Description

新型背部督脉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督脉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型背部督脉灸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督脉灸施灸部位是在大椎穴至腰俞穴。首先用姜汁涂擦脊柱周围的皮肤,铺撒中药粉即辅灸粉,再铺上适当宽度的绷带在脊背上,以姜末均匀铺在绷带上,在姜末上铺一条艾绒,一次燃尽便为1壮,连续灸3壮,4次为一个疗程。督脉灸适用于督脉诸证及慢性虚寒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慢性胃炎、慢性腹泻等;
但是现有的督脉灸装置大多不可以调节长度和宽度,从而无法调节督脉灸装置的使用面积,由于不同身材的人背部面积大不相同,使得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大大降低,且该装置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和收纳,所以该装置不具有实用性。
为此,我们提出新型背部督脉灸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新型背部督脉灸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新型背部督脉灸装置,包括两个挡板A和两个挡板B,两个所述挡板A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A,两个所述挡板B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B,所述固定槽A与固定槽B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挡板A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箱,所述卡箱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卡箱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卡箱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口,所述固定口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板远离滑槽的一侧,所述卡箱内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滑板的顶部,所述活塞杆上固定套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箱内的顶部,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板的顶部,两个所述挡板A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贴合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顶部开设有卡紧口,所述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另一端贯穿卡箱并滑动连接在卡紧口内,所述卡块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栓,其中一个所述挡板B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卡孔,所述螺栓的端头贯穿卡块并滑动连接在卡孔内。
优选地,每个所述卡孔的直径均相等,且等间距。
优选地,所述滑板内插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板内。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远离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拉块的形状为正方体,且所述拉块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优选地,两个所述挡板A与两个所述挡板B的底部贴合有纱布,所述纱布的顶部放置有热感应器。
优选地,所述螺栓远离端头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形状为圆柱,所述托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与卡块贴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先在人体背部涂上姜汁,铺上宽度为12cm的医用纱布绷带,放上热感应器,两个挡板A长度为60cm,高度12cm,两个挡板B长度为20cm,高度为12cm,均由防火的可塑性材料制成,可根据不同人的生理曲度进行固定,同时又能够较好地对姜末进行固定塑形;在其中一个挡板A的一侧标有刻度,可对姜末高度进行评估、平整,纱布底部的热感应装置,当艾绒及姜末的温度降至摄氏度,发出声音,提示可将装置移除,可以方便提醒操作人员控制治疗时间,两个转杆分别固定连接在螺栓一侧的顶部和底部,这样可以在转动螺栓的过程中方便对螺栓施力;
2、本实用新型,转动转杆带动螺栓转动可以使螺栓的端头在卡孔内向前推动挡板B,这样既可调节该装置的宽度,拉动挡板A在挡板B上滑动然后按上述操作使螺栓的端头卡接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卡孔内,可以调节该装置的宽度,这样可以使该装置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人,从而使该装置更具有实用性,向上拉动拉块使连接杆在固定口内竖直向上移动带动滑板沿着导向杆的方向也跟着竖直向上移动同时压缩支撑弹簧缩短使活塞杆的伸缩端缩短直到卡杆从卡紧口内滑出,这样便可以将卡块从该装置上拆卸下,然后按压挡板A和挡板B使挡板A和挡板B变平,这样可以缩小该装置的体积,使得该装置便于携带和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背部督脉灸装置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背部督脉灸装置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背部督脉灸装置卡箱侧面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挡板A;2、挡板B;3、卡箱;4、固定板;5、滑槽;6、滑板;7、导向杆;8、固定口;9、连接杆;10、拉块;11、活塞杆;12、支撑弹簧;13、托板;14、卡块;15、卡紧口;16、螺栓;17、卡孔;18、防护板;19、转杆;20、纱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新型背部督脉灸装置,包括两个挡板A1和两个挡板B2,两个挡板A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A,两个挡板B2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B,固定槽A与固定槽B滑动连接,两个挡板A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箱3,卡箱3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卡箱3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内部设置有空腔,固定板4的一侧开设有滑槽5,滑槽5内滑动连接有滑板6,卡箱3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口8,固定口8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杆9,连接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板6远离滑槽5的一侧,卡箱3内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1,活塞杆1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滑板6的顶部,活塞杆11上固定套接有支撑弹簧12,支撑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箱3内的顶部,支撑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板6的顶部,两个挡板A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托板13,托板13的顶部贴合连接有卡块14,卡块14的顶部开设有卡紧口15,滑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杆,卡杆的另一端贯穿卡箱3并滑动连接在卡紧口15内,卡块1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栓16,其中一个挡板B2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卡孔17,螺栓16的端头贯穿卡块14并滑动连接在卡孔17内,转动转杆19带动螺栓16转动可以使螺栓16的端头在卡孔17内向前推动挡板B2,这样既可调节该装置的宽度,拉动挡板A1在挡板B2上滑动然后按上操作使螺栓16的端头卡接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卡孔17内,可以调节该装置的宽度,这样可以使该装置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人,从而使该装置更具有实用性,向上拉动拉块10使连接杆9在固定口8内竖直向上移动带动滑板6沿着导向杆7的方向也跟着竖直向上移动同时压缩支撑弹簧12缩短使活塞杆11的伸缩端缩短直到卡杆从卡紧口15内滑出,这样便可以将卡块14从该装置上拆卸下,然后按压挡板A1和挡板B2使挡板A1和挡板B2变平,这样可以缩小该装置的体积,使得该装置便于携带和收纳。
其中,每个卡孔17的直径均相等,且等间距,方便对移动后的挡板B2进行固定。
其中,滑板6内插接有导向杆7,导向杆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板4内,可以引导滑板6在滑槽5内移动,防止滑板6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其中,连接杆9远离滑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10,拉块10的形状为正方体,且拉块10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这样可以增大手与拉块10的摩擦力,有效减少了在拉动拉块10的过程中因拉块10表面光滑而回弹的问题。
其中,两个挡板A1与两个挡板B2的底部贴合有纱布20,纱布20的顶部放置有热感应器,可以方便提醒操作人员控制治疗时间。
其中,螺栓16远离端头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杆19,转杆19的形状为圆柱,这样可以在转动螺栓16的过程中更好的施力,托板1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8,防护板18与卡块14贴合连接。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螺栓16远离端头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杆19,转杆19的形状为圆柱,这样可以在转动螺栓16的过程中方便对螺栓16施力,托板1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8,防护板18与卡块14贴合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新型背部督脉灸装置,包括两个挡板A(1)和两个挡板B(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板A(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A,两个所述挡板B(2)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B,所述固定槽A与固定槽B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挡板A(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箱(3),所述卡箱(3)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卡箱(3)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固定板(4)的一侧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内滑动连接有滑板(6),所述卡箱(3)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口(8),所述固定口(8)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板(6)远离滑槽(5)的一侧,所述卡箱(3)内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1),所述活塞杆(1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滑板(6)的顶部,所述活塞杆(11)上固定套接有支撑弹簧(12),所述支撑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箱(3)内的顶部,所述支撑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板(6)的顶部,两个所述挡板A(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托板(13),所述托板(13)的顶部贴合连接有卡块(14),所述卡块(14)的顶部开设有卡紧口(15),所述滑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另一端贯穿卡箱(3)并滑动连接在卡紧口(15)内,所述卡块(1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栓(16),其中一个所述挡板B(2)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卡孔(17),所述螺栓(16)的端头贯穿卡块(14)并滑动连接在卡孔(1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部督脉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卡孔(17)的直径均相等,且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部督脉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6)内插接有导向杆(7),所述导向杆(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板(4)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部督脉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9)远离滑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10),所述拉块(10)的形状为正方体,且所述拉块(10)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部督脉灸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板A(1)与两个所述挡板B(2)的底部贴合有纱布(20),所述纱布(20)的顶部放置有热感应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部督脉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6)远离端头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杆(19),所述转杆(19)的形状为圆柱,所述托板(1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8),所述防护板(18)与卡块(14)贴合连接。
CN202021303217.7U 2020-07-06 2020-07-06 新型背部督脉灸装置 Active CN213251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3217.7U CN213251187U (zh) 2020-07-06 2020-07-06 新型背部督脉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3217.7U CN213251187U (zh) 2020-07-06 2020-07-06 新型背部督脉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51187U true CN213251187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58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03217.7U Active CN213251187U (zh) 2020-07-06 2020-07-06 新型背部督脉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51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07044U (zh) 眼科手术床
CN110975109A (zh) 一种肿瘤内科临床介入治疗导管固定装置
CN209269754U (zh) 一种提高自体脂肪成活率的移植器
CN201211327Y (zh) 艾条悬灸仪
CN213251187U (zh) 新型背部督脉灸装置
CN210932743U (zh) 一种新型中医用穴位埋线针具
CN207374925U (zh) 医疗仪器用护理箱
CN113289126B (zh) 一种输液用儿科防护座椅
CN211986189U (zh) 一种放疗用阴道功能锻炼器
CN215055734U (zh) 采样仓
CN210872085U (zh) 托盘架
CN210044307U (zh) 一种产后修复用暧宫装置
CN211188264U (zh)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定位器
CN214968961U (zh) 一种中医用护理灸疗固定装置
CN208927406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肛门自动扩肛器
CN210408924U (zh) 一种手术床的手托机构
CN210301600U (zh) 一种手术床
CN210644178U (zh) 一种肝胆外科用多功能腹腔手术辅助车
CN210785091U (zh) 一种配合多功能医疗床使用的吊环装置
CN208611336U (zh) 一种医用针灸治疗设备
CN215022085U (zh) 一种用于中医妇科散热熏蒸盆
CN213190501U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简易冰敷装置
CN215022270U (zh) 一种可调节的艾灸装置
CN213608736U (zh) 一种甲状腺外科负压引流装置
CN103720546A (zh) 一种铲式担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