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50388U - 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创口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创口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50388U
CN213250388U CN202021488179.7U CN202021488179U CN213250388U CN 213250388 U CN213250388 U CN 213250388U CN 202021488179 U CN202021488179 U CN 202021488179U CN 213250388 U CN213250388 U CN 2132503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layer
wound
user
aid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8817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佳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ikang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ikang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ikang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ikang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8817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503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503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503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创口贴,旨在解决需要经常性地对创口贴与使用者皮肤的贴合程度进行调整或者对创口贴进行频繁地更换,而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创口贴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创口贴,包括粘接部以及与粘接部固定连接的贴合部,贴合部包括有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之间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填充有吸水海绵,吸水海绵与空腔间隙配合,第一弹性层设置于靠近粘接部的一端,第二弹性层设置于远离粘接部的一端,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创口贴,能够增加创口贴的透气性。

Description

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创口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创口贴。
背景技术
创可贴是一长形胶布,中间附以浸过药物的纱布,用来贴在创口处从而起保护伤口,暂时止血,抵抗细菌再生,防止创口再次损伤的作用,且是医院、诊所、家庭中最常用的急救必备医疗用品。一般的创口贴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过久地使用它,创口贴外层的胶布不透气,就会使伤口和伤口周围的皮肤发白,变软导致细菌的继发的感染导致伤口更加的恶化。可是由于一些伤口,创面较大、恢复较慢,短时间使用创口贴不易达到较好的效果,一方面频繁的更换导致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如何有效帮助创口愈合,以减少创口贴的使用时间,这个方面的研究甚少。
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6482728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智能抗炎创口贴,创口贴包括透明胶布以及切片组成,透明胶布有防水层和粘合层组成,切片位于透明胶布的粘合层的中部,切片由营养液层和标记层组成,切片由纯丝素材料制作而成。
上述方案的创口贴由于的切片用纯丝素纤维编织而成,不易滋生细菌,不吸水,对创口面采用的是紧压原理止血,使得创口贴具有用于伤口修复,不易滋生细菌,并且在伤口感染时,能及时变色预警等优点。但是上述方案的创口贴在使用者长时间贴合时,使用者与创口贴贴合的部分因创口贴的不透气性会发白和膨胀,从而会不利于使用者伤口的愈合,需要经常性地对创口贴与使用者皮肤的贴合程度进行调整或者对创口贴进行频繁地更换,使得上述方案的创口贴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创口贴,在第一弹性层与第二弹性层上分别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增加创口贴的透气性,防止使用者的伤口长时间被创口贴贴合时产生发白或者膨胀的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创口贴,包括粘接部以及与粘接部固定连接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包括有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所述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之间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填充有吸水海绵,所述吸水海绵与空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弹性层设置于靠近粘接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层设置于远离粘接部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使用创口贴时,创口贴的贴合部与使用者的伤口相贴合,而创口贴的粘接部能够与使用者伤口以外的皮肤相贴合,防止创口贴自行的移动,当贴合部的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与使用者的伤口相接触时,因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自身的弹性能够使得贴合部与使用者的伤口紧密贴合,且在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之间开设有空腔,增加贴合部的弹性力度,在使用者伤口出血时空腔内的吸水海绵能够对使用者产出的血液进行吸收对伤口进行止血,而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均是采用负离子纤维、海藻纤维和氨纶纤维混纺成,负离子纤维可持续有效地释放负离子,不仅能够杀菌除臭,达到净化伤口环境的目的,海藻纤维具有保温、抗菌及防臭效果,且氨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吸湿性,同时在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从而能够增加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的吸湿透气性且使得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防止伤口处于密闭的环境中而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同时使得使用者不需要经常性地对创口贴进行调整,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和第二通孔的孔径,能够进一步增加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的透气性,保证使用者的伤口不会处于一个封闭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弹性层远离第一弹性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抗菌布,所述抗菌布呈网格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菌布采用吸湿透气性较好的牛奶蛋白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且呈网格状设置,同时牛奶蛋白纤维和棉纤维之间还紧密编织有藻酸钙银纤维敷料,能够实现抗菌布的吸湿透气性,且能够更好地保护伤口并有效促进伤口愈合,从而能够增加创口贴的吸湿透气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接部上固定连接有侧贴部,所述侧贴部与粘接部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创口贴的粘接部与使用者的皮肤相贴合时,粘接部两端的侧贴部也能够与使用者的皮肤相贴合,从而使得创口贴能够对使用者的伤口的四面都能够闭合,防止杂质进入创口贴的内部而感染伤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贴部靠近粘接部的一端设置有海绵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垫本身的透气性较好且能够吸收水分,使得使用者伤口产生的血液或者流脓物质进行吸收,保持伤口的干燥使得伤口不会变得潮湿,起到一定止血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接部和侧贴部上均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粘接部和侧贴部上均开设的若干透气孔能够增加创口贴的透气性,防止创口贴密闭发生伤口流脓或者因空气不流通而肿胀的状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接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持部不与使用者的皮肤相接触,在使用者需要将创口贴撕掉时,使用者能够手握手持部并与手持部上的若干凸起相接触,此时使用者便能够通过手持部将创口贴撕掉,且能够增加撕掉创口贴时的简便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使用者使用创口贴时,贴合部与使用者的伤口相贴合,粘接部能够与使用者伤口以外的皮肤相贴合,当贴合部的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与使用者的伤口相接触时,因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自身的弹性使得贴合部与使用者的伤口紧密贴合,防止创口贴自行的移动,在使用者伤口出血时空腔内的吸水海绵能够对使用者产出的血液进行吸收对伤口进行止血;
其二,而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均是采用负离子纤维、海藻纤维和氨纶纤维混纺成,同时在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从而能够增加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的吸湿透气性且使得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利于伤口愈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创口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创口贴的剖视图。
图中:1、粘接部;2、贴合部;3、手持部;4、凸起;5、透气孔;6、侧贴部;7、海绵垫;8、第一弹性层;9、第二弹性层;10、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空腔;13、吸水海绵;14、抗菌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置/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创口贴,参照图2,包括粘接部1以及与粘接部1粘接固定的贴合部2,贴合部2包括有第一弹性层8和第二弹性层9,第一弹性层8和第二弹性层9之间开设有空腔12,空腔12的内部填充有吸水海绵13,且吸水海绵13与空腔12间隙配合,第一弹性层8粘接于靠近粘接部1的一端,第二弹性层9粘接于远离粘接部1的一端,且第一弹性层8和第二弹性层9一体成型,第一弹性层8和第二弹性层9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第一通孔10和第二通孔11,而第一通孔10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11的直径,能够进一步增加第一弹性层8和第二弹性层9的透气性,保证使用者的伤口不会处于一个封闭的状态。
在第二弹性层9远离第一弹性层8的一端粘接有抗菌布14,且各层之间通过聚氨酯粘胶剂相贴合,抗菌布14呈网格状设置,呈网格状的抗菌布14具有一定的孔且具有一定的透气性,而抗菌布14采用吸湿透气性较好的牛奶蛋白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同时牛奶蛋白纤维和棉纤维之间还紧密编织有藻酸钙银纤维敷料,能够实现抗菌布14的吸湿透气性,同时能够更好地保护伤口并能够有效地促进伤口愈合,从而能够增加创口贴的吸湿透气性。
参照图1,粘接部1上粘接有侧贴部6,侧贴部6与粘接部1一体成型,侧贴部6靠近粘接部1的一端粘接有海绵垫7,且在粘接部1和侧贴部6上均开设有若干透气孔5,使得粘接部1和侧贴部6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防止创口贴密闭发生伤口流脓或者因空气不流通而肿胀的状况发生;而粘接部1的两端均粘接有手持部3,手持部3与粘接部1一体成型而手持部3并不具有黏性,粘接部1采用平布胶布制成,平布胶布可使用锦纶纤维或者涤纶纤维制成,且在手持部3上突出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凸起4,使得手持部3不与使用者的皮肤相接触,在使用者撕掉创口贴时,使用者能够手握手持部3并与手持部3上的若干凸起4相接触,此时使用者便能够通过手持部3将创口贴撕掉,且能够增加撕掉创口贴时的简便性和稳定性。
工作原理:使用者正常使用创口贴时,贴合部2与使用者的伤口相贴合,粘接部1与使用者伤口以外的皮肤相贴合,而当贴合部2的第一弹性层8和第二弹性层9与使用者的伤口相接触时,因第一弹性层8和第二弹性层9自身的弹性能够使贴合部2与使用者的伤口紧密贴合,而使用者也能够对贴合部2进行按压,同时第一弹性层8和第二弹性层9之间开设的空腔12能够增加贴合部2的弹性力度,在使用者伤口出血时空腔12内的吸水海绵13能够对使用者产出的血液进行吸收对伤口进行止血。
而第一弹性层8和第二弹性层9均是采用负离子纤维、海藻纤维和氨纶纤维混纺成,负离子纤维可持续有效地释放负离子,不仅能够杀菌除臭,达到净化伤口环境的目的,海藻纤维具有保温、抗菌及防臭效果,且氨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吸湿性,同时在第一弹性层8和第二弹性层9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10和第二通孔11,能够增加第一弹性层8和第二弹性层9的吸湿透气性且使得第一弹性层8和第二弹性层9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防止伤口处于密闭的环境中而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同时使用者不需要经常性地对创口贴进行调整,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当创口贴的粘接部1与使用者的皮肤相贴合时,粘接部1两端的侧贴部6也能够与使用者的皮肤相贴合,从而使得创口贴能够对使用者的伤口的四面都能够闭合,防止杂质进入创口贴的内部而感染伤口,同时侧贴部6上的海绵垫7本身具有较好的透气性且能够吸收水分,使得使用者伤口产生的血液或者流脓物质进行吸收,保持伤口的干燥,起到一定止血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创口贴,包括粘接部(1)以及与粘接部(1)固定连接的贴合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2)包括有第一弹性层(8)和第二弹性层(9),所述第一弹性层(8)和第二弹性层(9)之间开设有空腔(12),所述空腔(12)的内部填充有吸水海绵(13),所述吸水海绵(13)与空腔(12)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弹性层(8)设置于靠近粘接部(1)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层(9)设置于远离粘接部(1)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层(8)和第二弹性层(9)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第一通孔(10)和第二通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创口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0)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11)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创口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层(9)远离第一弹性层(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抗菌布(14),所述抗菌布(14)呈网格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创口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部(1)上固定连接有侧贴部(6),所述侧贴部(6)与粘接部(1)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创口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贴部(6)靠近粘接部(1)的一端设置有海绵垫(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创口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部(1)和侧贴部(6)上均开设有若干透气孔(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创口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部(1)的两端均设置有手持部(3),所述手持部(3)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凸起(4)。
CN202021488179.7U 2020-07-25 2020-07-25 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创口贴 Active CN2132503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88179.7U CN213250388U (zh) 2020-07-25 2020-07-25 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创口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88179.7U CN213250388U (zh) 2020-07-25 2020-07-25 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创口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50388U true CN213250388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67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88179.7U Active CN213250388U (zh) 2020-07-25 2020-07-25 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创口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503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72533B1 (en) Improved wound dressing
AU2016254448B2 (en) Wound dressing
CN212234953U (zh) 一种硅凝胶敷贴
CN213250388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创口贴
CN215229233U (zh) 一种可以吸收渗液的亲水性敷料
CN214679180U (zh) 一种具有藻酸盐的功能性敷料
CN213098766U (zh) 一种中药止血纱布片
CN112957182B (zh) 一种生物医药创面敷料
CN213588713U (zh) 镂空型透明敷贴
CN212730161U (zh) 一种耳部术后外耳渗液吸渗贴
CN213218223U (zh) 一种透气杀菌的珍珠石墨烯创可贴
CN211797228U (zh) 一种医用敷料贴膜
CN114305869A (zh) 一种可具有杀菌滋养效果的医用辅料
BRPI0604384B1 (pt) Bandagem adesiva
CN208081258U (zh) 一种医用伤口缝合贴
CN220193343U (zh) 一种双药贴式创口贴
CN217339114U (zh) 一种透明创口贴
CN210991144U (zh) 一种含水胶体敷料芯的创可贴
CN219332214U (zh) 一种具有透气性的创可贴
CN218045580U (zh) 一种防水型伤口保护贴
CN214858246U (zh) 一种具有杀菌消毒功能的聚氨酯泡沫敷料
CN214318302U (zh) 一种新型蜂蜜敷料
CN219480604U (zh) 一种防水透气防感染的疫苗针眼防护水胶体敷料
CN217745236U (zh) 一种输液压眼用敷料贴
CN210991156U (zh) 一种防水性透气好的医护用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Convenient New Type of Wound Patch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5

Pledgee: Zhejiang Yiwu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Zhejiang Huikang Medical Product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300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