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45874U - 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45874U
CN213245874U CN202021701189.4U CN202021701189U CN213245874U CN 213245874 U CN213245874 U CN 213245874U CN 202021701189 U CN202021701189 U CN 202021701189U CN 213245874 U CN213245874 U CN 213245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ayer
cistern
ecological landscap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011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孟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u Tianwen
Original Assignee
梁孟全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梁孟全 filed Critical 梁孟全
Priority to CN2020217011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45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45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45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墙,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顶面一侧设有蓄水池,且蓄水池的顶部设有过滤网,所述蓄水池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水泵。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蓄水池在下雨天气时进行集水,在通过蓄水池上的过滤网进行过滤,便于过滤掉较大的杂质,避免杂质进入到蓄水池中造成堵塞问题,紧接着通过蓄水池内部的水泵通过抽水口进行抽水,在通过软水管把蓄水池内部的水输送给喷头,最后通过喷头对绿化层进行灌溉,省时省力,通过花盆可以种植一些景观植物,有利于提高生态景墙的美观程度,其中通过蓄水池在下雨天气时进行集水,在通过水泵和喷头对绿化层进行灌溉,有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景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墙。
背景技术
景墙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常见的小品,其形式不拘一格,功能因需而设,材料丰富多样。除了人们常见的园林中作障景、漏景以及背景的景墙外,很多城市更是把景墙作为城市文化建设、改善市容市貌的重要方式。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现有的生态景墙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需要对生态景墙上的绿化层进行灌溉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灌溉,存在费时费力的问题;现有的生态景墙的稳定在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墙,具备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墙,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顶面一侧设有蓄水池,且蓄水池的顶部设有过滤网,所述蓄水池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水泵,且水泵中包括抽水口和软水管,所述墙体的顶面位于蓄水池的一侧设有混凝土层,且混凝土层的上方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上方设有砂浆层,且砂浆层的上方设有土壤层,所述土壤层的顶面设有绿化层,且绿化层中包括花盆,所述土壤层顶面位于绿化层之间设有喷头,且喷头通过软水管与水泵连接。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层的内部设有多个加固柱,且加固柱均匀分布在混凝土层内部。
优选的,所述墙体的顶面位于土壤层的一侧设有挡块。
优选的,所述蓄水池的一侧表面贯穿墙体设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墙体顶部表面设有保护壳,且保护壳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保护壳的一侧表面设有控制按钮。
优选的,所述喷头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喷头均匀分布在绿化层之间。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蓄水池在下雨天气时进行集水,在通过蓄水池上的过滤网进行过滤,便于过滤掉较大的杂质,避免杂质进入到蓄水池中造成堵塞问题,紧接着通过蓄水池内部的水泵通过抽水口进行抽水,在通过软水管把蓄水池内部的水输送给喷头,最后通过喷头对绿化层进行灌溉,省时省力,通过花盆可以种植一些景观植物,有利于提高生态景墙的美观程度,其中通过蓄水池在下雨天气时进行集水,在通过水泵和喷头对绿化层进行灌溉,有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混凝土层的内部设置的多个加固柱,且加固柱均匀分布在混凝土层内部,其中通过混凝土层和加固柱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墙体的稳定性,在通过墙体的顶面位于土壤层的一侧设置的挡块,通过挡块能够有效避免水土流失,有利于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墙的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墙的挡块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墙体;2、挡块;3、蓄水池;4、混凝土层;5、加固柱;6、水泵;7、抽水口;8、排水管;9、过滤网;10、软水管;11、绿化层;12、喷头;13、碎石层;14、花盆;15、砂浆层;16、土壤层;17、保护壳;18、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3,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墙,包括墙体1,墙体1的顶面一侧设有蓄水池3,且蓄水池3的顶部设有过滤网9,蓄水池3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水泵6,且水泵6中包括抽水口7和软水管10,墙体1的顶面位于蓄水池3的一侧设有混凝土层4,且混凝土层4的上方设有碎石层13,碎石层13的上方设有砂浆层15,且砂浆层15的上方设有土壤层16,土壤层16的顶面设有绿化层11,且绿化层11中包括花盆14,土壤层16顶面位于绿化层11之间设有喷头12,且喷头12通过软水管10与水泵6连接,首先通过蓄水池3 在下雨天气时进行集水,在通过蓄水池3上的过滤网9进行过滤,便于过滤掉较大的杂质,避免杂质进入到蓄水池3中造成堵塞问题,紧接着通过蓄水池3内部的水泵6通过抽水口7进行抽水,在通过软水管10把蓄水池3内部的水输送给喷头12,最后通过喷头12对绿化层11进行灌溉,省时省力,通过花盆14可以种植一些景观植物,有利于提高生态景墙的美观程度,其中通过蓄水池3在下雨天气时进行集水,在通过水泵6和喷头12对绿化层11进行灌溉,有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混凝土层4的内部设有多个加固柱5,且加固柱5均匀分布在混凝土层4内部,其中通过混凝土层4和加固柱5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墙体1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墙体1的顶面位于土壤层16的一侧设有挡块2,其中通过挡块2能够有效避免水土流失,有利于提高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蓄水池3的一侧表面贯穿墙体1设有排水管8,当蓄水池3中的水过多时,通过排水管8能够把蓄水池3中的水排到外部,避免造成积水过多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墙体1顶部表面设有保护壳17,且保护壳17 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18,保护壳17的一侧表面设有控制按钮,其中蓄电池18提供电力来源,控制按钮便于控制水泵6的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喷头12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喷头12均匀分布在绿化层11之间,其中通过喷头12便于对绿化层11进行灌溉,有利于提高绿化层11上植物的存活率。
工作原理:
使用时,首先通过蓄水池3在下雨天气时进行集水,在通过蓄水池3上的过滤网9进行过滤,便于过滤掉较大的杂质,避免杂质进入到蓄水池3中造成堵塞问题,在打开控制按钮,紧接着通过蓄水池3 内部的水泵6通过抽水口7进行抽水,在通过软水管10把蓄水池3内部的水输送给喷头12,最后通过喷头12对绿化层11进行灌溉,省时省力,通过花盆14可以种植一些景观植物,有利于提高生态景墙的美观程度,通过蓄水池3在下雨天气时进行集水,在通过水泵6 和喷头12对绿化层11进行灌溉,有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其中通过混凝土层4和加固柱5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墙体1的稳定性,在通过挡块2能够有效避免水土流失,有利于提高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墙,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顶面一侧设有蓄水池(3),且蓄水池(3)的顶部设有过滤网(9),所述蓄水池(3)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水泵(6),且水泵(6)中包括抽水口(7)和软水管(10),所述墙体(1)的顶面位于蓄水池(3)的一侧设有混凝土层(4),且混凝土层(4)的上方设有碎石层(13),所述碎石层(13)的上方设有砂浆层(15),且砂浆层(15)的上方设有土壤层(16),所述土壤层(16)的顶面设有绿化层(11),且绿化层(11)中包括花盆(14),所述土壤层(16)顶面位于绿化层(11)之间设有喷头(12),且喷头(12)通过软水管(10)与水泵(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4)的内部设有多个加固柱(5),且加固柱(5)均匀分布在混凝土层(4)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顶面位于土壤层(16)的一侧设有挡块(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3)的一侧表面贯穿墙体(1)设有排水管(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顶部表面设有保护壳(17),且保护壳(17)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18),所述保护壳(17)的一侧表面设有控制按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2)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喷头(12)均匀分布在绿化层(11)之间。
CN202021701189.4U 2020-08-16 2020-08-16 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墙 Active CN213245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01189.4U CN213245874U (zh) 2020-08-16 2020-08-16 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01189.4U CN213245874U (zh) 2020-08-16 2020-08-16 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45874U true CN213245874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72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01189.4U Active CN213245874U (zh) 2020-08-16 2020-08-16 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458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54015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屋顶绿化循环水结构
CN209594367U (zh) 一种海绵城市下自动灌溉的雨水花园
CN208016432U (zh) 多灌溉系统绿植墙
CN206564946U (zh) 菊花种植棚雨水收集装置
CN207185350U (zh) 一种自动浇水型花盆放置架
CN213187316U (zh) 一种装配式室外绿化墙体结构
CN213245874U (zh) 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墙
CN210928810U (zh) 一种多功能屋顶草原绿化屋顶的结构
CN111820030A (zh) 一种市政道路用景观花盆
CN205475655U (zh) 调蓄池雨水回用系统
CN207538115U (zh) 雨水利用核桃种植园
CN216239415U (zh) 一种车库顶板排水及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组织系统
CN217064848U (zh) 园林生态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13662894U (zh) 一种建筑屋面绿化节水灌溉装置
CN213073697U (zh) 一种新型轻量化屋顶花园
CN212835234U (zh) 一种生态环保型水利护坡
CN211960293U (zh) 一种具有灌溉功能的花卉种植大棚
CN210987234U (zh) 一种生态景观墙
CN210597201U (zh) 一种装配式生态护岸
CN209435907U (zh) 一种温室大棚节水灌溉装置
CN209011433U (zh) 一种屋顶花园
CN207383158U (zh) 一种便捷型园林灌溉装置
CN209787963U (zh) 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结构
CN212910926U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建筑的绿色屋顶
CN220620400U (zh) 一种带有节水机构的公共绿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07

Address after: No. 43, huwa group, Wuli Village, Jiangpu street, Pukou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210000

Patentee after: Zou Tianwen

Address before: 510410 area 2, xinxingfa Plaza (phase I), 138 Airport Road,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ang Meng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