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43957U - 复位电路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复位电路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43957U
CN213243957U CN202022667631.2U CN202022667631U CN213243957U CN 213243957 U CN213243957 U CN 213243957U CN 202022667631 U CN202022667631 U CN 202022667631U CN 213243957 U CN213243957 U CN 213243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t
contact
discharge control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676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676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43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43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439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位电路和电子设备,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复位电路包括电源输入触点、电芯保护器件、放电控制器件、电源输出触点、复位静触点和复位动触点;电源输入触点用于与电源极耳电连接;电源输入触点还与电芯保护器件电连接,用于向电芯保护器件供电;电芯保护器件与放电控制器件以及电源输出触点电连接,复位静触点、复位动触点分别连接在电芯保护器件的不同管脚上,在复位静触点与复位动触点导通的情况下,电芯保护器件控制放电控制器件断开。本申请实施例中,电芯保护器件可以基于复位静触点与复位动触点导通这一事件触发控制放电控制器件断开,从而实现强制断电,可以实现快速断电复位重启。

Description

复位电路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位电路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各种电子设备的整体性,这些电子设备中所使用的电池逐渐被固定在设备内部,电池盖与设备壳体固定连接不可拆卸。
用户在使用上述的电子设备时,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用户在使用上述的电子设备时,有时会遇到死机等异常问题导致开关机按键失效,无法通过开关机按键或者与其它案件组合使用强制重启。用户只能等待电池电能耗尽后自动关机重新充电重启。
因此,现有的断电复位重启方式过于被动且耗时较长,电子设备需要具有能够主动快速进行断电复位重启的电路,以应对运行异常时的重启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位电路、电池和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的断电复位重启方式过于被动且耗时较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位电路,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电源输入触点、电芯保护器件、放电控制器件、电源输出触点、复位静触点和复位动触点;
所述电源输入触点用于与电源极耳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入触点还与所述电芯保护器件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电芯保护器件供电;
所述电芯保护器件与所述放电控制器件以及所述电源输出触点电连接,所述复位静触点、所述复位动触点分别连接在所述电芯保护器件的不同管脚上;
在所述复位静触点与所述复位动触点导通的情况下,所述电芯保护器件控制所述放电控制器件断开。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电芯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复位电路;
所述电芯的极耳与所述电源输入触点电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复位电路或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复位电路中设置复位静触点和复位动触点,将复位静触点、复位动触点分别连接在电芯保护器件的不同管脚上,在复位静触点与复位动触点导通的情况下,电芯保护器件可以基于复位静触点与复位动触点导通这一事件触发控制放电控制器件断开,从而切断放电电路的放电路径,实现强制断电,可以实现快速断电复位重启,而无需耗时等待电能耗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第一种复位电路;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第二种复位电路;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第三种复位电路;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第四种复位电路;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第五种复位电路;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第六种复位电路;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位电路、电池以及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位电路,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电源输入触点10、电芯保护器件11、放电控制器件12、电源输出触点13、复位静触点14和复位动触点15;
所述电源输入触点10用于与电源极耳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入触点10还与所述电芯保护器件11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电芯保护器件11供电;
所述电芯保护器件11与所述放电控制器件12以及所述电源输出触点13电连接,所述复位静触点14、所述复位动触点15分别连接在所述电芯保护器件11的不同管脚上;
在所述复位静触点14与所述复位动触点15导通的情况下,所述电芯保护器件11控制所述放电控制器件12断开。
在以集成电路芯片为核心的各种控制电路中,当电路发生异常时,比如,因程序出错导致硬件死机无法工作,我们便可以通过复位电路将控制电路或恢复到上电后的初始状态,使电路重新开始工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位电路,可以用在充放电的电路中,当设置有该电路的产品发生故障无法断电重启时,可以利用该复位电路进行强制断电重启。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位电路包括电源输入触点10、电芯保护器件11、放电控制器件12、电源输出触点13、复位静触点14和复位动触点15。电源输入触点10可以用于与供电电源电连接,从供电电源获取电能以供复位电路正常工作。该供电电源可以是锂电池等蓄电池。电芯保护器件11为集成控制电路芯片,可以根据充电、放电的电压、电流等信息,控制放电控制器件12处于导通或者断开的状态,从而防止电路因过流、过压、过放等损坏。例如,可以使用市面上已经在售的适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以及其他电池供电的便携式设备的电池保护IC。放电控制器件12可以通过接收来自电芯保护器件11输出的控制信号,调整放电控制器件12处于导通或者断开的状态,当放电控制器件12处于断开的状态时,此时放电控制器件12所控制的放电电路即就被切断,即可达到强制断电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设置了一对复位触点,分别为复位静触点14、复位动触点15。需要说明的是,复位静触点14即固定处于静止不动的触点,复位动触点15为受外力压迫可以移动的弹性触点,当不受外力时,复位动触点15与复位静触点14之间隔断,当受到外力时,复位动触点15与复位静触点14之间导通。由于复位静触点14、复位动触点15分别连接在电芯保护器件11的不同管脚上,因此,当复位静触点14、复位动触点15导通时,电芯保护器件11会向放电控制器件12输出控制信号,使放电控制器件12断开,从而强制断开放电电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复位电路中设置复位静触点和复位动触点,将复位静触点、复位动触点分别连接在电芯保护器件的不同管脚上,在复位静触点与复位动触点导通的情况下,电芯保护器件可以基于复位静触点与复位动触点导通这一事件触发控制放电控制器件断开,从而切断放电电路的放电路径,实现强制断电,可以实现快速断电复位重启,而无需耗时等待电能耗尽。
可选地,参照图1,所述电源输入触点10包括正极输入触点101和负极输入触点102,所述电源输出触点13包括正极输出触点131和负极输出触点132,所述电芯保护器件11包括电压管脚111、接地管脚112、放电控制管脚113和过流监测管脚114;
所述正极输入触点101、所述正极输出触点131与所述电压管脚111电连接,所述负极输入触点102与所述接地管脚112电连接;
所述放电控制器件12为N型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所述放电控制管脚113与所述放电控制器件12的栅极电连接,所述放电控制器件12的源极与所述接地管脚112电连接,所述放电控制器件12的漏极、所述过流监测管脚114与所述负极输出触点132电连接。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电源输入触点10可以包括正极输入触点101和负极输入触点102,正极输入触点101可以用于与供电电源的正极极耳通过标准的连接端子连接或者焊接固定,负极输入触点102可以用于与供电电源的负极极耳通过标准的连接端子连接或者焊接固定。
上述的电源输出触点13可以包括正极输出触点131和负极输出触点132,电芯保护器件11包括电压管脚111、接地管脚112、放电控制管脚113和过流监测管脚114。电源输出触点13可以包括正极输出触点131和负极输出触点132,正极输出触点131即Vbat触点,负极输出触点132即GND触点,Vbat触点和GND触点的电能来源于经过电芯保护器件11控制而稳定输出的电能,该正极输出触点131和负极输出触点132可以为固定不动的两个静触点,正极输出触点131和负极输出触点132可以用于与外围用电器件电连接,通过放电控制器件12的控制向外围用电器件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流和工作电压。该两个静触点可以为传统的导电金属片,也可以为按需定制设计的连接端子,以方便与外围用电器件之间拆卸。
以市面上一种常见的电芯保护器件11为例,电芯保护器件11可以包括电压管脚111、接地管脚112、放电控制管脚113和过流监测管脚114。需要说明的是,电压管脚111即集成电路器件的VDD管脚,接地管脚112即集成电路器件的VSS管脚,VDD管脚作为电压信号的输入管脚用于向电芯保护器件11输入工作所需的电压信号,VSS管脚作为接地管脚可与VDD管脚共同构建完整的回路。放电控制管脚113可以通过集成电路器件内部电路的处理生成一控制信号,控制与电芯保护器件11相连的放电控制器件12。过流监测管脚114可以获取流经电芯保护器件11外部所连接的放电控制器件12的电压大小,当电压大小超过预设阈值时,触发放电控制器件12断开,可以防止过流导致的电路损坏。
放电控制器件12可以为N型MOSFET,放电控制管脚113与MOSFET的栅极电连接,MOSFET的源极与接地管脚112电连接,MOSFET的漏极、过流监测管脚114与负极输出触点132电连接。作为一种开关器件,MOSFET在栅极具有不同电压的情况下分别控制源极与漏极的通断,栅极的控制电压可以来自于放电控制管脚113。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本申请实施例中以N型MOSFET为例,实际中,也可以使用P型MOSFET,只需根据P型MOSFET的电学特性改变其源极和漏极的连接节点方向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参照图2,所述复位电路还包括第一限流电阻16;
所述第一限流电阻16连接在所述正极输入触点101与所述电压管脚111之间。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为了避免向电芯保护器件11提供的电流偏大损坏电芯保护器件11,可以在正极输入触点101与电压管脚111之间串联一个第一限流电阻16,通过第一限流电阻16减小流入电芯保护器件11的电流大小,以保护电芯保护器件1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限流电阻16的阻值可以根据电芯保护器件11的额定电流,以及与正极输入触点101连接的电源来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参照图3,所述复位电路还包括第二限流电阻17;
所述第二限流电阻17连接在所述过流监测管脚114与所述负极输出触点132之间。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为了避免过流监测管脚114线路上的电流偏大损坏电芯保护器件11,可以在过流监测管脚114与负极输出触点132之间串联一个第二限流电阻17,通过第二限流电阻17减小流经过流监测管脚114的电流大小,以保护电芯保护器件11。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限流电阻17的阻值可以根据电芯保护器件11中过流监测管脚114的电流监测上限来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参照图1,所述复位静触点14与所述放电控制管脚113电连接,所述复位动触点15与所述负极输出触点132电连接。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复位静触点14与放电控制管脚113电连接,将复位动触点15与负极输出触点132电连接。对于电芯保护器件11而言,在电路正常工作时,也就是复位静触点14与复位动触点15处于断开时,放电控制管脚113会保持输出高电平,维持放电控制器件12的导通状态,使得供电电源可以通过该电路向外供电。基于电芯保护器件11的工作机制,一旦出现放电过流或者短路的情况,此时,放电控制管脚113会拉低为低电平,将放电控制器件12关闭,切断放电通路。则可以理解,当复位静触点14与复位动触点15接触导通时,即就是放电控制管脚113直接与负极输出触点132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放电控制管脚113上的电平信号被强制拉低,可以将放电控制器件12关闭,切断放电通路,起到强制断电的目的。
因此,当该电路应用于电池或电子设备时,当电子设备进入死机等异常情况,用户按开关机键无法复位系统时,通过外部顶针瞬间将复位静触点14与复位动触点15短接,相当于将放电控制管脚113瞬间拉低,放电控制器件12无法维持导通,系统就会直接掉电,当松开顶针复位静触点14与复位动触点15,保持断开状态,放电控制管脚113可以恢复高电平,放电控制器件12恢复导通,系统可以正常供电,此时用户按开机键就可以正常开机,从而达到硬件重启复位的效果。
可选地,参照图4,所述复位电路还包括第三限流电阻18;
所述第三限流电阻18连接在所述复位静触点14与所述放电控制管脚113之间。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当复位静触点14与放电控制管脚113电连接,复位动触点15与负极输出触点132电连接时,在这种连接方式中,实质上,等效于电流可以通过电压管脚111流入电芯保护器件11,从放电控制管脚113流出电芯保护器件11,可以通过在复位静触点14与放电控制管脚113之间串联第三限流电阻18,防止电流偏大损坏电芯保护器件11。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正极输入触点101与电压管脚111之间串联有第一限流电阻16的情况下,此时,第三限流电阻18的阻值可以适当减小。
可选地,参照图5,所述复位静触点14与所述电压管脚111电连接,所述复位动触点14与所述负极输出触点132电连接。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复位静触点14与电压管脚111电连接,复位动触点14与负极输出触点132电连接。在这种连接方式中,当复位动触点14与复位动触点15短接时,等效于供电电源被短接,此时,流经电芯保护器件11的电流大小远远小于其工作所需的额定电流,也就是说,电芯保护器件11瞬间掉电,无法正常维持放电控制管脚113的高电平,相当于将放电控制管脚113瞬间拉低,放电控制器件12无法维持导通,系统就会直接掉电。
因此,当该电路应用于电池或电子设备时,当电子设备进入死机等异常情况,用户按开关机键无法复位系统时,通过外部顶针瞬间将复位静触点14与复位动触点15短接,相当于间接地将放电控制管脚113瞬间拉低,放电控制器件12无法维持导通,系统就会直接掉电,当松开顶针复位静触点14与复位动触点15,保持断开状态,放电控制管脚113可以恢复高电平,放电控制器件12恢复导通,系统可以正常供电,此处用户按开机键就可以正常开机,从而达到硬件重启复位的效果。
可选地,参照图5,所述复位电路还包括第四限流电阻19;
所述第四限流电阻19连接在所述复位静触点14与所述电压管脚111之间。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当复位静触点14与电压管脚111电连接,复位动触点14与负极输出触点132电连接时,在这种连接方式中,实质上,等效于供电电源被短接,为了降低短接过流的安全风险,可以在复位静触点14与电压管脚111之间串联一个第四限流电阻19,用于降低短路电流,防止瞬时电流偏大损坏电源。当需要说明的是,当在正极输入触点101与电压管脚111之间串联有第一限流电阻16时,假设第一限流电阻16的阻值为R1,第四限流电阻19的阻值为R4,R4的数值可按照如下规则选用:短路电流I最大为Vbat/(R1+R4),因此R4最小为Vbat/I-R1。
可选地,参照图6,所述复位电路还包括第五限流电阻20;
所述复位静触点14与所述正极输出触点131电连接,所述复位动触点15与所述过流监测管脚114电连接;
所述第五限流电阻20连接在所述复位静触点14与所述正极输出触点131之间。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对于电芯保护器件11而言,其内部的保护机制如下:对于过流监测管脚114,当施加在过流监测管脚114上的电压Vm超过放电过流保护门限电压Vdio时,电芯保护器件11会关闭放电控制管脚113,切断放电控制器件12。需要说明的是,放电过流保护门限电压Vdio即就是放电电流与放电控制器件12导通阻抗的乘积,当电路中存在充电控制器件时,Vdio即就是放电电流与充电和放电控制器件的导通阻抗的乘积。在此基础上,若将复位静触点14与复位动触点15短接导通,相当于通过连接在复位静触点14与正极输出触点13之间的第五限流电阻20将Vm拉高。那么只需要保证Vm大于Vdio即可关闭放电控制管脚113,切断放电控制器件12。假设第二限流电阻17的阻值为R2,第五限流电阻20的阻值为R5,那么,也就是说,当Vbat×R2/(R2+R5)>Vdio,也就是R5<(Vbat-Vdio)R2/Vdio时,电芯保护器件11会关闭放电控制管脚113,切断放电控制器件12。
因此,当该电路应用于电池或电子设备时,当电子设备进入死机等异常情况,用户按开关机键无法复位系统时,通过外部顶针瞬间将复位静触点14与复位动触点15短接,相当于强制向过流监测管脚114输入了超过放电过流保护门限的电压,使得放电控制管脚113关闭。对于具有自恢复功能的电芯保护器件11而言,当松开顶针复位静触点14与复位动触点15后,放电控制管脚113便可自动重新开启,用户按开机键就可以正常开机,当电芯保护器件11不具备自恢复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连接充电器的方式进行激活,重新开启放电控制管脚113,然后按开机键就可以正常开机,从而达到硬件重启复位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电芯和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复位电路;
所述电芯的极耳与所述电源输入触点10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这种电池包括电芯和上述的任一种复位电路,需要说明的是,电芯为化学能和电能的转换装置,而复位电路可以是该电池中电池保护板上一部分,该复位电路可以在加工制造电路保护板时加工在电路板上,电芯的极耳可以与电路保护板焊接为一体,可将电芯的正极极耳与正极输入触点101焊接,将电芯的负极极耳与负极输入触点102焊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复位电路或上述的电池。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前述的复位电路也可以单独作为电路单元存在被设计在电子设备的主板电路中,也就是将对电芯的保护功能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不是电池中。当电子设备中安装入电池时,电子设备同样具备快速有效硬件复位重启的功能。另外,也可以将上述具备前述复位电路的电池应用在电子设备中,无论是做成可拆卸的方式,还是电池盖不可拆卸的方式,均可提升用户在面临电子设设备需要复位重启时的便利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关于电池和电子设备的有益效果,同样可参照前述复位电路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7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3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301、网络模块302、音频输出单元303、输入单元304、传感器305、显示单元306、用户输入单元307、接口单元308、存储器309、以及处理器3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3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310逻辑相连,电源还可以与前述的复位电路连接,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7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3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3041和麦克风3042,图形处理器3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306可包括显示面板3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3061。用户输入单元307包括触控面板3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3072。触控面板3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3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3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3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处理器3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310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电源输入触点、电芯保护器件、放电控制器件、电源输出触点、复位静触点和复位动触点;
所述电源输入触点用于与电源极耳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入触点还与所述电芯保护器件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电芯保护器件供电;
所述电芯保护器件与所述放电控制器件以及所述电源输出触点电连接,所述复位静触点、所述复位动触点分别连接在所述电芯保护器件的不同管脚上;
在所述复位静触点与所述复位动触点导通的情况下,所述电芯保护器件控制所述放电控制器件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触点包括正极输入触点和负极输入触点,所述电源输出触点包括正极输出触点和负极输出触点,所述电芯保护器件包括电压管脚、接地管脚、放电控制管脚和过流监测管脚;
所述正极输入触点、所述正极输出触点与所述电压管脚电连接,所述负极输入触点与所述接地管脚电连接;
所述放电控制器件为N型MOSFET,所述放电控制管脚与所述放电控制器件的栅极电连接,所述放电控制器件的源极与所述接地管脚电连接,所述放电控制器件的漏极、所述过流监测管脚与所述负极输出触点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电路还包括第一限流电阻;
所述第一限流电阻连接在所述正极输入触点与所述电压管脚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电路还包括第二限流电阻;
所述第二限流电阻连接在所述过流监测管脚与所述负极输出触点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静触点与所述放电控制管脚电连接,所述复位动触点与所述负极输出触点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电路还包括第三限流电阻;
所述第三限流电阻连接在所述复位静触点与所述放电控制管脚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静触点与所述电压管脚电连接,所述复位动触点与所述负极输出触点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电路还包括第四限流电阻;
所述第四限流电阻连接在所述复位静触点与所述电压管脚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电路还包括第五限流电阻;
所述复位静触点与所述正极输出触点电连接,所述复位动触点与所述过流监测管脚电连接;
所述第五限流电阻连接在所述复位静触点与所述正极输出触点之间。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复位电路。
CN202022667631.2U 2020-11-17 2020-11-17 复位电路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3243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7631.2U CN213243957U (zh) 2020-11-17 2020-11-17 复位电路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7631.2U CN213243957U (zh) 2020-11-17 2020-11-17 复位电路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43957U true CN213243957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82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67631.2U Active CN213243957U (zh) 2020-11-17 2020-11-17 复位电路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439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1425B (zh) 一种开关机电路
CN102842292A (zh) 电源管理电路及使用该电路的显示装置
CN112886664B (zh) 电子设备
WO2023061333A1 (zh) 泄放电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泄放器件及电子设备
EP4002545A1 (en) Charging/discharging protection circuit, terminal device, and battery discharging control method
WO2024061191A1 (zh) 电子设备
CN213243957U (zh) 复位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1490570B (zh) 保护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0989817B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开机管理方法
CN217904074U (zh) 电子设备
CN107272864B (zh) 一种复位电路、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12671061B (zh) 电池保护板控制系统及终端
CN202550660U (zh)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及其供电电路
CN102685281B (zh)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CN212784771U (zh) 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1497947U (zh) 一种嵌入式芯片的电源管理电路
CN107546971A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电源控制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智能终端
CN108879587B (zh) 保护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8258757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设备
CN202512507U (zh) 电源开关电路
CN112290639A (zh) 一种充电接口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05870994B (zh) 终端设备
CN201945944U (zh) 电源控制电路、电源控制装置及其可携式电子装置
TWI829536B (zh) 充電控制電路
CN216118554U (zh) 一种时钟电路、主板及计算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