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43582U - 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43582U
CN213243582U CN202021732770.2U CN202021732770U CN213243582U CN 213243582 U CN213243582 U CN 213243582U CN 202021732770 U CN202021732770 U CN 202021732770U CN 213243582 U CN213243582 U CN 2132435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module
power supply
resistor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327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彬
李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ihui Automobile Art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ihui Automobile Art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ihui Automobile Art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ihui Automobile Art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327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435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435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435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属于充放电控制技术领域,包含锂电池模块以及与其连接的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锂电池模块包含反激式开关电源、充电控制电路、可充电锂电池、放电控制电路,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包含充电电流检测模块、端电压检测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微控制器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放电电流检测模块、人机交互模块、PWM驱动器、存储器模块、时钟模块、供电转换电路、电源模块;通过对锂电池工作过程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进行分析,合理控制锂电池的工作进程,从而保证和提高了锂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充放电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锂电池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锂电池的电池容量、耐压情况以及稳定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锂电池现阶段广泛用于发电行业,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储能电源系统中,同时,也广泛涉及到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交通行业以及延伸到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多个重要领域。锂离子电池因为它自身的性能优势,从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今已经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手提电脑、摄像机、手机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现阶段锂离子电池的周边技术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已经处于瓶颈阶段,所以,对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精准控制和相关的必要保护,是影响锂离子电池现阶段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
目前,国内外关于锂离子电池的研究都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在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产品研究上都已取得了重大进展。锂离子电池的商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化,推广应用的条件已经非常成熟。世界上有许多公司都加入了现阶段的锂离子电池研究、开发行列中,目前走在前列的有:索尼、三洋、东芝、三菱、松下、三星等公司。锂电池现阶段的发展趋势为:在提供大容量电能的同时,需要尽量减轻重量,提高整个电源系统的使用效率和寿命。因此,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系统,将具有更快速的充电速率和更强健的系统保护能力,同时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的优良性能和广泛应用价值,将进一步取代传统的充电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通过对锂电池工作过程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进行分析,合理控制锂电池的工作进程,从而保证和提高了锂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包含锂电池模块以及与其连接的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锂电池模块包含反激式开关电源、充电控制电路、可充电锂电池、放电控制电路,所述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可充电锂电池的输入端,所述可充电锂电池的输出端连接放电控制电路输入端;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包含充电电流检测模块、端电压检测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微控制器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放电电流检测模块、人机交互模块、PWM驱动器、存储器模块、时钟模块、供电转换电路、电源模块;所述充电电流检测模块、端电压检测模块、放电电流检测模块分别通过数据预处理模块与微控制器模块连接,所述人机交互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存储器模块和时钟模块分别与微控制器模块连接,所述PWM驱动器分别和微控制器模块、充电控制电路、放电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通过供电转换电路连接微控制器模块,用于提供所需电能;
所述供电转换电路包含DC12V电压输入端、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LM2576S-5.0电源芯片、第二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三电容、5V电压输出端、5V电压输入端、第四电容、TPS7A7001电源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五电容和3.3V电压输出端;
所述DC12V电压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和LM2576S-5.0电源芯片的VIN端,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LM2576S-5.0电源芯片的EN#端、LM2576S-5.0电源芯片的GND端、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LM2576S-5.0电源芯片的VOUT端和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容的另一端、LM2576S-5.0电源芯片的FB端、5V输出端连接;
5V输入端分别与第四电容的一端、TPS7A7001电源芯片的EN端和TPS7A7001电源芯片的IN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TPS7A7001电源芯片的GND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和TPS7A7001电源芯片的FB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电容的一端、TPS7A7001电源芯片的OUT端、3.3V输出端,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反激式开关电源包含EMI滤波模块、高频变压器以及环路补偿模块;所述EMI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高频变压器的输入端,所述高频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环路补偿模块的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含信号控制端、充电电源端、设备供电端、电池端、三极管、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其中,所述充电电源端通过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接地;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信号控制端和充电电源端,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还通过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通过第一二极管连接所述充电电源端,漏极连接所述设备供电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通过第一二极管连接所述充电电源端,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连接点,漏极连接所述电池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含芯片nRF24L01、稳压芯片LM1117、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解电容Cb1、晶振X1、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阻R1、电阻R2、天线;
其中,电阻R1的一端与芯片nRF24L01的XC1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芯片nRF24L01的XC2端连接,晶振X1的两端与电阻R1并联,电容C8的一端与芯片nRF24L01的XC1端串联,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9与芯片nRF24L01的XC2端串联,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一端与芯片nRF24L01的IREF电流输入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0的一端与芯片nRF24L01的DVDD端连接,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芯片nRF24L01的ANT2端分别与电感L1的一端、电感L3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感L2的一端连接,电感L2的另一端与芯片nRF24L01的VDD_PA端连接,芯片nRF24L01的ANT1端连接在电感L1、电感L2之间,芯片nRF24L01的VDD_PA端分别与电容C6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容C6、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3的一端与芯片nRF24L01的ANT2端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天线、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5V的输入电源分别与LM1117稳压芯片的Vin输入端、电容C3的一端、电解电容Cb1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LM1117稳压芯片的GDN端、电容C2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并接地,芯片nRF24L01的8、14、17、20的引脚均为VSS接地端,并联后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LM1117稳压芯片的Vout端、电容C2的另一端、+3.3V的电源端连接,芯片nRF24L01的7、15、18的引脚均为输入电源端,并联后与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EMI滤波模块包含共模电感、X电容、Y电容与泄放电阻;所述共模电感由两个同向绕制的线圈组成,用于消除回路差分电流;所述X电容并接在共模电感两侧,用于消除差模干扰;所述Y电容跨接在输出端且串联中点接地,用于抑制共模干扰;所述泄放电阻用于消除在滤波器中出现的静电积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充电电流检测模块采用霍尔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放电电流检测模块也采用霍尔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采用具有ARM最新的、先进架构的Corte-M3内核STM32控制器作为主控芯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锂电池工作过程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进行分析,合理控制锂电池的工作进程,从而保证和提高了锂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2、采用了MOS管作为功率器件,电源效率高;在设备电池充电时,能够切断电池供电,改为电源为设备供电,以保护电池,延长电池寿命;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控制设备的开关机,还可以通过硬件复位口进行复位,从而使设备关机;
3、本实用新型数据传输模块采用nRF24L01芯片后的无线收发电路功耗降低;射频信号可高速发射、抗干扰性强,传输距离更远,更适合复杂场景,提高了系统整体的性能和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EMI滤波模块包含共模电感、X电容、Y电容与泄放电阻,可以有效滤除电网中的共模与差模干扰,所述共模电感由两个同向绕制的线圈组成,用于消除回路差分电流;X电容并接在共模电感两侧,用于消除差模干扰;Y电容跨接在输出端且串联中点接地,用于抑制共模干扰;泄放电阻用于消除在滤波器中出现的静电积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锂电池模块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放电控制模块的结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供电转换电路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充电控制电路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数据传输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包含锂电池模块以及与其连接的充放电控制模块,如图1所示,所述锂电池模块包含反激式开关电源、充电控制电路、可充电锂电池、放电控制电路,所述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可充电锂电池的输入端,所述可充电锂电池的输出端连接放电控制电路输入端;如图2所示,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包含充电电流检测模块、端电压检测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微控制器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放电电流检测模块、人机交互模块、PWM驱动器、存储器模块、时钟模块、供电转换电路、电源模块;所述充电电流检测模块、端电压检测模块、放电电流检测模块分别通过数据预处理模块与微控制器模块连接,所述人机交互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存储器模块和时钟模块分别与微控制器模块连接,所述PWM驱动器分别和微控制器模块、充电控制电路、放电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通过供电转换电路连接微控制器模块,用于提供所需电能;
如图3所示,所述供电转换电路包含DC12V电压输入端、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LM2576S-5.0电源芯片、第二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三电容、5V电压输出端、5V电压输入端、第四电容、TPS7A7001电源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五电容和3.3V电压输出端;
所述DC12V电压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和LM2576S-5.0电源芯片的VIN端,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LM2576S-5.0电源芯片的EN#端、LM2576S-5.0电源芯片的GND端、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LM2576S-5.0电源芯片的VOUT端和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容的另一端、LM2576S-5.0电源芯片的FB端、5V输出端连接;
5V输入端分别与第四电容的一端、TPS7A7001电源芯片的EN端和TPS7A7001电源芯片的IN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TPS7A7001电源芯片的GND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和TPS7A7001电源芯片的FB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电容的一端、TPS7A7001电源芯片的OUT端、3.3V输出端,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反激式开关电源包含EMI滤波模块、高频变压器以及环路补偿模块;所述EMI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高频变压器的输入端,所述高频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环路补偿模块的输入端。
如图4所示,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含信号控制端、充电电源端、设备供电端、电池端、三极管、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其中,所述充电电源端通过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接地;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信号控制端和充电电源端,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还通过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通过第一二极管连接所述充电电源端,漏极连接所述设备供电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通过第一二极管连接所述充电电源端,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连接点,漏极连接所述电池端。
如图5所示,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含芯片nRF24L01、稳压芯片LM1117、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解电容Cb1、晶振X1、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阻R1、电阻R2、天线;
其中,电阻R1的一端与芯片nRF24L01的XC1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芯片nRF24L01的XC2端连接,晶振X1的两端与电阻R1并联,电容C8的一端与芯片nRF24L01的XC1端串联,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9与芯片nRF24L01的XC2端串联,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一端与芯片nRF24L01的IREF电流输入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0的一端与芯片nRF24L01的DVDD端连接,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芯片nRF24L01的ANT2端分别与电感L1的一端、电感L3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感L2的一端连接,电感L2的另一端与芯片nRF24L01的VDD_PA端连接,芯片nRF24L01的ANT1端连接在电感L1、电感L2之间,芯片nRF24L01的VDD_PA端分别与电容C6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容C6、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3的一端与芯片nRF24L01的ANT2端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天线、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5V的输入电源分别与LM1117稳压芯片的Vin输入端、电容C3的一端、电解电容Cb1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LM1117稳压芯片的GDN端、电容C2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并接地,芯片nRF24L01的8、14、17、20的引脚均为VSS接地端,并联后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LM1117稳压芯片的Vout端、电容C2的另一端、+3.3V的电源端连接,芯片nRF24L01的7、15、18的引脚均为输入电源端,并联后与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EMI滤波模块包含共模电感、X电容、Y电容与泄放电阻;所述共模电感由两个同向绕制的线圈组成,用于消除回路差分电流;所述X电容并接在共模电感两侧,用于消除差模干扰;所述Y电容跨接在输出端且串联中点接地,用于抑制共模干扰;所述泄放电阻用于消除在滤波器中出现的静电积累。EMI滤波模块:开关电源产生的电磁干扰(EMI)主要以传导干扰和近场干扰为主,包括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2种状态。EMI滤波器可以有效滤除电网中的共模与差模干扰。EMI滤波电路主要由共模电感、X电容、Y电容与泄放电阻组成。共模电感由两个同向绕制的线圈组成,用于消除回路差分电流;X电容并接在共模电感两侧,用于消除差模干扰;Y电容跨接在输出端且串联中点接地,用于抑制共模干扰;泄放电阻用于消除在滤波器中可能出现的静电积累。
高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设计是开关电源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变压器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开关电源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性能。所述充电电流检测模块采用霍尔传感器。所述放电电流检测模块也采用霍尔传感器。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采用具有ARM最新的、先进架构的Corte-M3内核STM32控制器作为主控芯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锂电池工作过程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进行分析,合理控制锂电池的工作进程,从而保证和提高了锂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采用了MOS管作为功率器件,电源效率高;在设备电池充电时,能够切断电池供电,改为电源为设备供电,以保护电池,延长电池寿命;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控制设备的开关机,还可以通过硬件复位口进行复位,从而使设备关机;
本实用新型数据传输模块采用nRF24L01芯片后的无线收发电路功耗降低;射频信号可高速发射、抗干扰性强,传输距离更远,更适合复杂场景,提高了系统整体的性能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EMI滤波模块包含共模电感、X电容、Y电容与泄放电阻,可以有效滤除电网中的共模与差模干扰,所述共模电感由两个同向绕制的线圈组成,用于消除回路差分电流;X电容并接在共模电感两侧,用于消除差模干扰;Y电容跨接在输出端且串联中点接地,用于抑制共模干扰;泄放电阻用于消除在滤波器中出现的静电积累。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锂电池模块以及与其连接的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锂电池模块包含反激式开关电源、充电控制电路、可充电锂电池、放电控制电路,所述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可充电锂电池的输入端,所述可充电锂电池的输出端连接放电控制电路输入端;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包含充电电流检测模块、端电压检测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微控制器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放电电流检测模块、人机交互模块、PWM驱动器、存储器模块、时钟模块、供电转换电路、电源模块;所述充电电流检测模块、端电压检测模块、放电电流检测模块分别通过数据预处理模块与微控制器模块连接,所述人机交互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存储器模块和时钟模块分别与微控制器模块连接,所述PWM驱动器分别和微控制器模块、充电控制电路、放电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通过供电转换电路连接微控制器模块,用于提供所需电能;
所述供电转换电路包含DC12V电压输入端、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LM2576S-5.0电源芯片、第二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三电容、5V电压输出端、5V电压输入端、第四电容、TPS7A7001电源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五电容和3.3V电压输出端;
所述DC12V电压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和LM2576S-5.0电源芯片的VIN端,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LM2576S-5.0电源芯片的EN#端、LM2576S-5.0电源芯片的GND端、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LM2576S-5.0电源芯片的VOUT端和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容的另一端、LM2576S-5.0电源芯片的FB端、5V输出端连接;
5V输入端分别与第四电容的一端、TPS7A7001电源芯片的EN端和TPS7A7001电源芯片的IN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TPS7A7001电源芯片的GND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和TPS7A7001电源芯片的FB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电容的一端、TPS7A7001电源芯片的OUT端、3.3V输出端,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激式开关电源包含EMI滤波模块、高频变压器以及环路补偿模块;所述EMI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高频变压器的输入端,所述高频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环路补偿模块的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含信号控制端、充电电源端、设备供电端、电池端、三极管、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其中,所述充电电源端通过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接地;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信号控制端和充电电源端,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还通过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通过第一二极管连接所述充电电源端,漏极连接所述设备供电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通过第一二极管连接所述充电电源端,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连接点,漏极连接所述电池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含芯片nRF24L01、稳压芯片LM1117、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解电容Cb1、晶振X1、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阻R1、电阻R2、天线;
其中,电阻R1的一端与芯片nRF24L01的XC1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芯片nRF24L01的XC2端连接,晶振X1的两端与电阻R1并联,电容C8的一端与芯片nRF24L01的XC1端串联,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9与芯片nRF24L01的XC2端串联,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一端与芯片nRF24L01的IREF电流输入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0的一端与芯片nRF24L01的DVDD端连接,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芯片nRF24L01的ANT2端分别与电感L1的一端、电感L3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感L2的一端连接,电感L2的另一端与芯片nRF24L01的VDD_PA端连接,芯片nRF24L01的ANT1端连接在电感L1、电感L2之间,芯片nRF24L01的VDD_PA端分别与电容C6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容C6、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3的一端与芯片nRF24L01的ANT2端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天线、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5V的输入电源分别与LM1117稳压芯片的Vin输入端、电容C3的一端、电解电容Cb1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LM1117稳压芯片的GDN端、电容C2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并接地,芯片nRF24L01的8、14、17、20的引脚均为VSS接地端,并联后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LM1117稳压芯片的Vout端、电容C2的另一端、+3.3V的电源端连接,芯片nRF24L01的7、15、18的引脚均为输入电源端,并联后与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MI滤波模块包含共模电感、X电容、Y电容与泄放电阻;所述共模电感由两个同向绕制的线圈组成,用于消除回路差分电流;所述X电容并接在共模电感两侧,用于消除差模干扰;所述Y电容跨接在输出端且串联中点接地,用于抑制共模干扰;所述泄放电阻用于消除在滤波器中出现的静电积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流检测模块采用霍尔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流检测模块也采用霍尔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采用具有ARM最新的、先进架构的Corte-M3内核STM32控制器作为主控芯片。
CN202021732770.2U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 Active CN2132435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2770.2U CN213243582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2770.2U CN213243582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43582U true CN213243582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96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32770.2U Active CN213243582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435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9793A (zh) * 2022-01-28 2022-05-17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景区全方位自助旅游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9793A (zh) * 2022-01-28 2022-05-17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景区全方位自助旅游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7851C (zh) 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光伏系统
CN206211639U (zh) 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复合储能装置
CN105356562A (zh) 一种分段发射式电动汽车在线动态无线供电系统
CN109842191B (zh) 一种复合电源系统及其功率分配方法
CN202906547U (zh) 一种车载电池充电装置
CN102035265A (zh) 电容器储能电池无线充电系统
CN213243582U (zh) 一种汽车用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
CN204696725U (zh) 一种通用型快速充电器
CN112104109B (zh) 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控制器电路
CN105790393A (zh) 一种无线充电控制系统
CN210041654U (zh) 并联双向dcdc电池化成分容检测电源
CN110649690B (zh) 直流dvr大容量超级电容锂电池混合储能系统
CN207972541U (zh) 一种充电桩智能充电模块
CN215990291U (zh) 一种基于pic单片机的风电变桨驱动器专用超级电容充电器
CN114454739A (zh) 短分段发射线圈并联型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
CN201877874U (zh) 大容量锂电池组充电电路
CN210652707U (zh) 一种多功能车载充电机
CN210297326U (zh) 一种一站式电子设备移动电源
CN111785888A (zh) 一种通讯储能电池系统
CN216056375U (zh) 一种车载电池管理系统宽电压主动均衡电路
CN207265867U (zh) 一种车载降压dc/dc电源
CN102148523B (zh) 节能型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
CN201839020U (zh) 同时控制混合动力汽车电机和dc-dc电源的控制系统
CN215991289U (zh) 一种led车灯模组用驱动模块
CN212323120U (zh) 一种通讯储能电池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