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30051U - 一种地埋式双柱垃圾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埋式双柱垃圾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30051U
CN213230051U CN202021197435.7U CN202021197435U CN213230051U CN 213230051 U CN213230051 U CN 213230051U CN 202021197435 U CN202021197435 U CN 202021197435U CN 213230051 U CN213230051 U CN 213230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body
jacking
column
garbage
box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9743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智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zhou Changjian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zhou Changjian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zhou Changjian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zhou Changjian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9743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30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30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300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埋式双柱垃圾站,包括设置于地坑内的垃圾箱和两组顶升组件,垃圾箱包括箱体、固定于箱体上端口的上箱盖以及铰接于箱体下端口的下箱盖,两组顶升组件分别设置于箱体的两侧,顶升组件包括顶升油缸和抬升柱,抬升柱包括基柱以及与基柱同轴滑动连接的顶升杆,基柱底部铰接于地坑一侧的上表面,顶升杆的上端固定有支撑座,支撑座侧壁与箱体的侧壁中部铰接,且支撑座顶部与上箱盖下表面形成支撑,顶升油缸的缸筒铰接在地坑坑底,顶升油缸的活塞杆与顶升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接偏移举升的方式使垃圾箱位移到空中,只需要垃圾车动作到垃圾箱便能进行垃圾转移,整个过程简单快捷,且生产成本不高。

Description

一种地埋式双柱垃圾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卫环保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埋式双柱垃圾站。
背景技术
地埋式垃圾站因其埋设于地表之下,不仅具有垃圾投放方便,还具有垃圾腐臭味不以散发在环境中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埋设于地表之下的特点,就会导致垃圾在转运时候不便于将垃圾直接转移至垃圾车上,往往会通过增加复杂的推料机构或者倾倒机构来实现垃圾的转移,使得生产成本大大增加。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埋式双柱垃圾站,该垃圾站通过直接偏移举升的方式使垃圾箱位移到空中,只需要垃圾车动作到垃圾箱便能进行垃圾转移,整个过程简单快捷,且生产成本不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埋式双柱垃圾站,包括设置于地坑内的垃圾箱和两组顶升组件,垃圾箱包括箱体、固定于箱体上端口的上箱盖以及铰接于箱体下端口的下箱盖,箱体上设置有用于打开下箱盖的控制油缸,上箱盖上设置有垃圾投放口,垃圾投放口处设置有密封门,上箱盖上设置有用于开闭密封门的控制机构,两组顶升组件分别设置于箱体的两侧,顶升组件包括顶升油缸和抬升柱,抬升柱包括基柱以及与基柱同轴滑动连接的顶升杆,基柱底部铰接于地坑一侧的上表面,顶升杆的上端固定有支撑座,支撑座侧壁与箱体的侧壁中部铰接,且支撑座顶部与上箱盖下表面形成支撑,顶升油缸的缸筒铰接在地坑坑底,顶升油缸的活塞杆与顶升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座的侧壁通过转销与箱体侧壁铰接,支撑座顶部呈上凸的弯弧状,该弯弧状所对应的弧心位于转销的中轴线上。
进一步地,密封门包括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相互并排设置并用于密封垃圾投放口,第一门体远离第二门体的一侧以及第二门体远离第一门体的一侧均通过合页与上箱盖铰接,以使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之间可相对或相背转动,控制机构包括两块限位板和两根转轴,两根转轴相互平行,且两根转轴分别位于第一门体远离第二门体的一侧以及第二门体远离第一门体的一侧,每根转轴上均设置有至少一组用于牵引与之靠近的第一门体或第二门体转动的牵引组件,两块限位板相互平行,且两块限位板分别位于转轴的两端,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块限位板可转动连接,其中一根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穿过两块限位板并设置有踏板,其中一块限位板内设置有用于使两根转轴同时相对或相背转动的联动组件。
进一步地,牵引组件包括把手、牵引轮和牵引绳,牵引轮固定套装在转轴上,把手固定在对应的第一门体或第二门体上,牵引绳一端与把手固定连接,另一端绕置在牵引轮上。
进一步地,限位板包括均带有内腔的中板以及分别连接在中板两端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联动组件包括滑杆、主动齿轮、过渡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位于第一端板内并套装在设置有踏板的转轴上,从动齿轮位于第二端板内并套装在另一根转轴上,过渡齿轮可转动设置于第二端板内并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滑杆可滑动地设置在中板内,滑杆一端穿入至第一端板内并设置有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一齿部,滑杆另一端穿入至第二端板内并设置有与过渡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齿部。
进一步地,滑杆一端穿入至第一端板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与第一端板内壁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中板远离密封门的一侧设置有平滑坡台。
进一步地,上箱盖的四周边沿均凹陷形成为斜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垃圾站通过设置顶升组件,顶升组件由两组可伸缩的机构配合使用以组成连杆组合形式,可实现垃圾箱在顶升的时候朝一侧偏移一定距离,从而使垃圾箱从地坑内脱离地坑并位于地坑一侧的空中,可便于垃圾车直接动作到其下方进行垃圾的投放转移,整个过程更简单快捷,并且顶升组件的结构形式也更加简单、可靠且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垃圾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板的颞部结构示意图。
图标:1-地坑;2-顶升油缸;3-抬升柱;4-箱体;5-上箱盖;6-控制机构;7-下箱盖;51-斜坡;61-密封门;62-把手;63-限位板;64-平滑坡台;65-转轴;66-牵引轮;67-牵引绳;68-踏板;630-第一端板;631-第二端板;632-滑杆;633-限位挡板;634-第一齿部;635-主动齿轮;636-复位弹簧;637-第二齿部;638-过渡齿轮;639-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埋式双柱垃圾站包括设置于地坑1内的垃圾箱和两组顶升组件,所述垃圾箱包括箱体4、上箱盖5和下箱盖7,箱体4采用上下均开放的筒体形式,所述上箱盖固定于箱体4的上端口处并密封该上端口,所述下箱盖7铰接于箱体4下端口处并用于活动密封该下端口,下箱盖7可以采用单开门的铰接形式,也可以采用双开门的铰接形式,此处采用单开门的形式,所述箱体4上设置有用于打开下箱盖7的控制油缸,控制油缸铰接在箱体4上,且控制油缸的活塞杆与下箱盖7非铰接的一侧铰接,当控制油缸伸长时并使下箱盖7打开,可进行垃圾投放,当控制油缸回缩时并将下箱盖7合上,从而对箱体4的下端口进行密封。
所述两组顶升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4的两侧(与控制油缸所在侧相邻的两侧),两组顶升组件分别用于支撑箱体4的一侧,在协同作用下降整个箱体4稳定支撑起来,以单组顶升组件为例展开说明,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升油缸2和抬升柱3,有两根具有伸缩功能的“连杆”组合为一个简单摆动式连杆机构。具体地,所述抬升柱3包括基柱以及与基柱同轴滑动连接的顶升杆,基柱一侧开有滑槽,所述顶升杆滑动配合在滑槽内,从而实现顶升杆与基柱的同轴滑动连接。所述基柱底部通过铰座铰接于所述地坑1一侧的上表面,优选为便于垃圾车移动的地坑1一侧的上表面,该上表面通常为地表面,所述顶升杆的上端固定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侧壁通过转销与箱体4的侧壁中部铰接,且所述支撑座顶部与上箱盖5下表面形成支撑,作为优选地,所述支撑座顶部呈上凸的弯弧状,该弯弧状所对应的弧心位于所述转销的中轴线上,这样便可进行一种光滑的圆弧式支撑,使得箱体4在顶升的整个过程中相对顶升杆进行转动,支撑座均能对上箱盖5下表面进行平滑的稳定支撑。所述顶升油缸2的缸筒铰接在地坑1靠近抬升柱3一侧坑底处,顶升油缸2的活塞杆与顶升杆固定连接,当顶升油缸2处于回缩初始状态时,顶升油缸2可以是竖直状态或者略微朝抬升柱3一侧倾斜,整个抬升柱3位于水平并朝顶升油缸2一侧倾斜的状态。控制顶升油缸2伸长,顶升油缸2作用在顶升杆上并使顶升杆相对基柱伸长,同时使整个抬升柱3朝远离顶升油缸2一侧转动,最终使整个垃圾箱实现上升并朝抬升柱3所在一侧偏移的目的,从而便于垃圾车动作于垃圾箱下方,进行垃圾投放转移的作业。整个过程简单快捷,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由于整个垃圾箱在平常使用状态下一般是处于埋设在地坑1内的状态,传统的垃圾箱上表面都会设置垃圾投放口,投放口处一般设置有密封板,当人们需要投放垃圾时,将密封板手动打开投放袋装垃圾即可。但这种方式存在操作不便,且具有一定安全隐患的缺陷,尤其是现在大多数场所都在应用移动式垃圾桶,将垃圾桶转移至垃圾站处,将垃圾桶进行倾倒便能将垃圾投放到垃圾投放口处,一个操作者几乎无法同时腾出双手将密封板打开并完成垃圾投喂动作,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申请将上箱盖进行一定改进,以便于使用者操作。具体地,所述上箱盖5上设置有垃圾投放口,所述垃圾投放口处设置有密封门61,所述上箱盖5上设置有用于开闭密封门61的脚踏型的控制机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门61包括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相互并排设置并用于密封所述垃圾投放口,即表示密封门61采用双开门的形式,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密封门61也可以采用单开门的形式。回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门体远离第二门体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门体远离第一门体的一侧均通过合页与所述上箱盖5铰接,以使所述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之间可相对或相背转动,即达到了双开门的功能。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两块限位板63和两根转轴65,两根转轴65相互平行,且两根转轴65分别位于第一门体远离第二门体的一侧以及第二门体远离第一门体的一侧,即表示两根转轴65分别位于密封门61中两个门体对应的铰接外侧,从而以便于对第一门体或第二门体进行外力作用。本实施例中,每根转轴65上均设置有三组用于牵引与之靠近的第一门体或第二门体转动的牵引组件,每根转轴65上的三组牵引组件平移式布置,以单组牵引组件为例展开说明,所述牵引组件包括把手62、牵引轮66和牵引绳67,所述牵引轮66固定套装在转轴65上,所述把手62固定在对应的第一门体或第二门体上,即表示靠近第一门体的牵引组件,其把手62固定在第一门体上,同理靠近第二门体的牵引组件,其把手62固定在第二门体上,所述牵引绳67一端与把手62固定连接,另一端绕置在所述牵引轮上66,通过转动转轴65,即可回收牵引绳67,从而使对应门体打开,完成垃圾投放口的开放动作。
为了使两侧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同步打开,所述两块限位板63相互平行,且两块限位板63分别位于所述转轴65的两端,即表示两块限位板63分别位于密封门61非铰接的两侧,所述转轴65的两端分别与两块限位板63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其中一根转轴65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穿过两块限位板63并设置有踏板68,踏板68主要用于垃圾投放者脚踏使用,因此踏板68的形式优选为初始水平或者倾斜度不超过30°的形式,投放者脚部对踏板68一侧施力,从而使踏板68转动,从而带动整个转轴65转动,使对应门体往外翻动以达到打开垃圾投放口的目的。当然,踏板68最大转动幅度不超过90°,使得门体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回复到原来密封状态。此外,其中一块限位板63内设置有用于使两根转轴65同时相对或相背转动的联动组件,即表示通过联动组件的作用,可以实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同步打开或关闭的目的。具体地,所述限位板63包括均带有内腔的中板以及分别连接在中板两端的第一端板630和第二端板631,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滑杆632、主动齿轮635、过渡齿轮638和从动齿轮639,所述主动齿轮635位于第一端板630内并套装在设置有踏板68的转轴65上,该转轴65作为主动转轴,所述从动齿轮639位于第二端板631内并套装在另一根转轴65上,所述过渡齿轮638通过轮轴与轴承可转动设置于第二端板631内并与从动齿轮639相互啮合,所述滑杆632通过滑槽和滑动凸起的形式可滑动地设置在中板内,滑杆632一端穿入至第一端板630内并设置有与主动齿轮635相互啮合的第一齿部634,所述滑杆632另一端穿入至第二端板631内并设置有与过渡齿轮638相互啮合的第二齿部637。脚踏踏板68,使得(主动)转轴转动,带动主动齿轮635转动,从而使滑杆632滑动,再通过过渡齿轮638带动从动齿轮639转动,最终使两根转轴65同时相对或相背转动,以达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同步打开或关闭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的最大转动程度为75°,即表示踏板68在外力作用下最大的转动角度也为75°,以便于轻质铝材制作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恢复到封闭的状态,为了使两者恢复到封闭状态的过程更快,所述滑杆632一端穿入至第一端板630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挡板633,所述限位挡板633与第一端板630内壁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636,复位弹簧636可具有一定阻力,并使滑杆632更快地恢复到初始状态。当垃圾投放者手推垃圾桶移动到上箱盖5上时,其从限位板63一侧进入并进行垃圾投放,所述中板远离密封门61的一侧设置有平滑坡台64,可便于移动式垃圾桶靠近垃圾投放口。此外,所述上箱盖5的四周边沿均凹陷形成为斜坡51,不仅可便于移动式垃圾桶通过,还具有防积水的作用,投放者双手推动垃圾桶经过斜坡51和平滑坡台64并靠近垃圾投放口然后一只脚踏住踏板68,并施力使踏板68转动,此时密封门61打开并可将垃圾桶转动倾倒而完成垃圾投放作业,一个人也能轻松完成此垃圾投放的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结构或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同时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实用新型。

Claims (8)

1.一种地埋式双柱垃圾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地坑内的垃圾箱和两组顶升组件,所述垃圾箱包括箱体、固定于箱体上端口的上箱盖以及铰接于箱体下端口的下箱盖,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打开下箱盖的控制油缸,所述上箱盖上设置有垃圾投放口,所述垃圾投放口处设置有密封门,所述上箱盖上设置有用于开闭密封门的控制机构,所述两组顶升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两侧,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升油缸和抬升柱,所述抬升柱包括基柱以及与基柱同轴滑动连接的顶升杆,所述基柱底部铰接于所述地坑一侧的上表面,所述顶升杆的上端固定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侧壁与箱体的侧壁中部铰接,且所述支撑座顶部与上箱盖下表面形成支撑,所述顶升油缸的缸筒铰接在地坑坑底,所述顶升油缸的活塞杆与顶升杆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双柱垃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侧壁通过转销与箱体侧壁铰接,所述支撑座顶部呈上凸的弯弧状,该弯弧状所对应的弧心位于所述转销的中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双柱垃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门包括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相互并排设置并用于密封所述垃圾投放口,所述第一门体远离第二门体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门体远离第一门体的一侧均通过合页与所述上箱盖铰接,以使所述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之间可相对或相背转动,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两块限位板和两根转轴,两根转轴相互平行,且两根转轴分别位于第一门体远离第二门体的一侧以及第二门体远离第一门体的一侧,每根转轴上均设置有至少一组用于牵引与之靠近的第一门体或第二门体转动的牵引组件,所述两块限位板相互平行,且两块限位板分别位于所述转轴的两端,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块限位板可转动连接,其中一根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穿过两块限位板并设置有踏板,其中一块限位板内设置有用于使两根转轴同时相对或相背转动的联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埋式双柱垃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包括把手、牵引轮和牵引绳,所述牵引轮固定套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把手固定在对应的第一门体或第二门体上,所述牵引绳一端与把手固定连接,另一端绕置在所述牵引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埋式双柱垃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包括均带有内腔的中板以及分别连接在中板两端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滑杆、主动齿轮、过渡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位于第一端板内并套装在设置有踏板的转轴上,所述从动齿轮位于第二端板内并套装在另一根转轴上,所述过渡齿轮可转动设置于第二端板内并与所述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滑杆可滑动地设置在中板内,所述滑杆一端穿入至第一端板内并设置有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一齿部,所述滑杆另一端穿入至第二端板内并设置有与过渡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齿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埋式双柱垃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一端穿入至第一端板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与第一端板内壁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埋式双柱垃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远离密封门的一侧设置有平滑坡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双柱垃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盖的四周边沿均凹陷形成为斜坡。
CN202021197435.7U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地埋式双柱垃圾站 Active CN213230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7435.7U CN213230051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地埋式双柱垃圾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7435.7U CN213230051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地埋式双柱垃圾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30051U true CN213230051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87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97435.7U Active CN213230051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地埋式双柱垃圾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300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46767B1 (en) Trash container
KR101946064B1 (ko) 종량제 봉투용 쓰레기통
WO2005092743A1 (en) A bin compactor
US3961573A (en) Refuse bin with power-actuated compactor blade
CN213230051U (zh) 一种地埋式双柱垃圾站
CN201347264Y (zh) 地埋式垃圾箱
CN201520521U (zh) 脚踏开盖废物收集箱
CN109250338A (zh) 一种带提升作用的电动垃圾翻斗窗
CN209023539U (zh) 一种电动垃圾翻斗窗
CN212686519U (zh) 一种垃圾桶
CN219619993U (zh) 一种立式垃圾运转箱
CN211092650U (zh) 一种工程造价用的档案管理柜
CN109292325B (zh) 一种向下卸料的垃圾桶
CN207698503U (zh) 一种方便更换垃圾袋的可升降式生活用垃圾装置
CN202038640U (zh) 环保垃圾桶
CN213385954U (zh) 具有缓冲功能的地埋垃圾桶
CN220282383U (zh) 一种自动倾倒垃圾的垃圾箱
CN107499789B (zh) 一种翻转盖垃圾桶
CN215993244U (zh) 一种翻转橱柜
CN217171875U (zh) 一种不易倾倒的户外塑料垃圾桶
CN206218568U (zh) 一种带收集口的垃圾桶
CN212530933U (zh) 一种垃圾桶盖开合与破袋机构
CN212173306U (zh) 一种具有上翻盖的垃圾桶
CN215754436U (zh) 一种基于重力自适应折叠垃圾桶
CN217416919U (zh) 一种防倾倒不锈钢垃圾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