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20305U - 一种医疗氧气管的改良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疗氧气管的改良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20305U
CN213220305U CN202021732720.4U CN202021732720U CN213220305U CN 213220305 U CN213220305 U CN 213220305U CN 202021732720 U CN202021732720 U CN 202021732720U CN 213220305 U CN213220305 U CN 2132203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oxygen
humidifying bottle
double
med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3272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洪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73272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203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203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203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氧气管的改良管结构,包括湿化瓶和氧气管,所述湿化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柱,所述气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双头连接管,所述双头连接管的一端插接有插接管,所述插接管的一端套接有氧气管,所述湿化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放置圆筒,所述放置圆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把手。该医疗氧气管的改良管结构,通过双头连接管的设置,使该装置连接两根氧气管,可以使两位患者同时使用,提高了湿化瓶的加湿效率,来节省医疗成本,通过插接管的设置,可以方便操作人员连接氧气管,通过放置圆筒和移动把手的设置,可以方便操作人员移动湿化瓶。

Description

一种医疗氧气管的改良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氧气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疗氧气管的改良管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输氧是用特制双侧鼻导管插人双鼻孔内吸氧的方法,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人体的氧气供应,减轻因代偿缺氧所增加的呼吸和循环负担,不同疾病所致缺氧的原因不同,而医学上空气的湿度与呼吸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在一定的湿度下氧气比较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一般人在45%~55%的相对湿度下感觉最舒适,当湿化瓶中的水温保持在32℃~38℃时,氧气充分湿化,这种程度下的氧气对病人肺部、鼻腔、气管等生理结构是最适宜的,病人的主观舒适度也会下降。
但是目前氧气湿化装置一般采用单根氧气管,所以只能给一位患者进行加湿,这样就导致到加湿效果较低,使医院需要准备很多的氧气湿化装置,增大了医院的医疗成本,所以需要对氧气湿化装置所用的医疗氧气管进行改良管结构,而且传统中的氧气湿化装置并没有固定结构,但有时使用时无法直接插入输氧管道上,所以就会导致放置比较麻烦,只能放置在病床上的床柜上,会占据一定的空间,而且会容易摔倒,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氧气管的改良管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医疗氧气管的改良管结构,包括湿化瓶和氧气管,所述湿化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柱,所述气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双头连接管,所述双头连接管的一端插接有插接管,所述插接管的一端套接有氧气管,所述湿化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放置圆筒,所述放置圆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把手,所述移动把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半环,所述固定半环的顶部通过滑道滑动连接有滑动半环,所述移动把手和滑动半环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移动螺栓。
可选的,所述固定半环和滑动半环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可选的,所述湿化瓶的尺寸与所述放置圆筒的尺寸相适配,所述放置圆筒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
可选的,所述插接管和移动螺栓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
可选的,所述插接管的尺寸与所述双头连接管和氧气管的尺寸均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湿化瓶的另一侧设置有刻度。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氧气管的改良管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医疗氧气管的改良管结构,通过双头连接管的设置,使该装置连接两根氧气管,可以使两位患者同时使用,提高了湿化瓶的加湿效率,来节省医疗成本,通过插接管的设置,可以方便操作人员连接氧气管,通过放置圆筒和移动把手的设置,可以方便操作人员移动湿化瓶。
2、该医疗氧气管的改良管结构,通过固定半环和滑动半环的设置,可以方便将湿化瓶固定在输液架或病床边床头柜上,来方便该装置固定放置,通过移动螺栓的设置,可以使该装置加强固定能力,通过防滑垫的设置,可以起到保护和防滑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湿化瓶;2、氧气管;3、出气管;4、双头连接管;5、插接管;6、放置圆筒;7、转轴;8、移动把手;9、固定半环;10、滑动半环;11、移动螺栓;12、防滑垫;13、气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疗氧气管的改良管结构,包括湿化瓶1和氧气管2,湿化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柱13,气柱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气管3,出气管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双头连接管4,双头连接管4的一端插接有插接管5,插接管5的一端套接有氧气管2,湿化瓶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放置圆筒6,放置圆筒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7,转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把手8,移动把手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半环9,固定半环9的顶部通过滑道滑动连接有滑动半环10,通过固定半环9和滑动半环10的设置,可以方便将湿化瓶1固定在输液架或病床边床头柜上,来方便该装置固定放置,移动把手8和滑动半环10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移动螺栓11,通过移动螺栓11的设置,可以使该装置加强固定能力;
为了使该装置提高湿化瓶1的加湿效率,通过双头连接管4的设置,使该装置连接两根氧气管2,可以使两位患者同时使用来实现,可以节省医疗成本,为了方便该装置连接氧气管2,通过插接管5的设置来实现,为了方便操作人员移动湿化瓶1,通过放置圆筒6和移动把手8的设置;
固定半环9和滑动半环10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2,通过防滑垫12的设置,可以起到保护和防滑的作用,湿化瓶1的尺寸与放置圆筒6的尺寸相适配,放置圆筒6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插接管5和移动螺栓11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插接管5的尺寸与双头连接管4和氧气管2的尺寸均相适配,湿化瓶1的另一侧设置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1、通过插接管5将氧气管2安装在双头连接管4上,使该装置可以使用两根氧气管2来给两位患者氧气进行加湿,来提高湿化瓶1的加湿效率;
2、可以将湿化瓶1放入放置圆筒6内,再通过移动把手8移动湿化瓶1,再通过固定半环9和滑动半环10将该装置套在在输液架上,再通过转动移动螺栓11,使滑动半环10下降,紧紧地套住输液架上加强固定,也可以将该装置固定在病床边床头柜边上,来节省空间;
3、而固定半环9和滑动半环10内侧的防滑垫12的设置,可以起到保护输液架和防滑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医疗氧气管的改良管结构,包括湿化瓶(1)和氧气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柱(13),所述气柱(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气管(3),所述出气管(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双头连接管(4),所述双头连接管(4)的一端插接有插接管(5),所述插接管(5)的一端套接有氧气管(2),所述湿化瓶(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放置圆筒(6),所述放置圆筒(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把手(8),所述移动把手(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半环(9),所述固定半环(9)的顶部通过滑道滑动连接有滑动半环(10),所述移动把手(8)和滑动半环(10)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移动螺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氧气管的改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半环(9)和滑动半环(10)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氧气管的改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瓶(1)的尺寸与所述放置圆筒(6)的尺寸相适配,所述放置圆筒(6)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氧气管的改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管(5)和移动螺栓(11)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氧气管的改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管(5)的尺寸与所述双头连接管(4)和氧气管(2)的尺寸均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氧气管的改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瓶(1)的另一侧设置有刻度。
CN202021732720.4U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医疗氧气管的改良管结构 Active CN2132203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2720.4U CN213220305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医疗氧气管的改良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2720.4U CN213220305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医疗氧气管的改良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20305U true CN213220305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96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32720.4U Active CN213220305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医疗氧气管的改良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203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20305U (zh) 一种医疗氧气管的改良管结构
CN211301589U (zh) 一种急诊科用吸氧装置
CN112121275A (zh)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装置
CN218045655U (zh) 一种新型防压疮垫
Kim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n the effects of body positions on lung function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patients
CN209137650U (zh) 一种老年人睡眠急救护理装置
CN204798542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器
CN204181984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器
CN209286301U (zh) 一种肾内科用透析导管
CN215083711U (zh) 一种急诊科用吸氧装置
CN209316349U (zh) 一种普外科术前术后护理推车
Trubuhovich On the very first, successful, long-term, large-scale use of IPPV
CN220158600U (zh) 一种俯卧位通气用病床
CN215021735U (zh) 腿部护理器
CN214018196U (zh) 一种妇产科护理用侧卧床
CN211157942U (zh) 一种具有麻醉效果反馈功能的小儿吸入麻醉装置
CN211751628U (zh) 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
CN214018805U (zh) 一种呼吸科护理吸氧管的加湿器结构
CN213100154U (zh) 一种内科临床用呼吸装置
CN214968864U (zh) 一种老年病人康复护理用熏蒸装置
CN215537048U (zh) 一种便携可携挂式负压引流球
CN214909477U (zh) 一种气垫床足泵一体化系统
CN209154470U (zh) 一种糖尿病足康复装置
CN220046788U (zh) 一种无创呼吸机管道固定装置
CN214713746U (zh) 一种新型心力衰竭患者呼吸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