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19813U -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19813U
CN213219813U CN202020929594.5U CN202020929594U CN213219813U CN 213219813 U CN213219813 U CN 213219813U CN 202020929594 U CN202020929594 U CN 202020929594U CN 213219813 U CN213219813 U CN 213219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fixing
strip
ecmo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2959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UBLIC HEALTH CLINICAL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UBLIC HEALTH CLINICAL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UBLIC HEALTH CLINICAL CENTER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UBLIC HEALTH CLINICAL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02092959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19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19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19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其包括头部固定组件和腿部固定组件,其中所述头部固定组件包括:头套主体,头套主体包含额部条带、左脸条带、右脸条带、下颌条带、头顶条带、后枕条带;设置在头套主体右侧、用于固定ECMO管路的第一管路固定部;设置在下颌条带右侧、用于调节ECMO管路方向并在颈段固定ECMO管路的连接桥;所述腿部固定组件包括绑腿主体、设置在绑腿主体上用于固定ECMO管路的第二管路固定部。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需要调整ECMO管路位置,配合患者不同身体部位的体位变化和姿势调整,保障ECMO管路固定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分别调整头部和腿部管路固定的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可对严重的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重症患者提供有效的体外循环支持。在各种原因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ECMO作为挽救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我国目前上市的ECMO血管内置管类型及各重症监护室置管情况,大多数使用右侧股静脉引出、右颈静脉回输血液的模式。因患者需要1-2周或更长时间的ECMO支持,这两处管路需要良好的固定,以保证患者被动翻身、躁动、活动等过程中的管路安全。另一方面,管路的相对位置又可能需要根据病情调整,或因患者皮肤护理或透气的需要而调整。目前临床上固定管路的主流做法是:在皮肤缝合固定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类型的胶带、黏贴膜等把管路贴于头部、颈部、腿部,并且需要大范围的胶带缠绕粘贴固定以保证牢固,需要调整或者护理患者皮肤时,把胶带等全部掀掉,调整后再次粘贴。此类操作方式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管路的固定,但是存在长时间粘贴牢固程度下降、调整不够方便、反复撕扯损伤皮肤及管路等局限性。
为克服这些缺陷,一些医疗机构已经开发了用于固定管路的但尚未广泛应用的装置,例如中国专利CN201920614515.9公开了一种ECMO管路防滑固定装置,其包括固定座、绑带、卡爪等;CN201822112022.3公开了一种ECMO管路固定装置,但结构较为复杂,操作不方便;CN201811199909.9公开了一种ECMO管路固定装置,由主体固定装置、外部固定环、管路固定扎带、固定管芯组成,用于避免ECMO管路松动;CN201621090112.1公开了一种ECMO管路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大管路固定卡、小管路固定卡和固定带,用于避免 ECMO管路松动。但是这些装置都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单纯圆筒状固定装置对人体不同部位可调节性不够,无法同时满足头颈部、腿部等不同人体结构处的管路固定;第二,部分为硬质机械装置,可能对患者皮肤软组织亲和力欠佳;第三,难以精细、快速进行调节。
发明人在临床一线管理ECMO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危重症患者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的重要性,随着ECMO支持的普及和应用时间的延长,需要一种管路固定装置,以减少管路脱出、出血、穿刺口感染等并发症,同时能够兼顾固定管路的牢固性、按病情需要调整管路便利性以及保护患者皮肤等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ECMO管路固定装置上述缺陷,我们设计出一种新型的ECMO管路固定装置,分别用于头部和腿部的ECMO管路固定,并可灵活地分别调整固定位置和状态。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其包括头部固定组件和腿部固定组件。其中,所述头部固定组件包括:绑扎于患者头部和面部的头套主体,头套主体包含相互连接的额部条带、左脸条带、右脸条带、下颌条带、头顶条带、后枕条带,并且在左脸条带、右脸条带、额部条带上分别设置有可打开/粘接的调节部;设置在头套主体右侧的条带交叉处比如耳朵上方前侧或后侧、用于固定ECMO管路的第一管路固定部;设置在下颌条带右侧、用于调节ECMO管路方向并在颈段固定ECMO管路的连接桥;
所述腿部固定组件包括绑腿主体、设置在绑腿主体上用于固定ECMO管路的第二管路固定部。
上述头套主体可以由尼龙或者聚酯纤维织物制成,也可以用塑料制成。
上述额部条带上的调节部可以设置在额部条带的一侧部位比如左侧或右侧。
优选地,上述调节部例如是由毛面和刺面两部分组成的魔鬼粘或称粘扣带、魔术贴,用于将患者头部套入,并且通过折返调节头套主体尺寸大小。
上述调节部还可以包括用于调节尺寸的松紧带扣。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上述头套主体在下颌条带、头顶条带、后枕条带、额部条带的内侧设置有硅胶垫作为内衬,优选硅胶垫设置在各条带与皮肤接触的中间区域,既可以保护皮肤,避免各条带拉扯皮肤造成损伤;同时还利用柔软的硅胶垫与皮肤间的较大摩擦力,防止头套主体滑动,从而保障头部ECMO管路固定位置的稳定性。
上述第一管路固定部包括:第一基垫,固定于第一基垫上的一个以上(比如两个或三个)第一魔鬼粘条,与第一魔鬼粘条相对应的第一带扣。通过第一魔鬼粘条与第一带扣的搭接可以箍套住头部ECMO管路。粘条的管路接触面还可以设有硅胶内衬段,用以增加粘条与管路的摩擦力。
上述第一基垫可以由橡胶制成,或者由尼龙织物或聚酯纤维织物制成。
第一管路固定部优选设置在右耳上方的前侧或后侧,使得ECMO管路顺着右耳旁边固定。
为了能够配合患者身体的移动、体位改变和姿势变化,在下颌条带右侧设置的连接桥可适度调节患者头部的ECMO管路方向,并在颈段进一步固定ECMO管路。
上述连接桥包括:用于套住ECMO管路的弧形套环,固定在弧形套环上的柱状连接杆,位于柱状连接杆顶部的滑片,用于裹住滑片和ECMO管路的第三绑带。当第三绑带裹住滑片和ECMO管路时,可以预留有供滑片小幅度移动的空间,即,不锁定滑片的位置,从而使患者头部的ECMO管路方向可适度调节。
所述弧形套环、柱状连接杆、滑片可以由硬质塑料或者铝合金制成。
所述第三绑带包括一个支撑板和用于覆盖该支撑板的粘接带,该支撑板上设有一个滑槽,供上述柱状连接杆沿滑槽滑动,支撑板和粘接带可采用魔鬼粘的方式相粘接。
例如,所述支撑板主体由硬质塑料制成,上表面为魔鬼粘的刺面,相应地粘接带为魔鬼粘的毛面。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绑腿主体上设置有透气孔,以便减少绑腿主体长时间大面积覆盖腿部皮肤可能造成的潜在损伤。
上述绑腿主体上设置有绑腿绑带和与绑腿绑带相对应的绑腿带扣。绑腿绑带与绑腿带扣的搭接可合围成桶状。通过绑腿绑带和绑腿带扣的折返调节绑腿主体内径,以便适应不同患者的腿部粗细差异,也可以快速松解和调整位置。
可选地,上述绑腿主体内侧还可以设有硅胶垫内衬,利用柔软的硅胶垫与皮肤间的较大摩擦力,防止绑腿主体滑动,从而保障腿部ECMO管路固定位置的稳定性。
上述绑腿主体可以由透气性的尼龙织物或者聚酯纤维织物制成。
第二管路固定部优选设置在绑腿主体的中间位置,包括:第二基垫,设置在第二基垫上的一个以上(比如两个或三个)第二魔鬼粘条,与第二魔鬼粘条相对应的第二带扣。通过第二魔鬼粘条与第二带扣的搭接,可以箍套住腿部ECMO管路。粘条的管路接触面还可以设有硅胶内衬段,用以增加粘条与管路的摩擦力。上述第二基垫可以由尼龙织物或聚酯纤维织物等透气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是一种结构简易,兼顾了患者头部ECMO管路和腿部ECMO管路的固定,分别配合患者不同身体部位的体位变化和姿势调整,即使在患者适度活动时也能保证ECMO管路位置的相对固定,降低ECMO管路滑出的风险,减少出血及因位置变动导致的行动不畅。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需要调整ECMO管路位置,适应不同体型的需求,可随时快速松解,利于紧急情况下的处理,避免或减少患者皮肤受到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实施例中头部固定组件的右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头部固定组件的左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头部固定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头部固定组件中第一管路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左图为使用状态图,右图为展开图。
图5是图1所示头部固定组件中连接桥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左图为俯视图,右图为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实施例中腿部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腿部固定组件的展开示意图。
附图中患者头部和面部轮廓采用点划线绘制,代表其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组件,这是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并且附图中所示的结构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代表实物。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是一种成套使用的系统,包括头部固定组件和腿部固定组件,分别固定患者头部ECMO管路和腿部ECMO管路,可以精细地调节 ECMO管路方向和位置且能保持固定的稳定性。这是现有技术的ECMO管路固定机构无法实现的。
为描述简便起见,在本文中有时将“体外膜肺氧合管路”简称为“ECMO管路”或“管路”,它们表示相同的意义,可以互换使用。类似地,有时将“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简称为“ECMO管路固定装置”或“管路固定装置”,它们表示相同的意义,可以互换使用。
参见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100主要包括头部固定组件101和腿部固定组件102。其中,头部固定组件101包括:绑扎于患者头部和面部的头套主体4,头套主体4包含相互连接的额部条带41、左脸条带42、右脸条带43、下颌条带44、头顶条带45、后枕条带46,并且在左脸条带42、右脸条带43、额部条带41上分别设置有可打开/粘接的调节部2;设置在头套主体4右侧、用于固定ECMO管路7的第一管路固定部6;设置在下颌条带右侧、用于调节ECMO管路7方向并在颈段固定ECMO 管路7的连接桥10;所述腿部固定组件102包括绑腿主体17、设置在绑腿主体17上用于固定ECMO管路7的第二管路固定部28。
在本文中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都能够理解的。下面分别对这些部件进行描述。
头套主体4可以由尼龙或者聚酯纤维织物制成,也可以用软塑料制成,材质比如可以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氨酯等。
额部条带41上的调节部2可以设置在额部条带41的一侧部位比如左侧或右侧,图1和图3示出了调节部2设置在右侧的例子。
调节部2例如是由毛面和刺面两部分组成的魔鬼粘或称粘扣带、魔术贴,用于将患者头部套入,并且通过折返来调节头套主体4的尺寸大小。
调节部2还可以包括用于调节各条带尺寸的松紧带扣3。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头套主体4在下颌条带44、头顶条带45、后枕条带46、额部条带41的内侧设置有硅胶垫1作为内衬,优选硅胶垫1设置在各条带与皮肤接触的中间区域,既可以保护皮肤,避免各条带拉扯皮肤造成损伤;同时还利用柔软的硅胶垫与皮肤间的较大摩擦力,防止头套主体4滑动,从而保障头部ECMO管路7固定位置的稳定性。
为了使第一管路固定部6在固定ECMO管路7时的力量能够分散于头套主体4的各条带,避免头套主体4严重变形从而影响固定稳定性,并且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优选第一管路固定部6设置在头套主体4右侧的条带交叉处,比如头顶条带45与后枕条带46交叉处,即右耳上方前侧或后侧,优选右耳上方后侧位置,如图1所示的那样。
如图4所示,第一管路固定部6包括:第一基垫5,固定于第一基垫5上的一个以上(比如两个或三个)第一魔鬼粘条16,与第一魔鬼粘条16相对应的第一带扣14。通过第一魔鬼粘条16与第一带扣14的搭接可以箍套住头部ECMO管路7。粘条16的管路接触面还设有硅胶内衬段用以增加粘条16与管路7的摩擦力。
第一基垫5可以由橡胶制成,或者由尼龙织物或聚酯纤维织物制成。
第一管路固定部6优选设置在右耳上方的前侧或后侧,使得ECMO管路7顺着右耳旁边固定。
为了能够配合患者身体的移动、体位改变和姿势变化,在下颌条带44右侧设置的连接桥10可适度调节患者头部的ECMO管路7方向,并在颈段进一步固定ECMO管路7。
参见图5,连接桥10包括:用于套住ECMO管路7的弧形套环13,固定在弧形套环 13上的柱状连接杆12,位于柱状连接杆12顶部的滑片11,用于裹住滑片11和ECMO管路7的第三绑带8。当第三绑带8裹住滑片11和ECMO管路7时,可以预留有供滑片11 小幅度移动的空间,即,不锁定滑片11的位置,从而使患者头部的ECMO管路7方向可适度调节。
弧形套环13、柱状连接杆12、滑片11可以由硬质塑料或者铝合金制成。
第三绑带8包括一个支撑板和用于覆盖该支撑板的粘接带,该支撑板上设有一个滑槽 9,供柱状连接杆12沿滑槽9滑动,绑带8的支撑板和粘接带可采用魔鬼粘的方式相粘接。
例如,绑带8的支撑板主体可由硬质塑料制成,上表面为魔鬼粘的刺面,相应地粘接带为魔鬼粘的毛面。
如图6和图7所示,用于固定腿部ECMO管路7的腿部固定组件102佩戴在患者右侧小腿上,其包括绑腿主体17、设置在绑腿主体17上用于固定ECMO管路7的第二管路固定部28。
优选地,绑腿主体17上可设置有透气孔18,以便减少绑腿主体17因长时间、大面积覆盖腿部皮肤可能造成的潜在损伤。
绑腿主体17上设置有绑腿绑带26和与绑腿绑带26相对应的绑腿带扣25。绑腿绑带26与绑腿带扣25的搭接可合围成桶状,通过绑腿绑带26和绑腿带扣25的折返可调节绑腿主体17内径,以便适应不同患者的腿部粗细差异,也可以快速松解绑腿主体17和调整位置。
在绑腿主体17内侧还可以设有硅胶垫内衬(未图示),利用柔软的硅胶垫与皮肤间的较大摩擦力,防止绑腿主体17滑动,从而保障腿部ECMO管路7固定位置的稳定性。
绑腿主体17可以由透气性的尼龙织物或者聚酯纤维织物制成。
第二管路固定部28设置在沿绑腿主体17轴向的中间位置,其包括:第二基垫20,设置在第二基垫20上的一个以上(比如两个或三个)第二魔鬼粘条19,与第二魔鬼粘条19 相对应的第二带扣21。通过第二魔鬼粘条19与第二带扣21的搭接,可以箍套住腿部ECMO 管路7。粘条19的管路接触面还可以设有硅胶内衬段,用以增加粘条19与管路7的摩擦力。
第二基垫20可以由尼龙织物或聚酯纤维织物等透气性材料制成,也可以由橡胶制成。
该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100能够在患者头部和腿部分别固定相应位置的ECMO 管路7,且头部位置的ECMO管路7方向可以自动或手动进行适度调整,且不影响固定的稳定性,分别配合患者不同身体部位的多种体位变化和姿势调整,即使在患者适度活动时也能保证ECMO管路7位置的相对固定,降低ECMO管路7滑出的风险,减少出血及因位置变动导致的行动不畅。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管路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促进患者康复。而且,该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100能够适应不同体型的需求,可随时快速松解,调整位置,利于紧急情况下的处理,避免或减少患者皮肤受到损伤。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100进行了详细介绍,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固定组件和腿部固定组件,其中,所述头部固定组件包括绑扎于患者头部和面部的头套主体,头套主体包含相互连接的额部条带、左脸条带、右脸条带、下颌条带、头顶条带、后枕条带,在左脸条带、右脸条带、额部条带上分别设置有可打开/粘接的调节部;设置在头套主体右侧的条带交叉处、用于固定ECMO管路的第一管路固定部;设置在下颌条带右侧、用于调节ECMO管路方向并在颈段固定ECMO管路的连接桥;
所述腿部固定组件包括绑腿主体、设置在绑腿主体上用于固定ECMO管路的第二管路固定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颌条带、头顶条带、后枕条带、额部条带的内侧设置有硅胶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腿主体上设置有透气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腿主体上设置有绑腿绑带和与绑腿绑带相对应的绑腿带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腿主体内侧还设有硅胶内衬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固定部包括第一基垫、固定于第一基垫上的一个以上第一魔鬼粘条、与第一魔鬼粘条相对应的第一带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桥包括用于套住管路的弧形套环、固定在弧形套环上的柱状连接杆、位于柱状连接杆顶部的滑片、用于裹住滑片和体外膜肺氧合管路的第三绑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绑带包括一个支撑板和用于覆盖该支撑板的粘接带,该支撑板上设有一个滑槽,供上述柱状连接杆沿滑槽滑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固定部包括第二基垫、固定于第二基垫上的一个以上第二魔鬼粘条、与第二魔鬼粘条相对应的第二带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套主体由塑料、尼龙织物或者聚酯纤维织物制成;绑腿主体由尼龙织物或者聚酯纤维织物制成。
CN202020929594.5U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 Active CN213219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9594.5U CN213219813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9594.5U CN213219813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19813U true CN213219813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67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29594.5U Active CN213219813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198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69766B2 (en) Patient interface systems
AU2019204464B2 (en) Headgear
US8123681B2 (en) Medical appliance stabiliz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US5342317A (en) Intravenous needle anchors
US7878995B2 (en) Integral head, neck, and upper torso immobilizer
US5019050A (en) Securing device and method
KR20160046793A (ko) 미숙아를 위한 머리 위치 설정 보조구
CN213219813U (zh)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固定装置
JP3186252U (ja) 止血テープ
CN217697612U (zh) 一种新型胃管固定装置
CN213994506U (zh) 一种蝶形面部管路固定装置
CN210301993U (zh) 一种新型介入式导管固定装置
CN213190386U (zh) 一种医用护颈
CN219332900U (zh)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CN215504721U (zh) 腹膜透析管路防护固定装置
CN215938714U (zh) 一种便于固定且减小损伤的鼻胃管固定装置
CN219661891U (zh) 一种术中口鼻支撑架
CN214858002U (zh) 一种关节脱位用可调式复位护肩
CN215309488U (zh) 一种picc保护套
CN215961634U (zh) 一种手术麻醉管头部定位装置
CN213130174U (zh) 一种用于三腔二囊管的颈托式固定装置
CN219579184U (zh) 一种全麻下肩部坐位手术的头部固定约束带
CN214181397U (zh) 适用于婴幼儿的氧气面罩
CN215275188U (zh) 一种心胸疾病患者用防脱落输氧管
CN212186895U (zh) 医用透气胶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