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17534U - 一种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17534U
CN213217534U CN202020770112.6U CN202020770112U CN213217534U CN 213217534 U CN213217534 U CN 213217534U CN 202020770112 U CN202020770112 U CN 202020770112U CN 213217534 U CN213217534 U CN 213217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crew
elastic
internal fixation
fix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701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建华
唐小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7701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17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17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17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螺钉、弹性棒及弹性带,两个所述螺钉的尾部均限定有供弹性带穿过的弹性带孔,弹性棒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螺钉相连,所述弹性带绕设在两个所述螺钉的弹性带孔内。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结构简单,能够解决现有弹性内固定系统不能恢复腰椎的前凸问题,弹性带使用范围较广,能够减少因固定部位的骨折导致手术方式选择的失败,不但适用于脊柱退行性变疾病的治疗,也可用于治疗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适用范围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脊柱外科临床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于脊柱退行性变疾病及骨折治疗从过去的坚强内固定理念(导致邻近椎节加速退变)发展到非融合弹性固定理念(减少术后并发症,如关节僵硬、邻近椎节加速退变、术后腰背疼痛综合征等)。目前具有代表性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的内固定系统及技术有:DYNESYS(dynanic neutralization system)及棘突间弹性固定系统:Wallis。现有的两种治疗方法均存在缺点。
①DYNESYS(dynanic neutralization system):支撑棒由聚乙烯材料为芯和聚氨酯制成的中空套杆组成,两者通过椎弓根钉连接产生的动态推拉关系提供固定节段的稳定性,可对抗折弯力和剪切力。有研究发现该系统不能恢复腰椎的前凸,影响了临床疗效,甚至出现局部后凸畸形等。
②棘突间弹性固定系统:Wallis-棘突间弹性固定系统手术需要分离棘突旁竖棘肌,对腰背肌损伤可致疤痕纤维化,甚至僵直背,且有产生棘突骨折和手术失败的风险,棘突变异较多,适应症较局限,在椎管后方操作,有损伤椎管内神经的风险,且不适合脊柱骨折内固定的治疗,可致手术失败等。
因此,急需一种更适合胸、腰椎非融合弹性内固定内置物研发设计,可以恢复腰椎生理前凸序列的固定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该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结构简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不能恢复腰椎生理前凸序列问题,其生物力学强,能避免棘突间固定部位的骨折而导致手术失败的问题,不但适用于脊柱退行性变疾病的治疗,也可用于治疗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适用范围广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螺钉、弹性棒及弹性带,两个所述螺钉的尾部均限定有供弹性带穿过的弹性带孔,弹性棒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螺钉相连,所述弹性带绕设在两个所述螺钉的弹性带孔内。
优选的,所述弹性棒包括弹簧及滑动套接在一起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上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限定出的容纳腔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远离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均设有连接部,所述螺钉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适配的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弹性带孔为相对设置在所述螺钉尾部的两个通孔,所述螺钉的侧壁上至少一侧连接有用于与所述弹性棒连接的安装部,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螺钉的一侧,所述安装部与两个所述通孔的连线互相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螺钉的尾部连接有第一连接套,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套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接套内设有装拆工具连接部,所述装拆工具连接部的尾部设有与装拆工具相适配的六边形连接孔,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套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螺钉的上部连接有内部设有螺纹的第二连接套,所述弹性带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套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接套内安装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限位件的尾部设有与装拆工具相适配的六边形连接孔,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底部限定有用于安装所述连接部的安装位。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的外形为多边形,所述连接孔为与所述连接部对应的多边形内孔。
优选的,所述安装部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孔相连通的锁紧孔,所述锁紧孔内设有锁紧螺钉。
优选的,还包括撑开器,所述撑开器包括铰接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所述第一钳臂和所述第二钳臂的前端均限定有与所述安装部相适配的夹持口,所述第一钳臂的尾端连接有带有刻度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上设有第一卡齿,所述第二钳臂的尾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卡齿相适配的第二卡齿。
优选的,所述第一钳臂和所述第二钳臂的前端均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上限定有夹持口,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第一钳臂和所述第二钳臂呈夹角设置,所述夹持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钳臂和所述第二钳臂的夹角为α,α的取值范围为:90°≤α≤18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通过相对设置的螺钉中间连接有弹性棒,由此可以将脊椎撑开,弹性棒将相对设置的两个螺钉之间的间距增大,由此两个螺钉沿着脊椎的方向纵向撑开,以达到撑开复位的效果,进一步地,螺钉的尾部绕设有弹性带,弹性带将两个螺钉的尾部收紧,由此脊椎在撑开的同时能够矫正椎体的角度,使其恢复生理前凸序列,适用于脊柱退行性变疾病的治疗,也可用于治疗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另一种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弹性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撑开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钉,11、第一连接套,12、装拆工具连接部,13、弹性带孔,14、安装部,15、锁紧孔,16、连接孔,17、第二连接套,2、弹性棒,21、第一套筒,22、第二套筒,23、连接部,24、弹簧,3、弹性带,4、限位件,5、撑开器,51、第一钳臂,52、第二钳臂,53、定位件,54、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螺钉1、弹性棒2及弹性带3,两个螺钉1的尾部均限定有供弹性带3穿过的弹性带孔13,弹性棒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螺钉1相连,弹性带3绕设在两个螺钉1的弹性带孔13内。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通过相对设置的螺钉1中间连接有弹性棒2,由此可以将脊椎撑开,弹性棒2将相对设置的两个螺钉1之间的间距增大,由此两个螺钉1沿着脊椎的方向纵向撑开,以达到撑开复位的效果,进一步地,螺钉1的尾部绕设有弹性带3,弹性带3将两个螺钉1的尾部收紧,由此脊椎在撑开的同时能够矫正椎体的角度,使其恢复生理前凸序列,适用于脊柱退行性变疾病的治疗,也可用于治疗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适用范围广泛。
进一步地,弹性棒2包括弹簧24及滑动套接在一起的第一套筒21和第二套筒22,第一套筒21和第二套筒22上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相对设置,由此便于弹性棒2的装配和滑动,弹簧24设置在第一套筒21和第二套筒22限定出的容纳腔内,由此弹簧24在容纳腔内分别与第一套筒21和第二套筒22抵接,从而将连接在第一套筒21和第二套筒22两端的螺钉1撑开,达到撑开脊椎的目的。
优选的,第一套筒21和第二套筒22远离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一侧均设有连接部23,螺钉1上设有与连接部23相适配的连接孔,由此便于弹性棒2与螺钉1相连。
进一步地,弹性带孔13为相对设置在螺钉1尾部的两个通孔,螺钉1的侧壁上至少一侧连接有用于与弹性棒2连接的安装部14,安装部14沿螺钉1的径向连接在螺钉1上,连接孔16设置在安装部14远离螺钉1的一侧,安装部14与两个通孔的连线互相垂直设置。由此使得螺钉1受力均衡,撑开效果更佳。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部14对称设置在螺钉1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4的棱角均为圆角过渡,一方面便于操作人员操作,避免划伤,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震动,减少对肌肉的干扰。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螺钉1的结构为螺钉1的尾部连接有第一连接套11,通孔设置在第一连接套11的侧壁上,第一连接套11内设有装拆工具连接部12,装拆工具连接部12的尾部设有与扳手相适配的六边形连接孔,由此便于螺钉1的安装和拆卸,安装部14与第一连接套11一体成型,由此增加安装部14的强度。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螺钉1的结构为螺钉1的尾部连接有内部设有螺纹的第二连接套17,弹性带孔设置在第二连接套17的侧壁上,第二连接套17内安装有限位件4,限位件4的外表面设有螺纹,限位件4可在第二连接套17的内螺纹上进行上下滑动,限位件4的尾部设有与扳手相适配的六边形连接孔,由此便于连接部23的安装和拆卸,限位件4与第二连接套17的底部限定有用于安装连接部23的安装位,便于螺钉1的保管,优选的,第二连接套17的两侧设有U型槽,在此种情况下,U型槽充当安装部用于与连接部23安装,由此便于多方向安装弹性棒2。
可选的,一种情况为,连接部23的外形为多边形,连接孔为与连接部23对应的多边形内孔。优选的,连接部23的外形为六边形。由此弹性棒2插入安装部14后不会发生旋转,定位可靠。
可选的,另一种情况为,安装部14的侧壁上设有与连接孔16相连通的锁紧孔15,锁紧孔15内设有锁紧螺钉。在这种情况下,安装部14的外形可以设计成各种形状,使用锁紧螺钉定位即可。
优选的,如图2所示,连接部23的外形为六边形,安装部14的侧壁上设有与连接孔16相连通的锁紧孔15,锁紧孔15内设有锁紧螺钉,由此弹性棒2连接更加可靠。
进一步地,还包括撑开器5,撑开器5包括铰接的第一钳臂51和第二钳臂52,第一钳臂51和第二钳臂52的前端均限定有与安装部14相适配的夹持口,由此第一钳臂51和第二钳臂52可以分别夹紧固定在相对设置的两个螺钉1的安装部14上,通过转动第一钳臂51和第二钳臂52的夹角可以使得两个螺钉1的间距增大,从而撑开脊椎,第一钳臂51的尾端连接有带有刻度的定位件53,由此可以根据对应的刻度读出使螺钉1保持这种状态所需要的力的大小,定位件53上设有第一卡齿,第二钳臂52的尾端设有与第一卡齿相适配的第二卡齿,由此可以锁紧第一钳臂51和第二钳臂52,从而便于读取压力值,同时便于锁定两个钳臂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螺钉1保持撑开状态。
优选的,第一钳臂51和第二钳臂52的前端均设有夹持部54,夹持部54上限定有夹持口,由此便于对螺钉1进行撑开,夹持部54与第一钳臂51和第二钳臂52呈夹角设置,夹持口的轴线与第一钳臂51和第二钳臂52的夹角为α,α的取值范围为:90°≤α≤180°,由此在使用时,撑开器5不会遮挡或影响操作者的视角,便于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撑开器5、螺钉1、第一套筒21及第二套筒22的材质为钛合金,由此便于确保装置的清洁和无菌。
具体的,螺钉1包括钉体,钉体为螺钉1带有螺纹部分,钉体部分的螺纹有两种,第一种可以为椎弓根螺钉,此时螺钉尾部螺纹为皮质骨螺钉螺纹和松质骨钉螺纹结合,第二种为椎弓根皮质骨螺钉。其中,椎弓根钉螺纹的钉头端置入深度可达椎体前皮质。椎弓根皮质骨螺钉的钉头端置入深度不超过椎体后缘。当钉体为椎弓根螺钉时,螺钉1经椎弓根植入到椎体的前1/3,其置入方法与常规椎弓根钉置入方法一致;当钉体为椎弓根皮质骨螺钉,螺钉1可经椎弓峡部斜向上置入椎弓根,椎弓根皮质骨螺钉的钉体短,可避免损伤神经及椎体前面的血管,降低手术操作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当使用第一种螺钉1时,将两个螺钉1分别固定在需要撑开的位置,直接将撑开器5的夹持口夹持在安装部14上,手持撑开器5的第一钳臂51和第二钳臂52,使用手部力量转动撑开器5的两个钳臂,对两个螺钉1进行撑开,然后通过撑开器5尾部的卡齿锁紧撑开器5,通过撑开器5尾部定位件53上与卡齿对应的刻度来确定撑开所需的力的大小,然后选定相应的弹性棒2和弹簧24,然后将弹簧24安装在第一套筒21或第二套筒22内,再将第二套筒22或第一套筒21套设在第一套筒21或第二套筒22上,然后将第一套筒21和第二套筒22的连接部23分别插入螺钉1的连接孔内,最后将弹性带3穿入螺钉1尾部的弹性带孔,调整弹性带的松紧至合适时,即椎骨的生理前凸角度满足正常人体椎体的前凸角度时即可锁紧弹性带,锁紧弹性带可以使用夹子等固定件,也可使用魔术贴等定位,可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使用第二种螺钉时,将连接部23分别插入限位件4和第二连接套17限制的安装位内,旋紧限位件4,使得弹性棒2的位置固定,其他操作步骤与第一种螺钉相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两种类型的螺钉的使用方法基本相同,且两种螺钉可以组合使用,如果仅仅是对一个关节进行调整就使用不带有安装部14的螺钉,如果是对两个关节进行调整可以选择两种螺钉组合使用。
通过螺钉1尾部的弹性带设计对螺钉1尾部的牵拉及压缩,同时弹性棒2弹性滑槽的撑开张力使椎间盘前方张开达到腰椎生理前凸的恢复。通过微创化肌间隙入路保护了腰背肌的完整及稳定性,椎弓螺钉1或椎弓根皮质骨螺钉可提供更坚强的把持力,减少因固定部位的骨折或螺钉的松动导致手术失败,增宽了该类技术的手术适应症,不但适用于脊柱退行性变疾病的治疗,也可用于治疗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并可避免手术操作对椎管内神经的干扰。进一步地,可量化支撑棒的弹性支撑力,操作更为精准、安全。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其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通过相对设置的螺钉1中间连接有弹性棒2,由此可以将脊椎撑开,弹性棒2将相对设置的两个螺钉1之间的间距增大,由此两个螺钉1沿着脊椎的方向纵向撑开,以达到撑开复位的效果,进一步地,螺钉1的尾部绕设有弹性带3,弹性带3将两个螺钉1的尾部收紧,由此脊椎在撑开的同时能够矫正椎体的角度,使其恢复生理前凸序列,适用于脊柱退行性变疾病的治疗,也可用于治疗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适用范围广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尾”、“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螺钉、弹性棒及弹性带,两个所述螺钉的尾部均限定有供弹性带穿过的弹性带孔,弹性棒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螺钉相连,所述弹性带绕设在两个所述螺钉的弹性带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棒包括弹簧及滑动套接在一起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上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限定出的容纳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远离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均设有连接部,所述螺钉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适配的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孔为相对设置在所述螺钉尾部的两个通孔,所述螺钉的侧壁上至少一侧连接有用于与所述弹性棒连接的安装部,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螺钉的一侧,所述安装部与两个所述通孔的连线互相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的尾部连接有第一连接套,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套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接套内设有装拆工具连接部,所述装拆工具连接部的尾部设有与装拆工具相适配的六边形连接孔,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套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的上部连接有内部设有螺纹的第二连接套,所述弹性带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套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接套内安装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限位件的尾部设有与装拆工具相适配的六边形连接孔,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底部限定有用于安装所述连接部的安装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形为多边形,所述连接孔为与所述连接部对应的多边形内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孔相连通的锁紧孔,所述锁紧孔内设有锁紧螺钉。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撑开器,所述撑开器包括铰接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所述第一钳臂和所述第二钳臂的前端均限定有与所述安装部相适配的夹持口,所述第一钳臂的尾端连接有带有刻度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上设有第一卡齿,所述第二钳臂的尾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卡齿相适配的第二卡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臂和所述第二钳臂的前端均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上限定有夹持口,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第一钳臂和所述第二钳臂呈夹角设置,所述夹持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钳臂和所述第二钳臂的夹角为α,α的取值范围为:90°≤α≤180°。
CN202020770112.6U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 Active CN213217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0112.6U CN213217534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0112.6U CN213217534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17534U true CN213217534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67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70112.6U Active CN213217534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17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26206B2 (en) Pedicle screw having a removable rod coupling
US10105166B2 (en) Spinal rod link reducer
US5947965A (en) Spinal fix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834474B2 (en) Single action anti-torque rod reducer
US9408641B2 (en) Spinal rod link reducer
US9204908B2 (en) Segmental orthopedic device for spinal elongation and for treatment of scoliosis
US5951553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usionless treatment of spinal deformities
CA2440795A1 (en) Laminoplasty cage
US20090198273A1 (en) Pedicle Screw
WO2007038076A1 (en) Spinal implant with variable link mechanism
US10813670B2 (en) Spinal stabilization system
MXPA03001514A (es) Aparato quirurgico de conexion transversal.
US9801662B2 (en) Spinal stabilization system
US10136926B2 (en) Expandable spinal fixation system
US20120221056A1 (en) Apparatus for linking implants and reducing deformities
US20140316467A1 (en) Bony structure fixation clamp
US9186182B2 (en) Spinal stabilization system
US9095378B2 (en) Spinal stabilization system
CN213217534U (zh) 一种非融合弹性内固定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