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13170U - 一种能源配比调控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源配比调控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13170U
CN213213170U CN202022465399.4U CN202022465399U CN213213170U CN 213213170 U CN213213170 U CN 213213170U CN 202022465399 U CN202022465399 U CN 202022465399U CN 213213170 U CN213213170 U CN 213213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ulation
energy
control cabinet
cabinet
reg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653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羚
吴斯奇
刘翔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Innova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Innova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Innova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Innova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653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13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13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13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源配比调控站,涉及能源站技术领域,为解决区域能源站供能模式利用的自然能源并不能完全实现能源自给,在能源补给不足时或过量时容易造成供能效果不佳或自然能源浪费,并不能在不同需求的的负荷下,自然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的比例关系相对固定,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所述接地安装座的上方设置有调控柜,所述调控柜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调压设备和供能设备,所述调控柜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方设置有蓄电池,所述隔板的上方设置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和继电开关,所述调控柜的上方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方设置有风力发电机。

Description

一种能源配比调控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源配比调控站。
背景技术
区域能源是一种无中心的能源供给模式,它以区域微网为纽带,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个体用户进行互联,用户间实现能量互补与融通。该供能模式的特点是各用户拥有自己独立的供能设备,每个用户都可以称之为能源产消者,即既是能源生产者,又是能源消费者,它们借助区域能源网络进行融通,相互间可以互为补充、互为备份。对于单个用户而言,即使没有与区域微网互联,其用能需求也可以得到满足。
目前,在使用区域能源站供能模式与常规的供能模式同步进行时,区域能源站供能模式利用的自然能源并不能完全实现能源自给,在能源补给不足时或过量时容易造成供能效果不佳或自然能源浪费,并不能在不同需求的的负荷下,自然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的比例关系相对固定,使用效果不佳,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能源配比调控站来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源配比调控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区域能源站供能模式利用的自然能源并不能完全实现能源自给,在能源补给不足时或过量时容易造成供能效果不佳或自然能源浪费,并不能在不同需求的的负荷下,自然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的比例关系相对固定,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源配比调控站,包括接地安装座、电网和供能电缆,所述接地安装座的上方设置有调控柜,所述调控柜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调压设备和供能设备,且调控柜、调压设备和供能设备均与接地安装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调控柜的内部设置有隔板,且隔板与调控柜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隔板的下方设置有蓄电池,且蓄电池与调控柜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隔板的上方设置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和继电开关,且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和继电开关分别与供能电缆和电网电性连接,所述调控柜的上方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和固定座,且太阳能发电板和固定座均与调控柜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固定座的上方设置有风力发电机,且太阳能发电板和风力发电机均与逆变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力发电机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一端延伸至固定座的内部,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风向传感器,且风向传感器与支撑杆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槽,所述支撑杆的外部设置有转盘,且转盘设置在转动槽的内部,所述转盘与支撑杆通过螺钉连接,且转盘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与固定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步进电机输出端的上方设置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与步进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与支撑杆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控柜的一侧设置有警报器,且警报器与调控柜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的一侧设置有避雷针,且避雷针与调控柜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控柜的一侧设置有柜门,柜门设置有两个,且柜门与调控柜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柜门的一侧均设置有拉手,且拉手与柜门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调控柜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与调控柜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控柜的内部设置有绝缘垫,且绝缘垫与调控柜的内壁、电网和供能电缆均贴合连接,所述蓄电池的一侧设置有通讯设备,且通讯设备与调控柜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控柜的后端面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且散热风扇与调控柜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设置有防尘滤网,且防尘滤网设置在散热孔的内部,所述防尘滤网与调控柜通过螺钉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太阳能发电板、风力发电机、蓄电池、调压设备和继电开关的设置,太阳能发电板和风力发电机可以将自然能源进行装换,蓄电池可以将自然能源进行储存利用,从而可以减少初投资并提高节能,继电开关可以调节能源站与外界电网的连接状态,从而可以实现能源相互补给,而调压设备则能对电压进行升降,从而确保电压达到使用需求。解决了使用传统能源进行供能初投资和回收成本较高,且节能效果不佳的问题。
2.该实用新型装置通过风向传感器和步进电机的设置,步进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由于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在随着主动齿轮转动时即可带动支撑杆转动,从而改变风力发电机的朝向,借助风向传感器可以对迎面的风力进行检测,从而将风力发电机直面风力方向,从而提高了风力发电机发电效率。解决了不同风向的风能利用效率不佳,自然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控柜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区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地安装座;2、调控柜;3、电网;4、调压设备;5、供能设备;6、柜门;7、拉手;8、避雷针;9、太阳能发电板;10、风力发电机;11、支撑杆;12、风向传感器;13、警报器;14、供能电缆;15、蓄电池;16、通讯设备;17、隔板;18、逆变器;19、温度传感器;20、电压互感器;21、电流互感器;22、绝缘垫;23、继电开关;24、转盘;25、转动槽;26、从动齿轮;27、步进电机;28、主动齿轮;29、固定座;30、散热孔;31、散热风扇;32、防尘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能源配比调控站,包括接地安装座1、电网3和供能电缆14,接地安装座1的上方设置有调控柜2,调控柜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调压设备4和供能设备5,且调控柜2、调压设备4和供能设备5均与接地安装座1通过螺钉连接,调压设备4可以对电压进行升降压,供能设备5进行供冷或供暖,调控柜2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7,且隔板17与调控柜2通过螺钉连接,隔板17的下方设置有蓄电池15,且蓄电池15与调控柜2通过螺钉连接,蓄电池15可以将转换的自然能源进行储存,隔板17的上方设置有逆变器18,逆变器18可以将电能进行逆变,逆变器1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压互感器20、电流互感器21和继电开关23,且电压互感器20、电流互感器21和继电开关23分别与供能电缆14和电网3电性连接,电压互感器20和电流互感器21可以对供能电缆14的功率进行检测,调控柜2的上方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9和固定座29,且太阳能发电板9和固定座29均与调控柜2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座29的上方设置有风力发电机10,且太阳能发电板9和风力发电机10均与逆变器18电性连接,太阳能发电板9和风力发电机10可以将自然能源转换为电能进行使用。
进一步,风力发电机10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杆11,且支撑杆11的一端延伸至固定座29的内部,支撑杆11的一侧设置有风向传感器12,且风向传感器12与支撑杆11通过螺钉连接,风向传感器12可以对风力的风向进行检测,固定座29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槽25,支撑杆11的外部设置有转盘24,且转盘24设置在转动槽25的内部,转盘24与支撑杆11通过螺钉连接,且转盘24与固定座29转动连接,固定座29的内部设置有步进电机27,且步进电机27与固定座29通过螺钉连接,步进电机27输出端的上方设置有主动齿轮28,且主动齿轮28与步进电机2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主动齿轮28的一侧设置有从动齿轮26,且从动齿轮26与支撑杆11通过螺钉连接,从动齿轮26与主动齿轮28啮合连接。通过步进电机27间接的带动支撑杆11转动,从而使得风力发电机10的工作效率最大化。
进一步,调控柜2的一侧设置有警报器13,且警报器13与调控柜2通过螺钉连接,太阳能发电板9的一侧设置有避雷针8,且避雷针8与调控柜2通过螺钉连接。通过避雷针8可以提高防雷击效果。
进一步,调控柜2的一侧设置有柜门6,柜门6设置有两个,且柜门6与调控柜2转动连接,两个柜门6的一侧均设置有拉手7,且拉手7与柜门6通过螺钉连接,调控柜2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9,且温度传感器19与调控柜2通过螺钉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19可以对调控柜2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
进一步,调控柜2的内部设置有绝缘垫22,且绝缘垫22与调控柜2的内壁、电网3和供能电缆14均贴合连接,蓄电池15的一侧设置有通讯设备16,且通讯设备16与调控柜2通过螺钉连接。通过通讯设备16可以将工作状况发送到后台。
进一步,调控柜2的后端面上设置有散热孔30,散热孔30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31,且散热风扇31与调控柜2通过螺钉连接,散热风扇31的一侧设置有防尘滤网32,且防尘滤网32设置在散热孔30的内部,防尘滤网32与调控柜2通过螺钉连接。通过散热风扇31可以更快的将内部的热量疏导出去。
工作原理:使用时,利用太阳能发电板9和风力发电机10可以将光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并经逆变器18逆变储存在蓄电池15中,根据使用需求借助供能设备5调节供热或供冷,借助电压互感器20和电流互感器21对供能电缆14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检测,从而计算出供能功率,将供能功率与自然能源转化效率进行比较,当自然能源转化过剩时开启继电开关23,可以将蓄电池15内部多余的电能经调压设备4升压输入到电网3中;当自然能源转化不足时开启继电开关23,将电网3中的电能经调压设备4降压注入到蓄电池15中进行能源补给,从而研究在不同需求的的负荷下,自然能源与传统能源的不同的比例关系的运行结果和能效,研究出最佳的匹配方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能源配比调控站,包括接地安装座(1)、电网(3)和供能电缆(14),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安装座(1)的上方设置有调控柜(2),所述调控柜(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调压设备(4)和供能设备(5),且调控柜(2)、调压设备(4)和供能设备(5)均与接地安装座(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调控柜(2)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7),且隔板(17)与调控柜(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隔板(17)的下方设置有蓄电池(15),且蓄电池(15)与调控柜(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隔板(17)的上方设置有逆变器(18),所述逆变器(1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压互感器(20)、电流互感器(21)和继电开关(23),且电压互感器(20)、电流互感器(21)和继电开关(23)分别与供能电缆(14)和电网(3)电性连接,所述调控柜(2)的上方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9)和固定座(29),且太阳能发电板(9)和固定座(29)均与调控柜(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固定座(29)的上方设置有风力发电机(10),且太阳能发电板(9)和风力发电机(10)均与逆变器(18)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源配比调控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10)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杆(11),且支撑杆(11)的一端延伸至固定座(29)的内部,所述支撑杆(11)的一侧设置有风向传感器(12),且风向传感器(12)与支撑杆(1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固定座(29)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槽(25),所述支撑杆(11)的外部设置有转盘(24),且转盘(24)设置在转动槽(25)的内部,所述转盘(24)与支撑杆(11)通过螺钉连接,且转盘(24)与固定座(29)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29)的内部设置有步进电机(27),且步进电机(27)与固定座(29)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步进电机(27)输出端的上方设置有主动齿轮(28),且主动齿轮(28)与步进电机(2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28)的一侧设置有从动齿轮(26),且从动齿轮(26)与支撑杆(1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从动齿轮(26)与主动齿轮(28)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源配比调控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柜(2)的一侧设置有警报器(13),且警报器(13)与调控柜(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太阳能发电板(9)的一侧设置有避雷针(8),且避雷针(8)与调控柜(2)通过螺钉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源配比调控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柜(2)的一侧设置有柜门(6),柜门(6)设置有两个,且柜门(6)与调控柜(2)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柜门(6)的一侧均设置有拉手(7),且拉手(7)与柜门(6)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调控柜(2)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9),且温度传感器(19)与调控柜(2)通过螺钉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源配比调控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柜(2)的内部设置有绝缘垫(22),且绝缘垫(22)与调控柜(2)的内壁、电网(3)和供能电缆(14)均贴合连接,所述蓄电池(15)的一侧设置有通讯设备(16),且通讯设备(16)与调控柜(2)通过螺钉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源配比调控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柜(2)的后端面上设置有散热孔(30),所述散热孔(30)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31),且散热风扇(31)与调控柜(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散热风扇(31)的一侧设置有防尘滤网(32),且防尘滤网(32)设置在散热孔(30)的内部,所述防尘滤网(32)与调控柜(2)通过螺钉连接。
CN202022465399.4U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能源配比调控站 Active CN213213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65399.4U CN213213170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能源配比调控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65399.4U CN213213170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能源配比调控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13170U true CN213213170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27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65399.4U Active CN213213170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能源配比调控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131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8553A (zh) 一种家用混合供电系统
CN201608705U (zh) 恒温通讯机柜
CN109412263A (zh) 交直流电源一体化及智能控制系统
JP3177767U (ja)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CN103579925A (zh) 基于光伏发电并网/离网一体化总线式供电的大功率逆变电控柜
CN218102643U (zh) 一种家庭用灯带壁挂式储能电池系统
CN213213170U (zh) 一种能源配比调控站
CN203014421U (zh) 太阳能绿色手术室供电系统
CN207782736U (zh) 一种百叶窗式光伏发电装置
CN203151120U (zh) 一种家用混合供电系统
CN207117566U (zh) 一种模块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一体机
CN210373900U (zh)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空调机组
CN211480994U (zh) 储能集装箱及其自用电节能系统和储能系统
CN203205735U (zh) 基于光伏发电并网/离网一体化总线式供电的大功率逆变电控柜
CN109687813A (zh) 一种通信领域用安全供电管理装置
CN106953587A (zh) 一种建筑外部太阳能光伏板遮阳系统
CN221123632U (zh) 一种浅层地热能调查设备
CN215222668U (zh) 一种光伏发电控制器连接装置
CN216819486U (zh) 直流建筑供电系统
CN217486449U (zh) 一种带通风装置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CN115500599B (zh) 一种基于app控制的智能背包及其工作方法
CN116231833B (zh) 一种多能耦合无扰动不间断交直流供电系统
CN202889219U (zh) 一种为轨道交通人机交互系统提供高品质电源的装置
CN113928249B (zh) 一种房车综合用电供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20189755U (zh) 一种用于多种环境变电站的储能增效发电补偿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