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12572U - 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12572U
CN213212572U CN202021836682.7U CN202021836682U CN213212572U CN 213212572 U CN213212572 U CN 213212572U CN 202021836682 U CN202021836682 U CN 202021836682U CN 213212572 U CN213212572 U CN 213212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apacitor
protection circuit
surg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366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丹涛
吴林洋
虞董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Zhejiang Songyang County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Zhejiang Songyang County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Zhejiang Songyang County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Zhejiang Songyang County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366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12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12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125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主要解决了现有传统电涌保护器防雷抗干扰效果差、可靠性差、必须使用接地线接至专用标准防雷接地网等问题,包括: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浪涌转移隔离电路和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本实用新型极大地提高了低压采集器设备的抗雷击和抗干扰能力,降低了低压采集器设备的损坏率和电力供电单位的运行维护成本,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电路简单、性能可靠、安装维护方便、防雷抗干扰隔离效果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离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
背景技术
电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指由主站通过传输媒体(无线、有线、电力线载波等信道)将多个电能表电能量的记录值(窗口值)集中抄读的系统。该系统主要由采集用户电能表电能量信息的采集终端(或采集模块)、信道和主站等设备组成。用户的所有电能表首先通过RS485等连接到低压采集器(或采集模块),低压采集器(或采集模块)直接通过传输媒体(无线、有线、电力线载波等信道)将电能量信息数据传送至配电数据中心,实现电表数据和数据中心系统的实时在线连接。
低压采集器与电能表连接的RS485总线连接线和电源线都比较长且通常暴露在户外,极易因为雷击等原因引入过电压。根据RS485通信标准定义,RS485信号线最大电压不超过-7V到+12V,通信时实测小于1.0V,通信芯片的工作电压为DC5V,都属于低压范畴。所以一旦发生雷击并通过线路引入浪涌过电压,就极易使通信芯片电压超过极限值,从而烧毁芯片。当雷击浪涌过电压不能及时消除时,就会对低压采集器和电能表造成损坏,特别是对于电源和通信信号部件。从而导致通讯中断,设备无法运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虽然电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供电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由于低压采集器采集点分布面广,现场安装环境恶劣,极易遭受雷击。根据某县国网供电公司维护情况分析,自系统投入运行以来,因雷击损坏低压采集器和电能表的事件时有发生,雷击故障已成为电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保证电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如何采取有效的雷击防护措施成为实际工作中的重要的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市场上现有低压采集器的防雷击过电压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在低压采集器的信号接口处安装信号防雷保护器。其技术特点如下:
防雷保护器内由TVS保护电路采用共模方式,差模方式或共、差模组合方式进行过电压保护,虽然TVS响应时间快,但其缺点是防护效果差,抗干扰能力差,通流容量小,在通过稍大点的雷击电流时就会发生击穿短路,不能可靠地保护后面的低压采集器。防雷保护器需要通过接地线接入专业标准防雷接地网,才具备防浪涌过电压的能力。
2、在低压采集器的电源接口处安装电源防雷保护器。其技术特点如下:
防雷保护器内采用单一规格的两片压敏电阻并联在电源接口与地之间,对接口引入的浪涌进行共模保护。缺点是雷电通流容量小且不能有效防护隔离电源线路引入的各种浪涌杂波干扰,对供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存在很大隐患。
上述两种防雷保护器重要的共同缺点是:这些防雷保护器必须通过接地线接入标准防雷专用接地网,才具备防浪涌过电压的能力。对于安装分散性很大的低压采集器且接地条件不允许的地点,如果按标准防雷专用接地网的要求制作接地网,并将防雷保护器接地,其防雷接地的实施成本将远高于被保护设备的成本,不适合批量推广应用,失去应用的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传统电涌保护器防雷抗干扰效果差、可靠性差、必须使用接地线接至专用标准防雷接地网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包括: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浪涌转移隔离电路和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第一级保护电路、共模差模电感电容抗干扰电路、变压器隔离电路、电源第二级保护电路以及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入端、电源第一级保护电路、共模差模电感电容抗干扰电路、变压器隔离电路、电源第二级保护电路以及电源输出端依次连接;所述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信号第一级保护电路、浪涌功率退耦电路、LC抗干扰电路、信号第二级保护电路以及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入端、信号第一级保护电路、浪涌功率退耦电路、LC抗干扰电路、信号第二级保护电路以及信号输出端依次连接;所述浪涌转移隔离电路串接在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的接地端和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的接地端之间,所述浪涌转移隔离电路的一端连接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的地线即电源输出端的接地端、另一端连接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的地线即信号输出端的接地端。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在低压采集器的电源接口和信号接口,安装该新型低压采集器的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产品,该产品由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和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组成,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和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组合成一体式,电源和信号端口的连接线从两端内部引出并留出一定长处用于连接低压采集器(电能表)的电源端和信号端,简化了现场防雷抗干扰防护器的安装。产品采用封闭式外壳,并对内部元器件采用环氧灌封处理,增强产品的绝缘性能和防潮性能。产品设有用于与低压采集器(电能表)连接的电源输入端、信号输入端接线端口,还设有用于与低压采集器(电能表)连接的电源输出端、信号输出端的接线端口。在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端之间设有两级压敏电阻组成的共模/差模浪涌保护电路,两级LC共、差模抗干扰电路,一级变压器隔离电路;在电源线路保护电路与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之间还连接有浪涌转移隔离电路。在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端之间设有一级气体放电管保护电路,一级退耦电路,一级TVS/TSS保护电路,一级LC抗干扰电路。通过上述电源线路和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功能的组合保护和浪涌隔离、转移,实现对低压采集器电源接口和信号接口的共模、差模浪涌干扰进行有效保护和浪涌隔离。在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中,两级压敏电阻组成的共模/差模浪涌保护电路方式,保证了电源线路防护电路通过第二级电路与第一级电路的能量配合,有效实现了对低压采集器电源接口浪涌干扰的保护。在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中,采用了电感电容共、差模抗干扰电路,通过第二级LC电路与第一级LC电路的配合,有效提高了对低压采集器电源接口抗干扰的能力。在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中,采用了变压器隔离电路,通过对第二级电路与第一级电路间的隔离,有效实现了对低压采集器电源接口浪涌干扰的隔离保护。在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中,第一级保护电路可采用一个三极气体放电管或三个二极气体放电管来实行对两条信号线接口的共模、差模保护。第一级保护电路的启动电压高于第二级保护电路,雷电通流容量也远大于第二级保护电路。在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中,第一级保护电路与第二级保护电路的信号线之间串接有功率退耦元件。此功率退耦元件用于平衡第一级保护电路与第二级保护电路之间的雷击浪涌能量配合,当雷击过电压来临时,第二级保护电路首先启动。由于电流的作用,在功率退耦元件上产生了分流电压,该电压与第二级保护电路启动后的箝位电压叠加。当叠加后的电压达到了第一级保护电路的启动电压时,第一级保护电路迅速启动及时泄放雷击过电压。在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中,第一级保护电路与第二级保护电路的信号线之间还设有LC抗干扰电路。此电路采用高频元件,用于防护来自信号输入端的干扰,防止干扰信号进入采集器,影响其正常工作。在电源和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之间,浪涌转移隔离电路由两组RC吸收电路串联,再并接在两个串联的压敏电阻端组成。浪涌转移隔离电路是串接在电源和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的地电位之间,当信号(或电源)浪涌保护电路中元件在泄放浪涌电流的同时,通过浪涌转移隔离电路可以隔离部分浪涌并将另外部分浪涌电流转移至电源(或信号)浪涌保护电路中,电源(或信号)浪涌保护电路中的防浪涌元件将转移泄放这些浪涌电流,达到浪涌隔离等电位而无需接地的目的。该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和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安装在同一模块内,封闭式外壳,并对内部元器件采用环氧灌封处理,露出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浪涌转移隔离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容C9、电容C10、压敏电阻M7和压敏电阻M8,所述电阻R3与电容C9并联,电阻R4与电容C10并联,压敏电阻M7和压敏电阻M8串联,两组RC元件串联后与串联的压敏电阻M7和M8并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变压器隔离电路中变压器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输入和输出电压比是1:1,功率大于等于10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第一级保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M1、压敏电阻M2和压敏电阻M3,所述压敏电阻M1和压敏电阻M2串联后连接电源输入端的L端和N端,压敏电阻M3与电源输入端的L端和N端连接,压敏电阻M1和压敏电阻M2串联后的公共点连接电源输入端的接地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共模差模电感电容抗干扰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5、电容C6、电感L1、电感L2和共模电感L3,所述电容C1和电容C2串联后与电源输入端的L端和N端连接;电容C3分别连接至电源输入端的L端和N端,电容C1和电容C2的公共点连接电源输入端的接地端;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源输入端的L端;电感L2的一端连接电源输入端的N端;电容C4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感L1和电感L2的另一端;共模电感L3的1端连接电容C4的一端,共模电感L3的2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共模电感L3的3端和4端分别连接所述变压器隔离电路的隔离变压器初级线圈1端和3端;电容C5和电容C6串联后连接变压器隔离电路的隔离变压器初级线圈1端和3端,电容C5和电容C6的公共点连接电源输入端的接地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第二级保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M4、压敏电阻M5和压敏电阻M6,所述压敏电阻M4和压敏电阻M5串联后连接变压器隔离电路的隔离变压器次级线圈2端和4端;压敏电阻M6两端分别连接至变压器隔离电路的隔离变压器次级线圈2端和4端,并作为本级的输出连接至电源输出端的L端和N端;压敏电阻M4和压敏电阻M5的公共点连接电源输出端的接地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信号第一级保护电路包括:二极气体放电管G1、二极气体放电管G2和二极气体放电管G3,所述二极气体放电管G1和二极气体放电管G2串联后连接所述信号输入端的A端和B端;二极气体放电管G1和二极气体放电管G2的公共点连接信号输出端的接地端;二极气体放电管G3连接信号输入端的A端和B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浪涌功率退耦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所述电阻R1一端连接信号输入端的A端,另一端作为本级的输出端,所述所述电阻R2一端连接信号输入端的B端,另一端作为本级的输出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C抗干扰电路包括:电感L4、电感L5、电容C7和电容C8,所述电感L4一端连接电阻R1输出端,另一端作为本级的输出端;所述电感L5一端连接电阻R2输出端,另一端作为本级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容C8,另一端连接电感L4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8的一端连接电容C7,另一端连接电感L5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7和电容C8的公共点连接信号输出端的接地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信号第二级保护电路包括:TVS管D1、TVS管D2和TVS管D3,所述TVS管D1和TVS管D2串联后与所述LC抗干扰电路的输出端连接,TVS管D1和TVS管D2的公共点与信号输出端的接地端连接;TVS管D3与LC抗干扰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并作为本级的输出连接信号输出端的A端和B端。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上述电源和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功能的组合,对低压采集器电源接口和信号接口进行共模、差模浪涌干扰的有效保护;并通过浪涌转移隔离电路实现了在无需使用接地线接至专用标准防雷接地网的情况下可靠地对雷击感应浪涌干扰进行泄放和隔离,有效解决了现有传统电涌保护器防雷抗干扰效果差、可靠性差、必须使用接地线接至专用标准防雷接地网等问题。可有效防止雷电感应、操作过电压、电容性耦合、感性耦合引起的瞬时共模和差模过电压、过电流和电力操作中引起的高次谐波干扰对低压采集器设备造成的损坏。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电涌防护能力使低压采集器设备的电源接口能够承受高达20000A(8/20μs波形)和信号接口能够承受高达10000V(1.2/50μs波形)的雷电冲击电流和防护电源高次谐波中干扰最强的3、5、7次等奇次谐波,极大地提高了低压采集器设备的抗雷击和抗干扰能力和低压采集器设备的损坏率,降低了电力供电单位的运行维护成本,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电路简单、性能可靠、安装维护方便、防雷抗干扰隔离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1-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2-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3-电源输入端4-电源第一级保护电路5-共模差模电感电容抗干扰电路6-变压器隔离电路7-电源第二级保护电路8-电源输出端9-浪涌转移隔离电路10-信号输入端11-信号第一级保护电路12-浪涌功率退耦电路13-LC抗干扰电路14-信号第二级保护电路15-信号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1、浪涌转移隔离电路和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2,所述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3、电源第一级保护电路4、共模差模电感电容抗干扰电路5、变压器隔离电路6、电源第二级保护电路7以及电源输出端8;所述电源输入端、电源第一级保护电路、共模差模电感电容抗干扰电路、变压器隔离电路、电源第二级保护电路以及电源输出端依次连接;
所述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10、信号第一级保护电路11、浪涌功率退耦电路12、LC抗干扰电路13、信号第二级保护电路14以及信号输出端15;所述信号输入端、信号第一级保护电路、浪涌功率退耦电路、LC抗干扰电路、信号第二级保护电路以及信号输出端依次连接;
所述浪涌转移隔离电路9串接在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的接地端和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的接地端之间,所述浪涌转移隔离电路的一端连接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的地线即电源输出端的接地端、另一端连接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的地线即信号输出端的接地端。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在低压采集器的电源接口和信号接口,安装该新型低压采集器的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产品,该产品由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和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组成,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和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组合成一体式,电源和信号端口的连接线从两端内部引出并留出一定长处用于连接低压采集器(电能表)的电源端和信号端,简化了现场防雷抗干扰防护器的安装。产品采用封闭式外壳,并对内部元器件采用环氧灌封处理,增强产品的绝缘性能和防潮性能。产品设有用于与低压采集器(电能表)连接的电源输入端、信号输入端接线端口,还设有用于与低压采集器(电能表)连接的电源输出端、信号输出端的接线端口。在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端之间设有两级压敏电阻组成的共模/差模浪涌保护电路,两级LC共、差模抗干扰电路,一级变压器隔离电路;在电源线路保护电路与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之间还连接有浪涌转移隔离电路。在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端之间设有一级气体放电管保护电路,一级退耦电路,一级TVS/TSS保护电路,一级LC抗干扰电路。通过上述电源线路和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功能的组合保护和浪涌隔离、转移,实现对低压采集器电源接口和信号接口的共模、差模浪涌干扰进行有效保护和浪涌隔离。在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中,两级压敏电阻组成的共模/差模浪涌保护电路方式,保证了电源线路防护电路通过第二级电路与第一级电路的能量配合,有效实现了对低压采集器电源接口浪涌干扰的保护。在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中,采用了电感电容共、差模抗干扰电路,通过第二级LC电路与第一级LC电路的配合,有效提高了对低压采集器电源接口抗干扰的能力。在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中,采用了变压器隔离电路,通过对第二级电路与第一级电路间的隔离,有效实现了对低压采集器电源接口浪涌干扰的隔离保护。在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中,第一级保护电路可采用一个三极气体放电管或三个二极气体放电管来实行对两条信号线接口的共模、差模保护。第一级保护电路的启动电压高于第二级保护电路,雷电通流容量也远大于第二级保护电路。在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中,第一级保护电路与第二级保护电路的信号线之间串接有功率退耦元件。此功率退耦元件用于平衡第一级保护电路与第二级保护电路之间的雷击浪涌能量配合,当雷击过电压来临时,第二级保护电路首先启动。由于电流的作用,在功率退耦元件上产生了分流电压,该电压与第二级保护电路启动后的箝位电压叠加。当叠加后的电压达到了第一级保护电路的启动电压时,第一级保护电路迅速启动及时泄放雷击过电压。在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中,第一级保护电路与第二级保护电路的信号线之间还设有LC抗干扰电路。此电路采用高频元件,用于防护来自信号输入端的干扰,防止干扰信号进入采集器,影响其正常工作。在电源和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之间,浪涌转移隔离电路由两组RC吸收电路串联,再并接在两个串联的压敏电阻端组成。浪涌转移隔离电路是串接在电源和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的地电位之间,当信号(或电源)浪涌保护电路中元件在泄放浪涌电流的同时,通过浪涌转移隔离电路可以隔离部分浪涌并将另外部分浪涌电流转移至电源(或信号)浪涌保护电路中,电源(或信号)浪涌保护电路中的防浪涌元件将转移泄放这些浪涌电流,达到浪涌隔离等电位而无需接地的目的。该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和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安装在同一模块内,封闭式外壳,并对内部元器件采用环氧灌封处理,露出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
所述浪涌转移隔离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容C9、电容C10、压敏电阻M7和压敏电阻M8,所述电阻R3与电容C9并联,电阻R4与电容C10并联,压敏电阻M7和压敏电阻M8串联,两组RC元件串联后与串联的压敏电阻M7和M8并联。
所述变压器隔离电路中变压器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输入和输出电压比是1:1,功率大于等于10瓦。
所述电源第一级保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M1、压敏电阻M2和压敏电阻M3,所述压敏电阻M1和压敏电阻M2串联后连接电源输入端的L端和N端,压敏电阻M3与电源输入端的L端和N端连接,压敏电阻M1和压敏电阻M2串联后的公共点连接电源输入端的接地端。
所述共模差模电感电容抗干扰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5、电容C6、电感L1、电感L2和共模电感L3,所述电容C1和电容C2串联后与电源输入端的L端和N端连接;电容C3分别连接至电源输入端的L端和N端,电容C1和电容C2的公共点连接电源输入端的接地端;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源输入端的L端;电感L2的一端连接电源输入端的N端;电容C4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感L1和电感L2的另一端;共模电感L3的1端连接电容C4的一端,共模电感L3的2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共模电感L3的3端和4端分别连接所述变压器隔离电路的隔离变压器初级线圈1端和3端;电容C5和电容C6串联后连接变压器隔离电路的隔离变压器初级线圈1端和3端,电容C5和电容C6的公共点连接电源输入端的接地端。
所述电源第二级保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M4、压敏电阻M5和压敏电阻M6,所述压敏电阻M4和压敏电阻M5串联后连接变压器隔离电路的隔离变压器次级线圈2端和4端;压敏电阻M6两端分别连接至变压器隔离电路的隔离变压器次级线圈2端和4端,并作为本级的输出连接至电源输出端的L端和N端;压敏电阻M4和压敏电阻M5的公共点连接电源输出端的接地端。
所述信号第一级保护电路包括:二极气体放电管G1、二极气体放电管G2和二极气体放电管G3,所述二极气体放电管G1和二极气体放电管G2串联后连接所述信号输入端的A端和B端;二极气体放电管G1和二极气体放电管G2的公共点连接信号输出端的接地端;二极气体放电管G3连接信号输入端的A端和B端。
所述浪涌功率退耦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所述电阻R1一端连接信号输入端的A端,另一端作为本级的输出端,所述所述电阻R2一端连接信号输入端的B端,另一端作为本级的输出端。
所述LC抗干扰电路包括:电感L4、电感L5、电容C7和电容C8,所述电感L4一端连接电阻R1输出端,另一端作为本级的输出端;所述电感L5一端连接电阻R2输出端,另一端作为本级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容C8,另一端连接电感L4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8的一端连接电容C7,另一端连接电感L5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7和电容C8的公共点连接信号输出端的接地端。
所述信号第二级保护电路包括:TVS管D1、TVS管D2和TVS管D3,所述TVS管D1和TVS管D2串联后与所述LC抗干扰电路的输出端连接,TVS管D1和TVS管D2的公共点与信号输出端的接地端连接;TVS管D3与LC抗干扰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并作为本级的输出连接信号输出端的A端和B端。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电源输出端、信号第一级保护电路、电源第二级保护电路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其特征是,包括: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浪涌转移隔离电路和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所述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第一级保护电路、共模差模电感电容抗干扰电路、变压器隔离电路、电源第二级保护电路以及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入端、电源第一级保护电路、共模差模电感电容抗干扰电路、变压器隔离电路、电源第二级保护电路以及电源输出端依次连接;
所述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信号第一级保护电路、浪涌功率退耦电路、LC抗干扰电路、信号第二级保护电路以及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入端、信号第一级保护电路、浪涌功率退耦电路、LC抗干扰电路、信号第二级保护电路以及信号输出端依次连接;
所述浪涌转移隔离电路串接在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的接地端和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的接地端之间,所述浪涌转移隔离电路的一端连接电源线路浪涌保护电路的地线即电源输出端的接地端、另一端连接信号线路浪涌保护电路的地线即信号输出端的接地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其特征是,所述浪涌转移隔离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容C9、电容C10、压敏电阻M7和压敏电阻M8,所述电阻R3与电容C9并联,电阻R4与电容C10并联,压敏电阻M7和M8串联,两组RC元件串联后与串联的压敏电阻M7和M8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其特征是,所述变压器隔离电路中变压器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输入和输出电压比是1:1,功率大于等于10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其特征是,所述电源第一级保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M1、压敏电阻M2和压敏电阻M3,所述压敏电阻M1和压敏电阻M2串联后连接电源输入端的L端和N端,压敏电阻M3与电源输入端的L端和N端连接,压敏电阻M1和压敏电阻M2串联后的公共点连接电源输入端的接地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其特征是,所述共模差模电感电容抗干扰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5、电容C6、电感L1、电感L2和共模电感L3,所述电容C1和电容C2串联后与电源输入端的L端和N端连接;电容C3分别连接至电源输入端的L端和N端,电容C1和电容C2的公共点连接电源输入端的接地端;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源输入端的L端;电感L2的一端连接电源输入端的N端;电容C4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感L1和电感L2的另一端;共模电感L3的1端连接电容C4的一端,共模电感L3的2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共模电感L3的3端和4端分别连接所述变压器隔离电路的隔离变压器初级线圈1端和3端;电容C5和电容C6串联后连接变压器隔离电路的隔离变压器初级线圈1端和3端,电容C5和电容C6的公共点连接电源输入端的接地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其特征是,所述电源第二级保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M4、压敏电阻M5和压敏电阻M6,所述压敏电阻M4和压敏电阻M5串联后连接变压器隔离电路的隔离变压器次级线圈2端和4端;压敏电阻M6两端分别连接至变压器隔离电路的隔离变压器次级线圈2端和4端,并作为本级的输出连接至电源输出端的L端和N端;压敏电阻M4和压敏电阻M5的公共点连接电源输出端的接地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其特征是,所述信号第一级保护电路包括:二极气体放电管G1、二极气体放电管G2和二极气体放电管G3,所述二极气体放电管G1和二极气体放电管G2串联后连接所述信号输入端的A端和B端;二极气体放电管G1和二极气体放电管G2的公共点连接信号输出端的接地端;二极气体放电管G3连接信号输入端的A端和B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其特征是,所述浪涌功率退耦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所述电阻R1一端连接信号输入端的A端,另一端作为本级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2一端连接信号输入端的B端,另一端作为本级的输出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其特征是,所述LC抗干扰电路包括:电感L4、电感L5、电容C7和电容C8,所述电感L4一端连接电阻R1输出端,另一端作为本级的输出端;所述电感L5一端连接电阻R2输出端,另一端作为本级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容C8,另一端连接电感L4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8的一端连接电容C7,另一端连接电感L5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7和电容C8的公共点连接信号输出端的接地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其特征是,所述信号第二级保护电路包括:TVS管D1、TVS管D2和TVS管D3,所述TVS管D1和TVS管D2串联后与所述LC抗干扰电路的输出端连接,TVS管D1和TVS管D2的公共点与信号输出端的接地端连接;TVS管D3与LC抗干扰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并作为本级的输出连接信号输出端的A端和B端。
CN202021836682.7U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12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6682.7U CN213212572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6682.7U CN213212572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12572U true CN213212572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43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3668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12572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1257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4088A (zh) * 2021-09-29 2021-12-21 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型poe交换机的输入电源防护电路及装置
CN114487530A (zh) * 2022-01-21 2022-05-13 上海纳宇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电能表内置防雷模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4088A (zh) * 2021-09-29 2021-12-21 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型poe交换机的输入电源防护电路及装置
CN114487530A (zh) * 2022-01-21 2022-05-13 上海纳宇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电能表内置防雷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12572U (zh) 一种电力抄表系统防雷型抗干扰隔离器
CN101800119B (zh) 耐雷配电变压器
CN112019039A (zh) 一种高等级浪涌防护高emi性能的电源接口电路
CN204190381U (zh) 一种基于电力抄表系统的抗浪涌干扰防护器
CN208623329U (zh) 一种具有防雷emc多功能电磁兼容抗扰度模组
CN205545257U (zh) 用于测控系统的电力载波装置的发送接收滤波及耦合电路
CN206790451U (zh) 滤波器、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205811534U (zh) 一种以太网浪涌保护器
CN202693002U (zh) 一种两线制变送器及其抗干扰电路
CN205863913U (zh) 一种以太网网口浪涌防护电路
CN210109182U (zh)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和载波耦合取电装置
CN208971133U (zh) 一种防浪涌电路及稳压设备
CN203967743U (zh) 一种防雷免接地隔离变压器
CN207010229U (zh) 一种千兆以太网口电磁兼容防护电路
CN209656774U (zh) 一种过电压监测装置的触发单元
CN106058838A (zh) 一种以太网网口浪涌防护电路
CN105763227A (zh) 用于测控系统的电力载波装置的发送接收滤波及耦合电路
CN208623335U (zh) 一种带防雷的三相谐波抑制电路及电力设备
CN220964328U (zh) 浪涌抑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1859600U (zh) 一种防雷二极管装置
CN217956689U (zh) 一种电磁兼容电路
CN220139569U (zh) 一种can通讯保护的电路
CN211151532U (zh) 便携式数据通信台站
CN204116435U (zh) 复合式二次电压互感装置
CN2572642Y (zh) 微波防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