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99274U - 一种防漏中性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漏中性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99274U
CN213199274U CN202022186571.2U CN202022186571U CN213199274U CN 213199274 U CN213199274 U CN 213199274U CN 202022186571 U CN202022186571 U CN 202022186571U CN 213199274 U CN213199274 U CN 213199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
tooth post
tooth column
tube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865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浚澄
王华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1865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99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99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99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漏中性笔,包括上笔管,上笔管中设有上齿柱和下齿柱,下齿柱上端插入上齿柱内,设有空隙,上齿柱内设有硅胶控气阀,硅胶控气阀上端与上齿柱内上端相接触,并分别通过硅胶控气阀上凹进圆柱孔和上齿柱内凸出圆柱体固定,固定安装中挤压产生的空气从上齿柱顶部安装用排气孔排出。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通过按压上齿柱来控制下齿柱上端气孔与硅胶控气阀的接触与分离来实现气孔的进气与闭气,进气时笔头伸出下笔管可以顺利书写。闭气时笔头缩回到下笔管,笔处于不使用的状态,笔头油墨不滴漏。

Description

一种防漏中性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写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漏中性笔。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按动中性笔是采用笔头内置微型弹簧来顶住球珠封住笔头来防止油墨滴漏。其笔壳本身不具有防油墨滴漏功能,因此目前的按动中性笔不适用于一系列不同直径的无内置微型弹簧的普通笔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漏中性笔,上笔管中设有上齿柱和下齿柱,通过按动上齿柱来控制硅胶控气阀与下齿柱上端气孔的分开和接触来实现笔壳的防漏墨设计,适用于任何直径和结构的一系列中性笔头,防止笔芯油墨从笔头的滴漏。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防漏中性笔,包括上笔管,上笔管中设有上齿柱和下齿柱,下齿柱上端插入上齿柱内,设有空隙,上齿柱内设有硅胶控气阀,硅胶控气阀上端与上齿柱内上端相接触,并分别通过硅胶控气阀上凹进圆柱孔和上齿柱内凸出圆柱体固定,固定安装中挤压产生的空气从上齿柱顶部安装用排气孔排出。
进一步地,笔芯后塞油一端紧紧插入下齿柱下腔中,接触面不设空隙,空气从下齿柱上端气孔进入,通过下齿柱内部通道流入笔芯,使油墨在重力的作用下到达笔头。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体与所述圆柱孔的大小相匹配,下齿柱与上齿柱都在上笔管内壁设有的导轨中运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气软弹簧,控气软弹簧一端紧套在硅胶控气阀下端,接触处不设间隙,使控气软弹簧固定在硅胶控气阀下端上,控气软弹簧另一端内侧套在下齿柱上端外侧上,中间设有间隙,使下齿柱上端可以在控气软弹簧内自由运动。
进一步地,笔芯前端与笔头结合在一起,笔芯前端弹簧一端抵靠在笔芯管处,另一端抵靠在下笔管内突出卡齿上。
进一步地,握笔防滑软胶套套在中笔管上。
进一步地,下笔管与中笔管通过下笔管内螺纹丝口与中笔管下螺纹丝口拧旋在一起,中笔管与上笔管通过中笔管上螺纹丝口与上笔管内螺纹丝口拧旋在一起,笔外套套在上笔管上,笔外套上设有笔夹。
进一步地,控气软弹簧为65锰镀锌弹簧钢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通过按压上齿柱来控制下齿柱上端气孔与硅胶控气阀的接触与分离来实现气孔的进气与闭气,进气时笔头伸出下笔管可以顺利书写。闭气时笔头缩回到下笔管,笔处于不使用的状态,笔头油墨不滴漏。此按动笔壳设计可以有效防止笔头漏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笔管内部立体剖面图;
图3是上齿柱立体图;
图4是硅胶控气阀立体图;
图5是下齿柱立体图;
图6是下齿柱上端气孔处于开放位置的组合立体图;
图7是下齿柱上端气孔处于封闭位置的组合立体图;
图中:1-中性笔芯、2-笔头、3-笔芯前端弹簧、4-下笔管、5-下笔管内螺纹丝口、6-下笔管内突出卡齿、7-中笔管、8-中笔管下螺纹丝口、9-中笔管上螺纹丝口、10-握笔防滑软胶套、11-上笔管、12-上笔管内螺纹丝口、13-笔外套、14-笔夹、15-下齿柱、16-下齿柱上端气孔。17-上齿柱、18-上齿柱内凸出圆柱体、19-硅胶控气阀、20-硅胶控气阀上凹进圆柱孔、21-控气软弹簧、22-上齿柱内凸出圆柱体立体图、23-上齿柱安装用排气孔、24-上齿柱三角齿、25-硅胶控气阀上凹进圆柱孔立体图、26-下齿柱上端气孔立体图、27-下齿柱上端立体图、28-下齿柱长条齿立体图、29-下齿柱下腔立体图、30-上笔管内导轨立体图、31-导轨下端立体图、32-导轨底部前斜口尖端立体图、33-导轨底部后斜口尖端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套装”、“设置”“设有”“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诉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漏中性笔,包括上笔管11,上笔管11中设有下齿柱15,中性笔芯1后塞油一端紧紧插入下齿柱下腔29中,接触面不设空隙,使其密封,不漏空气。
在书写过程中,空气从下齿柱上端气孔16进入下齿柱内部通道到达笔芯。油墨在重力的作用下到达笔头2,实现书写目的。中性笔芯1后塞油一端紧紧插入下齿柱下腔29中还可以起到对书写中笔芯进行固定的作用,避免笔头2的晃动。
如图1、2、3、5所示,下齿柱上端27插入上齿柱17内,设有空隙,空气可以流动。上齿柱17内设有硅胶控气阀19,硅胶控气阀19的上端与上齿柱17内上端相接触,并分别通过硅胶控气阀上凹进圆柱孔20设计和上齿柱内凸出圆柱体18设计加以固定,固定安装中挤压产生的空气从上齿柱顶部安装用排气孔23排出。上齿柱17内凸出圆柱体与硅胶控气阀19上凹进圆柱孔的大小相匹配。下齿柱15与上齿柱17都在上笔管11内壁设有的导轨30中运动。
如图1、5所示,控气软弹簧21的一端紧套在硅胶控气阀19的下端,接触处不设间隙。使控气软弹簧21固定在硅胶控气阀19的下端上。控气软弹簧21的另一端内侧套在下齿柱上端27外侧上,中间设有间隙,使下齿柱上端27可以在控气软弹簧21内自由运动。控气软弹簧21的作用是笔在使用中起到抬起设在上齿柱17内设的硅胶控气阀19,使硅胶控气阀19离开下齿柱上端气孔26,以使下齿柱上端气孔26处于开放的位置,使空气进入气孔通过下齿柱15内部通道流入中性笔芯1中,使书写得以顺利进行。
如图1所示,中性笔芯1前端与笔头2结合在一起,笔芯前端弹簧3一端抵靠在笔芯管处,另一端抵靠在下笔管内突出卡齿6上。握笔防滑软胶套10套在中笔管7上,起到防滑和提高握笔舒适度的作用。
下笔管4与中笔管7通过下笔管内螺纹丝口5与中笔管下螺纹丝口8拧旋在一起,中笔管7与上笔管11通过中笔管上螺纹丝口9与上笔管内螺纹丝口12拧旋在一起,笔外套13套在上笔管11上,笔外套13上设有笔夹14。
在笔头2未露出下笔管4的未使用状态下,如图1、2、3、5所示,按压上齿柱17,上齿柱17推动下齿柱15向下运动,同时上齿柱三角齿24持续施加给下齿柱长条齿28一个向左旋转的力,当运动到导轨底部前斜口尖端32位置,也就是前临界点,下齿柱长条齿28在超过前临界点的瞬间并借助上齿柱三角齿24施加的左旋力向左旋转一定的角度后,卡在上齿柱三角齿24间。此时松开对上齿柱17的按压,在笔芯前端弹簧3弹力下,下齿柱15向上移动,当下齿柱长条齿28碰到导轨底部前斜口尖端32位置时,在导轨底部前斜口尖端32斜口的引导下,又向左转动同时上行一定的角度和距离后卡在导轨下端31位置。此时笔头2伸出下笔管4,笔芯1固定,笔处于书写状态,这时,上齿柱17在导轨30中可以自由的上下移动,控气软弹簧21把设在上齿柱17内的硅胶控气阀19抬起,离开下齿柱上端气孔26,使气孔处于开放的状态,如图6所示,空气从气孔通过下齿柱15内部管道流入笔芯1,书写能够顺利进行。
如图1、2、3、4、5所示,在笔头2伸出下笔管4的可书写状态下,按压上齿柱17,上齿柱17推动下齿柱15向下运动,此时下齿柱长条齿28离开导轨下端31位置,同时上齿柱三角齿24持续施加给下齿柱长条齿28一个向左旋转的力,当运动到导轨底部后斜口尖端33位置,也就是后临界点,下齿柱长条齿28在超过后临界点的瞬间并借助上齿柱三角齿24施加的左旋力向左旋转一定的角度后,下齿柱长条齿28卡在上齿柱三角齿24间,此时松开对上齿柱17的按压,在笔芯前端弹簧3的弹力推动下,下齿柱15推动着上齿柱17一起向上移动,当碰到导轨底部后斜口尖端33位置时,在导轨底部后斜口尖端33的斜口引导下,又向左转动同时上行一定的角度和距离后沿导轨30向上运动。
此时笔头2收缩到下笔管中4,笔处于不使用的状态,由于笔芯前端弹簧3的弹力比控气软弹簧21的弹力要大得多,因此,笔芯前端弹簧3的弹力在抵消了控气软弹簧21的弹力后继续把下齿柱上端气孔26开口向上推,最后紧紧压在硅胶控气阀25下端圆柱横截面上,让气孔处于封闭的状态,阻止了空气从气孔通过下齿柱15内部通道进入到笔芯中,如图7所示,起到了封闭笔芯油墨的作用,从而防止笔不用时油墨从笔头滴漏。
上齿柱17和下齿柱15使用ABS塑料制成,控气软弹簧21和笔芯前端弹簧3使用不同直径65锰镀锌弹簧钢丝制成,硅胶控气阀19和握笔防滑软胶套10使用硅胶制成。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防漏中性笔,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笔管,上笔管中设有上齿柱和下齿柱,下齿柱上端插入上齿柱内,设有空隙,上齿柱内设有硅胶控气阀,硅胶控气阀上端与上齿柱内上端相接触,并分别通过硅胶控气阀上凹进圆柱孔和上齿柱内凸出圆柱体固定,固定安装中挤压产生的空气从上齿柱顶部安装用排气孔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中性笔,其特征在于:笔芯后塞油一端紧紧插入下齿柱下腔中,接触面不设空隙,空气从下齿柱上端气孔进入,通过下齿柱内部通道流入笔芯,使油墨在重力的作用下到达笔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中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与所述圆柱孔的大小相匹配,下齿柱与上齿柱都在上笔管内壁设有的导轨中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中性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气软弹簧,控气软弹簧一端紧套在硅胶控气阀下端,接触处不设间隙,使控气软弹簧固定在硅胶控气阀下端上,控气软弹簧另一端内侧套在下齿柱上端外侧上,中间设有间隙,使下齿柱上端可以在控气软弹簧内自由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中性笔,其特征在于:笔芯前端与笔头结合在一起,笔芯前端弹簧一端抵靠在笔芯管处,另一端抵靠在下笔管内突出卡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中性笔,其特征在于:握笔防滑软胶套套在中笔管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中性笔,其特征在于:下笔管与中笔管通过下笔管内螺纹丝口与中笔管下螺纹丝口拧旋在一起,中笔管与上笔管通过中笔管上螺纹丝口与上笔管内螺纹丝口拧旋在一起,笔外套套在上笔管上 ,笔外套上设有笔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漏中性笔,其特征在于:控气软弹簧为65锰镀锌弹簧钢丝。
CN202022186571.2U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防漏中性笔 Active CN213199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86571.2U CN213199274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防漏中性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86571.2U CN213199274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防漏中性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99274U true CN213199274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23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86571.2U Active CN213199274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防漏中性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992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73435U (zh) 多功能自带水笔
CN213199274U (zh) 一种防漏中性笔
CN201721172U (zh) 自来水式毛笔
CN109677163B (zh) 一种直液式纤维头笔
CN203780117U (zh) 自动上墨式钢笔
CN201291661Y (zh) 一种可重复加液的大容量墨水笔
CN220095996U (zh) 一种具有墨尽预警功能的钢笔
CN2451344Y (zh) 可注水式墨水瓶及注水式书写笔
CN210591117U (zh) 一种便携式口袋钢笔
CN2683387Y (zh) 自来水毛笔
CN215041634U (zh) 可替换墨囊的钢笔
CN217435372U (zh) 书写笔用的阀门系统
CN2719593Y (zh) 注水笔
CN218084859U (zh) 一种防身用具有喷雾功能的便携式书写笔
CN216331078U (zh) 一种可按动钢笔
CN212022102U (zh) 一种墨囊可更换的马克笔
CN217598201U (zh) 一种按压式墨囊钢笔
CN201249594Y (zh) 新式钢笔
CN218399976U (zh) 一种新型按压式吸墨器
CN218804881U (zh) 一种按压式吸墨器
CN202242538U (zh) 一种组合笔
CN2483191Y (zh) 气密式上水钢笔
CN202847197U (zh) 笔杆长度可调的笔
CN211195586U (zh) 一种签字笔
CN2403582Y (zh) 自动毛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