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91880U - 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91880U
CN213191880U CN202020991940.2U CN202020991940U CN213191880U CN 213191880 U CN213191880 U CN 213191880U CN 202020991940 U CN202020991940 U CN 202020991940U CN 213191880 U CN213191880 U CN 213191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ing rod
breathing machine
bas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919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继铭
韩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Lianda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Lianda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Lianda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Lianda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919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91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91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91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设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底座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通过螺栓与第二支撑杆连接,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载物盒依次固定连接,载物盒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适应不同大小尺寸的呼吸机夹持固定,并且具有减震结构,减少了移动过程中的晃动。

Description

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
背景技术
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它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使用呼吸机时,利用专用支架转移呼吸机能够降低护士的劳动强度,但是现有的呼吸机专用支架缺少夹持结构和减震结构,移动时由于晃动可能会造成呼吸机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适应不同大小尺寸的呼吸机夹持固定,并且具有减震结构,减少了移动过程中的晃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螺栓与第二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载物盒依次固定连接,所述载物盒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
采用上述方案,在载物盒内放置呼吸机时,向两侧推动夹持板,第二连接杆和第一弹簧沿着第一连接杆的内壁向两侧移动,第一弹簧受到压缩挤压夹持板从而将呼吸机夹持固定,并且能够适应不同大小尺寸的呼吸机,减少了移动过程中的晃动,底座的底部设有减震装置,能够进一步减少移动过程中呼吸机的晃动。
优选的,所述夹持板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设有第一把手。
采用上述方案,方便操作人员移动夹持板,从而将呼吸机放置于夹持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夹持板远离所述第一把手的一侧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上设有防滑颗粒。
采用上述方案,一方面防止夹持板的夹持力过大,损坏呼吸机,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夹持呼吸机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多个限位孔。
采用上述方案,第一支撑杆为空心结构,第二支撑杆为实心结构,第二支撑杆可以伸入第一支撑杆的内部,利用限位孔和螺栓可以调节第二支撑杆伸入第一支撑杆内部的长度,从而调节载物盒和呼吸机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标识线。
采用上述方案,第一支撑杆的顶部与第二支撑杆上设置的标识线齐平时,螺栓恰好可以伸入限位孔内,方便操作人员利用螺栓和限位孔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固定。
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顶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底部与连接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自然状态下,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底座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带动第三连接杆移动,第二弹簧受到压缩或拉伸时能够吸收能量,能够减小支架移动时的晃动幅度,有利于保持呼吸机稳定。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上设有通孔。
优选的,还包括置物箱,所述置物箱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置物箱上铰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把手,所述置物箱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和第一限位板。
采用上述方案,利用第三把手将置物箱竖直放置在底座上,第一限位板恰好插入第二限位板设置的通孔内,从而实现置物箱的固定,设置的第二把手方便操作人员打开盖体。
优选的,所述载物盒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环。
采用上述方案,卡环和第三支撑杆垂直于第四连接杆设置,将呼吸管伸入卡环内可以将呼吸管固定,卡环为金属材质,能够发生形变,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呼吸管的管径大小调节卡环,从而夹紧呼吸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载物盒的长度依次增大。
采用上述方案,有利于保持载物盒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呼吸机放置于夹持板之间,第一弹簧受到压缩挤压夹持板从而将呼吸机夹持固定,并且能够适应不同大小尺寸的呼吸机,减少了移动过程中的晃动。
(2)底座的底部设有减震装置,第三连接杆、底座和第二弹簧的配合使用,能够进一步减少移动过程中呼吸机的晃动,避免呼吸机受到损坏。
(3)卡环为金属材质,可以发生形变,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呼吸管的管径大小调节卡环,从而夹紧呼吸管,置物箱与底座可拆卸连接,可以存放医疗用品或者医疗废物,清洗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A-A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万向轮;2、底座;3、第一固定板;4、螺栓;5、第一支撑杆;6、标识线;7、限位孔;8、第一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10、载物盒;11、第一连接杆;12、第一弹簧;13、第二连接杆;14、橡胶垫;15、夹持板;16、第一把手;17、第二把手;18、盖体;19、第三把手;20、第一限位板;21、置物箱;22、减震装置;221、第二弹簧;222、第三连接杆;223、连接座;23、第二限位板;24、第二支撑杆;25、第二固定板;26、卡环;27、第三支撑杆;28、第四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包括底座2,底座2的底部设有减震装置22,减震装置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底座2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5,第一支撑杆5通过螺栓4与第二支撑杆24连接,第二支撑杆2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8,第一支撑板8、第二支撑板9和载物盒10依次固定连接,载物盒10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25,第二固定板2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1,第一连接杆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2的一端,第一弹簧1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13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13远离第一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15。
在载物盒10内放置呼吸机时,向两侧推动夹持板15,第二连接杆13和第一弹簧12沿着第一连接杆11的内壁向两侧移动,第一弹簧12受到压缩挤压夹持板15从而将呼吸机夹持固定,并且能够适应不同大小尺寸的呼吸机,减少了移动过程中的晃动,底座2的底部设有减震装置22,能够进一步减少移动过程中呼吸机的晃动。
夹持板15靠近第二连接杆13的一侧设有第一把手16,方便操作人员移动夹持板15,从而将呼吸机放置于夹持板15之间。
夹持板15远离第一把手16的一侧设有橡胶垫14,橡胶垫14上设有防滑颗粒,一方面防止夹持板15的夹持力过大,损坏呼吸机,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夹持呼吸机的稳定性。
第二支撑杆24上设有多个限位孔7,第一支撑杆5为空心结构,第二支撑杆24为实心结构,第二支撑杆24可以伸入第一支撑杆5的内部,利用限位孔7和螺栓4可以调节第二支撑杆24伸入第一支撑杆5内部的长度,从而调节载物盒10和呼吸机的高度。
第二支撑杆24上设有标识线6,第一支撑杆5的顶部与第二支撑杆24上设置的标识线6齐平时,螺栓4恰好可以伸入限位孔7内,方便操作人员利用螺栓4和限位孔7将第一支撑杆5与第二支撑杆24固定。
减震装置22包括第三连接杆222,第三连接杆222的顶部与底座2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杆222的底部与连接座223滑动连接,第三连接杆222上套设有第二弹簧221,第二弹簧221的一端与底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座223的顶部固定连接。
自然状态下,第二弹簧221处于压缩状态,当底座2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带动第三连接杆222移动,第二弹簧221受到压缩或拉伸时能够吸收能量,能够减小支架移动时的晃动幅度,有利于保持呼吸机稳定。
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第一固定板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23,第二限位板23上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置物箱21,置物箱21与底座2可拆卸连接,置物箱21上铰接有盖体18,盖体18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把手17,置物箱2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19和第一限位板20。
利用第三把手19将置物箱21竖直放置在底座2上,第一限位板20恰好插入第二限位板23设置的通孔内,从而实现置物箱21的固定,设置的第二把手17方便操作人员打开盖体18。
载物盒10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杆28,第四连接杆28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27,第三支撑杆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环26。
卡环26和第三支撑杆27垂直于第四连接杆28设置,将呼吸管伸入卡环26内可以将呼吸管固定,卡环26为金属材质,能够发生形变,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呼吸管的管径大小调节卡环26,从而夹紧呼吸管。
第一支撑板8、第二支撑板9和载物盒10的长度依次增大,有利于保持载物盒10的稳定性。
使用过程:首先将支架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固定,然后根据使用要求调节第二支撑杆24伸入第一支撑杆5内部的长度,利用螺栓4和限位孔7将第二支撑杆24与第一支撑杆5固定,握住第一把手16向两侧推动夹持板15,将呼吸机放置于夹持板15之间,第一弹簧12受到压缩挤压夹持板15,从而将呼吸机夹持固定,减少了支架移动过程中呼吸机的晃动,底座2的底部设有减震装置22,能够进一步减少移动时呼吸机的晃动,将呼吸管伸入卡环26内,根据呼吸管的管径大小调节卡环26,使卡环26夹紧呼吸管,便于使用,利用第三把手19移动置物箱21,使第一限位板20插入第二限位板23设置的通孔内,从而将置物箱21固定在底座2上,从而实现置物箱21的固定,置物箱21用于存放医疗用品或者医疗废物,清洗方便,设置的减震装置22,能够减少移动过程中呼吸机的晃动,避免呼吸机受到损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包括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底部设有减震装置(22),所述减震装置(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所述底座(2)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5),所述第一支撑杆(5)通过螺栓(4)与第二支撑杆(24)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2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8),所述第一支撑板(8)、第二支撑板(9)和载物盒(10)依次固定连接,所述载物盒(10)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25),所述第二固定板(2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1),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2)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1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3)远离所述第一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15)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一侧设有第一把手(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15)远离所述第一把手(16)的一侧设有橡胶垫(14),所述橡胶垫(14)上设有防滑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4)上设有多个限位孔(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4)上设有标识线(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22)包括第三连接杆(222),所述第三连接杆(222)的顶部与所述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222)的底部与连接座(223)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222)上套设有第二弹簧(221),所述第二弹簧(221)的一端与所述底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223)的顶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所述第一固定板(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23),所述第二限位板(23)上设有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物箱(21),所述置物箱(21)与所述底座(2)可拆卸连接,所述置物箱(21)上铰接有盖体(18),所述盖体(18)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把手(17),所述置物箱(2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19)和第一限位板(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盒(10)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杆(28),所述第四连接杆(28)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27),所述第三支撑杆(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环(2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8)、所述第二支撑板(9)和所述载物盒(10)的长度依次增大。
CN202020991940.2U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 Active CN213191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91940.2U CN213191880U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91940.2U CN213191880U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91880U true CN213191880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29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91940.2U Active CN213191880U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918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91880U (zh) 一种呼吸机专用支架
CN214909343U (zh) 一种转运平车上用于固定急救设备的装置
CN214966645U (zh) 一种内科临床用应急移动设备
CN217548403U (zh) 一种医疗设备一体移动转运车
CN214968851U (zh) 一种急救用心肺复苏装置
CN212592460U (zh) 一种妇产科用手术支架及妇产科手术设备
CN208989441U (zh) 输液杆
CN213554547U (zh) 呼吸机用呼吸管路固定装置
CN209770703U (zh) 穿插式组合担架
CN211095371U (zh) 一种多功能抢救床
CN209864198U (zh) 一种骨科护理牵引支架
CN208542250U (zh) 一种便于灵活调节的试管架
CN113081512A (zh) 一种用于外出急救的便携式担架
CN213589479U (zh) 一种icu护理用导管固定架
CN213883941U (zh) 一种鼻科临床鼻部手术冷敷装置
CN212997065U (zh) 一种便于携带急救与监护设备的急危重病人转运车
CN210433548U (zh) 一种麻醉科手术用多功能辅助架
CN215780289U (zh) 一种用于引流瓶的固定器
CN213372591U (zh) 一种产科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架
CN218220327U (zh) 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便携式护理支架
CN214968327U (zh) 一种骨科护理腿部固定支撑装置
CN113180931B (zh) 一种复合结构的急诊器械箱
CN215284819U (zh) 一种氧气瓶转运架
CN211704840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骨科护理换药托架
CN214128786U (zh) 一种医疗手术用器械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