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90632U - 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90632U
CN213190632U CN202021073728.4U CN202021073728U CN213190632U CN 213190632 U CN213190632 U CN 213190632U CN 202021073728 U CN202021073728 U CN 202021073728U CN 213190632 U CN213190632 U CN 213190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body
bed
groove
roller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737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颖
李瑞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10737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90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90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906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属于转移床领域。该手术后组合转移床,包括第一床体、第二床体和防护组件。所述第一床体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床体底部安装有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一活动挡板卡接于所述第一床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床体的一侧铰接有第二侧板;第一床体与第二床体配合卡接,便于患者从第一床体移动到第二床体表面,解决了将病人抬起后放置到病床上的操作,节省人力,减少病人抬起过程中造成的痛苦,降低了人员抬动过程中因手滑发生危险的可能性,第一床体的一侧铰接第一侧板用于防护患者,避免在推移过程中掉落。

Description

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移床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
背景技术
医院中做完手术的病人,由手术床转移到移动床,移动床推回病房后,再将病人转移到病床,现有的操作过程是,由医生和护士将病人抬起后放置到病床上,在抬的过程中,会使得病人很痛苦,不舒服;同时在抬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能因手滑发生患者掉落等危险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旨在改善病人术后转移到病床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包括第一床体、第二床体和防护组件。
所述第一床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床体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床体底部安装有第一行走轮。
所述第二床体侧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卡接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床体侧面固定有与所述第一凸台配合卡接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床体底部安装有第二行走轮。
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一活动挡板,所述第一侧板铰接于所述第一床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活动挡板卡接于所述第一床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床体的一侧铰接有第二侧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凹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凸台与多个所述第一凹槽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走轮包括支撑腿和滚轮,所述滚轮固定在所述支撑腿下端,所述支撑腿上端与所述第一床体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滚轮设置有自锁刹车片,所述第二行走轮与所述第一行走轮结构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床体上表面安装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上表面放置有垫板,所述第二床体上表面安装有第二传送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带包括辊轴、输送带和旋转件,所述辊轴与所述第一床体转动连接,所述输送带设置有两个,所述输送带传动连接于两个所述辊轴表面,两个所述辊轴之间转动安装有支撑辊,所述第二传送带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结构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的两侧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插接于所述第一床体开设的安装槽内,所述转轴端部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一侧设置有齿块,所述齿块与所述齿轮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床体表面滑动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与所述齿块固定连接,所述齿块与所述第一床体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卡块,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床体连接,所述第一卡块固定在第一连接板表面,所述第二床体端部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一卡槽配合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床体端部开设的盲孔内滑动插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盲孔内固定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杆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挡板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台配合插接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一活动挡板端部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与所述第一卡块配合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使用时,第一床体用于移动病患者,当需要对病人进行转移时,通过第二床体侧面开设的第二凸台与第一床体的第一凹槽配合卡接,第二床体侧面固定的第二凹槽与第一凸台配合插接,实现第一床体与第二床体配合卡接,便于患者从第一床体移动到第二床体表面,解决了将病人抬起后放置到病床上的操作,节省人力,减少病人抬起过程中造成的痛苦,降低了人员抬动过程中手滑也容易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便于患者的转移使用,第一床体的一侧铰接第一侧板用于防护患者,避免在推移过程中掉落,同时便于旋转调节并收起,便于患者下床或者对患者进行搬移,设置的第一行走轮便于第一床体的推移,方便转移,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床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床体剖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床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齿轮与齿块卡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活动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第一床体;110-第一凸台;130-第一凹槽;150-第一行走轮;151-支撑腿;153-滚轮;170-第一传送带;171-辊轴;173-输送带;175-旋转件;177-支撑辊;180-垫板;300-第二床体;500-防护组件;510-第一侧板;511-推块;513-齿轮;515-齿块;517-第二弹性件;530-第一活动挡板;531-第三凹槽;533-第三卡槽;700-卡接组件;710-第一连接板;730-第一卡块;770-第一弹性件;790-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包括第一床体100、第二床体300和防护组件500。
其中,第一床体100与第二床体300可以进行卡接组合连接,便于病人的转移,设置的防护组件500用于遮挡患者,避免掉落。
请参阅图1-3,第一床体10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130,第一床体100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凸台110,第一床体100底部安装有第一行走轮15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台110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130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凸台110与多个第一凹槽130间隔设置,设置多组卡接点,增强连接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行走轮150包括支撑腿151和滚轮153,滚轮153固定在支撑腿151下端,支撑腿151上端与第一床体100下表面固定连接,滚轮153设置有自锁刹车片,第二行走轮与第一行走轮150结构相同,增设的滚轮153与自锁刹车片配合使用,便于第一床体100的移动与固定。
请继续参阅图1,第二床体300侧面开设有与第一凹槽130配合卡接的第二凸台,第二床体300侧面固定有与第一凸台110配合卡接的第二凹槽,第二床体300底部安装有第二行走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床体100上表面安装有第一传送带170,第一传送带170上表面放置有垫板180,第二床体300上表面安装有第二传送带,通过第一传送带170转动带动垫板180平移,使得垫板180从第一床体100移动到第二床体300,便于躺在垫板180表面的患者进行转移转运,便于操作,节省人力。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送带170包括辊轴171、输送带173和旋转件175,辊轴171与第一床体100转动连接,输送带173设置有两个,输送带173传动连接于两个辊轴171表面,两个辊轴171之间转动安装有支撑辊177,第二传送带与第一传送带170结构相同;其中,旋转件175可以为电机,电机的驱动轴通过联轴器与辊轴171固定连接;或旋转件175可以为手轮,手轮与辊轴171固定连接,手轮一侧安装有手柄,手柄外表面套有防护胶垫。
请参阅图4-6,防护组件500包括第一侧板510和第一活动挡板530,第一侧板510铰接于第一床体100的一侧,第一活动挡板530卡接于第一床体100的另一侧,第二床体300的一侧铰接有第二侧板,第一侧板510的两侧固定有转轴,转轴转动插接于第一床体100开设的安装槽内,转轴端部固定有齿轮513,齿轮513一侧设置有齿块515,齿块515与齿轮513卡接,第一床体100表面滑动连接有推块511,推块511与齿块515固定连接,齿块515与第一床体100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517,第二弹性件517可以为弹簧。
请参阅图7,该手术后组合转移床还包括卡接组件700,卡接组件700包括第一连接板710和第一卡块730,第一连接板710与第一床体100连接,第一卡块730固定在第一连接板710表面,第二床体300端部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块730与第一卡槽配合卡接,通过第一卡块730与第一卡槽配合卡接,使得第一床体100与第二床体300连接稳固,降低在患者转移过程中第一床体100与第二床体300分离的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床体100端部开设的盲孔内滑动插接有限位杆790,限位杆79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710固定连接,盲孔内固定有第一弹性件770,第一弹性件770的一端与限位杆790连接,第一弹性件770可以为压簧。
其中,第一活动挡板530表面开设有与第一凸台110配合插接的第三凹槽531,第一活动挡板530端部开设有第三卡槽533,第三卡槽533与第一卡块730配合卡接。
该手术后组合转移床的工作原理:使用时,第一床体100用于移动病患者,当需要对病人进行转移时,通过第二床体300侧面开设的第二凸台与第一床体100的第一凹槽130配合卡接,第二床体300侧面固定的第二凹槽与第一凸台110配合插接,实现第一床体100与第二床体300配合卡接,便于患者从第一床体100移动到第二床体300表面,解决了将病人抬起后放置到病床上的操作,节省人力,减少病人抬起过程中造成的痛苦,降低了人员抬动过程中因手滑发生危险的可能性,第一床体100的一侧铰接第一侧板510用于防护患者,避免在推移过程中掉落,同时便于旋转调节并收起,便于患者下床或者对患者进行搬移,设置的第一行走轮150便于第一床体100的推移,方便转移,便于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床体(100),所述第一床体(10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130),所述第一床体(100)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凸台(110),所述第一床体(100)底部安装有第一行走轮(150);
第二床体(300),所述第二床体(300)侧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30)配合卡接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床体(300)侧面固定有与所述第一凸台(110)配合卡接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床体(300)底部安装有第二行走轮;
防护组件(500),所述防护组件(500)包括第一侧板(510)和第一活动挡板(530),所述第一侧板(510)铰接于所述第一床体(100)的一侧,所述第一活动挡板(530)卡接于所述第一床体(100)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床体(300)的一侧铰接有第二侧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110)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凹槽(130)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凸台(110)与多个所述第一凹槽(130)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轮(150)包括支撑腿(151)和滚轮(153),所述滚轮(153)固定在所述支撑腿(151)下端,所述支撑腿(151)上端与所述第一床体(100)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滚轮(153)设置有自锁刹车片,所述第二行走轮与所述第一行走轮(150)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体(100)上表面安装有第一传送带(170),所述第一传送带(170)上表面放置有垫板(180),所述第二床体(300)上表面安装有第二传送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70)包括辊轴(171)、输送带(173)和旋转件(175),所述辊轴(171)与所述第一床体(100)转动连接,所述输送带(173)设置有两个,所述输送带(173)传动连接于两个所述辊轴(171)表面,两个所述辊轴(171)之间转动安装有支撑辊(177),所述第二传送带与所述第一传送带(170)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510)的两侧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插接于所述第一床体(100)开设的安装槽内,所述转轴端部固定有齿轮(513),所述齿轮(513)一侧设置有齿块(515),所述齿块(515)与所述齿轮(513)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体(100)表面滑动连接有推块(511),所述推块(511)与所述齿块(515)固定连接,所述齿块(515)与所述第一床体(100)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5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接组件(700),所述卡接组件(700)包括第一连接板(710)和第一卡块(730),所述第一连接板(710)与所述第一床体(100)连接,所述第一卡块(730)固定在第一连接板(710)表面,所述第二床体(300)端部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块(730)与所述第一卡槽配合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体(100)端部开设的盲孔内滑动插接有限位杆(790),所述限位杆(79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710)固定连接,所述盲孔内固定有第一弹性件(770),所述第一弹性件(770)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杆(790)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挡板(530)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台(110)配合插接的第三凹槽(531),所述第一活动挡板(530)端部开设有第三卡槽(533),所述第三卡槽(533)与所述第一卡块(730)配合卡接。
CN202021073728.4U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 Active CN213190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3728.4U CN213190632U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3728.4U CN213190632U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90632U true CN213190632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30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73728.4U Active CN213190632U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9063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2756A (zh) * 2021-09-14 2021-11-30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一种组合式护理床
CN115252319A (zh) * 2022-08-15 2022-11-01 刘翠翠 一种医院病床用安全式护理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2756A (zh) * 2021-09-14 2021-11-30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一种组合式护理床
CN113712756B (zh) * 2021-09-14 2022-12-06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一种组合式护理床
WO2023040098A1 (zh) * 2021-09-14 2023-03-23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一种组合式护理床
CN115252319A (zh) * 2022-08-15 2022-11-01 刘翠翠 一种医院病床用安全式护理装置
CN115252319B (zh) * 2022-08-15 2023-11-03 刘翠翠 一种医院病床用安全式护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90632U (zh) 一种手术后组合转移床
CN111938937B (zh) 一种方便快速转移病患的重症医疗床
CN209951600U (zh) 一种急诊科用护理担架床
CN105748245A (zh) 一种诊疗台
CN111671609A (zh) 一种手外科功能位垫枕
CN213697547U (zh)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医用移位车
CN216257895U (zh) 一种用于老年痴呆患者的陪护病床
CN215019138U (zh) 一种心外科托盘脚架
CN112472452B (zh) 一种儿科唐氏综合症护理床
CN209884613U (zh) 旋转调节式骨科换药架
CN214909488U (zh) 一种下肢固定装置
CN220141982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换药辅助装置
CN215132539U (zh) 一种手术室俯卧折刀位护理的腿托架
CN205849704U (zh) 一种床旁护理车
CN217339603U (zh) 一种便携式升降医疗药物注射系统
CN2253978Y (zh) 医疗护理机
CN216091716U (zh) 一种临床医学急救辅助装置
CN214911359U (zh) 血透机专用托盘及血透机
CN213568027U (zh) 一种医疗移位车用自动传送装置
CN220735633U (zh) 一种可调节的转运担架
CN219148293U (zh) 一种具有约束功能的护理用支架
CN213489670U (zh)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下肢约束装置
CN218484798U (zh) 病人转运过床器
CN212416212U (zh) 一种骨科护理支架
CN217162290U (zh) 一种神经内科口腔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