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81213U - 一种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81213U
CN213181213U CN202021280841.XU CN202021280841U CN213181213U CN 213181213 U CN213181213 U CN 213181213U CN 202021280841 U CN202021280841 U CN 202021280841U CN 213181213 U CN213181213 U CN 213181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grooves
component coating
bottom substrat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8084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维虎
陈瑞金
荣光
朱保凌
戴家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Scisky Aqueous Polymer Material Co ltd
Hefei Scisk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Scisky Aqueous Polymer Material Co ltd
Hefei Scisk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Scisky Aqueous Polymer Material Co ltd, Hefei Scisk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zhou Scisky Aqueous Polymer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8084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81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81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81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底部基板;多个侧壁,连接所述底部基板,所述多个侧壁和所述底部基板形成一具有侧向开口的腔体;多个凹槽,开设于所述底部基板上,所述多个凹槽分别具有依次增加的开口高度,所述多个凹槽内分别用于放置所述双组分涂料,以检测所述双组分涂料的暗泡状态;显示部,设置于所述底部基板上,所述显示部用于显示所述多个凹槽的开口高度。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双组分涂料暗泡状态检测结果精度高、误差小、成功率高、操作简单,不需要多次更换喷涂基板以及多次测量湿膜厚度。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化工涂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双组分涂料具有固化时间短,硬度大、丰满度理想、耐黄变性以及耐水性优异的特点,广泛使用在木器家具上,目前,由于双组分涂料在施工时存在一个干燥固化的过程,因此,需要在实际施工前观察其是否产生起痱子,即反应气泡、暗泡、针孔状态,并根据检测情况,调整配方,从而保证双组分涂料理想的产品效果。
目前,检测双组份水性涂料在干燥过程中是否产生暗泡情况的过程是利用在基材上喷涂不同厚度,然后用湿膜测厚仪检测具体的湿膜厚度,并在干燥后观察不同厚度暗泡情况。然而,利用在基板上喷涂时厚度难以准确把控,不仅需要喷涂多块样板,而且多次测量湿膜厚度,过程比较麻烦,误差也比较大。因此,提供一种可以用于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的装置十分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过程中利用在基材上喷涂不同厚度的双组分涂料时,导致误差大、操作过程复杂、浪费耗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底部基板;多个侧壁,连接所述底部基板,所述多个侧壁和所述底部基板形成一具有侧向开口的腔体;多个凹槽,开设于所述底部基板上,所述多个凹槽分别具有依次增加的开口高度,所述多个凹槽内分别用于放置所述双组分涂料,以检测所述双组分涂料的暗泡状态;显示部,设置于所述底部基板上,所述显示部用于显示所述多个凹槽的开口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开设于所述底部基板上;第二凹槽,开设于所述底部基板上,并与所述第一凹槽平行;第三凹槽,开设于所述底部基板上,并与所述第二凹槽平行;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以及所述第三凹槽的开口高度依次增加10-50um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凹槽的端部与所述多个侧壁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距离为10-5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选自矩形槽、U型槽、十字型槽中的任意一种或上述任意其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部包括高度刻度,所述高度刻度显示所述多个凹槽的开口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部还包括体积刻度,所述体积刻度显示所述多个凹槽的体积容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部基板选自塑料基板、玻璃基板、金属基板,木制基板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部基板的厚度为5-100mm。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利用底部基板和多个侧壁围合形成侧部开口的腔体,并在底部基板上开设多个不同固定开口高度的凹槽,从而在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状态时,向腔体内倾倒双组分涂料,双组分涂料可以盛放于多个凹槽内,在刮除多余双组分涂料后,可以充分检测观察双组分涂料表面的针孔、暗泡,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达到了铺展均匀厚度的双组分涂料的目的,为检测暗泡状态提供可靠依据,检测结果精度高、误差小、成功率高、操作简单,不需要多次更换喷涂基板以及多次测量湿膜厚度。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可快速、轻松、标准的进行暗泡的检测作业,节省工作量及工作时间,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图1中的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显示为图1中的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显示为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中凹槽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中凹槽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示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用于检测双组分涂料表面的暗泡、针孔情况,所述双组分涂料例如可以由包括水性聚氨酯树脂组成的双组分水性漆,其固化干燥时间短、硬度大、流动性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精度高、误差小且操作简单,所述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包括底部基板1、多个侧壁2、多个凹槽3、显示部4。
如图1所示,所述底部基板1为表面积例如10-500cm2,例如10cm2、50cm2、100cm2、300cm2的矩形板材,所述板材具有例如5-100mm厚度,例如10mm、50mm、100mm,从而利于在底部基板1上开设多个不同开口高度的凹槽3。所述底部基板1例如为塑料基板、玻璃基板、金属基板,木制基板等,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实用性,且表面光滑,利于双组分涂料的平铺,并在干燥后可以顺利取下该双组分涂料膜。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多个侧壁2连接所述底部基板1,与所述底部基板1围合形成一侧部开口的腔体,所述多个侧壁2例如包括第一侧壁21、第二侧壁22,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23,所述第二侧壁22相对的一侧为开口部,利于倾倒双组分涂料,并可以通过该开口部刮除多余的双组分涂料。所述第一侧壁21、第二侧壁22,以及第三侧壁23与所述底部基板1可以一体成型,当然也可以进行组装得到,所述第一侧壁21、第二侧壁22,以及第三侧壁23的高度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为10mm-100mm,例如10mm、20mm、30mm,在进行暗泡检测作业时,将待测的双组分涂料经过该开口部定量地向所述腔体内倾倒,待所述腔体被所述待测的双组分涂料覆盖时,利用工具,例如刮刀将多余的待测的双组分涂料从所述底部基板1的表面刮除,接着进行后续的检测作业。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多个凹槽3开设于所述底部基板1上,且所述多个凹槽3分别具有依次增加的开口高度,以分别盛放不同体积量的双组分涂料,从而所述双组分涂料在所述凹槽3内形成不同的厚度,利于能够准确判断不同漆膜厚度在设定模拟施工环境下的暗泡情况。所述多个凹槽3例如包括3个、4个、6个、9个、12个等,当然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根据双组分涂料实际的产品性能的进行选择和调整,例如,所述多个凹槽3包括第一凹槽31、第二凹槽32、第三凹槽33,所述凹槽31、32、33相互平行且彼此间隔,所述凹槽31、32、33的端部与所述第二侧壁22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例如10-50mm,以降低所述第二侧壁22对所述双组分涂料的影响,所述凹槽31、32、33内可以完整的盛放具有均匀厚度的双组分涂料。所述第一凹槽31的开口高度例如为50um-200um,例如50um、100um,所述第二凹槽32的开口高度例如为70um-300um,例如70um、100um、125um、150um、300um,所述第三凹槽33的开口高度例如为90um-500um,例如90um、150um、170um、200um、500um,所述凹槽31、32、33的开口高度依次增大,例如依次增大10-50um的高度,具体地,所述凹槽31、32、33可以列举分别为100um、125um、150um。所述凹槽31、32、33例如具有相同的宽度,例如10-50mm,例如10mm、50mm。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凹槽31、32、33例如可以为长条形槽,当然并不限定于此,如所述凹槽31、32、33还可以分别形成U型槽、十字型槽,以模拟实际中更为复杂的施工环境,从而进一步地保证所述双组分涂料的检测精度。
如图6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地还可包括第四凹槽、第五凹槽、第六凹槽、第七凹槽、第八凹槽、第九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至第九凹槽的开口高度依次增加,例如可以分别为100um、125um、150um、175um、200um、225um、250um、275um、300um,以及100um、150um、200um、250um、300um、350um、400um、450um、500um等,当然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整。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显示部4例如包括开口高度刻度,例如可以刻制在底部基板1上,所述显示部4显示所述多个凹槽3的开口高度以提示操作人员,所述开口高度刻度可以独立地分别位于多个凹槽3处,例如于所述第一凹槽31处的底部基板1上刻制第一开口高度,例如100um,于所述第二凹槽32处的底部基板1上刻制第二开口高度,例如125um,于所述第三凹槽33处的底部基板1上刻制第三开口高度,例如150um,当然并不限定于此,所述开口高度刻度还可以共同地集中位于所述底部基板1上。所述显示部4还可以包括体积刻度,从而显示所述多个凹槽3中盛放的双组分涂料体积量。
在进行双组分涂料的检测作业时,将待测的双组分涂料定量地向所述腔体内倾倒,并流入多个凹槽3中,待所述腔体被所述待测的双组分涂料覆盖时,利用工具,例如刮刀将多余的待测的双组分涂料从所述底部基板1的表面刮除。接着将该刮好的底部基板1平放到设定有适宜温湿度的恒温恒湿箱内,以干燥所述双组分涂料,并在干燥后取出该底部基板1,并取下该双组分涂料的漆膜,观察不同厚度漆膜的表观情况,完成所述双组分涂料暗泡状态的检测作业。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利用底部基板和多个侧壁围合形成侧部开口的腔体,并在底部基板上开设多个不同固定开口高度的凹槽,从而在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状态时,向腔体内倾倒双组分涂料,双组分涂料可以盛放于多个凹槽内,在刮除多余双组分涂料后,可以充分检测观察双组分涂料表面的针孔、暗泡,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达到了铺展均匀厚度的双组分涂料的目的,为检测暗泡状态提供可靠依据,检测结果精度高、误差小、成功率高、操作简单,不需要多次更换喷涂基板以及多次测量湿膜厚度。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可快速、轻松、标准的进行暗泡的检测作业,节省工作量及工作时间,提高效率。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底部基板;
多个侧壁,连接所述底部基板,所述多个侧壁和所述底部基板形成一具有侧向开口的腔体;
多个凹槽,开设于所述底部基板上,所述多个凹槽分别具有依次增加的开口高度,所述多个凹槽内分别用于放置所述双组分涂料,以检测所述双组分涂料的暗泡状态;
显示部,设置于所述底部基板上,所述显示部用于显示所述多个凹槽的开口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槽包括:
第一凹槽,开设于所述底部基板上;
第二凹槽,开设于所述底部基板上,并与所述第一凹槽平行;
第三凹槽,开设于所述底部基板上,并与所述第二凹槽平行;
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以及所述第三凹槽的开口高度依次增加10-50um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槽的端部与所述多个侧壁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为10-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选自矩形槽、U型槽、十字型槽中的任意一种或上述任意其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包括高度刻度,所述高度刻度显示所述多个凹槽的开口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还包括体积刻度,所述体积刻度显示所述多个凹槽的体积容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部基板选自塑料基板、玻璃基板、金属基板,木制基板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基板的厚度为5-100mm。
CN202021280841.XU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 Active CN213181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80841.XU CN213181213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80841.XU CN213181213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81213U true CN213181213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90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80841.XU Active CN213181213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812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harma Relationship of thin film stability and morphology to macroscopic parameters of wetting in the apolar and polar systems
KR101245668B1 (ko) 측정 가이드를 구비하는 유체 공급 조립체 및 유체 공급 조립체의 유체 성분을 측정하는 방법
CN102636412B (zh) 电池浆料流平性的检测方法
CN213181213U (zh) 一种检测双组分涂料暗泡用的装置
CN106198936B (zh) 液体涂料体积固体含量测定刮板及其使用方法
Calaon et al. Injection and injection-compression moulding replication capability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ymer lab-on-a-chip with nano structures
Wu et al. Effects of shear and extensional rheology on liquid transfer between two flat surfaces
CN104345136B (zh) 油漆遮盖力测定装置及遮盖力测定方法
CN208059729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测量尺
CN103454409B (zh) 一种用于液体硅橡胶室温硫化的线收缩率测试方法
CN107101611B (zh) 一种角度测量装置及角度调节方法
Wang et al. Leveling measurements of antifouling coatings using an optical profilometer: Effects of additives and solvent concentration and type
CN104807723A (zh) 一种聚氨酯木器涂料在施工粘度下测试抗流挂性能的方法
ES2128193T5 (es) Procedimiento y dispositivo para la caracterizacion de superficies enlucidas con pintura.
CN102937476A (zh) 一种在线涂布量监测方法
AU2014202641A1 (en) Viscosity measuring device
Lim et al.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oil paints and their flow instabilities in blade coating
CN214408551U (zh) 一种聚氨酯流挂性能便携演示箱
CN104314936A (zh) 一种检测水平轴或梁应变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快速粘贴器
CN209841548U (zh) 一种工具式混凝土试块轴心受压定位装置
Iliev et al. Dynamic meniscus profile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dynamic contact angle in the Wilhelmy geometry
CN207163852U (zh) 粘度检测支架及粘度检测装置
CN105413977A (zh) 可保护基材的湿膜制备器
Xuehong et al. Determination of practical spreading rate by the volume shrinkage ratio of dry-film/wet-film of coatings (scraper method)
US20100061182A1 (en) Device for stirring and dosing liquids as well as stirring r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