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77225U -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倒虹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倒虹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77225U
CN213177225U CN202021858039.4U CN202021858039U CN213177225U CN 213177225 U CN213177225 U CN 213177225U CN 202021858039 U CN202021858039 U CN 202021858039U CN 213177225 U CN213177225 U CN 213177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phon
pipe
fixedly connected
concrete pip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580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竹森
罗国礼
卜瑶兰
朱竹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a Julong Pipel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hua Julong Pipel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a Julong Pipel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hua Julong Pipel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580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77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77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772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倒虹管,涉及倒虹管技术领域,包括主管道本体,主管道本体的外表面开设有连接口,连接口设置有三个,三个连接口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圈。通过在主管道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多个连接口,增加多个排水管道,避免水压过大导致管道破损需要更换的问题,并且该连接机构安装也比较方便,安装时,用手向内按住两个弹性半圈,将分支管与连接圈对准向内部移动,弹性半圈进入T型槽后,两个弹性半圈到达T型槽内部最大的空间后,扭簧会带动转动轴转动,使得两个弹性半圈恢复原来的位置,完成连接并且固定的作用,由于分支管的前端安装有防滑圈,增加了管道之间连接的密闭性。

Description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倒虹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倒虹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倒虹管。
背景技术
排水管渠遇到河流、山涧、洼地或地下构筑物等障碍物时,不能按原有的坡度埋设,而是按下凹的折线方式从障碍物下通过,这种管道称为倒虹管。倒虹管由进水井、下行管、平行管、上行管和出水井等组成。确定倒虹管的路线时,应尽可能与障碍物正交通过,以缩短倒虹管的长度。倒虹管由进水井、下行管、平行管、上行管和出水井等组成。
倒虹管是从地下或敷设在地面穿过河渠、溪谷、洼地或道路的输水压力管道或遇到河道、铁路等障碍物,不能按原有高程埋设,而从障物下面绕过时采用的一种倒虹形管段,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现有的倒虹管由于结构单一,不便于拆卸,长期时候内部容易沉寂大量的淤泥等垃圾,导致排水不顺畅,并且由于倒虹管通常只设置有单个连接管,水量大的时候会产生大的压力难以释放,造成管道破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在倒虹管内部增加了便于安装的连接机构,可根据工程要求增设相应数量的管道,并且安装比较方便,便于更换与维护,同时增设了调节机构,避免排水过量,导致压力过大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倒虹管,包括主管道本体,所述主管道本体的外表面开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连接口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连接机构。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圈,所述连接圈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连接圈的外表面分别与三个连接口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三个所述连接圈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细圈,所述连接圈的内表面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的内表面分别活动连接有两个弹性半圈,所述连接圈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分支管,所述分支管外表面的两侧均通过转动轴与弹性半圈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分支管的外表面且位于靠近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圈,所述防滑圈的外表面与T型槽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扭簧。
优选的,所述扭簧的一端且位于靠近分支管的一侧与弹性半圈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管道本体右端的内表面且位于靠近连接口的一侧设置有筛网。
优选的,所述筛网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细孔,所述主管道本体的左侧连通有入水仓。
优选的,所述入水仓的内表面且位于靠近主管道本体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内表面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滑动杆。
优选的,所述滑动杆的外表面且位于侧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滑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两个所述滑动杆的左侧且位于侧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与入水仓的内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左侧与侧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右侧与滑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主管道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多个连接口,增加多个排水管道,避免水压过大导致管道破损需要更换的问题,并且该连接机构安装也比较方便,安装时,用手向内按住两个弹性半圈,将分支管与连接圈对准向内部移动,弹性半圈进入T型槽后,两个弹性半圈到达T型槽内部最大的空间后,扭簧会带动转动轴转动,使得两个弹性半圈恢复原来的位置,完成连接并且固定的作用,由于分支管的前端安装有防滑圈,增加了管道之间连接的密闭性。
2、本实用新型中,在主管道本体的内部增设了筛网,由于排水时内部可能会有大量的垃圾,比较难以清理,通过筛网后则不会通过,可通过分支管进行排出,集中进行收集,避免大量淤泥堆积使得管道内部空间变小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中,在入水仓的内部增设了挡板与固定板的配合使用,由于水量比较大时可能会影响管道内部水压过大造成损坏,所以增加了可对入水仓进行打开与关闭的机构,避免了水流回流以及过量的问题,提高了水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倒虹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倒虹管连接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倒虹管主管道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倒虹管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例说明:
1、主管道本体;2、连接口;3、连接机构;301、连接圈;302、扭簧;303、T型槽;304、弹性半圈;305、分支管;306、转动轴;307、防滑圈;4、筛网;5、入水仓;6、侧板;7、滑动杆;8、弹簧;9、挡板;10、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倒虹管,包括主管道本体1,主管道本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连接口2,连接口2设置有三个,三个连接口2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连接机构3。
下面具体说一下连接机构3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连接机构3包括连接圈301,连接圈301设置有三个,三个连接圈301的外表面分别与三个连接口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三个连接圈30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细圈,连接圈301的内表面开设有T型槽303,T型槽303的内表面分别活动连接有两个弹性半圈304,连接圈301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分支管305,分支管305外表面的两侧均通过转动轴306与弹性半圈304的另一侧转动连接,分支管305的外表面且位于靠近转动轴306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圈307,防滑圈307的外表面与T型槽303的内表面活动连接,转动轴306的外表面设置有扭簧302,扭簧302的一端且位于靠近分支管305的一侧与弹性半圈3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主管道本体1右端的内表面且位于靠近连接口2的一侧设置有筛网4。
其整个连接机构3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在主管道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多个连接口2,增加多个排水管道,避免水压过大导致管道破损需要更换的问题,并且该连接机构3安装也比较方便,安装时,用手向内按住两个弹性半圈304,将分支管305与连接圈301对准向内部移动,弹性半圈304进入T型槽303后,两个弹性半圈304到达T型槽303内部最大的空间后,扭簧302会带动转动轴306转动,使得两个弹性半圈304恢复原来的位置,完成连接并且固定的作用,由于分支管305的前端安装有防滑圈307,增加了管道之间连接的密闭性。
实施例2,如图3所示,筛网4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细孔,主管道本体1的左侧连通有入水仓5。在主管道本体1的内部增设了筛网4,由于排水时内部可能会有大量的垃圾,比较难以清理,通过筛网4后则不会通过,可通过分支管305进行排出,集中进行收集,避免大量淤泥堆积使得管道内部空间变小的问题。
实施例3,如图3和4所示,入水仓5的内表面且位于靠近主管道本体1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侧板6,侧板6内表面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滑动杆7,滑动杆7的外表面且位于侧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8,两个滑动杆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挡板9,两个滑动杆7的左侧且位于侧板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的外表面与入水仓5的内壁活动连接,弹簧8的左侧与侧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弹簧8的右侧与滑动杆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在入水仓5的内部增设了挡板9与固定板10的配合使用,由于水量比较大时可能会影响管道内部水压过大造成损坏,所以增加了可对入水仓5进行打开与关闭的机构,避免了水流回流以及过量的问题,提高了水管的使用寿命。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倒虹管,包括主管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本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连接口(2),所述连接口(2)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连接口(2)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连接机构(3);
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连接圈(301),所述连接圈(301)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连接圈(301)的外表面分别与三个连接口(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三个所述连接圈(30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细圈,所述连接圈(301)的内表面开设有T型槽(303),所述T型槽(303)的内表面分别活动连接有两个弹性半圈(304),所述连接圈(301)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分支管(305),所述分支管(305)外表面的两侧均通过转动轴(306)与弹性半圈(304)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分支管(305)的外表面且位于靠近转动轴(306)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圈(307),所述防滑圈(307)的外表面与T型槽(303)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轴(306)的外表面设置有扭簧(3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倒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302)的一端且位于靠近分支管(305)的一侧与弹性半圈(3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管道本体(1)右端的内表面且位于靠近连接口(2)的一侧设置有筛网(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倒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4)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细孔,所述主管道本体(1)的左侧连通有入水仓(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倒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仓(5)的内表面且位于靠近主管道本体(1)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侧板(6),所述侧板(6)内表面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滑动杆(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倒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7)的外表面且位于侧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8),两个所述滑动杆(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挡板(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倒虹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动杆(7)的左侧且位于侧板(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外表面与入水仓(5)的内壁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倒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8)的左侧与侧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8)的右侧与滑动杆(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CN202021858039.4U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倒虹管 Active CN213177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8039.4U CN213177225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倒虹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8039.4U CN213177225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倒虹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77225U true CN213177225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68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58039.4U Active CN213177225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倒虹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772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96844A (zh) 建筑物用雨污分流套管
CN213177225U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倒虹管
CN201778383U (zh) 一种一体化环保雨水口
CN205329832U (zh) 带过滤框的雨水口
CN218028054U (zh) 一种具有防堵塞功能的市政污水排水管道
CN211885602U (zh) 一种环保型雨水收集厕所用过滤装置
CN101812865A (zh) 一种一体化环保雨水口
CN210086460U (zh) 一种液动旋转堰门、安装该堰门的分流井及其控制系统
CN21743912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辅助装置
CN112160239B (zh) 一种城市景观桥梁防堵排水装置
CN113775019B (zh) 一种市政雨污分流系统
CN206308774U (zh) 防堵排水管道
CN201943106U (zh) 布水出水装置及带布水出水装置的雨水收集池
KR100883586B1 (ko) 하수암거 부착식 우오수 분리장치
CN212477985U (zh) 一种雨水排水口下渗系统
CN213014550U (zh) 一种用于清污分流的装置
CN209523273U (zh) 一种综合临时排水管道系统
CN208346944U (zh) 一种塑胶排污系统和塑胶排雨水系统
CN203769039U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蓄排系统
CN218323066U (zh) 一种新型无动力自动截流井
CN207314491U (zh) 一种翻板式截流井
CN218454449U (zh) 市政雨污分流管网
KR100733608B1 (ko) 하수암거 부착식 우오수 분리장치
CN209354807U (zh) 一种改进型污水管道承插接口
CN216475440U (zh) 一种雨污排水用管网分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