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60266U - 一种治疗微泡生成装置及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微泡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微泡生成装置及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微泡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60266U
CN213160266U CN202020476471.0U CN202020476471U CN213160266U CN 213160266 U CN213160266 U CN 213160266U CN 202020476471 U CN202020476471 U CN 202020476471U CN 213160266 U CN213160266 U CN 213160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ng
base
therapeutic
syringe
fixing gro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764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4764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60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60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602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治疗微泡生成装置及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微泡生成装置,治疗微泡生成装置包括底座、连通部及两个固定槽;两个固定槽平行设置在底座上表面,固定槽具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用于容纳注射器的部分进入其中;固定槽呈长方形,每个固定槽的一条短边靠近连通部;容置空间内靠近另一条短边的位置处设置卡位;连通部设置于底座上表面,用于连通两个注射器;连通部一侧面具有两个注射器插口,连通部具有连通管和调节阀;连通管两端分别连接注射器插口;调节阀用于调节连通管。本实用新型的治疗微泡生成装置,充分考虑人体工学而设计,高效易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微泡生成装置及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微泡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微泡生成装置,以及一种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微泡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泡沫硬化疗法以其高效、快捷、安全、平价的特点成为静脉学领域近10年来最重要的发展之一,人们普遍认为其将在静脉曲张和静脉畸形的治疗中占据主导地位。
“Tessari”法是一种制备治疗静脉曲张用泡沫硬化剂的常用方法,即用液体硬化剂和气体按一定的体积比组成的混合物,例如常用方法是液体硬化剂与常用气体的体积比为1: 4。具体实现方法是采用:用一个三通阀连接两个注射器,来回推动注射器制各泡沫硬化剂。一般在临床中由医护人员在手术时制备,并且直接用于静脉注射,达到治疗静脉曲张的目的。
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3800278B透明质酸联合聚桂醇在制备治疗静脉畸形泡沫硬化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描述了具体用法和操作办法。但是通过这种人工方式制得泡沫硬化剂的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问题。首先,操作繁琐,准备时间较长,需要操作熟练的医务人员才能左右手配合完成,由于两个注射器在两个方向动作,这考验人的左右手协调能力。一旦操作不慎,注射器从三通上脱开,则会导致昂贵的药液或泡沫泄露,造成浪费。其次,由于使用过程中需要反复插拔注射器,三通阀很小,医务人员操作过程中难免会碰触三通阀的接口或注射器口,导致不必要的皮肤粘膜损伤。
中国发明专利CN108421485B混合药剂全自动制备控制方法介绍了采用自动机械代替医务人员完成泡沫制备的方案,但这样的技术方案成本高昂,实际运用前景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治疗微泡生成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微泡生成装置,包括底座、连通部及两个固定槽;
两个所述固定槽平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固定槽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纳注射器的部分进入其中;所述固定槽呈长方形,每个所述固定槽的一条短边靠近所述连通部;容置空间内靠近另一条短边的位置处设置卡位;
所述连通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用于连通两个注射器;所述连通部一侧面具有两个注射器插口,所述连通部具有连通管和调节阀;所述连通管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注射器插口;所述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连通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卡位处还设置橡胶垫。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透明外盖,所述透明外盖能够盖设于所述底座上,将所述连通部及两个固定槽收容于其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注射器插口具有常闭的膜片,能够在所述注射器插入后打开,并能够在所述注射器拔出后封闭所述注射器插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膜片为硅胶膜片或橡胶膜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底座为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通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内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所述连通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阀用于在完全导通和完全不导通之间调节所述连通管的连通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微泡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连通部、聚桂醇注射液、两个固定槽及两个注射器;
两个所述固定槽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固定槽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纳注射器的部分进入其中;所述固定槽呈长方形,每个所述固定槽的一条短边靠近所述连通部;容置空间内靠近另一条短边的位置处设置卡位;
所述连通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用于连通两个注射器;所述连通部一侧面具有两个注射器插口,所述连通部具有连通管和调节阀;所述连通管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注射器插口;所述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连通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有固定槽的底座,将两个注射器平行放置在固定槽中,推送注射器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双手自然靠在一起,交替发力即可完成泡沫制备。由于注射器设置在固定槽中,且有卡位,注射器无法后退,制备过程中不必担心一端发力而将另一端注射器脱开的情况出现。本实用新型的治疗微泡生成装置,充分考虑人体工学而设计,高效易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治疗微泡生成装置的整体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治疗微泡生成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治疗微泡生成装置的注射器接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治疗微泡生成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中包括:治疗微泡生成装置10、底座11、固定槽12、连通部13、注射器插口14、调节阀15、橡胶垫16、连通管17、透明外盖20、注射器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根据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治疗微泡生成装置10,包括底座11、连通部13及两个固定槽12;
两个固定槽12平行设置在底座11上表面,或者大致平行设置在底座11上表面,固定槽12为柱面形状,该柱面大概与注射器30的圆柱筒体相匹配。固定槽12的圆柱面内形成半开口的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用于容纳注射器30的部分进入其中,该部分可以为20%-30%;固定槽12的深度为2-6mm,如果太深,固定槽的短边会阻碍注射器30的推送手柄活动,如果太浅则不足以卡主注射器圆柱筒体的边缘。
两个固定槽12与可以与底座11为一体成型而制成,也可以是独立的部件,再通过固定在一起,固定方式为本领域常规的卡接、粘接、螺钉连接等常规方式。
固定槽12开口呈长方形,每个固定槽12的一条短边靠近连通部13;容置空间内靠近另一条短边的位置处设置卡位。优选的,每个所述卡位处还设置橡胶垫16。
连通部13同样设置于底座11上表面,用于连通两个注射器30;连通部13的一侧面具有两个注射器插口14,连通部13具有连通管17和调节阀15;连通管17两端分别连接注射器插口14;调节阀15用于调节连通管,设置在连通管17的中间位置。
两个注射器插口14由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以使注射器30的插头能够以一定的倾斜角度(10度以内)插入,并且在注射器30取出时不至于将其卡死在固定槽12内。
调节阀15包括阀体和手柄,阀体连接于连通管17中,用于控制开度;手柄露出于连通部13外以便于操作,手柄下端与阀体中的活动阀门连接。
每个注射器插口的中心线在底座11上表面的投影落入所述固定槽12的中心,优选地,每个注射器插口的中心线与固定槽12的圆柱面的中心线重合,或大致重合。
调节阀15用于在完全导通和完全不导通之间调节连通管17的连通性,当连通性达到一合适的状态时,有利于产生泡沫,优选调节阀的开度为20%,即连通性为20%。
还包括透明外盖20,所述透明外盖20能够盖设于底座11上,和底座11的上表面一起形成大概密封的空间。透明外盖20将连通部13及两个固定槽12都收容于其内,以避免在使用前被外界环境污染。
注射器插口14具有常闭的膜片,该膜片设置在注射器插口14的通道的内部,能够在注射器30的插头插入后打开,并能够在注射器30拔出后封闭注射器插口14。优选的,所述膜片为硅胶膜片或橡胶膜片。
实施例2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连通部13在出厂时已经固定安装在底座11上,无法拆除和更换,即实施例1的治疗微泡生成装置10是一次性使用的。
本实施例2中,连通部13可拆卸地设置在底座上,即连通部13是一次性使用的,但其他部分,如底座11和两个固定槽12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性。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底座11内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纳至少一个连通部13。该空腔的开口可以再底座11的底面或侧面,或者底座11具有可拆卸的部分,打开后允许连通部13放入和取出。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空腔内设置3-5个连通部13。也即,套装内共包含4-6个连通部13。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微泡生成装置,也可以称作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微泡生成套装,包括底座11、连通部13及两个固定槽12、聚桂醇注射液及两个注射器。
两个固定槽12平行设置在底座11上表面,或者大致平行设置在底座11上表面,固定槽12为柱面形状,该柱面大概与注射器30的圆柱筒体相匹配。固定槽12的圆柱面内形成半开口的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用于容纳注射器30的部分进入其中,该部分可以为20%-30%;固定槽12的深度为2-6mm,如果太深,固定槽的短边会阻碍注射器30的推送手柄活动,如果太浅则不足以卡主注射器圆柱筒体的边缘。
两个固定槽12与可以与底座11为一体成型而制成,也可以是独立的部件,再通过固定在一起,固定方式为本领域常规的卡接、粘接、螺钉连接等常规方式。
固定槽12开口呈长方形,每个固定槽12的一条短边靠近连通部13;容置空间内靠近另一条短边的位置处设置卡位。优选的,每个所述卡位处还设置橡胶垫16。
连通部13同样设置于底座11上表面,用于连通两个注射器30;连通部13的一侧面具有两个注射器插口14,连通部13具有连通管17和调节阀15;连通管17两端分别连接注射器插口14;调节阀15用于调节连通管,设置在连通管17的中间位置。
调节阀15用于在完全导通和完全不导通之间调节连通管17的连通性,当连通性达到一合适的状态时,有利于产生泡沫,优选调节阀的开度为20%,即连通性为20%。
实施例5
结合图3-4,该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微泡生成装置的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将套装中的聚桂醇注射液取出,在将其抽入一个注射器中,将该注射器倾斜插入注射器插口14后,向下放入固定槽12内;
其次,取套装内的另一注射器抽取空气,倾斜插入另一注射器插口14后,向下放入另一固定槽12内;
之后,交替推送两个注射器,将聚桂醇注射液制备为泡沫硬化药物,过程中,调节所述调节阀15的开度(连通性)以使制造泡沫的效果达到最佳;
最后,从固定槽12斜向上取出其中一个注射器,用于静脉曲张的治疗过程中。
本实用新型中的“微泡”与“泡沫”表达了相同的含义。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治疗微泡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连通部及两个固定槽;
两个所述固定槽平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固定槽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纳注射器的部分进入其中;所述固定槽呈长方形,每个所述固定槽的一条短边靠近所述连通部;容置空间内靠近另一条短边的位置处设置卡位;
所述连通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用于连通两个注射器;所述连通部一侧面具有两个注射器插口,所述连通部具有连通管和调节阀;所述连通管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注射器插口;所述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连通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微泡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卡位处还设置橡胶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微泡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外盖,所述透明外盖能够盖设于所述底座上,将所述连通部及两个固定槽收容于其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微泡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插口具有常闭的膜片,能够在所述注射器插入后打开,并能够在所述注射器拔出后封闭所述注射器插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微泡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为硅胶膜片或橡胶膜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微泡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底座为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治疗微泡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治疗微泡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所述连通部。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治疗微泡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用于在完全导通和完全不导通之间调节所述连通管的连通性。
10.一种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微泡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连通部、聚桂醇注射液、两个固定槽及两个注射器;
两个所述固定槽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固定槽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纳注射器的部分进入其中;所述固定槽呈长方形,每个所述固定槽的一条短边靠近所述连通部;容置空间内靠近另一条短边的位置处设置卡位;
所述连通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用于连通两个注射器;所述连通部一侧面具有两个注射器插口,所述连通部具有连通管和调节阀;所述连通管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注射器插口;所述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连通管。
CN202020476471.0U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治疗微泡生成装置及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微泡生成装置 Active CN213160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6471.0U CN213160266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治疗微泡生成装置及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微泡生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6471.0U CN213160266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治疗微泡生成装置及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微泡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60266U true CN213160266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63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76471.0U Active CN213160266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治疗微泡生成装置及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微泡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602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112013030677B1 (pt) Aparelho de injeção com invólucro de agulha para dessensibilizar a pele
CN213160266U (zh) 一种治疗微泡生成装置及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微泡生成装置
CN109893714A (zh) 一种儿科用留置针固定装置
CN109464179B (zh) 骨髓穿刺输液装置
BR112021000235A2 (pt) Dispositivo médico para inserção transcutânea de uma cânula em um tecido corporal, dispositivo de medicação para administrar pelo menos um fluido médico terapêutico a um usuário e método para inserção transcutânea de uma cânula em um tecido corporal
CN107582388B (zh) 一种针灸控制装置
TW201100132A (en) Non-positive/negative pressure needleless injection connector
CN210494198U (zh) 一种新型神经阻滞穿刺针
CN216456373U (zh) 一种用于注射prp的无痛装置
US20200330124A1 (en) Guiding device for inserting and guiding a harvesting fat tissue cannula and related sterile kit for harvesting 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 (adscs)
CN208627042U (zh) 一种高精度泡沫硬化剂制备装置
CN212881918U (zh) 一种内痔用泡沫硬化剂制备组件
CN213554479U (zh) 一种一次性的安全预分装注射器
CN216319267U (zh) 一种医用注射器的注射器具的接口
EP3880154A1 (en) Fluid transfer device
CN215079411U (zh) 一种方便给药的引流式套管穿刺针
CN218961486U (zh) 一种整形美容科用的注射枪
KR101551176B1 (ko) 수액과 가스 혼합장치
CN109200384A (zh) 一种留置针
CN212913326U (zh) 一种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装置
CN214860560U (zh) 一种骨牵引用酒精滴孔组件
CN213346841U (zh) 一种医用抽液配药装置
CN219289800U (zh) 一种齿槽嵴裂骨缺损修复材料植入装置
CN210378050U (zh) 仿生模拟静脉穿刺注射教具
CN210494614U (zh) 一种包含有药液容器及抽吸注射器具的组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