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58345U - 一种益生菌保留灌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益生菌保留灌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58345U
CN213158345U CN202021320371.5U CN202021320371U CN213158345U CN 213158345 U CN213158345 U CN 213158345U CN 202021320371 U CN202021320371 U CN 202021320371U CN 213158345 U CN213158345 U CN 2131583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ma
pipe
probiotic
block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203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玲玉
郭建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13203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583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58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583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益生菌保留灌肠装置,包括包括推药装置,所述推药装置包括一端设有开口的外壳,外壳的开口端内部套接有活塞杆,另一端设有出药口,所述出药口一体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通过连接套连接有灌肠管,所述灌肠管连接端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当将灌肠管送入到人体后,通过旋转对称的第二螺杆,并推动第二压紧块,同时弹簧被拉升伸,直至将支座固定在灌肠管中合适的位置处,之后,将利用电动伸缩杆将第二固定块延伸至可固定处,在通过旋转对称的第一螺杆,从而推动第一压紧块,同时弹簧被拉升伸,直至将其固定在物体上,其结构简单,安全,易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益生菌保留灌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留灌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益生菌保留灌肠装置。
背景技术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对肠道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一般是通过口服的方式进行的。近几年来,通过保留灌肠进行肠道菌群失调治疗的效果逐渐被证实,而目前市面上没有益生菌灌肠装置,现有的保留灌肠装置不能满足益生菌保留灌肠要求,其结构操作不便,灌肠流速控制装置不易控制,肛管直径大会使患者产生不适,容易对患者肛周皮肤造成损害。因此,本专利旨在设计一种用于益生菌保留灌肠的专用装置,提高临床使用效率及保障患者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灌肠装置在益生菌灌肠时不能固定,操作极其不便,影响使用效率,且灌肠管直径较大,容易造成肛周粘膜损伤,提供一种益生菌保留灌肠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益生菌保留灌肠装置,包括推药装置,所述推药装置包括一端设有开口的外壳,外壳的开口端内部套接有活塞杆,另一端设有出药口,所述出药口一体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通过连接套连接有灌肠管,所述灌肠管为一细长的管体,前端为圆头封闭,前端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交错分布的侧孔,灌肠管连接端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座、第一固定块、电动伸缩杆、第二固定块、第一螺杆、第一压紧块、第二螺杆、第二压紧块、弹簧,所述支座设置在灌肠管的外侧,所述支座两端中间处皆通过螺纹连接有相互对称的第二螺杆,所述支座的两端皆设置有相互对称的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通过铰接座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通过铰接座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为U形,其开口向外侧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部与底部皆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的外侧皆设置有弹簧,所述支座通过弹簧连接有第二压紧块,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弹簧连接有第一压紧块。
优选地,所述输送管的管体上设有滚轮压迫流量调节器,便于对流量进行调节。
优选地,所述连接套与输送管、灌肠管接触处皆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灌肠管前端侧壁上的侧孔设置在距离前端圆头封闭端1cm内的侧壁上,避免伸入过深引起患者不适。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紧块与第二压紧块的外侧皆包裹有防压棉。
优选地,所述电动伸缩杆与外界开关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灌肠装置,通过医务人员对活塞杆进行按压控制灌肠速度,同时灌肠管为细长形状,灌肠端头圆形封闭,通过设置的侧孔流出液体进行灌肠,避免了肛周粘膜损伤,同时灌肠益生菌均匀灌入易吸收,通过设置了固定机构等结构,当将灌肠管送入到人体后,通过旋转对称的第二螺杆,并推动第二压紧块,同时弹簧被拉伸,直至将支座固定在灌肠管中合适的位置处,之后,将利用电动伸缩杆将第二固定块延伸至可固定处,在通过旋转对称的第一螺杆,从而推动第一压紧块,同时弹簧被拉升伸,直至将其固定在物体上,其结构简单,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推药装置;101、外壳;102、活塞杆;103、出药口;2、输送管;201、滚轮压迫流量调节器;3、灌肠管;301、侧孔;4、固定机构;401、支座;402、第一固定块;403、电动伸缩杆;404、第二固定块;405、第一螺杆;406、第一压紧块;407、第二螺杆;408、第二压紧块;409、弹簧;5、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益生菌保留灌肠装置,包括推药装置1,所述推药装置1包括一端设有开口的外壳101,外壳101的开口端内部套接有活塞杆102,另一端设有出药口103,所述出药口103一体连接有输送管2,所述输送管2的管体上设有滚轮压迫流量调节器201,所述输送管2通过连接套5连接有灌肠管3,所述灌肠管3为一细长的管体,前端为圆头封闭,前端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交错分布的侧孔301,所述侧孔301设置在距离前端圆头封闭端1cm内的灌肠管侧壁上,灌肠管3连接端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4包括支座401、第一固定块402、电动伸缩杆403、第二固定块404、第一螺杆405、第一压紧块406、第二螺杆407、第二压紧块408、弹簧409,支座401设置在灌肠管5的外侧,支座401两端中间处皆通过螺纹连接有相互对称的第二螺杆407,支座401的两端皆设置有相互对称的第一固定块402,且第一固定块402通过铰接座连接有电动伸缩杆403,电动伸缩杆403的输出端通过铰接座连接有第二固定块404,所述第二固定块404为U形,其开口向外侧设置,第二固定块404的顶部与底部皆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405,第一螺杆405与第二螺杆407的外侧皆设置有弹簧409,支座401通过弹簧409连接有第二压紧块408,第二固定块404通过弹簧409连接有第一压紧块406。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固定机构4等结构,当将灌肠管5送入到人体后,通过旋转对称的第二螺杆407,并推动第二压紧块408,同时弹簧409被拉伸,直至将支座401固定在灌肠管5中合适的位置处,之后,将利用电动伸缩杆403将第二固定块404延伸至可固定处,在通过旋转对称的第一螺杆405,同时弹簧409被拉伸,从而推动第一压紧块406,直至将其固定在物体上,其结构简单,易操作。
请着重参阅图1与图2,连接套5与输送管2、灌肠管3接触处皆设置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密封圈是为了避免连接套5与输送管2、灌肠管5之间漏气。
请着重参阅图1与图3,第一压紧块406与第二压紧块408的外侧皆包裹有防压棉,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防压棉,避免第一压紧块406与第二压紧块408与被挤压物体受损。
请着重参阅图1与图3,电动伸缩杆403与外界开关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电动伸缩杆403为常规医疗行业使用的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通过电性连接,是为了更好的控制电动伸缩杆403设置操作简单快捷。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拉动推药装置1的活塞杆,通过输送管2将益生菌吸入推药装置1后,将输送管2的末端通过连接套5将将输送管2与灌肠管3连接起来,之后将固定机构4套进灌肠管3上,根据患者的位置,通过旋转对称的第二螺杆407,并推动第二压紧块408,同时弹簧409被拉伸,直至将支座401固定在灌肠管3中合适的位置处,之后,将利用电动伸缩杆403将第二固定块404延伸至可固定处,在通过旋转对称的第一螺杆405,从而推动第一压紧块406,同时弹簧409被拉伸,直至将其固定在物体上;此时将灌肠管3伸入患者肛肠内,医务人员通过按压推药装置1中的活塞杆102将益生菌通过输送管2推至灌肠管3内,益生菌通过灌肠管3接触端的侧孔进入患者肛肠内,通过侧孔四周进入,易于吸收,同时,可通过输送管2的管体上设有滚轮压迫流量调节器201调节流量,更易控制,在使用电动伸缩杆403时,其与第一固定块402、第二固定块404接触处,皆可以调节角度,用来提高其灵活性;当需要将固定机构4拆卸时,只需松动第一螺杆405与第二螺杆407,在利用弹簧409的弹力将第二压紧块408拉回,即固定机构4就被拆卸下来了,用于清洗消毒。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益生菌保留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药装置,所述推药装置包括一端设有开口的外壳,外壳的开口端内部套接有活塞杆,另一端设有出药口,所述出药口一体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通过连接套连接有灌肠管,所述灌肠管为一细长的管体,前端为圆头封闭,前端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交错分布的侧孔,灌肠管连接端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座、第一固定块、电动伸缩杆、第二固定块、第一螺杆、第一压紧块、第二螺杆、第二压紧块、弹簧,所述支座设置在灌肠管的外侧,所述支座两端中间处皆通过螺纹连接有相互对称的第二螺杆,所述支座的两端皆设置有相互对称的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通过铰接座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通过铰接座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为U形,其开口向外侧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部与底部皆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的外侧皆设置有弹簧,所述支座通过弹簧连接有第二压紧块,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弹簧连接有第一压紧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保留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的管体上设有滚轮压迫流量调节器,便于对流量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保留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与输送管、灌肠管接触处皆设置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保留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肠管前端侧壁上的侧孔设置在距离前端圆头封闭端1cm内的侧壁上,避免伸入过深引起患者不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保留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块与第二压紧块的外侧皆包裹有防压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保留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电动伸缩杆与外界开关电性连接。
CN202021320371.5U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益生菌保留灌肠装置 Active CN213158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0371.5U CN213158345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益生菌保留灌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0371.5U CN213158345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益生菌保留灌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58345U true CN213158345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91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20371.5U Active CN213158345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益生菌保留灌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583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58345U (zh) 一种益生菌保留灌肠装置
CN215961756U (zh) 一种一次性妇科放药器
CN209270611U (zh) 一种直肠给药器
CN209475235U (zh) 手动吸痰器以及用于该吸痰器的固定装置
CN208405538U (zh) 一种肛周创面清洗装置
CN215585025U (zh) 一种新型排便辅助器
CN215916169U (zh) 一种新型的妇科护理给药器
CN216571168U (zh) 一种避免感染的妇科护理用上药装置
CN217612238U (zh) 一种内科临床使用可调节灌肠装置
CN215915926U (zh) 一种自助式保留灌肠器
CN215351507U (zh) 一种用于妇科炎症的治疗修复装置
CN108653902A (zh) 一种妇科阴道内壁用上药器
CN209827802U (zh) 一种驱动装置以及包含其的输液器
CN209154546U (zh) 一种儿童护理喂药器
CN209630420U (zh) 一种护理用喉部给药器
CN208626319U (zh) 一种小儿回流灌肠的引流装置
CN215194899U (zh) 一种方便上药的妇科用上药器
CN209996895U (zh) 一种消化科护理用通便器
CN219231053U (zh) 医用一次性无菌螺旋式鼻导管
CN217724335U (zh) 一种艾草抗菌消炎的女性私护凝胶涂抹装置
CN216394902U (zh) 一种造瘘口专用肠道冲洗器
CN210472781U (zh) 一次性幼女阴道给药装置
CN208927192U (zh) 新型胃管用负压吸引装置
CN214181452U (zh) 一种护理用手持式给药装置
CN214049777U (zh) 一种儿科用辅助给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