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58242U - 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 - Google Patents

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58242U
CN213158242U CN202021530074.3U CN202021530074U CN213158242U CN 213158242 U CN213158242 U CN 213158242U CN 202021530074 U CN202021530074 U CN 202021530074U CN 213158242 U CN213158242 U CN 213158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ck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seat
contro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300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励
朱臻颖
陈东辉
陈梦婕
朱小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0215300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58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58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582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包括颈座、负压调节件以及设置在颈座上的引流单元,其中,引流单元包括依次连接且连通的引流管、控制阀以及负压瓶,颈座包括脖箍、两个脖基座,脖箍呈弯曲的条状,用于套在患者的颈部,脖基座设置在脖箍的端部,一端与脖箍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一个脖基座设置有座凹腔,座凹腔的开口朝外,座凹腔用于容纳负压瓶、控制阀,负压调节件用于对负压瓶内负压进行调节,实现最佳负压吸引值的确定,引流管的一端与控制阀连通,另一端设置在患者的引流部位,引流管利用负压将患者的积液抽出。

Description

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负压引流技术常采用统一规格的负压管进行患者术后护理,由于患者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相同规格的负压管无法做到患者间的微调。
现有的留置的负压引流装置较难固定。如先天性小儿畸形患者,术后会采用胶带、别针或者皮筋将针筒固定在病号服上,而其余病种会选择固定于头面部外敷料。但上述固定负压引流装置的方法固定性较差,破坏针筒固定的稳定性,易导致针筒滑落,无法保证安全性。
术后固定负压引流装置的常见方式无法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在患者做出较大的动作时易脱落,会妨碍患者的术后早期活动,缺乏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的之一提供了一种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一种固定在患者身体部位上的可调节负压管负压至适当负压的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包括颈座、负压调节件以及设置在颈座上的引流单元,其中,引流单元包括依次连接且连通的引流管、控制阀以及负压瓶,颈座包括脖箍、两个脖基座,脖箍呈弯曲的条状,用于套在患者的颈部,脖基座设置在脖箍的端部,一端与脖箍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一个脖基座设置有座凹腔,座凹腔的开口朝外,座凹腔用于容纳负压瓶、控制阀,负压调节件用于对负压瓶内负压进行调节,实现最佳负压吸引值的确定,引流管的一端与控制阀连通,另一端设置在患者的引流部位,引流管利用负压将患者的积液抽出。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负压调节件为注射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脖基座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脖箍采用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用于调节套在患者颈部的弧度的大小。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脖基座的端部设置有让引流管通过的凹槽。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包括设置在颈部的颈座、负压调节件以及设置在颈座上的引流单元,负压调节件对负压瓶内负压进行调节,实现最佳负压吸引值的确定,并选择相应的引流管,较现有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实现了患者的个性化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调节负压值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气动三通快速接头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控制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负压瓶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调节负压值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颌面部术后引流系统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调节负压值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中颌面部术后引流系统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中颌面部术后引流系统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C向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一
颌面部术后引流系统包含引流单元10以及第一控制单元。
如图1所示,引流单元10包括引流管、控制阀2、三通快速接头4、负压瓶6,其中,在引流管、如图3所示的控制阀2之间以及如图2所示的三通快速接头4、如图4所示的负压瓶6之间分别通过连接软管3进行连接。
引流管的一端与控制阀2连通,另一端设置在需要进行引流的患者的引流部位,引流管、控制阀2、三通快速接头4、负压瓶6是连通的。
第一控制单元包括负压调节件、压力表5。
实施例中,负压调节件为注射器90。
压力表5与三通快速接头4连接并且连通。
颌面部术后引流方法:
在控制阀2紧闭的时候,将引流管更换为注射器,能够实现对负压瓶的负压调节。
移除引流单元10中的引流管,如图1所示,将注射器90与连接软管3相连接,打开控制阀2,使用注射器90调节负压瓶6的瓶内负压(通过向外抽出注射器,使得负压瓶内负压减小;通过向内挤压注射器,使得负压瓶内负压增大)。利用注射器90将引流系统压力调至最佳负压吸引值,压力表5用于测量出注射器90抽拉的毫升数(几格)对应多少负压值。这个对应关系摸索出来以后就不再用压力表5了。实现最佳负压吸引值的确定后,并且选择相应的引流管,然后关闭控制阀2,使系统保压。
更换注射器90为引流管,确定引流管连接成功后,即可打开控制阀2,利用负压将患者的需要引流部位处的积液抽出。
实施例二
一种颌面部术后引流系统,包括引流装置和移动终端,引流装置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该通信连接包括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
实施例中采用无线连接中的蓝牙连接。
引流装置包括引流单元20以及第二控制单元。
如图5所示,引流单元20包括引流管、控制阀2、三通快速接头4、负压瓶6,其中,在引流管、控制阀2之间以及三通快速接头4、负压瓶6之间分别通过连接软管3进行连接。
引流管的一端与控制阀2连通,另一端设置在需要进行引流的患者的引流部位,引流管、控制阀2、三通快速接头4、负压瓶6是连通的。
第二控制单元包括负压调节件、压力测量器8以及无线发射模块。
实施例中,负压调节件为注射器90。
压力测量器8设置在三通快速接头4接口处,此处压力测量器8等同于压力表,压力测量器8与三通管路螺纹连接,用于读取三通管内压力数据,得到压力信号。
颌面部术后引流方法:
在控制阀2紧闭的时候,将引流管更换为注射器,能够实现对负压瓶的负压调节。
移除引流单元20中的引流管,如图5所示,将注射器90与连接软管3相连接,打开控制阀2,使用注射器90调节负压瓶6的瓶内负压(通过向外抽出注射器,使得负压瓶内负压减小;通过向内挤压注射器,使得负压瓶内负压增大)。利用注射器90将引流系统压力调至最佳负压吸引值。
第二控制单元中的无线发射模块将压力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具有通信部、控制部以及处理部。
控制部至少用于控制压力测量器8进行测量,以及无线发射模块将压力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
通信部通过蓝牙接收来自引流装置的压力信号。
处理部用于对压力信号进行处理转换成数值或图像,并将数值或图像显示在移动终端上,便于使用者了解当前管内压力,及时替换新的负压管。
根据移动终端的显示数值,注射器90抽拉的毫升数(几格)对应多少负压值。实现最佳负压吸引值的确定后,并且选择相应的引流管,然后关闭控制阀2,使系统保压。
更换注射器90为引流管,确定引流管连接成功后,即可打开控制阀2,利用负压将患者的需要引流部位处的积液抽出。
同时移动终端记录保存该数值或图像。
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或PAD,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颌面部术后引流系统包含引流单元30以及第三控制单元。
引流单元30包括依次连接并连通的引流管1、控制阀2以及负压瓶6,其中,在引流管1、控制阀2之间以及控制阀2、负压瓶6之间分别通过连接软管3进行连接。
引流管1的一端与控制阀2连通,另一端设置在需要进行引流的患者的引流部位,打开控制阀2,即可达到引流目的。
第三控制单元包括负压调节件,实施例中,负压调节件为注射器90,使用注射器90调节负压瓶4的瓶内负压(使用注射器90向外抽,使得负压瓶内负压减小;使用注射器90向内挤压,使得负压瓶内负压增大)。
颌面部术后引流方法:
在控制阀2紧闭的时候,将引流管1更换为注射器,能够实现对负压瓶的负压调节。
如图7所示,移除引流单元10中的引流管1,将注射器90与连接软管3相连接,利用注射器90将引流系统压力调至最佳负压吸引值(通过注射器90上刻度),实现最佳负压吸引值,并且选择相应的引流管。然后关闭控制阀2,使系统保压。
更换注射器90为引流管1,确定引流管1连接成功后,即可打开控制阀2,利用负压将患者的需要引流部位处的积液抽出。
实施例四
如图8、9所示,头戴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包含引流单元40、负压调节件以及基座。
引流单元40包括依次连接并连通的引流管1、控制阀2、软管7以及负压瓶6,其中,在引流管1、控制阀2之间以及软管7、负压瓶6之间分别通过连接软管3进行连接。
实施例中,负压调节件为注射器90。
基座包括头箍51、顶箍52。
头箍51呈环条状,套装在患者头部,实施例中,头箍51的环条两端设置有松紧带,其环的大小可以根据患者头部大小进行调节。
顶箍52包括底板521、瓶座522、阀座523。
底板521呈拱形板状,设置在头箍51的上部,底板521的两端与分别头箍51相连,底板521的两端距离为头箍51的直径。
瓶座522呈马鞍形块状,瓶座522底部设置有与底板521上部形状相匹配的拱形,实施例中,瓶座522设置在底板521的顶部并与底板521固定连接,瓶座522设置有容纳负压瓶6的瓶凹腔,瓶凹腔的开口朝外,瓶凹腔的开口设置在瓶座522的顶部,瓶凹腔与负压瓶6外形相匹配,负压瓶6在瓶座522内可以得到很好的固定。
阀座523呈圆弧块状,其底面与底板521固定连接,阀座523的圆弧面上设置有容纳控制阀2的呈直线的阀凹槽5231,阀凹槽5231的开口朝外。实施例中,阀座523设置在瓶座522与头箍51之间,瓶座522、阀座52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控制阀2卡在阀座523的阀凹槽5231内,控制阀2在阀凹槽5231内可以得到很好的固定。通过基座50将负压瓶6、控制阀2、引流管1固定,即实现对负压引流单元的固定。
在控制阀2紧闭的时候,将引流管更换为注射器,能够实现对负压瓶的负压调节。
移除引流单元40中的引流管1,将注射器90与连接软管3相连接,利用注射器90将引流系统压力调至最佳负压吸引值(通过注射器90上刻度),实现最佳负压吸引值,并且选择相应的引流管。然后关闭控制阀2,使系统保压。
更换注射器为引流管1,引流管1的一端与控制阀2连通,另一端设置在需要进行引流的患者的引流部位,确定引流管1连接成功后,即可打开控制阀2,利用负压将患者的需要引流部位处的积液抽出。
实施例五
如图10、11所示,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包含引流单元30、负压调节件以及颈座。
引流单元30包括依次连接并连通的引流管1、控制阀2以及负压瓶6,其中,在引流管1、控制阀2之间以及控制阀2、负压瓶6之间分别通过连接软管3进行连接。
实施例中,负压调节件为注射器90。
颈座包括脖箍61、两个基座62。
脖箍61呈弯曲的条状,套在患者颈部,实施例中,脖箍61采用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其套在患者颈部的弧度可以根据患者颈部大小进行调节。
基座62呈柱状,设置在脖箍61的端部,基座62的一端与脖箍61的端部固定连接,基座6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其中一个基座62设置有座凹腔,座凹腔的开口朝外。实施例中,座凹腔的开口设置在基座62的朝向患者颈部的侧面,座凹腔用于容纳负压瓶6、控制阀2,基座6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负压瓶6、控制阀2卡在基座62的座凹腔内,负压瓶6、控制阀2在座凹腔内可以得到很好的固定,在基座62的端部还设置有让引流管1通过的凹槽621。
通过基座62将负压瓶6、控制阀2、引流管1固定,即实现对负压引流单元30的固定。
在控制阀2紧闭的时候,将引流管更换为注射器,能够实现对负压瓶的负压调节。
移除引流单元30中的引流管1,将注射器90与连接软管3相连接,利用注射器90将引流系统压力调至最佳负压吸引值(通过注射器90上刻度),实现最佳负压吸引值,并且选择相应的引流管。然后关闭控制阀2,使系统保压。
更换注射器为引流管1,引流管1的一端与控制阀2连通,另一端设置在需要进行引流的患者的引流部位,确定引流管1连接成功后,即可打开控制阀2,利用负压将患者的需要引流部位处的积液抽出。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只是增加了实施例四中的基座,引流单元20设置在顶箍52上。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只是增加了实施例五中的颈座,引流单元20设置在基座62上。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的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包括设置在颈部的颈座、负压调节件以及设置在颈座上的引流单元,负压调节件对负压瓶内负压进行调节,实现最佳负压吸引值的确定,并选择相应的引流管,较现有装置本实施例的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实现了患者的个性化治疗。
另外,通过固定结构将负压管固定在患者身体部位上,避免了针筒的滑落等情况,提升了负压针筒装置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通过固定结构,提升装置的稳定性,便于患者术后早期的活动,提升了负压引流装置的便利性,较现有装置不仅提高了术后负压引流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而且为患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颈座、负压调节件以及设置在所述颈座上的引流单元,
其中,所述引流单元包括依次连接且连通的引流管、控制阀以及负压瓶,
所述颈座包括脖箍、两个脖基座,
所述脖箍呈弯曲的条状,用于套在患者的颈部,
所述脖基座设置在所述脖箍的端部,一端与所述脖箍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一个所述脖基座设置有座凹腔,座凹腔的开口朝外,
所述座凹腔用于容纳所述负压瓶、所述控制阀,
所述负压调节件用于对所述负压瓶内负压进行调节,实现最佳负压吸引值的确定,
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控制阀连通,另一端设置在患者的引流部位,所述引流管利用负压将患者的积液抽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负压调节件为注射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脖基座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脖箍采用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用于调节套在患者颈部的弧度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脖基座的端部设置有让所述引流管通过的凹槽。
CN202021530074.3U 2020-07-29 2020-07-29 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 Active CN213158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0074.3U CN213158242U (zh) 2020-07-29 2020-07-29 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0074.3U CN213158242U (zh) 2020-07-29 2020-07-29 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58242U true CN213158242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96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30074.3U Active CN213158242U (zh) 2020-07-29 2020-07-29 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5824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3190A (zh) * 2021-08-23 2021-11-30 霍君艺 美容整形用微创手术液体引流设备
CN113713191A (zh) * 2021-08-23 2021-11-30 霍君艺 一种美容整形用微创手术液体引流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3190A (zh) * 2021-08-23 2021-11-30 霍君艺 美容整形用微创手术液体引流设备
CN113713191A (zh) * 2021-08-23 2021-11-30 霍君艺 一种美容整形用微创手术液体引流装置
CN113713191B (zh) * 2021-08-23 2024-03-19 南充市中心医院 一种美容整形用微创手术液体引流装置
CN113713190B (zh) * 2021-08-23 2024-04-09 汉中市中心医院 美容整形用微创手术液体引流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58242U (zh) 颈挂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
CN209347345U (zh) 一种脊柱侧弯智能柔性加压矫正系统
CN213158241U (zh) 头戴式颌面部术后引流器
EP1704833A3 (en) Device for non-invasive measurement of fluid pressure in an adjustable restriction device
CN102379733A (zh) 一种止血绷带
CN111840672A (zh) 颌面部术后引流系统
CN212347203U (zh) 一种医用食管支架牵引线固定装置
CN208524856U (zh) 一种可穿戴式电子血压计
CN211512512U (zh) 一种充气式的面部减压垫
CN206836931U (zh) 一种具有弧度的手术钳
CN210494169U (zh) 一种可视压力的血透压脉带
CN205360138U (zh) 一种留置针固定器
CN209474656U (zh) 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
CN201906275U (zh) 便携帽式输液架
CN219847733U (zh) 一种鼻导管的防压卡扣
CN201333129Y (zh) 一种带双管的创面密闭敷料
CN105919712A (zh) 腹腔渗液引流装置
CN208958346U (zh) 腰椎穿刺针支撑架
CN205434075U (zh) 一种心理学实验用眼罩
CN217472455U (zh) 一种头面部引流固定装置
CN209270084U (zh) 一种腹压带
CN218651824U (zh) 一种连接于导尿管上用于测量膀胱压的简易装置
CN211434109U (zh) 一种新型耳穴贴
CN219558367U (zh) 一种气切套管固定器
CN213432380U (zh) 一种医院中央供氧、负压吸引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