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54359U - 一种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54359U
CN213154359U CN202020899244.9U CN202020899244U CN213154359U CN 213154359 U CN213154359 U CN 213154359U CN 202020899244 U CN202020899244 U CN 202020899244U CN 213154359 U CN213154359 U CN 213154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el
positive
negative magnetic
shoe
magnetic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9924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89924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54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54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54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包括:中底,其后半截采用硬性材质,前半截留空;后半截设有螺丝孔位多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顶部固定在所述螺丝孔位内,可为鞋跟;两个扭力点A和B,位于所述中底的底部,所述两个扭力点与所述鞋跟的顶部中心点C成三角形ABC,遵循以下正弦三角关系式:CB/sin A=CA/sin B=AB/sin C;填充层,采用软质填充物,位于所述中底之上且可向上下方向折叠180°;大底,固定在所述中底之下;鞋面和内里层,固定覆盖在所述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的最外层,其材质内植入第一正负磁性片;可更换磁性饰物,具有与第一正负磁性片相吸的第二正负磁性片。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使用便利,降低使用成本和足部疼痛程度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跟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女跟鞋,尤其是一种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
背景技术
高跟鞋,有时又称女跟鞋,是一种鞋跟特别高的鞋,使穿此鞋人的脚跟明显比脚趾高。高跟鞋有许多种不同款式,尤其是在鞋跟的变化上更是非常多,如细跟、粗跟、楔型跟、钉型跟、槌型跟、刀型跟等。由于高跟鞋需要较强的稳定性,因此中国传统的制鞋面料布就不适合。制作高跟鞋。最常规也是穿着最舒适的面料是牛皮、羊皮等动物皮革,最好的当然是头层牛皮;然而,动物皮革造价比较贵,对制作工匠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人造革应运而生。人造革的优点当然是造价便宜,可以批量化机械生产,非常符合工业化社会的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人造革已经可以做的跟真皮很像,PU皮就是典型。
上世纪50年代至今是高跟鞋历史中最重要的时期,早期的高跟鞋因造鞋技术及用料的限制,鞋跟只能造成漏斗状,即跟部自鞋底开始收窄,到底部再扩大。当高跟鞋的高度上升到6-8厘米时,在走路时,人的身体重心会自然上移。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你穿着7厘米的高跟鞋走2小时,脖颈僵硬度会上升22%,健康专家通常不建议长期面对电脑的人穿6-8厘米的高跟鞋,这样只会让人的脖子越来越累。
可见,当高跟鞋的高度越高,对人体足部造成的压力就越大,从而对人体的舒适度和足部健康的负面影响越大。人们既希望穿高跟鞋,同时又不希望足部因为穿高跟鞋而产生各种不适。在不少正式的办公场合,都有明文或不明文的规定要求女士需要穿着高跟鞋。此外,高跟鞋除了在办公场合外,不少人希望选择有花式的高跟鞋在休闲场合用。上班场合一般适合穿深色且无额外饰物的高跟鞋,而休闲场合则可以选择带有饰物点缀的高跟鞋。如果在上班和下班后希望分别穿着正装式和休闲式的高跟鞋,则需要携带2双的高跟鞋,如果希望休闲时穿着不同花式的高跟鞋,则还需要携带多双高跟鞋来应对不同的场合。这样一方面增加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还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加上高跟鞋对足部产生较大的压力,使用者穿着起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足部疼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女跟鞋让足部疼痛以及不同场合需要更不同的女跟鞋带来使用不便和增加使用成本的问题,达到了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使用便利性和降低足部疼痛程度的技术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包括:
中底,其后半截采用硬性材质,其前半截留空,形成半截中底设计;所述后半截分为倾斜面和水平面,所述倾斜面和水平面一体成型;所述后半截设有螺丝孔位多个;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顶部固定在所述螺丝孔位内,其底部与地板面接触,所述支撑部可为鞋跟;
两个扭力点A和B,位于所述中底的底部,所述两个扭力点与所述鞋跟的顶部中心点C成三角形ABC,所述中底和所述鞋跟的相对位置均遵循以下正弦三角关系式:
CB/sin A=CA/sin B=AB/sin C;
所述扭力点所在位置位于所述中底后半截的水平面靠近所述前半截的地方,且向下凸出并靠近鞋底内身和外身两侧的地方;
填充层,采用软质填充物,位于所述中底之上且可向上下方向折叠180°;
大底,固定在所述中底之下,其轮廓与所述中底相匹配,所述大底由倾斜部分和前掌部组成,所述倾斜部分的一端与所述前掌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倾斜部分的顶部设有与鞋跟贴合预留处;
鞋面和内里层,固定覆盖在所述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的最外层,其材质内隐藏处或可视处植入第一正负磁性片;
可更换磁性饰物,具有与所述第一正负磁性片相吸的第二正负磁性片,以吸附在第一正负磁性片之上。
优选的,所述软质填充物还可以向上折叠150°,向下折叠90°;所述鞋跟的顶部设有一预制钉和两预制螺丝,所述预制钉和预制螺丝成三角形,所述鞋跟固定在所述与鞋跟贴合预留处;所述鞋面和内里层的材质内隐藏处植入第一正负磁性片。
优选的,所述硬性材质为采用硬纸浆、PP、超纤、橡胶或塑胶中的一种射出成形的硬质材料;所述软质填充物可以采用记忆海绵或气垫的一种;所述可更换磁性饰物可以为饰扣、织扣、鞋花、蕾丝面料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软质填充物还可以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记忆海绵或气垫的一种;所述软质填充物上方还可以设有填充物贴皮层,通过贴合网布所述软质填充物与所述填充物贴皮层贴合;所述饰扣和织扣可的第二正负磁性片与第一正负磁性片吸合后挂上所述鞋花或蕾丝面料。
优选的,所述软质填充物还可以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气垫;所述填充物贴皮层还可以是牛皮层、羊皮层或人造皮革层。
优选的,所述软质填充物的厚度为1.8-5mm以上,厚度经过穿着者穿着后的压力值得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鞋面和内里层,固定覆盖在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的最外层,其材质内隐藏处或可视处植入第一正负磁性片;可更换磁性饰物,具有与所述第一正负磁性片相吸的第二正负磁性片,以吸附在第一正负磁性片之上并结合采用软质填充物,位于所述中底之上且可向上下方向折叠180°的填充层以及半截中底设计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
首先,只需要使用一双女跟鞋,通过正负磁性片将不同式样的可更换磁性饰物吸附,则可以在不同场合中使用同一双女跟鞋,而不需要携带多双女跟鞋。
然后,鞋头部分可以折叠起来,与不可轻易折叠鞋头的女跟鞋相比,降低鞋头部分对足部的限位作用,鞋头可以随着足部的动作和踩在地上的力度,折叠调整其瞬时角度。如果鞋头部分不能折叠,则对脚前掌的前端会产生的向上作用力形成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并作用到脚前掌处,使脚前掌感到压力;当鞋头部分可以轻易折叠时,脚踩在地上,脚前掌的前端会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时,脚前掌可以轻易的随着可折叠的鞋头翘起,不会受到太大的压力,让足部活动时降低受力。
还有,运用三角函数的运算,得出鞋的内身外身两侧的两个扭力点,且该两个扭力点可以与鞋跟顶部中心点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增加鞋子的稳定度。人的重量部分落在鞋跟上,足部前掌支撑余下重量。假设2个扭力点不存在的时候,穿着跟鞋时,人体重量一部分落在鞋跟,一部分落在脚前掌部分,人体重量随着跟鞋的倾斜度增加,作用在脚前掌的力增加;当向地板方向凸出的2个扭力点设计在鞋的底部后,该2个扭力点则成为了2个支撑重量的点,原本落入到脚前掌的重量,则被该2个扭力点分散或分解,重量一部分落入到鞋跟上,一部分落入到2个扭力点上,剩余的重量落在脚前掌,改变了原本压力集中在脚前掌的状况,压力分布的改变,大大缓解脚前掌受到的压力。稳定的三角结构,进一步加强了对足部压力的支撑,从而缓解了重量因缺乏支撑而大量落入到脚前掌部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因采用可向上下方向折叠180°的填充层而使得鞋头部分可折叠的技术特征,当重力作用在2个扭力点上,反作用力会时足部的前掌向上动,如果鞋头部分不可折叠,会造成足部的前掌上方受到压力,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的技术特征结合使鞋头部分可以折叠,则不会对足部的前掌上方产生严重的压力。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女跟鞋让足部疼痛以及不同场合需要更不同的女跟鞋带来使用不便和增加使用成本的问题,达到了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使用便利性和降低足部疼痛程度的技术效果。
此外,由于符合人体工学的气垫的厚度经过穿着者穿着后的压力值得出,避免统一的鞋垫厚度给不同体重但足部大小相近的穿着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舒适感觉。在使用者坐下来时,在保持固定的抬起脚跟姿势时,气垫的厚度结合可180°折叠的鞋头部分,足部的压力可被气垫和可180°折叠的鞋头部分有效吸收,降低受力压强。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女跟鞋对足部造成的压力过大的问题,达到进一步缓解足部压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扭力点和顶部中心点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鞋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大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第一正负磁性片,20-可更换磁性装饰物,100-大底,110-前掌部,120-倾斜部分,130-与鞋跟贴合预留处,200-中底,300-填充层,400-填充物贴皮层,500-支撑部,510-预制螺丝,520-预制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女跟鞋让足部疼痛以及不同场合需要更不同的女跟鞋带来使用不便和增加使用成本的问题,达到了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使用便利性和降低足部疼痛程度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使用成本、便利和舒适度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采用可向上下方向折叠180°的填充层300而使得鞋头部分可折叠;结合采用鞋面和内里层,固定覆盖在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的最外层,其材质内隐藏处或可视处植入第一正负磁性片10;以及结合可更换磁性饰物,具有与第一正负磁性片10相吸的第二正负磁性片,以使可更换磁性饰物吸附在第一正负磁性片10之上。
只需要使用一双女跟鞋,通过正负磁性片将不同式样的可更换磁性饰物吸附,则可以在不同场合中使用同一双女跟鞋,而不需要携带多双女跟鞋。
鞋头部分可以折叠起来,与不可轻易折叠鞋头的女跟鞋相比,降低鞋头部分对足部的限位作用,鞋头可以随着足部的动作和踩在地上的力度,折叠调整其瞬时角度。如果鞋头部分不能折叠,则对脚前掌的前端会产生的向上作用力形成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并作用到脚前掌处,使脚前掌感到压力;当鞋头部分可以轻易折叠时,脚踩在地上,脚前掌的前端会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时,脚前掌可以轻易的随着可折叠的鞋头翘起,不会受到太大的压力,让足部活动时降低受力。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方式一
一种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如图1所示,包括:
中底200,其后半截采用硬性材质,其前半截留空,形成半截中底200设计;后半截分为倾斜面和水平面,倾斜面和水平面一体成型;后半截设有螺丝孔位多个;
支撑部500,如图3所示,支撑部500的顶部固定在螺丝孔位内,其底部与地板面接触,支撑部500可为鞋跟;
如图2所示,两个扭力点A和B,位于中底200的底部,两个扭力点与鞋跟的顶部中心点C成三角形ABC,中底200和鞋跟的相对位置均遵循以下正弦三角关系式:CB/sin A=CA/sin B=AB/sin C;
扭力点所在位置位于中底200后半截的水平面靠近前半截的地方,且向下凸出并靠近鞋底内身和外身两侧的地方;
填充层300,采用软质填充物,位于中底200之上且可向上下方向折叠180°;
大底100,固定在中底200之下,其轮廓与中底200相匹配,大底100由倾斜部分120和前掌部110组成,倾斜部分120的一端与前掌部110的一端连接,如图4所示,倾斜部分120的顶部设有与鞋跟贴合预留处130;
鞋面和内里层,固定覆盖在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的最外层,其材质内隐藏处或可视处植入第一正负磁性片10;
可更换磁性饰物,具有与第一正负磁性片10相吸的第二正负磁性片,以吸附在第一正负磁性片10之上。
具体的,鞋跟的顶部设有一预制钉520和两预制螺丝510,预制钉520和预制螺丝510成三角形,鞋跟固定在与鞋跟贴合预留处130;鞋面和内里层的材质内隐藏处植入第一正负磁性片10。
具体的,硬性材质为采用硬纸浆、PP、超纤、橡胶或塑胶中的一种射出成形的硬质材料;软质填充物可以采用记忆海绵或气垫的一种;可更换磁性饰物可以为饰扣、织扣、鞋花、蕾丝面料的一种或几种。
具体的,饰扣和织扣可的第二正负磁性片与第一正负磁性片10吸合后挂上鞋花或蕾丝面料。
具体的,软质填充物还可以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气垫;填充物贴皮层400还可以是牛皮层。
具体的,软质填充物的厚度为1.8mm以上,厚度经过穿着者穿着后的压力值得出。
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鞋面和内里层,固定覆盖在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的最外层,其材质内隐藏处或可视处植入第一正负磁性片10;可更换磁性饰物,具有与第一正负磁性片10相吸的第二正负磁性片,以吸附在第一正负磁性片10之上并结合采用软质填充物,位于中底200之上且可向上下方向折叠180°的填充层300以及半截中底200设计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
首先,只需要使用一双女跟鞋,通过正负磁性片将不同式样的可更换磁性饰物吸附,则可以在不同场合中使用同一双女跟鞋,而不需要携带多双女跟鞋。
然后,鞋头部分可以折叠起来,与不可轻易折叠鞋头的女跟鞋相比,降低鞋头部分对足部的限位作用,鞋头可以随着足部的动作和踩在地上的力度,折叠调整其瞬时角度。如果鞋头部分不能折叠,则对脚前掌的前端会产生的向上作用力形成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并作用到脚前掌处,使脚前掌感到压力;当鞋头部分可以轻易折叠时,脚踩在地上,脚前掌的前端会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时,脚前掌可以轻易的随着可折叠的鞋头翘起,不会受到太大的压力,让足部活动时降低受力。
还有,运用三角函数的运算,得出鞋的内身外身两侧的两个扭力点,且该两个扭力点可以与鞋跟顶部中心点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增加鞋子的稳定度。人的重量部分落在鞋跟上,足部前掌支撑余下重量。假设2个扭力点不存在的时候,穿着跟鞋时,人体重量一部分落在鞋跟,一部分落在脚前掌部110分,人体重量随着跟鞋的倾斜度增加,作用在脚前掌的力增加;当向地板方向凸出的2个扭力点设计在鞋的底部后,该2个扭力点则成为了2个支撑重量的点,原本落入到脚前掌的重量,则被该2个扭力点分散或分解,重量一部分落入到鞋跟上,一部分落入到2个扭力点上,剩余的重量落在脚前掌,改变了原本压力集中在脚前掌的状况,压力分布的改变,大大缓解脚前掌受到的压力。稳定的三角结构,进一步加强了对足部压力的支撑,从而缓解了重量因缺乏支撑而大量落入到脚前掌部110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因采用可向上下方向折叠180°的填充层300而使得鞋头部分可折叠的技术特征,当重力作用在2个扭力点上,反作用力会时足部的前掌向上动,如果鞋头部分不可折叠,会造成足部的前掌上方受到压力,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的技术特征结合使鞋头部分可以折叠,则不会对足部的前掌上方产生严重的压力。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女跟鞋让足部疼痛以及不同场合需要更不同的女跟鞋带来使用不便和增加使用成本的问题,达到了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使用便利性和降低足部疼痛程度的技术效果。
此外,由于符合人体工学的气垫的厚度经过穿着者穿着后的压力值得出,避免统一的鞋垫厚度给不同体重但足部大小相近的穿着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舒适感觉。在使用者坐下来时,在保持固定的抬起脚跟姿势时,气垫的厚度结合可180°折叠的鞋头部分,足部的压力可被气垫和可180°折叠的鞋头部分有效吸收,降低受力压强。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女跟鞋对足部造成的压力过大的问题,达到进一步缓解足部压力的效果。
实施方式二
一种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如图1所示,包括:
中底200,其后半截采用硬性材质,其前半截留空,形成半截中底200设计;后半截分为倾斜面和水平面,倾斜面和水平面一体成型;后半截设有螺丝孔位多个;
支撑部500,如图3所示,支撑部500的顶部固定在螺丝孔位内,其底部与地板面接触,支撑部500可为鞋跟;
如图2所示,两个扭力点A和B,位于中底200的底部,两个扭力点与鞋跟的顶部中心点C成三角形ABC,中底200和鞋跟的相对位置均遵循以下正弦三角关系式:CB/sin A=CA/sin B=AB/sin C;
扭力点所在位置位于中底200后半截的水平面靠近前半截的地方,且向下凸出并靠近鞋底内身和外身两侧的地方;
填充层300,采用软质填充物,位于中底200之上,软质填充物还可以向上折叠150°,向下折叠90°;
大底100,固定在中底200之下,其轮廓与中底200相匹配,大底100由倾斜部分120和前掌部110组成,倾斜部分120的一端与前掌部110的一端连接,如图4所示,倾斜部分120的顶部设有与鞋跟贴合预留处130;
鞋面和内里层,固定覆盖在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的最外层,其材质内隐藏处或可视处植入第一正负磁性片10;
可更换磁性饰物,具有与第一正负磁性片10相吸的第二正负磁性片,以吸附在第一正负磁性片10之上。
具体的,鞋跟的顶部设有一预制钉520和两预制螺丝510,预制钉520和预制螺丝510成三角形,鞋跟固定在与鞋跟贴合预留处130;鞋面和内里层的材质内隐藏处植入第一正负磁性片10。
具体的,硬性材质为采用橡胶或塑胶中的一种射出成形的硬质材料;软质填充物可以采用记忆海绵或气垫的一种;可更换磁性饰物可以为饰扣、织扣、鞋花、蕾丝面料的几种。
具体的,软质填充物还可以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记忆海绵或气垫的一种;软质填充物上方还可以设有填充物贴皮层400,通过贴合网布软质填充物与填充物贴皮层400贴合;饰扣和织扣可的第二正负磁性片与第一正负磁性片10吸合后挂上鞋花或蕾丝面料。
具体的,软质填充物还可以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气垫;填充物贴皮层400还可以是羊皮层。
具体的,软质填充物的厚度为2mm以上,厚度经过穿着者穿着后的压力值得出。
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鞋面和内里层,固定覆盖在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的最外层,其材质内隐藏处或可视处植入第一正负磁性片10;可更换磁性饰物,具有与第一正负磁性片10相吸的第二正负磁性片,以吸附在第一正负磁性片10之上并结合采用软质填充物,位于中底200之上且可向上下方向折叠180°的填充层300以及半截中底200设计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
首先,只需要使用一双女跟鞋,通过正负磁性片将不同式样的可更换磁性饰物吸附,则可以在不同场合中使用同一双女跟鞋,而不需要携带多双女跟鞋。
然后,鞋头部分可以折叠起来,与不可轻易折叠鞋头的女跟鞋相比,降低鞋头部分对足部的限位作用,鞋头可以随着足部的动作和踩在地上的力度,折叠调整其瞬时角度。如果鞋头部分不能折叠,则对脚前掌的前端会产生的向上作用力形成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并作用到脚前掌处,使脚前掌感到压力;当鞋头部分可以轻易折叠时,脚踩在地上,脚前掌的前端会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时,脚前掌可以轻易的随着可折叠的鞋头翘起,不会受到太大的压力,让足部活动时降低受力。
还有,运用三角函数的运算,得出鞋的内身外身两侧的两个扭力点,且该两个扭力点可以与鞋跟顶部中心点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增加鞋子的稳定度。人的重量部分落在鞋跟上,足部前掌支撑余下重量。假设2个扭力点不存在的时候,穿着跟鞋时,人体重量一部分落在鞋跟,一部分落在脚前掌部110分,人体重量随着跟鞋的倾斜度增加,作用在脚前掌的力增加;当向地板方向凸出的2个扭力点设计在鞋的底部后,该2个扭力点则成为了2个支撑重量的点,原本落入到脚前掌的重量,则被该2个扭力点分散或分解,重量一部分落入到鞋跟上,一部分落入到2个扭力点上,剩余的重量落在脚前掌,改变了原本压力集中在脚前掌的状况,压力分布的改变,大大缓解脚前掌受到的压力。稳定的三角结构,进一步加强了对足部压力的支撑,从而缓解了重量因缺乏支撑而大量落入到脚前掌部110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因采用可向上下方向折叠90-150°的填充层300而使得鞋头部分可折叠的技术特征,当重力作用在2个扭力点上,反作用力会时足部的前掌向上动,如果鞋头部分不可折叠,会造成足部的前掌上方受到压力,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的技术特征结合使鞋头部分可以折叠,则不会对足部的前掌上方产生严重的压力。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女跟鞋让足部疼痛以及不同场合需要更不同的女跟鞋带来使用不便和增加使用成本的问题,达到了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使用便利性和降低足部疼痛程度的技术效果。
此外,由于符合人体工学的气垫的厚度经过穿着者穿着后的压力值得出,避免统一的鞋垫厚度给不同体重但足部大小相近的穿着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舒适感觉。在使用者坐下来时,在保持固定的抬起脚跟姿势时,气垫的厚度结合可90-150°折叠的鞋头部分,足部的压力可被气垫和可90-150°折叠的鞋头部分有效吸收,降低受力压强。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女跟鞋对足部造成的压力过大的问题,达到进一步缓解足部压力的效果。
实施方式三
一种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如图1所示,包括:
中底200,其后半截采用硬性材质,其前半截留空,形成半截中底200设计;后半截分为倾斜面和水平面,倾斜面和水平面一体成型;后半截设有螺丝孔位多个;
支撑部500,如图3所示,支撑部500的顶部固定在螺丝孔位内,其底部与地板面接触,支撑部500可为鞋跟;
如图2所示,两个扭力点A和B,位于中底200的底部,两个扭力点与鞋跟的顶部中心点C成三角形ABC,中底200和鞋跟的相对位置均遵循以下正弦三角关系式:CB/sin A=CA/sin B=AB/sin C;
扭力点所在位置位于中底200后半截的水平面靠近前半截的地方,且向下凸出并靠近鞋底内身和外身两侧的地方;
填充层300,采用软质填充物,位于中底200之上且可向上下方向折叠180°;
大底100,固定在中底200之下,其轮廓与中底200相匹配,大底100由倾斜部分120和前掌部110组成,倾斜部分120的一端与前掌部110的一端连接,如图4所示,倾斜部分120的顶部设有与鞋跟贴合预留处130;
鞋面和内里层,固定覆盖在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的最外层,其材质内隐藏处或可视处植入第一正负磁性片10;
可更换磁性饰物,具有与第一正负磁性片10相吸的第二正负磁性片,以吸附在第一正负磁性片10之上。
具体的,软质填充物还可以向上折叠120°,向下折叠90°;鞋跟的顶部设有一预制钉520和两预制螺丝510,预制钉520和预制螺丝510成三角形,鞋跟固定在与鞋跟贴合预留处130;鞋面和内里层的材质内隐藏处植入第一正负磁性片10。
具体的,硬性材质为采用硬纸浆、PP或橡胶中的一种射出成形的硬质材料;软质填充物可以采用记忆海绵或气垫的一种;可更换磁性饰物可以为饰扣、织扣、鞋花、蕾丝面料的一种或几种。
具体的,软质填充物还可以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记忆海绵或气垫的一种;软质填充物上方还可以设有填充物贴皮层400,通过贴合网布软质填充物与填充物贴皮层400贴合;饰扣和织扣可的第二正负磁性片与第一正负磁性片10吸合后挂上鞋花或蕾丝面料。
具体的,软质填充物还可以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气垫;填充物贴皮层400还可以是人造皮革层。
具体的,软质填充物的厚度为5mm以上,厚度经过穿着者穿着后的压力值得出。
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鞋面和内里层,固定覆盖在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的最外层,其材质内隐藏处或可视处植入第一正负磁性片10;可更换磁性饰物,具有与第一正负磁性片10相吸的第二正负磁性片,以吸附在第一正负磁性片10之上并结合采用软质填充物,位于中底200之上且可向上下方向折叠180°的填充层300以及半截中底200设计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
首先,只需要使用一双女跟鞋,通过正负磁性片将不同式样的可更换磁性饰物吸附,则可以在不同场合中使用同一双女跟鞋,而不需要携带多双女跟鞋。
然后,鞋头部分可以折叠起来,与不可轻易折叠鞋头的女跟鞋相比,降低鞋头部分对足部的限位作用,鞋头可以随着足部的动作和踩在地上的力度,折叠调整其瞬时角度。如果鞋头部分不能折叠,则对脚前掌的前端会产生的向上作用力形成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并作用到脚前掌处,使脚前掌感到压力;当鞋头部分可以轻易折叠时,脚踩在地上,脚前掌的前端会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时,脚前掌可以轻易的随着可折叠的鞋头翘起,不会受到太大的压力,让足部活动时降低受力。
还有,运用三角函数的运算,得出鞋的内身外身两侧的两个扭力点,且该两个扭力点可以与鞋跟顶部中心点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增加鞋子的稳定度。人的重量部分落在鞋跟上,足部前掌支撑余下重量。假设2个扭力点不存在的时候,穿着跟鞋时,人体重量一部分落在鞋跟,一部分落在脚前掌部110分,人体重量随着跟鞋的倾斜度增加,作用在脚前掌的力增加;当向地板方向凸出的2个扭力点设计在鞋的底部后,该2个扭力点则成为了2个支撑重量的点,原本落入到脚前掌的重量,则被该2个扭力点分散或分解,重量一部分落入到鞋跟上,一部分落入到2个扭力点上,剩余的重量落在脚前掌,改变了原本压力集中在脚前掌的状况,压力分布的改变,大大缓解脚前掌受到的压力。稳定的三角结构,进一步加强了对足部压力的支撑,从而缓解了重量因缺乏支撑而大量落入到脚前掌部110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因采用可向上下方向折叠90-120°的填充层300而使得鞋头部分可折叠的技术特征,当重力作用在2个扭力点上,反作用力会时足部的前掌向上动,如果鞋头部分不可折叠,会造成足部的前掌上方受到压力,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的技术特征结合使鞋头部分可以折叠,则不会对足部的前掌上方产生严重的压力。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女跟鞋让足部疼痛以及不同场合需要更不同的女跟鞋带来使用不便和增加使用成本的问题,达到了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使用便利性和降低足部疼痛程度的技术效果。
此外,由于符合人体工学的气垫的厚度经过穿着者穿着后的压力值得出,避免统一的鞋垫厚度给不同体重但足部大小相近的穿着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舒适感觉。在使用者坐下来时,在保持固定的抬起脚跟姿势时,气垫的厚度结合可90-120°折叠的鞋头部分,足部的压力可被气垫和可90-120°折叠的鞋头部分有效吸收,降低受力压强。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女跟鞋对足部造成的压力过大的问题,达到进一步缓解足部压力的效果。
实施方式四
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
当穿着者的体重为45Kg,且穿鞋尺码为36码时,鞋跟高度为8cm,软质填充物的厚度为5mm。
当穿着者的体重为50Kg,且穿鞋尺码为36码时,鞋跟高度为8cm,软质填充物的厚度为6mm。
当穿着者的体重为55Kg,且穿鞋尺码为36码时,鞋跟高度为8cm,软质填充物的厚度为7mm。
当穿着者的体重为60Kg,且穿鞋尺码为36码时,鞋跟高度为8cm,软质填充物的厚度为8mm。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底,其后半截采用硬性材质,其前半截留空;所述后半截分为倾斜面和水平面,所述倾斜面和水平面一体成型;所述后半截设有螺丝孔位多个;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顶部固定在所述螺丝孔位内,其底部与地板面接触,所述支撑部可为鞋跟;
两个扭力点A和B,位于所述中底的底部,所述两个扭力点与所述鞋跟的顶部中心点C成三角形ABC,所述中底和所述鞋跟的相对位置均遵循以下正弦三角关系式:
CB/sin A=CA/sin B=AB/sin C;
所述扭力点所在位置位于所述中底后半截的水平面靠近所述前半截的地方,且向下凸出并靠近鞋底内身和外身两侧的地方;
填充层,采用软质填充物,位于所述中底之上且可向上下方向折叠180o;
大底,固定在所述中底之下,其轮廓与所述中底相匹配,所述大底由倾斜部分和前掌部组成,所述倾斜部分的一端与所述前掌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倾斜部分的顶部设有与鞋跟贴合预留处;
鞋面和内里层,固定覆盖在所述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的最外层,其材质内隐藏处或可视处植入第一正负磁性片;
可更换磁性饰物,具有与所述第一正负磁性片相吸的第二正负磁性片,以吸附在第一正负磁性片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填充物还可以向上折叠150°,向下折叠90°;所述鞋跟的顶部设有一预制钉和两预制螺丝,所述预制钉和预制螺丝成三角形,所述鞋跟固定在所述与鞋跟贴合预留处;所述鞋面和内里层的材质内隐藏处植入第一正负磁性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材质为采用硬纸浆、PP、超纤、橡胶或塑胶中的一种射出成形的硬质材料;所述软质填充物可以采用记忆海绵或气垫的一种;所述可更换磁性饰物可以为饰扣、织扣、鞋花、蕾丝面料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填充物还可以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记忆海绵或气垫的一种;所述软质填充物上方还可以设有填充物贴皮层,通过贴合网布所述软质填充物与所述填充物贴皮层贴合;所述饰扣和织扣可的第二正负磁性片与第一正负磁性片吸合后挂上所述鞋花或蕾丝面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填充物还可以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气垫;所述填充物贴皮层还可以是牛皮层、羊皮层或人造皮革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填充物的厚度为1.8-5mm以上。
CN202020899244.9U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 Active CN213154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9244.9U CN213154359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9244.9U CN213154359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54359U true CN213154359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85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99244.9U Active CN213154359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543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3461A1 (zh) * 2022-03-16 2023-09-21 王珍 一种可缓解足部压力的多功能女跟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3461A1 (zh) * 2022-03-16 2023-09-21 王珍 一种可缓解足部压力的多功能女跟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1160B (zh) 一种在大底和中底分别含有腰铁的舒适鞋
US10631592B2 (en) Article of footwear
JPH06503726A (ja)
CA2807116A1 (en) Composite sole assembly
CN111838877B (zh) 一种可缓解足部压力的折叠女跟鞋
WO2014066548A1 (en) Composite insole and bottom assembly
CN213154359U (zh) 一种可更换饰物的女跟鞋
CN111789343A (zh) 一种前掌部含有凸点的折叠女跟鞋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57524A (zh) 一种人体工学折叠女跟鞋及其制备方法
CN212306992U (zh) 一种前掌部含有凸点的折叠女跟鞋
CN212306999U (zh) 一种人体工学折叠女跟鞋
CN214677811U (zh) 一种人体工学女跟鞋的中底及女跟鞋
CN212994837U (zh) 一种便于更换款式的女跟鞋
KR20080090758A (ko) 아치 지지체가 형성된 신발
CN209547062U (zh) 一种可变图饰的舒适运动鞋
CN104757733B (zh) 一种高跟鞋
CN218571508U (zh) 一种可按摩的赛后拖鞋
CN111789344B (zh) 一种可折叠的女跟鞋
CN212520980U (zh) 一种可缓解足部压力的女跟鞋
CN201036353Y (zh) 气垫高跟鞋
CN211354072U (zh) 一种舒适型易清洗鞋子
CN214854736U (zh) 一种一体式皮鞋鞋垫
CN218852069U (zh) 一种适用于多款头型的鞋垫
CN214677809U (zh) 可自由活动脚趾的鞋及其配套的袜子
CN217136989U (zh) 一种便于更换增高垫体的休闲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