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54134U - 一种多功能口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54134U
CN213154134U CN202020965676.5U CN202020965676U CN213154134U CN 213154134 U CN213154134 U CN 213154134U CN 202020965676 U CN202020965676 U CN 202020965676U CN 213154134 U CN213154134 U CN 2131541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face
multifunctional
filtering part
fil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656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Kuail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Kuail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Kuail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Kuail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656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541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541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541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口罩,包括用于将口鼻覆盖的口罩主体和用于将口罩主体固定在面部的固定部;口罩主体包括可重复使用的面罩和安装在面罩上的过滤部;面罩为透明面罩。本技术中的口罩的面罩为可重复利用的,当需要更换口罩的时候,将面罩上的过滤部取下,对面罩进行清洗或消毒即可重复使用,然后替换上新的过滤部,不需将口罩整个扔掉,非常环保;再者,本技术中的面罩透明设置,不仅便于双方交流的过程中看到对方的面部表情;而且便于佩戴本口罩的人员在公共场所进行人脸识别,被检查者不须脱下口罩,减少了感染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以及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综上,口罩是卫生保健、防疫的常用关键用具。但传统的口罩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传统的口罩往往是一次性使用的,因为主体面料起过滤作用,不易清洁,只能整体丢弃,造成浪费,使用成本较高;如何兼顾过滤效果和使用成本成为一个挑战。
2、传统的口罩为了过滤灰尘、飞沫、气溶胶等各种形态的颗粒物,采用多层材料,并以各种形式固定在人脸的鼻口部,将人脸的大部分都遮盖起来,只露出一双眼睛。这样的弊端是妨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为人们互相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只能从眼神和说话声音来辅助交流;说话的声音也因为口罩的阻隔而变得不清晰。
在医疗场所,医护人员带着传统口罩,也不利于与患者沟通,患者不能通过医护人员的完整表情而理解其表达的意思,增加了患者的恐惧感。
3、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场所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在一些需要安全检查、认证人的身份的场所,被检查者必须暂时脱下口罩,露出脸部接受检查,增加了感染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口罩,这种新型口罩采用创新的结构设计,过滤材料可更换,口罩主体部分可重复使用,减少了浪费及使用成本。
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口罩,包括用于将口鼻覆盖的口罩主体和用于将口罩主体固定在面部的固定部;所述口罩主体包括可重复使用的面罩和安装在面罩上的过滤部。
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口罩的面罩为可重复利用的,当需要更换口罩的时候,将面罩上的过滤部取下,对面罩进行清洗或消毒即可重复使用,然后替换上新的过滤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口罩,本技术方案的口罩减少了浪费及使用成本,甚至减少了材料能源的浪费,减少了现有技术中对废弃口罩处理所产生的环境污染。
进一步,所述面罩为不透气材质层,且面罩上设置有通孔,过滤部安装在通孔内。
有益效果:将过滤部安装在面罩上开设的通孔处,需要丢弃时只需要丢弃通孔内的过滤部即可,前述设置更进一步保证了减少了材料能源的浪费,减少了现有技术中对废弃口罩处理所产生的环境污染。
进一步,所述面罩为不透气材质层,且过滤部与面罩的边缘连接。
有益效果:过滤部连接在面罩的边缘处,使得过滤部的取下更为方便,便于人施力。
进一步,面罩为透明面罩。
有益效果:传统无纺布等不透明的面罩会将人脸的大部分都遮盖起来,只露出一双眼睛,人们互相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只能从眼神和说话声音来辅助交流;在医疗场所,医护人员带着传统口罩,也不利于与患者沟通,患者不能通过医护人员的完整表情而理解其表达的意思,增加了患者的恐惧感。而本技术中的面罩透明设置,便于双方交流的过程中看到对方的面部表情,解决了上述问题。
进一步,所述过滤部连接于面罩的下边、侧边两位置中任一处或多处;且遮挡面部正面的面积小于5%。
有益效果:将过滤部连接在面罩的下边或侧边中任一位置,或者下部和侧部同时都设置,能够更进一步的防止戴口罩者的正面被遮挡,便于交流过程中看到对方的面部表情。同时,此种设置方式还能够有助于人脸识别,现有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是采用识别特征点的方式,比较重要的特征点是眼、口、鼻等部位,而人脸颊两侧和下巴处是可以适当遮挡的,不影响人脸识别的效果。因此,佩戴本技术方案中的口罩在公共场所进行人脸识别安全检查时,被检查者不须脱下口罩,减少了感染风险。
进一步,过滤部与面罩的连接方式为粘接或可拆卸连接。
有益效果:采用胶水粘接的方式便于使用者更换的时候直接将过滤部粘到面罩上,相比于其他固定方式更为方便;又或者过滤部与面罩采用可拆卸连接,则不需要外部工具即可将过滤部拆下,使用更为方便。
进一步,所述过滤部与面罩的两侧边连接;所述固定部与过滤部连接。
有益效果:将过滤部设置在面罩的两侧,从两侧换气。
进一步,过滤部与面罩的下边连接;固定部与面罩连接。
有益效果:将过滤部设置在面罩下部,从下部换气。
进一步,过滤部上设置有单向出气阀。
有益效果:保证出气的效率。
进一步,面罩或过滤部上设有传声部。
有益效果:面罩或过滤部中任意一个上设置传声部,通过传声部传递声波,减轻现有技术中佩戴口罩者说话的声音因为口罩的阻隔而变得不清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口罩实施例一中面罩为方形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口罩实施例一中面罩为弧形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口罩实施例二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口罩实施例二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口罩实施例三的侧视图(单向阀未示出);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口罩实施例三的侧视图(单向阀未示出);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口罩实施例四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口罩实施例五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口罩实施例六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口罩实施例七中过滤层与面罩连接处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口罩实施例十二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面罩1、安装槽11、滑槽112、通槽113、过滤层2、密封柱21、密封条22、固定部3、单向出气阀4、传声部5。
实施例一
一种多功能口罩,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用于将口鼻密封覆盖的口罩主体和用于将口罩主体固定在面部的固定部3;本实施例中的固定部3可采用耳绳,通过人耳固定在脸上;也可通过松紧带、绑带、耳机式头箍等方式固定在头上;优选耳绳。
口罩主体包括可重复使用的面罩1和安装在面罩1上的过滤部,面罩1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可以为图1所示的方形,也可以是图2所示的弧形;本实施例中的面罩1为不透气材质层,例如硅胶或高分子聚合物层,采用透明材质,高分子聚合物层材质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EVA、PET等等,可水洗,可用洗涤剂清洗;为了增加透光性,表面可加增透膜,具体情况可根据情况定;过滤部遮挡面部正面的面积小于5%,且过滤部几乎不遮挡下巴的正面。
面罩1的软硬程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面罩1的形状也可根据人体面部轮廓设计,例如鼻梁等处可为鼻梁轮廓形状;为进一步保证面罩1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的面罩1包括硬质面层和用于保证面罩1与面部皮肤贴合的密封条22,密封条22围绕面层一圈,固定在面层的内侧(即靠近皮肤的一侧);本实施例中的密封条22可以是橡胶、可塑形金属条等,可参照现有技术中口罩边缘密封技术,此处不过多赘述;当密封条22为橡胶时,密封条22可以有一定的厚度,进一步保证了面罩1与人体面部之间有一定空间便于呼气。
本实施例中的面罩1上设置有条形的通孔,过滤部为无纺布、滤纸中任一层或多层结合形成的过滤层2,过滤层2覆盖于通孔处且过滤层2与面罩1粘接(例如,可在与面罩1接触的一侧的过滤层2上涂覆一圈粘胶层;粘贴时,未涂覆粘胶层的部分对准通孔,然后将外缘的粘胶层按压贴在面罩1上即可)。另外,过滤层2的颜色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为肉色等贴近皮肤的颜色;耳绳为两个,分别固定在面罩1的两侧。
使用时,当需要更换口罩的时候,将面罩1上的过滤层2取下,对面罩1进行清洗或消毒(备注:清洗消毒前取下过滤层2或清洗消毒后取下过滤层2均可),然后替换粘接上新的过滤层2;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口罩,本技术方案的口罩减少了浪费及使用成本,甚至减少了材料能源的浪费,减少了现有技术中对废弃口罩处理所产生的环境污染。本技术中的面罩1为透明材质,便于双方交流的过程中看到对方的面部表情,增加了交流的便捷度。再者,本方案中的过滤部位于面罩1下部,即,过滤层2也位于面罩1的下部,面罩1下部主要在人脸下巴处,使得佩戴本技术方案中的口罩在公共场所进行人脸识别安全检查时,被检查者不须脱下口罩,减少了感染风险。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3和图4所示,过滤部为位于面罩1两侧的通孔,过滤部为无纺布、滤纸中任一层或多层结合形成的过滤层2,过滤层2覆盖于通孔处且过滤层2与面罩1粘接。条形的通孔可以为图3所示的长条形,也可以是图4所示的上部稍宽的条形。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5和图6所示,面罩1的两侧和下部均设置有通孔,过滤部为无纺布、滤纸中任一层或多层结合形成的过滤层2,过滤层2的安装在通孔中的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另外,位于面罩1下部的过滤层2上设置有单向出气阀4。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7所示,过滤层2上设置有单向出气阀4。
实施例五
过滤部为无纺布、滤纸中任一层或多层结合形成的过滤层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过滤部与面罩1的边缘连接,即可以在面罩1的边缘设置一圈过滤部,又或者可以在面罩1的下边缘等处设置过滤层2;本实施例优选在面罩1的下边缘处粘接过滤层2,过滤层2和面罩1结合形成可将面部口鼻覆盖的口罩。过滤层2可设置为与现有技术中医用口罩类似的折叠层结构,过滤层2的下部穿设弹性绳。使用时,将面罩1罩在面部,然后拉动下部的过滤层2,过滤层2即可罩住使用者的下巴,加上过滤层2的下部外缘穿设弹性绳可以将使用者的下巴箍住,进而实现密封。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过滤部设置在面罩1的两侧边缘处,即在面罩1左右两侧边缘处分别粘接一层过滤层2,过滤层2和面罩1结合形成可将面部口鼻覆盖的口罩;耳绳为两个,分别固定在面罩1两侧的过滤层2上。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或6的区别主要在于,过滤层2与面罩1并不是采用粘接的方式,而是采用可拆卸连接;详细连接方式具体以实施例六中过滤层2位于面罩1两侧时进行具体阐述:面罩1两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如图10所示的安装槽11,安装槽11包括位于外侧壁内的滑槽112(滑槽112的形状可为长方体条状、圆柱体条状等,可根据需要选择;本实施例优选圆柱体条状)和位于外侧壁壁面上的通槽113,且通槽113与滑槽112连通,通槽113的槽径小于滑槽112的槽径;过滤层2的一侧边缘处粘接有用于与安装槽11上的滑槽112配合的圆柱体条状的密封柱21。该密封柱21可以从安装槽11的一端滑入滑槽112,此时过滤层2靠近密封柱21连接处的部分会进入到通槽113内,安装完毕后,由于通槽113的槽径小于滑槽112的槽径,密封柱21不易从安装槽11内脱落。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面罩1上还设有传声部5,详细结构为:面罩1的面层上设置有安装孔,传声部5为振动片,振动片位于安装孔内,且振动片与面层粘接;通过振动片传递声波的振荡,减轻现有技术中佩戴口罩者说话的声音因为口罩的阻隔而变得不清晰的问题。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至8任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面罩1可以为硅胶面罩1。且本实施例中的面罩1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非透明材质的;当为非透明材质时,只需过滤层2为可更换的即可,相比于传统技术中需要将整个口罩丢弃,本实施例仅需要丢弃掉过滤层2这部分,侧重点主要是体现本技术的环保和减少浪费。
实施例十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面罩1为透气材质层,例如布等材质;在面罩1两边的内侧(即靠近皮肤的一侧)边缘处缝合挡条,挡条和面罩1层之间形成用于卡合过滤部的卡缝。过滤部为无纺布、滤纸中任一层或多层结合形成的过滤层2。使用时,将过滤层2卡到面罩1的内侧,需更换时可直接更换过滤层2即可;面罩1可以清洗消毒重复使用。
实施例十一
与实施例十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过滤层2与面罩1的固定方式不同,面罩1靠近皮肤一侧与过滤层2通过粘贴的方式连接。粘贴的方式可以但不仅限于以下方式:(1)在面罩1的两侧边缘处设置类似于魔术贴的粘贴条,将粘贴条的毛面和勾面分别设置在面罩1和过滤层2的两侧边缘处,使用时,将新的过滤层2粘贴在面罩1上即可。(2)在过滤层2的两侧边缘设置粘胶层,产品出厂时,粘胶层上设置防尘膜;使用时,将新的过滤层2粘贴在面罩1上即可。
实施例十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面罩1包括软质面层和用于保证与面部皮肤贴合的密封条22;如图11所示,密封条22仅设置在面层的上部边缘处(设置的方式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的医用口罩的结构设置,密封条22穿设在面层上部的边缘处,此处不再赘述),密封条22可受外力(例如手捏)塑形,提高面罩上部与鼻梁处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十三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面罩上设置防雾膜。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实施案例涉及的领域,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口罩,包括用于将口鼻覆盖的口罩主体和用于将口罩主体固定在面部的固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包括可重复使用的面罩和安装在面罩上的过滤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为不透气材质层,且面罩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过滤部安装在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为不透气材质层,且所述过滤部与面罩的边缘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为透明面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连接于面罩的下边、侧边两位置中任一处或多处;且遮挡面部正面的面积小于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口罩,其特征在于:过滤部与面罩的连接方式为粘接或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2、3、5、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与面罩的两侧边连接;所述固定部与过滤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2、3、5、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与面罩的下边连接;所述固定部与面罩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2、3、5、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上设置有单向出气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或过滤部上设有传声部。
CN202020965676.5U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多功能口罩 Active CN2131541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65676.5U CN213154134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多功能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65676.5U CN213154134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多功能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54134U true CN213154134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86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65676.5U Active CN213154134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多功能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541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82756U (zh) 一种柔性生物防护头面罩
CN111184286A (zh) 一种即贴型密封口罩
KR20140128666A (ko) 안면 접착기능을 갖는 밀폐 마스크
CN213154134U (zh) 一种多功能口罩
CN212393971U (zh) 一种便于贴合面部的n95口罩
CN113017179A (zh) 一种一次性医疗防护服
KR101956509B1 (ko) 화재 방독 마스크
CN111281321A (zh) 一种口腔诊疗用多功能防护面罩
CN111202277A (zh) 一种可以重复利用的口罩
WO2022083500A1 (zh) 贴鼻式分区口罩
CN214630159U (zh) 一种一次性医疗防护服
CN111569291B (zh) 一种伞式头部全包裹防护口面罩
CN212185220U (zh) 一种可以重复利用的口罩
CN213154126U (zh) 一种环保医用防护口罩
CN212014562U (zh) 一种新型口罩
CN210841655U (zh) 一种医用口罩
CN214710594U (zh) 一种无耳带无鼻梁条的透气口罩
CN212185261U (zh) 密闭式防护面罩
CN213154114U (zh) 一种更紧密防护的口罩
CN213881857U (zh) 一种新型的医疗防护面罩
CN212437410U (zh) 一种防止面部压痕的医用口罩
CN215455640U (zh) 一种防雾霾口罩结构
CN210492746U (zh) 一种即贴型密封口罩
CN212879246U (zh) 一种口腔诊疗用多功能防护面罩
CN213549826U (zh) 一种便于人脸识别的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