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50380U - 一种运输容器筒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输容器筒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50380U
CN213150380U CN202021470418.6U CN202021470418U CN213150380U CN 213150380 U CN213150380 U CN 213150380U CN 202021470418 U CN202021470418 U CN 202021470418U CN 213150380 U CN213150380 U CN 213150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channel
transport container
sleeves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704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琳
霍嘉杰
王庆
吴明
郑岳山
邵睿
盛锋
李宁
谢亮
张耀春
于淼
李呼昂
李卓然
卢可可
李馨楠
唐兴龄
王子龄
刘帅
包博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704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50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50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503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 Stackable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输容器筒体,其包括:第一套筒和包覆于所述第一套筒外部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运输容器筒体,由于设置了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它们之间的连接件,从而在核燃料组件正常运输过程中或事故工况下,能够提高运输容器筒体的抗冲击性能,提高运输容器筒体的整体性和机械强度,确保核燃料运输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运输容器筒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输容器筒体,特别涉及一种核燃料组件运输容器筒体。
背景技术
核电站用核燃料等放射性物质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保证核燃料组件的安全,即运输容器在法规标准规定的事故条件下应满足相关要求。
然而,在实现上述核燃料组件安全运输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仅提供了应用于一般场景下的运输容器筒体,而缺乏专门适用于核电站用核燃料组件并能保证核燃料组件运输安全性的运输容器筒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输容器筒体,其包括:第一套筒和包覆于所述第一套筒外部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套筒采用两个,且两个第一套筒并列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套筒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左部和右部;所述第二套筒的左部包覆于一个第一套筒外部,所述第二套筒的右部包覆于另一个第一套筒外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均采用长方形筒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采用金属件。
可选地,所述金属件采用槽钢;对于所述运输容器筒体的横截面而言,所述两个第一套筒的上下两侧与所述第二套筒的左部和右部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开口方向相对的两条槽钢连接。
可选地,所述两条槽钢分别为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
所述第一槽钢包括依次折弯而成的第一腿部、腰部和第二腿部,且所述第一槽钢的第一腿部的外表面分别与一个第一套筒的上表面右端和第二套筒的左部的上端焊接,所述第一槽钢的第二腿部的外表面分别与另一个第一套筒上表面左端和第二套筒的右部的上端焊接;
所述第二槽钢包括依次折弯而成的第一腿部、腰部和第二腿部,且所述第二槽钢的第一腿部的外表面分别与一个第一套筒的下表面右端和第二套筒的左部的下端焊接,所述第二槽钢的第二腿部的外表面分别与另一个第一套筒下表面左端和第二套筒的右部的下端焊接。
可选地,所述两个第一套筒内部各形成有一个腔体;所述两条槽钢将所述第二套筒与两个所述第一套筒之间的区域划分成三个腔体,分别为所述第二套筒的左部内表面与一个所述第一套筒外表面之间的腔体、所述第二套筒的右部内表面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套筒外表面之间的腔体,以及所述两个第一套筒的相邻外表面与所述两条槽钢的内表面之间的腔体。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运输容器筒体,由于设置了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它们之间的连接件,从而在核燃料组件正常运输过程中或事故工况下,能够提高运输容器筒体的抗冲击性能,提高运输容器筒体的整体性和机械强度,确保核燃料运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核燃料组件运输容器筒体的三维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核燃料组件运输容器筒体的横向剖视图。
图中:1-第一套筒;2-第二套筒;3-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相互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向性术语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输容器筒体,适用于各种运输场合,例如放射性物质运输领域,尤其适用于核燃料组件的运输与贮存,即提供一种核燃料组件运输容器筒体。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核燃料组件运输容器包括:第一套筒1和包覆于第一套筒1外部的第二套筒2;第一套筒1与第二套筒2通过连接件3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它们之间的连接件,从而在核燃料组件正常运输过程中或事故工况下,能够提高运输容器筒体的抗冲击性能,提高运输容器筒体的整体性和机械强度,确保核燃料运输的安全性。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套筒1采用两个,且两个第一套筒1并列设置于第二套筒2内。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二套筒2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左部和右部;第二套筒2的左部包覆于一个第一套筒1外部,第二套筒2的右部包覆于另一个第一套筒1外部。
本实施例中,将第二套筒分成独立的两个部分,分别包覆各自对应的一个第一套筒。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套筒1与第二套筒2均采用长方形筒状结构。
本实施例中,长方形筒状结构的套筒便于放置核燃料组件。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件3采用金属件,以提高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之间连接的机械强度。
进一步地,金属件采用槽钢;如图2所示,对于运输容器筒体的横截面而言,两个第一套筒1的上下两侧与第二套筒2的左部和右部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开口方向相对的两条槽钢连接。
本实施例中,这两条槽钢可以为不等边槽钢,也可以为等边槽钢。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这两条槽钢分别为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
其中,第一槽钢(即图2中位于上面的槽钢)包括依次折弯而成的第一腿部、腰部和第二腿部,且第一槽钢的第一腿部的外表面分别与一个第一套筒1的上表面右端和第二套筒2的左部的上端焊接,第一槽钢的第二腿部的外表面分别与另一个第一套筒1上表面左端和第二套筒2的右部的上端焊接;
第二槽钢(即图2中位于下面的槽钢)包括依次折弯而成的第一腿部、腰部和第二腿部,且第二槽钢的第一腿部的外表面分别与一个第一套筒1的下表面右端和第二套筒2的左部的下端焊接,第二槽钢的第二腿部的外表面分别与另一个第一套筒1下表面左端和第二套筒2的右部的下端焊接。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两个第一套筒1内部各形成有一个腔体;两条槽钢将第二套筒2与两个第一套筒1之间的区域划分成三个腔体,分别为第二套筒2的左部内表面与一个第一套筒1外表面之间的腔体、第二套筒2的右部内表面与另一个第一套筒1外表面之间的腔体,以及两个第一套筒1的相邻外表面与两条槽钢的内表面之间的腔体。
本实施例中,运输容器筒体内部总共形成有五个腔体,分别为两个第一套筒1内部的两个腔体,用于放置待运输产品,例如核燃料组件;以及,第二套筒2与两个第一套筒1之间的三个腔体,可放置阻燃隔热材料,例如硅酸铝系阻燃隔热材料,以使得所述运输容器筒体具备阻燃隔热功能,从而在运输过程中,能在火烧事故工况下起阻燃隔热作用,阻隔外部热量传入对核燃料组件造成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一套筒1内设有中子吸收材料,用以吸收其内放置的待运输产品的中子辐射,保证其内放置的待运输产品的临界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容器筒体由于设置了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它们之间的两条槽钢,将整个运输容器筒体内部划分成五个腔体,在运输容器筒体的设计过程中考虑了合适的筒体结构,可保证内部核燃料的安全,从而在核燃料组件正常运输过程中或事故工况下,能够提高运输容器筒体的抗冲击性能,提高运输容器筒体的整体性和机械强度,确保核燃料运输的安全性。而且,所述运输容器筒体的结构简单、便于维护、易于操作,可实现免维修。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运输容器筒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筒和包覆于所述第一套筒外部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容器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采用两个,且两个第一套筒并列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容器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左部和右部;所述第二套筒的左部包覆于一个第一套筒外部,所述第二套筒的右部包覆于另一个第一套筒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容器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均采用长方形筒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容器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采用金属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容器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采用槽钢;对于所述运输容器筒体的横截面而言,所述两个第一套筒的上下两侧与所述第二套筒的左部和右部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开口方向相对的两条槽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容器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槽钢分别为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
所述第一槽钢包括依次折弯而成的第一腿部、腰部和第二腿部,且所述第一槽钢的第一腿部的外表面分别与一个第一套筒的上表面右端和第二套筒的左部的上端焊接,所述第一槽钢的第二腿部的外表面分别与另一个第一套筒上表面左端和第二套筒的右部的上端焊接;
所述第二槽钢包括依次折弯而成的第一腿部、腰部和第二腿部,且所述第二槽钢的第一腿部的外表面分别与一个第一套筒的下表面右端和第二套筒的左部的下端焊接,所述第二槽钢的第二腿部的外表面分别与另一个第一套筒下表面左端和第二套筒的右部的下端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容器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套筒内部各形成有一个腔体;所述两条槽钢将所述第二套筒与两个所述第一套筒之间的区域划分成三个腔体,分别为所述第二套筒的左部内表面与一个所述第一套筒外表面之间的腔体、所述第二套筒的右部内表面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套筒外表面之间的腔体,以及所述两个第一套筒的相邻外表面与所述两条槽钢的内表面之间的腔体。
CN202021470418.6U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运输容器筒体 Active CN213150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0418.6U CN213150380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运输容器筒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0418.6U CN213150380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运输容器筒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50380U true CN213150380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32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70418.6U Active CN213150380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运输容器筒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503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27139A (en) Spent nuclear fuel shipping basket and cask
US4493813A (en) Neutron protection device
SK286969B6 (sk) Zásobník na rádioaktívne materiály
EP1016091B1 (en) Apparatus suitable for transporting and storing nuclear fuel rods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 apparatus
US20180025796A1 (en)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radioactive fuel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4930650A (en) Spent nuclear fuel shipping basket
EP2660822A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oring high level waste
EP0020948A2 (en) Cask for radioactive material,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uch a cask, module used thereby and method of shielding neutrons
KR101558963B1 (ko) 사용후핵연료 용기 구조시험장치
US20050117687A1 (en)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storing or transporting spent nuclear fuel
CN108428483B (zh) 乏燃料运输储存容器
CN107533873A (zh) 用于乏核燃料的燃料篮及其实施容器
KR970003815B1 (ko) 핵연료 운반 캐스크용 바스킷 구조물
CN213150380U (zh) 一种运输容器筒体
US5848111A (en) Spent nuclear fuel container
CN104282351A (zh) 一种核电乏燃料干法贮存专用容器
CN213092835U (zh) 一种运输容器
US5406601A (en) Transport and storage cask for spent nuclear fuel
US20050286674A1 (en) Composite-wall radiation-shielded cask and method of assembly
JPH09510543A (ja) 単一の隣接管束を備える核燃料集合体用の収納棚
KR20110052489A (ko) 반경 방향으로 적층된 방사능 방호 구성 요소들을 구비하는 방사능 물질의 운반 및/또는 저장을 위한 용기
US6256363B1 (en) Storage/transport container for spent nuclear-fuel elements
CN213844773U (zh) 一种运输容器筒体
JP2019158398A (ja) 使用済み燃料収納容器
CN213844774U (zh) 一种运输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