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43173U -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43173U
CN213143173U CN202021875993.4U CN202021875993U CN213143173U CN 213143173 U CN213143173 U CN 213143173U CN 202021875993 U CN202021875993 U CN 202021875993U CN 213143173 U CN213143173 U CN 213143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threaded rod
base
fixed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759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义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du Ecological Garde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8759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43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43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43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装置,属于水电埋线技术领域,该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行走轮,底座的外壁设置有四组固定组件,底座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支撑杆,每个支撑杆的顶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U型槽,U型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升降机构,底座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台,升降机构顶部焊接有推杆,升降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扭动调节钮,使得第一螺纹杆通过螺纹在第一固定块的内部进行旋转,使得第一螺纹杆的高度可调,进而使得固定地脚的高度可调,通过调节第一螺纹杆使得固定地脚固定于地面,进而使本装置工作时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电埋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水利水电工程学科是在水的自然特性研究之基础上,以工程或非工程措施调控和利用水能资源的工程科学,水利水电工程设备随着时间的推移,维修扩建的需求量逐渐扩大,水利工程施工用的电路也需多方位延伸连接,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管道内埋设管线是施工中重要的项目之一。
经过检索发现,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9948538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装置,包括车架板、侧位连座和转动马达,所述车架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位连座,侧位连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马达,转动马达通过转轴设置有凹面轮,凹面轮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三角带。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进行收放线时的高度不可调,使得进行收放线工作时存在不便,因此还存在收放线时的高度不可调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收放线时的高度不可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行走轮,底座的外壁设置有四组固定组件,底座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支撑杆,每个支撑杆的顶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U型槽,U型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升降机构,底座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台,升降机构顶部焊接有推杆,升降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机构。
为了使得对收放线工作时更加稳定,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每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纹杆、调节钮、第一固定块和固定地脚,每个第一固定块均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的外壁上,每个第一螺纹杆均通过螺纹固定于第一固定块的外壁上。
为了使得通过调节钮对第一螺纹杆进行调节,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每个所述调节钮均通过螺纹固定于第一螺纹杆的一端,每个固定地脚均通过螺纹固定于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
为了满足不同高度的收放线工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螺纹杆、连接块、第一电机、固定架和第二固定块、固定架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转轴固定于U型槽的内壁上,第二固定块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柜固于固定架的一侧外壁上。
为了使得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螺纹杆旋转,进而使固定架高度可调,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顶部一侧外壁上,第二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螺纹固定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第二固定块相连接,每个连接块均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架的一侧外壁上。
为了通过旋转进行收放线工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两个转盘、第二电机和滚筒,第二电机通过螺栓固定于连接块的一侧外壁上,滚筒通过转轴固定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两个转盘分别焊接于滚筒的圆周外壁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扭动调节钮,使得第一螺纹杆通过螺纹在第一固定块的内部进行旋转,使得第一螺纹杆的高度可调,进而使得固定地脚的高度可调,当本装置进行工作时,可通过调节第一螺纹杆使得固定地脚固定于地面,进而使本装置工作时更加稳定。
2、通过启动第一电机,使得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二螺纹杆进行旋转,从而使得第二固定块通过螺纹在第二螺纹杆上进行移动,进而带动固定架和连接块进行升降,达到升降调节效果,满足不同高度的收放线工作。
3、通过启动第二电机,使得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滚筒进行旋转,使得两个转盘也进行旋转,进而进行收放线工作,同时可通过两个转盘进行限位固定。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行走轮;2-第一螺纹杆;3-底座;4-第二螺纹杆;5-推杆;6-转盘;7-连接块;8-调节钮;9-第一固定块;10-第一电机;11-固定架;12-U型槽;13-支撑杆;14-第二电机;15-滚筒;16-第二固定块;17-控制台;18-固定地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3,所述底座3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行走轮1,底座3的外壁设置有四组固定组件,底座3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支撑杆13,每个支撑杆13的顶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U型槽12,U型槽1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升降机构,底座3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台17,升降机构顶部焊接有推杆5,升降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固定组件防止本装置在工作时产生晃动,使得工作更加稳定,通过升降机构对进行高度调节,进而满足不同高度的收放线工作,通过旋转机构进行旋转从而进行收线放线,避免人工调节进行收线放线,节省了人力工作的时间。
具体的,每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纹杆2、调节钮8、第一固定块9和固定地脚18,每个第一固定块9均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3的外壁上,每个第一螺纹杆2均通过螺纹固定于第一固定块9的外壁上,每个调节钮8均通过螺纹固定于第一螺纹杆2的一端,每个固定地脚18均通过螺纹固定于第一螺纹杆2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通过扭动调节钮8,使得第一螺纹杆2通过螺纹在第一固定块9的内部进行旋转,使得第一螺纹杆2的高度可调,进而使得固定地脚18的高度可调,当本装置进行工作时,可通过调节第一螺纹杆2使得固定地脚18固定于地面,进而使本装置工作时更加稳定。
具体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螺纹杆4、连接块7、第一电机10、固定架11和第二固定块16、固定架11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转轴固定于U型槽12的内壁上,第二固定块16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柜固于固定架11的一侧外壁上,第一电机10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3顶部一侧外壁上,第二螺纹杆4的一端通过螺纹固定于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上第二螺纹杆4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第二固定块16相连接,每个连接块7均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架11的一侧外壁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启动第一电机10,使得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带动第二螺纹杆4进行旋转,从而使得第二固定块16通过螺纹在第二螺纹杆4上进行移动,进而带动固定架11和连接块7进行升降,达到升降调节效果,满足不同高度的收放线工作。
具体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两个转盘6、第二电机14和滚筒15,第二电机14通过螺栓固定于连接块7的一侧外壁上,滚筒15通过转轴固定于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两个转盘6分别焊接于滚筒15的圆周外壁两端。
本实施例中:通过启动第二电机14,使得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带动滚筒15进行旋转,使得两个转盘6也进行旋转,进而进行收放线工作,同时可通过两个转盘6进行限位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施案例在使用时,扭动调节钮8,使得第一螺纹杆2通过螺纹在第一固定块9的内部进行旋转,使得第一螺纹杆2的高度可调,进而使得固定地脚18的高度可调,当本装置进行工作时,可通过调节第一螺纹杆2使得固定地脚18固定于地面,启动第一电机10,使得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带动第二螺纹杆4进行旋转,从而使得第二固定块16通过螺纹在第二螺纹杆4上进行移动,进而带动固定架11和连接块7进行升降,通过启动第二电机14,使得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带动滚筒15进行旋转,使得两个转盘6也进行旋转,进而进行收放线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所述底座(3)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行走轮(1),底座(3)的外壁设置有四组固定组件,底座(3)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支撑杆(13),每个支撑杆(13)的顶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U型槽(12),U型槽(1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升降机构,底座(3)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台(17),升降机构顶部焊接有推杆(5),升降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纹杆(2)、调节钮(8)、第一固定块(9)和固定地脚(18),每个第一固定块(9)均通过螺栓设置于底座(3)的外壁上,每个第一螺纹杆(2)均通过螺纹设置于第一固定块(9)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调节钮(8)均通过螺纹设置于第一螺纹杆(2)的一端,每个固定地脚(18)均通过螺纹设置于第一螺纹杆(2)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螺纹杆(4)、连接块(7)、第一电机(10)、固定架(11)和第二固定块(16)、固定架(11)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转轴设置于U型槽(12)的内壁上,第二固定块(16)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柜固于固定架(11)的一侧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0)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设置于底座(3)顶部一侧外壁上,第二螺纹杆(4)的一端通过螺纹设置于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上第二螺纹杆(4)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第二固定块(16)相连接,每个连接块(7)均通过螺栓设置于固定架(11)的一侧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两个转盘(6)、第二电机(14)和滚筒(15),第二电机(14)通过螺栓设置于连接块(7)的一侧外壁上,滚筒(15)通过转轴设置于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两个转盘(6)分别焊接于滚筒(15)的圆周外壁两端。
CN202021875993.4U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装置 Active CN213143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75993.4U CN213143173U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75993.4U CN213143173U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43173U true CN213143173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42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75993.4U Active CN213143173U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431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1169A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太阳能路灯
CN206564563U (zh) 一种带有自清洁装置的新能源光伏电站
CN107342724B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转动支撑结构
CN208257732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太阳能电池板安装支架
CN213143173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装置
CN209571985U (zh)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用可调节光伏板
CN212565110U (zh) 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装置
CN108547741A (zh) 一种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安装的风力发电装置
CN208516633U (zh) 一种电力用电缆框的转动底座
CN107028363A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创客用办公桌
CN209710020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用发电装置
CN109728771A (zh)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光伏太阳能电池板
CN216414235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用固定支撑装置
CN218876932U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充电桩的光伏发电设备
CN206547062U (zh) 一种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于一体的装置
CN206379909U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17150804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幕墙用连接支架
CN210160678U (zh) 一种自动化风电发电机的桨叶系统装配平台
CN216904774U (zh) 一种自主调节的分布式太阳能光伏装置
CN216342599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高效风力发电机
CN208474643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和角度的网络桥架
CN21948608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保养装置
CN218241013U (zh) 一种智慧停车太阳能供电设备
CN219509289U (zh) 一种水电安装用辅助支撑施工架
CN210985354U (zh) 一种具有避雷功能的智能输配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9

Address after: 230000 Wang Ci Village, Guanting Town, Feixi County,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du ecological garde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0000 2201, 179 Tianhe North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eng Yixiao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