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30278U - 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耳道掏耳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耳道掏耳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30278U
CN213130278U CN202021101990.5U CN202021101990U CN213130278U CN 213130278 U CN213130278 U CN 213130278U CN 202021101990 U CN202021101990 U CN 202021101990U CN 213130278 U CN213130278 U CN 213130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
rod
ball
guide rod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0199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俊兰
钱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rmy Specialized Medical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rmy Specialized Medical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rmy Specialized Medical Center filed Critical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rmy Specialized Medical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02110199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30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30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302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耳道掏耳工具,包括杆体、导杆、连接块、空腔、弹簧、限位杆、卡槽、防滑圈、纽扣电池盖、活动腔、限位轴、圆球、耳勺、弹性圈和LED灯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设置与导杆活动连接的耳勺,在耳道清理时即使发生用力过大或患者乱动问题时也能尽可能避免耳勺对耳道的损伤,避免造成患者感染问题,在不影响耳道清理情况下能够提高掏耳工具的实用性以及安全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杆方便实现杆体与导杆之间的位置调节,方便根据不同医护人员的使用情况进行随意调节,提高使用效果,简单实用,在清理时能够提供照明功能,提高耳道清理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耳道掏耳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掏耳工具,具体是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耳道掏耳工具,属于耳鼻喉科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耳鼻喉科包括耳、鼻、喉等部位,是人体较容易发病的一些部位,同时也是最容易困扰和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引发各种其他的多种并发症的发病,耳、鼻、喉是人体的小部位,分布在大脑的周围,其小病小疼往往容易遭到人们的忽视,任其发展,耳、鼻、喉得了病最容易受牵连的就是我们的大脑,大脑受损,进而影响全身,耳鼻喉科的疾病常见有扁桃体炎、喉癌、咽炎、喉炎、声带息肉;中耳炎、耳聋、耳痛、耳鸣;鼻窦炎、肥厚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鼾症/鼻息肉、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和鼻出血等。
耳鼻喉科是各个医院专门针对人们的耳鼻喉方面的疾病而设置的一个科室,耳鼻喉科在治疗时需要对耳道内的异物进行清理,通常采用耳勺进行操作,而通常的耳勺大多为固定的,在医护人员用力过大或患者的乱动容易造成耳道破损问题,不仅影响检查治疗也容易造成伤口发炎问题,给耳道清理工作带来不便,在进行操作时,不易进行耳勺的长度调节,在不同医护人员使用时降低使用效果,不易针对不同医护人员进行调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耳道掏耳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耳道掏耳工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耳道掏耳工具,包括位于杆体内部的导杆、调节机构和防护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块和限位杆,所述连接块与导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导杆都与杆体开设的空腔内部插接,所述连接块开设的凹槽内部通过弹簧与限位杆固定连接,且限位杆端部与导杆固接;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限位轴、圆球、耳勺和弹性圈,所述限位轴与导杆开设的活动腔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轴内部与圆球活动连接,且圆球与耳勺端部固定连接,位于圆球一侧的耳勺端部与弹性圈内部插接,所述导杆侧壁与LED灯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圈呈圆环形结构与导杆开设的活动腔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圈内部接触有耳勺端部,且导杆表面卡接有纽扣电池盖。
优选的,所述杆体表面设有防滑圈,所述杆体开设的空腔内壁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圆弧状卡槽,且相互对称的每两个卡槽都与限位杆端部卡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杆端部都呈球形结构,且每个杆体都与弹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耳勺与导杆开设的活动腔内部插接,所述导杆端部的圆球位于限位轴内部,所述限位轴呈圆环状结构,且限位轴中部开设有用于导杆以及圆球活动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LED灯体的数量为四个,四个LED灯体均匀分布至导杆端部侧壁,且四个LED灯体都与导杆内部设置的纽扣电池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设置与导杆活动连接的耳勺,在耳道清理时即使发生用力过大或患者乱动问题时也能尽可能避免耳勺对耳道的损伤,避免造成患者感染问题,在不影响耳道清理情况下能够提高掏耳工具的实用性以及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杆方便实现杆体与导杆之间的位置调节,方便根据不同医护人员的使用情况进行随意调节,提高使用效果,简单实用,在清理时能够提供照明功能,提高耳道清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杆体,2、导杆,3、连接块,4、空腔,5、弹簧,6、限位杆, 7、卡槽,8、防滑圈,9、纽扣电池盖,10、活动腔,11、限位轴,12、圆球, 13、耳勺,14、弹性圈,15、LED灯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耳道掏耳工具,包括位于杆体1 内部的导杆2、调节机构和防护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块3和限位杆6,所述连接块3与导杆2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3与导杆2都与杆体1开设的空腔4内部插接,所述连接块3开设的凹槽内部通过弹簧5与限位杆6固定连接,且限位杆6端部与导杆2固接;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限位轴11、圆球12、耳勺13和弹性圈14,所述限位轴11与导杆2开设的活动腔10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轴11内部与圆球12 活动连接,且圆球12与耳勺13端部固定连接,位于圆球12一侧的耳勺13 端部与弹性圈14内部插接,所述导杆2侧壁与LED灯体15固定连接。
所述弹性圈14呈圆环形结构与导杆2开设的活动腔10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圈14内部接触有耳勺13端部,且导杆2表面卡接有纽扣电池盖9;所述杆体1表面设有防滑圈8,所述杆体1开设的空腔4内壁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圆弧状卡槽7,且相互对称的每两个卡槽7都与限位杆6端部卡接;所述限位杆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杆6端部都呈球形结构,且每个杆体1都与弹簧5固定连接;所述耳勺13与导杆2开设的活动腔10内部插接,所述导杆2端部的圆球12位于限位轴11内部,所述限位轴11呈圆环状结构,且限位轴11中部开设有用于导杆2以及圆球12活动的通孔;所述LED灯体1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LED灯体15均匀分布至导杆2端部侧壁,且四个LED灯体 15都与导杆2内部设置的纽扣电池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内的电器元件内接纽扣电池和控制开关,进行使用时握住杆体1,通过防护圈提高握持效果,避免发生松脱,拉动导杆2在杆体1的空腔4内部移动时,导杆2带动连接块3同时移动时,使限位杆6的端部与卡槽7内部分离,此时弹簧5发生压缩,将限位杆6端部移动至相邻的卡槽7内部时,通过弹簧5推动具有一定形变量的限位杆6 重新卡接在卡槽7内部,进而实现导杆2的距离调节,方便根据使用者进行快速调节,提高使用效果;
在进行耳道清理时,通过纽扣电池盖9内部设置的纽扣电池提供电能给 LED灯体15实现照明,提高耳道清理效率,清理过程中发生用力过大或患者乱动情况时,会使耳勺13接触耳道,此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会推动耳勺13转动,使耳勺13端部的圆球12在限位轴11内部转动,此时耳勺13另一端部抵住弹性圈14,通过弹性圈14的弹性提供缓冲,避免耳道清理时因用力过大而导致耳道破损问题,活动设置的耳勺13能够尽可能降低耳道破损风险,提高保护效果,弹性圈14的弹性能够推动耳勺13回到原处,保证耳道清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耳道掏耳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杆体(1)内部的导杆(2)、调节机构和防护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块(3)和限位杆(6),所述连接块(3)与导杆(2)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3)与导杆(2)都与杆体(1)开设的空腔(4)内部插接,所述连接块(3)开设的凹槽内部通过弹簧(5)与限位杆(6)固定连接,且限位杆(6)端部与导杆(2)固接;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限位轴(11)、圆球(12)、耳勺(13)和弹性圈(14),所述限位轴(11)与导杆(2)开设的活动腔(10)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轴(11)内部与圆球(12)活动连接,且圆球(12)与耳勺(13)端部固定连接,位于圆球(12)一侧的耳勺(13)端部与弹性圈(14)内部插接,所述导杆(2)侧壁与LED灯体(1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耳道掏耳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圈(14)呈圆环形结构与导杆(2)开设的活动腔(10)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圈(14)内部接触有耳勺(13)端部,且导杆(2)表面卡接有纽扣电池盖(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耳道掏耳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表面设有防滑圈(8),所述杆体(1)开设的空腔(4)内壁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圆弧状卡槽(7),且相互对称的每两个卡槽(7)都与限位杆(6)端部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耳道掏耳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杆(6)端部都呈球形结构,且每个杆体(1)都与弹簧(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耳道掏耳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勺(13)与导杆(2)开设的活动腔(10)内部插接,所述导杆(2)端部的圆球(12)位于限位轴(11)内部,所述限位轴(11)呈圆环状结构,且限位轴(11)中部开设有用于导杆(2)以及圆球(12)活动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耳道掏耳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体(1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LED灯体(15)均匀分布至导杆(2)端部侧壁,且四个LED灯体(15)都与导杆(2)内部设置的纽扣电池电性连接。
CN202021101990.5U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耳道掏耳工具 Active CN213130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1990.5U CN213130278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耳道掏耳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1990.5U CN213130278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耳道掏耳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30278U true CN213130278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26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01990.5U Active CN213130278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耳道掏耳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302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78138U (zh) 一种分体式可伸缩lfp电极植入装置
CN213130278U (zh) 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耳道掏耳工具
CN212234636U (zh) 一种消化道用异物取出装置
CN107007345B (zh) 新型双极射频等离子刀
CN108310626A (zh) 一种耳蜗预弯电极的自动植入装置
CN207516685U (zh) 一种骨传导眼镜
CN210749399U (zh) 便于使用的喉异物镊
CN214180364U (zh) 一种医院骨科关节镜手术辅助装置
CN109833566A (zh) 一种可穿戴式过敏鼻炎治疗仪
CN108211112A (zh) 一种耳蜗预弯电极的五自由度4-ups/rps自动植入装置
CN209733935U (zh) 一种儿童外耳道内窥镜
CN207384236U (zh) 一种应用于重症患者使用的医用开口器
CN212913341U (zh) 一种耳鼻喉科用取异物装置
CN216090441U (zh) 一种乳房整形用隆乳内窥镜调节装置
CN108210166A (zh) 一种耳蜗预弯电极的3-ups/cs自动植入装置
CN216318111U (zh) 一种3d打印活动修复义齿
CN108295375A (zh) 一种耳蜗预弯电极的四自由度自动植入装置
CN219021548U (zh) 一种监护设备线路梳理装置
CN211188663U (zh) 一种气管插管光棒
CN215294608U (zh) 一种拇指采耳灯
CN218738961U (zh) 一种耳道电极
CN108379731A (zh) 一种预弯型耳蜗电极植入机器装置
CN108310645A (zh) 一种基于两转一移并联机构的预弯型人工耳蜗电极植入装置
CN219538355U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检查用叩诊锤
CN207627377U (zh) 包皮切割器的锁紧装置及包皮切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