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19295U - 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19295U
CN213119295U CN202021981615.4U CN202021981615U CN213119295U CN 213119295 U CN213119295 U CN 213119295U CN 202021981615 U CN202021981615 U CN 202021981615U CN 213119295 U CN213119295 U CN 213119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fresh air
air
heat
heat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816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
张宁
赵彦彦
刘士龙
刘建林
李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Academy Of Architectural Scie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Academy Of Architectural Scie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Academy Of Architectural Scie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Academy Of Architectural Scie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816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19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19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192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涉及采暖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贯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新风管路、贯穿蓄热设备的蓄热支路及放热支路,蓄热支路及放热支路均与新风管路连通,新风管路及蓄热支路上分别设有风机一及风机二;新风管路的送风口与建筑物连通。通过控制阀组控制新风管路、蓄热支路及放热支路。白天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将新风管路内的新风加热后,通过新风管路的送风口输送至建筑物内进行取暖;当取暖达到要求后,利用蓄热支路对蓄热设备进行蓄热,以便在夜间通过放热支路将蓄热设备储备的热量释放至新风管路,方便夜间对建筑物供暖。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单位辐射能量的利用率,尤其适用于农村住宅、独立厂房、别墅等一些独立建筑采暖使用。

Description

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利用最普遍的一种形式,研究证明有些地区利用太阳能进行供暖是完全可行的。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太阳能热水采暖系统,鉴于该采暖系统对水循环系统在防冻、泄漏、腐蚀等方面要求较高,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容易因冻裂或腐蚀造成泄漏现象,影响取暖效果;而且热水要和室内末端进行换热后,才能给室内供暖,导致该采暖系统效率进一步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可有效提高取暖效率,杜绝泄漏现象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包括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蓄热设备及新风管路,所述新风管路贯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设置,用于对新风管路内的新风进行加热;还包括贯穿蓄热设备设置的蓄热支路及放热支路,所述蓄热支路及放热支路均与新风管路连通,所述新风管路及蓄热支路上分别设有风机一及风机二;所述新风管路的送风口与建筑物连通;还包括用于控制新风管路、蓄热支路及放热支路的控制阀组。
优选的,所述控制阀组包括阀门一、阀门二、阀门三、阀门四、阀门五及阀门六;所述新风管路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出口及进口分别设有阀门一及阀门六,所述蓄热支路在蓄热设备的出口及进口分别设有阀门二及阀门四,所述放热支路在蓄热设备的出口及进口分别设有阀门三及阀门五;所述阀门一设置于阀门二与阀门三之间的新风管路上,所述阀门六设置于阀门四与阀门五之间的新风管路上。
优选的,所述风机一设置于新风管路的进风管上,且设置于阀门五及阀门六之前的进风管上。
优选的,所述风机二设置于蓄热支路的进风管上,且设置于阀门四与蓄热设备之间。
优选的,所述蓄热设备还设有电辅热器。
优选的,所述蓄热设备为固体蓄热炉或液体蓄热管。
优选的,还包括热交换器,所述新风管路的进风管及建筑物的排风管均贯穿热交换器设置。
优选的,所述建筑物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优选的,所述建筑物的内部设有空气散流器,所述空气散流器包括送风管及辅助风机,所述辅助风机设置于新风管路与送风管的交界处。
优选的,所述送风管设置于建筑物的顶部,所述送风管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开口朝下或斜向下的出风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对新风直接加热后,通过新风管路的送风口输送至建筑物内进行取暖;白天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加热新风对建筑物供暖,当取暖达到要求后,利用蓄热支路对蓄热设备进行蓄热,以便在夜间通过放热支路将蓄热设备储备的热量释放至新风管路,方便夜间对建筑物供暖;通过风机一及风机二对新风管路及蓄热支路内的新风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直接加热新风送入建筑物待升温空间,即得即用,既可以避免液体介质带来的腐蚀、漏液、压力破坏、介质变质、空晒过热危害等,又可以获得比热水系统更多的热能,提高单位辐射能量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农村住宅、独立厂房、别墅等一些独立建筑采暖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太阳能空气集热器,2-蓄热设备,3-新风管路,4-蓄热支路,5-放热支路,6-风机一,7-风机二,8-电辅热器,9-热交换器,10-排风管,11-阀门一,12-阀门二,13-阀门三,14-阀门四,15-阀门五,16-阀门六,17-送风管,18-辅助风机,19-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包括太阳能空气集热器1、蓄热设备2及新风管路3,所述新风管路3贯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1设置,用于对新风管路3内的新风进行加热;还包括贯穿蓄热设备2设置的蓄热支路4及放热支路5,所述蓄热支路4及放热支路5均与新风管路3连通,所述新风管路3及蓄热支路4上分别设有风机一6及风机二7;所述新风管路3的送风口与建筑物连通;还包括用于控制新风管路3、蓄热支路4及放热支路5的控制阀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阀组包括阀门一11、阀门二12、阀门三13、阀门四14、阀门五15及阀门六16;所述新风管路3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1的出口及进口分别设有阀门一11及阀门六16,所述蓄热支路4在蓄热设备2的出口及进口分别设有阀门二12及阀门四14,所述放热支路5在蓄热设备2的出口及进口分别设有阀门三13及阀门五15;所述阀门一11设置于阀门二12与阀门三13之间的新风管路3上,所述阀门六16设置于阀门四14与阀门五15之间的新风管路3上。其中,所述风机一6设置于新风管路3的进风管上,且设置于阀门五15及阀门六16之前的进风管上;所述风机二7设置于蓄热支路4的进风管上,且设置于阀门四14与蓄热设备2之间。采用该结构的取暖操作步骤如下:
(1)白天运行时,阀门一、阀门六打开,阀门二、阀门三、阀门四及阀门五关闭,优先使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直接加热新风管路内的新风进行取暖;
(2)当建筑物内部温度达到或高于设定值后,阀门二、阀门四打开,阀门一、阀门三、阀门五及阀门六关闭,切换至蓄热循环;
(3)夜间运行时,阀门三、阀门五打开,阀门一、阀门二、阀门四及阀门六关闭,切换至放热循环。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蓄热设备2还设有电辅热器8。当环境气温过低时,蓄热设备蓄热量不足以支撑夜间取暖,采用电辅热器来辅助加热蓄热。
其中,所述蓄热设备2可选用固体蓄热炉或液体蓄热管。固体蓄热炉内部可设置蓄热砖,利用内部的蓄热砖储存热量;液体蓄热管可参考专利《一种深色液体吸蓄热全玻璃真空半圆平面集蓄热管》(授权公告号CN101598440B)中提到的集热玻璃管来储存热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热交换器9,所述新风管路3的进风管及建筑物的排风管10均贯穿热交换器9设置。利用热交换器可利用排出建筑物的空气中的余热对新风进行预热,进而实现热量回收再利用,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建筑物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鉴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被动式技术手段,采用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好的围护结构,运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更舒适室内环境的居住建筑。由此可见,选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具有冷热负荷小、气密性高、能够采用新风热回收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为了实现建筑物内部的热量分布均匀,如图1所示,所述建筑物的内部设有空气散流器,所述空气散流器包括送风管17及辅助风机18,所述辅助风机18设置于新风管路3与送风管17的交界处。其中,所述送风管17设置于建筑物的顶部,所述送风管17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开口朝下或斜向下的出风口19。其中,出风口可设计为一排或多排,均设置于送风管的下半部侧壁上。当新风管路的末端动力不足时,采用辅助风机进行辅助鼓风,利用送风管制造空气扰流,通过送风管侧壁上的出风口把热风送入建筑物内,可将不断上升至建筑物上部的热空气扰动下压,以使整个建筑物内部各区域的热量分布趋于均匀,实现室温的相对均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直接加热经热交换器预热的新风,然后通过风机一送入建筑物的待升温空间,即得即用。本实用新型通过蓄热设备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既能够避免液体介质带来的腐蚀、漏液、压力破坏、介质变质、空晒过热危害等,又可以获得比热水系统更多的热能,提高单位辐射能量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农村住宅、独立厂房、别墅等一些独立建筑采暖使用。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蓄热设备及新风管路,所述新风管路贯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设置,用于对新风管路内的新风进行加热;还包括贯穿蓄热设备设置的蓄热支路及放热支路,所述蓄热支路及放热支路均与新风管路连通,所述新风管路及蓄热支路上分别设有风机一及风机二;所述新风管路的送风口与建筑物连通;还包括用于控制新风管路、蓄热支路及放热支路的控制阀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组包括阀门一、阀门二、阀门三、阀门四、阀门五及阀门六;所述新风管路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出口及进口分别设有阀门一及阀门六,所述蓄热支路在蓄热设备的出口及进口分别设有阀门二及阀门四,所述放热支路在蓄热设备的出口及进口分别设有阀门三及阀门五;所述阀门一设置于阀门二与阀门三之间的新风管路上,所述阀门六设置于阀门四与阀门五之间的新风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一设置于新风管路的进风管上,且设置于阀门五及阀门六之前的进风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二设置于蓄热支路的进风管上,且设置于阀门四与蓄热设备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设备还设有电辅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设备为固体蓄热炉或液体蓄热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交换器,所述新风管路的进风管及建筑物的排风管均贯穿热交换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的内部设有空气散流器,所述空气散流器包括送风管及辅助风机,所述辅助风机设置于新风管路与送风管的交界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设置于建筑物的顶部,所述送风管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开口朝下或斜向下的出风口。
CN202021981615.4U 2020-09-11 2020-09-11 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119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81615.4U CN213119295U (zh) 2020-09-11 2020-09-11 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81615.4U CN213119295U (zh) 2020-09-11 2020-09-11 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19295U true CN213119295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62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8161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119295U (zh) 2020-09-11 2020-09-11 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192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3533A (zh) * 2021-10-25 2022-01-28 山东纳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采暖及新风空气净化一体机及配套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3533A (zh) * 2021-10-25 2022-01-28 山东纳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采暖及新风空气净化一体机及配套装置
CN113983533B (zh) * 2021-10-25 2022-12-30 山东纳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采暖及新风空气净化一体机及配套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76507U (zh) 一种独立供热采暖系统的多能互补供热装置
CN106016825A (zh)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热源三联供系统
CN213119295U (zh) 太阳能热风取暖系统
CN109737486A (zh) 一种集热蓄热墙和空气水集热器的组合供暖系统
CN113776148A (zh) 一种基于天空辐射和太阳能集热的相变新风管道系统
CN111895572A (zh) 一种住宅新风系统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0572973C (zh) 一种太阳能、峰谷电蓄热的热水供应与制冷复合装置
CN102954586A (zh) 移动式高温固体蓄热电锅炉供暖、制冷系统
CN205174537U (zh) 新型太阳能热风热水联供系统
CN216644330U (zh) 户用太阳能采暖及热水联供系统
CN108167989A (zh) 一种建筑屋顶隔层与地下室节能系统
CN209801606U (zh) 一种用于农村独户的太阳能采暖系统
CN208170497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墙节能环保集热系统
CN209801827U (zh) 太阳能集热、储热和释热的太阳能应用系统
CN210399311U (zh) 办公建筑中循环式冷热联产系统
CN107062629A (zh) 一种太阳能空气供热、采暖、制冷系统
CN110006120A (zh) 办公建筑中循环式采暖制冷系统
CN205747580U (zh)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热源三联供系统
CN217978985U (zh) 一种多能互补供热装置
CN207162991U (zh) 一种太阳能储能制冷供暖热水联供装置
CN218565815U (zh) 基于太阳能光伏光热的建筑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CN213656918U (zh) 一种全天候太阳能热风板蓄热供暖系统
CN217235752U (zh) 太阳能取暖装置
CN211011985U (zh) 一种结合太阳能冷暖两联双供系统
CN211625440U (zh) 串流管太阳能取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4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