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19260U - 一体化移动能源站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移动能源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19260U
CN213119260U CN202021841294.8U CN202021841294U CN213119260U CN 213119260 U CN213119260 U CN 213119260U CN 202021841294 U CN202021841294 U CN 202021841294U CN 213119260 U CN213119260 U CN 213119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network
water
boile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412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oehmer Thermal Energy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oehmer Thermal Energy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oehmer Thermal Energy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oehmer Thermal Energy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412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19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19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19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移动能源站,包括撬体模块(10)和安装于撬体模块(10)中的供气模块(1)、锅炉模块(2)、一网循环模块(3)、换热模块(4)、二网循环模块(5)和控制系统模块(6),其中,所述撬体模块(10)为箱体结构,一网循环模块(3)连接锅炉模块(2)与换热模块(4),将锅炉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换热模块(4);换热模块(4)与二网循环模块(5)相连,通过二网循环模块(5)与用户侧供暖网管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移动能源站集供热、换热、水力循环、电气控制于一个撬体内,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功率,根据需要任意变动安装位置,具有空间利用率高、节约能源、持续改善运行能效等诸多优点。

Description

一体化移动能源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源站,尤其是一种一体化移动能源站,属于能源供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等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配置采暖、供水系统。
通常,在建设建筑前,先建设锅炉房、配置水力循环系统、换热系统,但是在建筑民用建筑或工业建筑过程中,经常出现需要更改规划设计等情况,导致锅炉房、配置水力循环系统、换热系统位置需要改动,严重影响工期,提高了建设成本。
此外,锅炉房、配置水力循环系统、换热系统等往往是独立建设,空间利用率低,且各系统独立运作,不能相互协调,泵等通用器材不能共用,造成各系统负荷承载能力低,能源损耗较大。
传统的锅炉房、配置水力循环系统、换热系统均需要大量人员现场实时操作,管理水平低下,效率低,能源浪费严重。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使用灵活、空间利用率高、并且能源利用率高的能源站。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一体化移动能源站,包括撬体模块和安装于撬体模块10中的供气模块1、锅炉模块2、一网循环模块3、换热模块4、二网循环模块5和控制系统模块6,
其中,所述撬体模块10为箱体结构,撬体模块10侧面和顶部设置有支撑柱,在撬体模块10上设置有进风口101和排风扇;
所述供气模块1具有燃气管道和过滤器,所述燃气管道的一端与供气管道相连,另一端与过滤器相连;
所述锅炉模块2具有燃烧器和锅炉炉体,所述燃烧器与过滤器相连;
所述一网循环模块3连接锅炉模块2与换热模块4,将锅炉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换热模块4;
所述换热模块4与二网循环模块5相连,通过二网循环模块5与用户侧供暖网管相连;
所述换热模块4具有换热器、检测仪表和电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与一网循环管道和/或二网循环管道相连,检测仪表与控制系统模块6电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模块6具有PLC。
优选地,所述撬体模块10具有箱门,撬体模块10侧面和/或顶部设置有电气电路线槽;
在进风口101上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
更优选地,在撬体模块10中设置有多个排污管道9,通过所述排污管道9收集软水器排出污水、安全阀排出水和锅炉模块2产生的冷凝水等污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燃气管道和过滤器之间设置有球阀,
在所述过滤器与燃烧器之间设置有零压阀,
所述供气模块1和锅炉模块2具有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网循环模块3包括一网循环管道和循环泵,二网循环模块5包括二网循环管道和循环泵,一网循环管道连接锅炉炉体和换热模块4,二网循环管道连接换热模块4与用户侧供暖网管。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一网循环模块3和二网循环模块5中设置有阀组和检测仪表,所述阀组包括手动蝶形阀、止回阀、电动调节阀、流量计和热量计。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所述换热模块4的管路上具有止回阀、安全阀和电动球阀,所述电动球阀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模块6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体化移动能源站还具有补水模块7,包括补水管、补水泵和阀组,所述补水管一端与自来水管连接,另一端连接一网循环模块3或二网循环模块5,所述补水泵和阀组安装在补水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补水管上还设置有水流量表,
在补水管与自来水管之间,设置有水箱软化模块8,所述水箱软化模块8具有软水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水箱软化模块8具有水箱,水箱设置在补水管与软水器之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块10内部和外部还安装有温度采集装置,以配合控制系统模块6对移动能源站进行更好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模块6包括锅炉单控柜和系统集控柜,所述锅炉单控柜用于控制锅炉启动顺序、启动数量、供水温度、温度补偿等,所述系统集控柜用于获取温度、压力、水箱液位和水流量,以此为基础控制循环泵频率、电动调节阀、电动球阀和补水泵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系统集控柜还能够管理锅炉单控柜,进而实现对不同的锅炉模块2进行综合控制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体化移动能源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移动能源站,集供热、换热、水力循环、电气控制于一个撬体内,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功率,根据需要任意变动安装位置;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移动能源站,多个模块集成在一个撬体中,空间利用率高;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移动能源站,多个模块统一配合设计,根据供热系统负荷特点,管网低耗优化系统设计,同时通过精确调整各模块之间的水力平衡,减少了水力失调、泵功无用损耗和管网散热损失等造成的无谓能耗损失;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移动能源站,融入大数据及互联网设计理念,深度挖掘项目所在地历史气候数据,采用气候补偿技术与室内外温度采集数据相结合,优化设计供热系统智能自动控制程序,可以实现无人职守,可实现云数据信息平台实施监控,可在上一年度运行数据基础上迭代优化控制策略,持续改善系统运行能效水平。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一体化移动能源站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一体化移动能源站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供气模块;
2-锅炉模块;
3-一网循环模块;
4-换热模块;
5-二网循环模块;
6-控制系统模块;
7-补水模块;
8-水箱软化模块;
9-排污管道;
10-撬体模块;
101-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移动能源站,包括撬体模块10和安装于撬体模块10中的供气模块1、锅炉模块2、一网循环模块3、换热模块4、二网循环模块5和控制系统模块6,如图1、图2所示。
所述供气模块1与锅炉模块2相连,为锅炉模块2提供燃料,具体地,所述供气模块1具有燃气管道和过滤器,所述锅炉模块2具有燃烧器和锅炉炉体,所述燃气管道的一端与市政供气管道相连,另一端与过滤器相连,所述过滤器与燃烧器相连,燃气通过过滤器的过滤后供给燃烧器燃烧,以产生锅炉炉体需要的热能。
进一步地,在燃气管道和过滤器之间,还设置有球阀,通过所述球阀实现燃气管道开闭的手动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过滤器为燃气过滤器,是一种用以消除介质中的杂质以保护阀门及设备的正常使用,减少设备维护的设备,在本实用新型中,对过滤器的型号不做特别限制,只要能满足燃气中颗粒杂质的去除即可。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过滤器与燃烧器之间,还设置有零压阀,所述零压阀具有根据环境压力设置启动压力的功能,当零压阀检测到压力异常时,其能够及时关闭,切断燃气供应,从而提高移动能源站的安全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器与锅炉炉体法兰连接,法兰连接的方式,不仅保证了燃烧器与锅炉炉体的气密性,还使得连接灵活性增加,方便设备的组装和移动,使得能源站能够更好的适合不同的建设环境。
根据本发明,所述锅炉模块2与一网循环模块3相连,通过一网循环模块3将锅炉模块2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换热模块4,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模块4与二网循环模块5相连,通过二网循环模块5与用户侧供暖网管相连。
具体地,所述一网循环模块3包括一网循环管道和循环泵,二网循环模块5包括二网循环管道和循环泵,一网循环管道连接锅炉炉体和换热模块4,二网循环管道连接换热模块4与用户侧供暖网管,在一网循环管道和二网循环管道中设置有传热介质(通常为水),通过换热介质将锅炉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换热模块4与用户侧。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泵提供水力循环的动力,优选地,在一网循环模块3和二网循环模块5中还设置有阀组和检测仪表,以对一网循环模块3和二网循环模块5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
所述阀组具有手动蝶形阀,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阀组还具有止回阀,防止意外停泵时,产生的水锤冲击循环泵等设备,进一步提高能源站安全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阀组还可以包括电动调节阀、流量计和热量计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查仪表为能够检测压力、温度、流量的一种或多种仪表的组合,所述检查仪表与控制系统模块6相连,将一网循环管道和二网循环管道中的水压、水温、流量信息传递至控制系统模块6。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供气模块1和锅炉模块2可以具有多个,根据用户侧需求设置,增加能源站的灵活性。
所述换热模块4具有换热器,优选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热换效率高等优点,尤其适合应用于对灵活性、空间利用率要求高的能源站中。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模块4还具有检测仪表和电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与一网循环管道和/或二网循环管道相连,检测仪表与控制系统模块6电连接;控制系统模块6通过对检测仪表输出信号的监控,控制电动调节阀的打开比例,从而控制一网循环模块3和/或二网循环模块5中的水力平衡和换热量。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模块4还具有止回阀,以防止意外停泵时,产生的水锤冲击循环泵等设备,进一步提高能源站安全稳定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模块4还具有电动球阀,所述电动球阀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模块6相连,控制系统模块6通过电动球阀控制一网循环模块3和或二网循坏模块中的水流量,进而为实现气候补偿调节提供基础。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换热模块4中还设置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可以设置在换热模块4中任意位置,当换热模块4中的水压超过限定时起到卸压作用,进一步保护能源站。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体化移动能源站还具有补水模块7,包括补水管、补水泵和阀组,所述补水管一端与自来水管连接,另一端连接一网循环模块3或二网循环模块5,所述补水泵和阀组安装在补水管上,对一网循环模块3和二网循环模块5中的水流失进行补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补水管上还设置有止回阀,以防止意外停泵时,产生的水锤冲击补水泵等设备。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补水管上还设置有水流量表,所述水流量表与控制系统模块6电连接,以监控补水量进而使得控制系统模块6能够控制补水泵,实现对补水量的控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补水管与自来水管之间,还设置有水箱软化模块8,所述水箱软化模块8具有软水器,对自来水进行软化处理。
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时方式中,所述水箱软化模块8还具有水箱,存储经过软水器软化后的水,以提高补水时的效率,避免软水器供水率过低造成补水困难,更优选地,在水箱中还具有液位传感器,以检测水箱中水的水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系统模块6包括锅炉单控柜和系统集控柜,所述锅炉单控柜用于控制锅炉启动顺序、启动数量、供水温度、温度补偿等,所述系统集控柜用于获取温度、压力、水箱液位和水流量,以此为基础控制循环泵频率、电动调节阀、电动球阀和补水泵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系统集控柜还能够管理锅炉单控柜,进而实现对不同的锅炉模块2进行综合控制的效果。
通过系统集控柜的统一控制,实现了不同管道组成的管网低耗优化,同时通过精确调整各模块之间的水力平衡,减少了水力失调、泵功无用损耗和管网散热损失等造成的无谓能耗损失。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控制系统模块6不做特别限制,只要能实现上述功能即可,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模块6还具有触摸屏,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与控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系统模块6还具有通讯模块,通过通讯模块与互联网连接,可以实现无人职守,可实现云数据信息平台实施监控,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模块6还可以获取移动能源站所处位置的历史气候数据,并将历史数据与撬体模块内外温度数据相结合,优化设计供热系统智能自动控制程序,可在上一年度运行数据基础上迭代优化控制策略,持续改善系统运行能效水平。
所述撬体模块10为箱体结构,具有箱门,以方便其内部设备的检修和日常操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撬体模块10由40尺高集装箱改制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撬体模块10侧面和顶部设置有支撑柱,以提高箱体的机械强度,并支撑管道。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撬体模块10侧面和/或顶部,还开设有电气电路线槽,以收纳电线。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撬体模块10上,还设置有通风系统模块,所述通风系统模块包括进风口101和排风扇,为整个撬体内部通风换气,确保箱体内可能狙击的危险气体在允许浓度以下,并为锅炉燃烧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优选地,在进风口101上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以保证撬体模块10内部的清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撬体模块10中还设置有多个排污管道9,通过所述排污管道9收集软水器排出污水、安全阀排出水和锅炉模块2产生的冷凝水等污水,将污水排出到撬体模块10外部,以保证撬体模块10内部各设备,尤其是电气设备的安全。
以上结合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不过这些实施方式仅是范例性的,仅起到说明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种替换和改进,这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化移动能源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撬体模块(10)和安装于撬体模块(10)中的供气模块(1)、锅炉模块(2)、一网循环模块(3)、换热模块(4)、二网循环模块(5)和控制系统模块(6),
其中,所述撬体模块(10)为箱体结构,撬体模块(10)侧面和顶部设置有支撑柱,在撬体模块(10)上设置有进风口(101)和排风扇;
所述供气模块(1)具有燃气管道和过滤器,所述燃气管道的一端与供气管道相连,另一端与过滤器相连;
所述锅炉模块(2)具有燃烧器和锅炉炉体,所述燃烧器与过滤器相连;
所述一网循环模块(3)连接锅炉模块(2)与换热模块(4),将锅炉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换热模块(4);
所述换热模块(4)与二网循环模块(5)相连,通过二网循环模块(5)与用户侧供暖网管相连;
所述换热模块(4)具有换热器、检测仪表和电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与一网循环管道和/或二网循环管道相连,所述检测仪表与控制系统模块(6)电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模块(6)具有PL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能源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撬体模块(10)具有箱门,撬体模块(10)侧面和/或顶部设置有电气电路线槽;
在进风口(101)上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能源站,其特征在于,
在撬体模块(10)中设置有多个排污管道(9),通过所述排污管道(9)收集软水器排出污水、安全阀排出水和锅炉模块(2)产生的冷凝水等污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能源站,其特征在于,
在燃气管道和过滤器之间设置有球阀,
在所述过滤器与燃烧器之间设置有零压阀,
所述供气模块(1)和锅炉模块(2)具有一个或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能源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网循环模块(3)包括一网循环管道和循环泵,二网循环模块(5)包括二网循环管道和循环泵,一网循环管道连接锅炉炉体和换热模块(4),二网循环管道连接换热模块(4)与用户侧供暖网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移动能源站,其特征在于,
在一网循环模块(3)和二网循环模块(5)中设置有阀组和检测仪表,所述阀组包括手动蝶形阀、止回阀、电动调节阀、流量计和热量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能源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所述换热模块(4)具有止回阀、安全阀和电动球阀,所述电动球阀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模块(6)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能源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体化移动能源站还具有补水模块(7),包括补水管、补水泵和阀组,所述补水管一端与自来水管连接,另一端连接一网循环模块(3)或二网循环模块(5),所述补水泵和阀组安装在补水管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化移动能源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水管上还设置有水流量表。
在补水管与自来水管之间,设置有水箱软化模块(8),所述水箱软化模块(8)具有软水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化移动能源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箱软化模块(8)具有水箱,水箱设置在补水管与软水器之间。
CN202021841294.8U 2020-08-28 2020-08-28 一体化移动能源站 Active CN213119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1294.8U CN213119260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体化移动能源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1294.8U CN213119260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体化移动能源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19260U true CN213119260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57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41294.8U Active CN213119260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体化移动能源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19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89376U (zh) 中央空调变水量变风量整体群控节能系统
CN205579706U (zh) 一种集装式智能换热站
CN101900374A (zh) 无人值守的集中供热监控站
CN104930576A (zh) 高稳防腐成套供热系统
CN102809195A (zh) 自变流量的水源热泵智能集中控制一体机
CN101392958A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锅炉
CN213119260U (zh) 一体化移动能源站
CN201803414U (zh) 无人值守的集中供热监控站
CN107152709A (zh) 一种用一次网回水混水的高效梯级利用供热系统
CN205090466U (zh) 低谷电加热蓄能的热水供热装置
CN204943628U (zh) 高稳防腐成套供热系统
CN203240687U (zh) 用于中低层建筑地源热泵系统的集总密闭式定压膨胀装置
CN215217243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自平衡排放系统
CN105318500A (zh) 一种建筑能源控制及分项计量系统
CN207214205U (zh) 一种用一次网回水混水的高效梯级利用供热系统
CN213118440U (zh) 一种智慧型集成气站
CN109764400B (zh) 热网、地热跨季节储热、供热方法及系统
CN102435083A (zh) 热管壁温可控的分体式热管换热器
CN207395023U (zh) 多能互补利用的集成冷热源系统
CN210070722U (zh) 一种变频水泵自动调节换热机组
CN111879144A (zh) 一种基于冷凝水的除湿系统
CN103206755B (zh) 用于中低层建筑地源热泵系统的集总密闭式定压膨胀装置
CN207230693U (zh) 悬挂式楼宇智能机组
CN115507416B (zh) 模块化核能供暖节能装置
RU63909U1 (ru) Теплогенерирующая установк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