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19149U - 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19149U
CN213119149U CN202020723760.6U CN202020723760U CN213119149U CN 213119149 U CN213119149 U CN 213119149U CN 202020723760 U CN202020723760 U CN 202020723760U CN 213119149 U CN213119149 U CN 2131191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nking
pipe
blanking device
blanking pip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237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遵微
余德宝
冀振林
庄功全
潘先念
吴雪枝
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Shuangxin Polymer Material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Inner Mongolia Shuangxin Environment Friendly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Shuangxin Polymer Material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Inner Mongolia Shuangxin Environment Friendl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Shuangxin Polymer Material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Inner Mongolia Shuangxin Environment Friendly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Shuangxin Polymer Material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2376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191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191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191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管(1),还包括与所述下料管(1)连接的减震支承模组(4)。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在下料管上设置减震支承模组,从而减少下料管的变形,延长下料管的寿命。

Description

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锅炉、转炉等设备中,通常需要用到具备一定倾角的下料管将物料向下运送至冷料机冷却。下料管道上端使用法兰与炉子下料口连接,管道下端直接插入冷料机,而下料管道的倾角通常较小,因此使用过程中经常性地造成颗粒状的物料堵塞管道。现有技术中的处理办法是停车处理,可见,这种频繁的停车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专利CN203171774U公开了一种快速下料的给粉装置,该装置中在下料管上设置了振动装置,从而利用振动消除下料管的堵塞问题。此举虽然可一定程度的减少堵塞问题的发生,但在下料管运送物料的过程中,本身即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震动,而增加了振动装置更会加剧这一震动幅度。长时间的使用必然会造成下料管的严重变形,从而影响下料管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少下料管变形的下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管,还包括与所述下料管连接的减震支承模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减震支承模组包括至少一组悬挂组件和/或支承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悬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料管上的连接件、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拉杆、设置在所述拉杆另一端的减震器以及用于支承所述减震器的挡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接件为板状,且设有与所述下料管匹配的连接孔以及与所述拉杆连接的吊装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承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料管上的支撑件以及与所述支撑件弹性连接的支撑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撑管通过弹簧或橡胶与所述支撑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料管上的振动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振动装置通过护板固定在所述下料管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护板通过焊接或抱卡固定在所述下料管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振动装置与所述下料管的垂直距离为200mm-50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振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下料管的1/3~1/2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下料管为均径管,其长径比为5~22.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下料管为变径管,其进出口的截面积比为0.83~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与所述下料管连接的接料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接料件为截头圆锥形的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料管端部的连接弯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工作状态下,所述下料管与外部设备通过连接介质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接介质为耐高温石棉布,连接方式为外侧包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接介质的包裹层数为2-3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连接介质脱落的防脱落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防脱落结构为钢筋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下料管上还设有吊装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工作状态下,所述下料管与水平面夹角为30°~4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振动装置的频率的变频控制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接介质为橡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在下料管上设置减震支承模组,从而能够有效地抵消掉下料管运送物料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而减少了下料管的形变,以提高下料管的使用寿命。减震支承模组包括了从上方支承下料管的悬挂组件,以及从下方支承下料管的支承组件。用户可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对这两组组件进行选择性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在下料管上设置振动装置,从而使得下料管使用过程中会具有一定幅度的摆动,从而减少了颗粒料在下料管内堆积堵塞次数,降低了停车事故发生的机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振动装置与下料管的垂直距离为200mm-500mm,这样可以在保证振动效果的前提下避免下料管内运送高温物料时,较高的温度破坏振动装置的电机。振动装置安装在下料管整体的1/3~1/2处,且靠近上侧安装,从而有效的减少了下料管出现堵塞的几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下料管在工作状态下,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这样可以避免倾角过小而出现的物料在管内堆积形成堵塞的问题,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堵塞的发生次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下料管可为均径管,并可在端部设置接料件,以匹配外部设备的出料口。下料管还可直接设计为匹配上方和下方设备接口的变径管,而无需设置接料件。下料管与上、下的外部设备均通过连接介质的包裹形成软连接,从而避免了这两个连接处因震动而产生失效。连接介质为耐高温石棉布,这种材质适用于运送高温物料,而这种包裹的方式只需包裹2-3层石棉布即可,其拆卸方便并且价格低廉。另外,在连接处设置防脱落结构可以避免包裹上石棉布以后发生脱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下料管上设置两个吊装件,从而方便检修并缩短更换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下料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下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下料装置的左视图;
图4是图1在F处的放大图;
图5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下料装置的连接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图1至图3分别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下料装置的正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主要包括下料管1、振动装置3和减震支承模组4。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主要为解决小角度下料管的减震支承及堵塞问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料管1的两端分别设置了两个连接弯头2以连接外部设备,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不设置连接弯头2,而把下料管1加工为两端为弯曲的管道。其中,下料管1可以为均径管或变径管,具体取决于炉体A的下料口和冷料机B的进料口是否匹配、设计难度以及现场施工条件。若两个接口不匹配,且选用的下料管1为均径管时,则可以在连接弯头2上连接一个接料件7;若两个接口匹配,则也可不设置接料件7。本实施方式中的接料件7为截头圆锥形的管,直径大的一端朝上,另一端朝下并与连接弯头2连接。若下料管1为变径管时,其进出口的截面积比为0.83~1.00。本实施方式中,下料管1为均径管,其长径比为5~22.5,且按上述方式设置了接料件7。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主要用于从锅炉或炉体A中接收高温物料,并向下输送至冷料机B冷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料件7与上方的炉体A的下料口连接,下端的连接弯头2与下方的冷料机B进料口连接,两个连接方式均为软连接,从而避免震动导致连接处失效。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耐高温石棉布作为软连接的连接介质,连接方式为从外侧包裹。当然,连接介质的材料也可为其它,但若运送高温物料时,所选用的连接介质的材料需具备耐高温的特性。为了避免石棉布包裹后脱落,可在接料件7上端以及其连接的炉体A的下料口处设置防脱落结构71。在本实施方式中,防脱落结构71为钢筋圈,其通过焊接固定。如此,在包裹上石棉布之后,可在外部使用铁丝将其固定。在包裹时,包裹2至3层的耐高温石棉布即可。位于下端的连接弯头2和冷料机B进料口处也通过同样的方式设置防脱落结构71。而按照上述方式包裹石棉布时,接料件7和另一端的连接弯头2与外部设备上的法兰应保证一定距离,约为10-20mm,这样可避免设备间发生碰撞。若选用变径管作为下料管1时,则在其两端的连接弯头2上以同样的方式设置防脱落结构71。当然,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也可运送其他物料,但选用耐高温石棉布作为连接介质时,其运送的物料需为干物料,从而防止湿物料的液体成分渗透石棉布。若需要利用本装置运送湿物料时,则连接介质的材质应具备防水特性,例如橡胶等。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支承模组4包括两组组件,分别为悬挂组件4a和支承组件4b,分别连接在下料管1上部和下部。悬挂组件4a包括连接件41、拉杆42、挡板43和减震器44,支承组件4b包括支撑件45和支撑管46,如图2和图3可知,本实施方式的悬挂组件4a对称设置两组,支承组件4b只设置一组。本实用新型中,悬挂组件4a和支承组件4b有其一即可实现减震支承功能,而本实施方式中两组均设置,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减震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悬挂组件4a中的连接件41为矩形板状结构,其中心设有连接孔41a,该孔直径应适应于下料管1的外径,从而可以套设并固定在下料管1上,形成类似抱卡的结构。连接件41在图5中的上方对称设有两个吊装孔41b,从而使其可以与拉杆42连接。继续参见图1,拉杆42下端呈弯钩状,钩在连接件41上端的两个吊装孔41b中;拉杆42上端设置螺纹,以便连接减震器44。挡板43位于拉杆42远离弯钩的一端,由图2可知,挡板43设有两个安装孔43a,挡板43通过这两个安装孔43a吊装在外部设备上。这两个安装孔43a之间设有使拉杆42穿过的避让孔43b,而挡板43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或其它形状。减震器44设置在挡板43上,在本实用新型中,减震器44可以为一块橡胶或者是弹簧,从而减缓下料管1的抖动,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在本实施方式中,减震器44为橡胶,拉杆42上端穿过挡板43的避让孔43b后,再贯穿减震器44,上部通过螺母固定。而支承组件4b中,支撑件45固定在下料管1在图1中视角的下侧,底部焊接有弹簧(图中未标号)。支撑管46位于支撑件45下方,上端使用钢板围住形成一个空间,以容纳支撑件45底部的弹簧,而支撑管46的下端焊接有钢板从而固定在地面上,使支撑件45和支撑管46形成弹性连接,从而减少下料管1的抖动。由此,支撑件45和支撑管46的配合同时实现减震和支撑的功能,减少下料管1局部受力,而延长下料管1的使用寿命。当然,支撑件45与支撑管46也可通过橡胶连接,同样能够实现弹性连接的减震效果。由此,悬挂组件4a和支承组件4b组成的减震支承模组4可以很好地抵消掉下料管1的震动,从而减缓下料管1的变形,延长下料管1的使用时间。综合上述,减震支承模组4中的两组组件均使用了橡胶或弹簧来实现减震功能,但是,如果下料装置所运送的物料为高温物料时,还应考虑橡胶材质的部件与下料管1的距离,以免高温使橡胶破坏。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同时包含了支承式和悬挂式两种固定下料管1的方式,这样用户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现场施工条件进行选取。例如一些场地若不具备悬挂条件时则可以选用支承组件4b,或者地面空间不足的场地则可以选用悬挂组件4a。
为了防止下料管1运送物料时出现堵塞,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振动装置3,从而使得下料管1在使用过程中会有一定幅度的摆动,减少了颗粒料在下料管1内的堆积堵塞次数,从而减少了停车处理下料管的次数,以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中,振动装置3通过护板5固定在下料管1上,护板5与下料管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或抱卡。一般的振动器均可作为振动装置3应用于本实用新型。具体的连接方式参见图4,由图可知振动装置3连接有振动装置底板31,该底板上设有第一螺纹孔31a。而护板5一端固定在下料管1上,另一端连接有护板固定板51,该板上设有第二螺纹孔51a。安装时,振动装置底板31和护板固定板51通过螺栓连接(每个板上的螺纹孔可对称设置4个)。本实用新型还设有用于控制振动装置3频率的变频控制器,从而实现变频控制,可根据下料量调整频率,同时可降低电能损耗。若下料管1运送的物料为高温物料,则振动装置3距离下料管1太近会使得振动装置3的电机因高温而损坏。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振动装置3与下料管1的垂直距离至少为200mm,但不能超过500mm,否则会影响振动效果。由于管道上部的堵塞消除后,下部自然不易再出现堵塞。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振动装置3最好安装在下料管1上部,且其位置在下料管1整体的1/3~1/2处。综上所述,振动装置3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防止下料管1出现堵塞,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对下料管1的倾斜角度进行了优选。如图1所示,在工作状态下,下料管1的与水平面的夹角γ为30°~45°,由此避免了因下料管1倾角过小而使得物料在管内堆积从而导致堵塞的问题。经过验证,若不设置振动装置3以及保持现有技术的小角度的下料管倾角时,下料装置使用4小时需停车处理1次,每次需要至少3人处理0.5小时。而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每月处理1次,每次2人最多处理0.5小时,使用效果明显,每月可减少至少90小时停车时间。
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下料管1的上部和下部还分别设置了两个吊装件6(也可称为吊耳),这两个吊装件6均位于图1中的下料管1的上侧。现有技术中,通常直接利用钢丝绳或铁链捆绑下料管管体来完成更换,这种方式不便于检修且更换非常耗时。而本实用新型加装吊耳的方式更加便于检修并缩短了部件更换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管(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下料管(1)连接的减震支承模组(4);
所述减震支承模组(4)包括至少一组悬挂组件(4a);
所述悬挂组件(4a)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料管(1)上的连接件(41)、一端与所述连接件(41)连接的拉杆(42)、设置在所述拉杆(42)另一端的减震器(44)以及用于支承所述减震器(44)的挡板(43);
所述连接件(41)为板状,且设有与所述下料管(1)匹配的连接孔(41a)以及与所述拉杆(42)连接的吊装孔(41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承模组(4)还包括至少一组支承组件(4b)。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组件(4b)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料管(1)上的支撑件(45)以及与所述支撑件(45)弹性连接的支撑管(4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46)通过弹簧或橡胶与所述支撑件(4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料管(1)上的振动装置(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装置(3)通过护板(5)固定在所述下料管(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5)通过焊接或抱卡固定在所述下料管(1)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装置(3)与所述下料管(1)的垂直距离为200mm-500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装置(3)设置在所述下料管(1)的1/3~1/2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1)为均径管,其长径比为5~22.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1)为变径管,其进出口的截面积比为0.83~1.0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下料管(1)连接的接料件(7)。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件(7)为截头圆锥形的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料管(1)端部的连接弯头(2)。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工作状态下,所述下料管(1)与外部设备通过连接介质软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介质为耐高温石棉布,连接方式为外侧包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介质的包裹层数为2-3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连接介质脱落的防脱落结构(71)。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落结构(71)为钢筋圈。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1)上还设有吊装件(6)。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工作状态下,所述下料管(1)与水平面夹角为30°~45°。
2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振动装置(3)的频率的变频控制器。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介质为橡胶。
CN202020723760.6U 2020-05-06 2020-05-06 下料装置 Active CN2131191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23760.6U CN213119149U (zh) 2020-05-06 2020-05-06 下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23760.6U CN213119149U (zh) 2020-05-06 2020-05-06 下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19149U true CN213119149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43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23760.6U Active CN213119149U (zh) 2020-05-06 2020-05-06 下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191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5074A (zh) 为用于填充管的任何填充系统设备提供催化剂和/或颗粒的自动配送
CN213119149U (zh) 下料装置
CN102774577B (zh) 一种应用在斗轮机上的缓冲防堵振动装置
CN107174877A (zh) 一种内滤式布袋除尘器滤袋吊挂及其清灰振打装置
CA2477193C (en) Device for the continuous gravimetric metering and pneumatic conveying of pourable material
CN204508020U (zh) 一种真空管式振动给料机
CN110813718A (zh) 一种红薯粉加工用筛分装置
AU7927194A (en) Flow facilitation and control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
CN207056161U (zh) 一种内滤式布袋除尘器滤袋吊挂及其清灰振打装置
CN208325767U (zh) 一种实时监测内部材料重量的料箱
CN207016183U (zh) 一种固体颗粒物的快速称量输送系统
CN104773447B (zh) 真空管式振动给料机
CN201942182U (zh) 一种双工位料仓
CN108357721A (zh) 一种实时监测内部材料重量的料箱
CN209796584U (zh) 用于增材制造设备的等量供粉装置
CN217900479U (zh) 一种用于对中频炉振动加料的设备
CN213727054U (zh) 一种r型摆式磨粉机
CN217369194U (zh) 玻璃原料给料机
CN109798322A (zh) 一种气体压力可调减震器
CN219494846U (zh) 一种矿热炉的进料管结构
CN209816362U (zh) 一种梳棉机淌棉板除杂装置
CN109046940A (zh) 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多筛网振动筛
CN214216945U (zh) 一种吊挂式活化给料机
CN214242688U (zh) 一种自动拨料机
CN208098551U (zh) 一种带搅拌功能的谷物筛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