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14912U - 一种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14912U
CN213114912U CN202021831871.5U CN202021831871U CN213114912U CN 213114912 U CN213114912 U CN 213114912U CN 202021831871 U CN202021831871 U CN 202021831871U CN 213114912 U CN213114912 U CN 2131149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linkage plate
rainwater
preventing device
rainwater g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318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志春
邸苏闯
潘兴瑶
刘洪禄
李永坤
张岑
邱颖
于磊
张书函
周星
张冠宇
赵羲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218318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149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149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149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其包括箅子底面两端均设置有的浮动基座,两个浮动基座分别与控制件的两端滑动连接;控制件上设置有若干个挡板,且挡板的中心线与控制件的中心线垂直,所有挡板均与联动板铰接,联动板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凸起,且两端的限位凸起分别与设置在控制件两端的复位机构和限位块配合;联动板一端通过浮力弹簧与浮力阀连接。通过实用新型可以杜绝雨水井内积水向外溢流的现象发生,实现客水不出管道,本水分阶段排泄的功能。当管道内充满水时,由于本装置的作用,在局部地区实现了加压泵的效果,加大了管道内排水压力,短时间可以加强管道的排水能力与排水速度,提升了整体排水系统的防洪排涝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道路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城市道路的里程逐年快速增加,市政道路网的密度越织越密,目前为止大部分城市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城市交通道路网。雨水箅子作为一种最常用的道路排水设施,因其具有良好的截流泄水功能,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极端气候日趋严峻,城市内涝频繁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更进一步加剧了城市内涝的发生,极端强降雨,甚至局部地区极端暴雨现象也越来越频繁,路面积水、城市内涝的发生对城市交通、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也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雨水箅子的排水特性,研究提升雨水箅子的排水能力对于城市的实际防洪排水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用的雨水箅子以简单开放的方式排泄道路积水,如果地下管道水位升高也会导致地下排水从雨水箅子反向溢流,从而形成内涝积水,这种反向溢流在地势高低起伏不平的丘陵地区城市来说更加普遍,也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防止雨水从箅子溢流,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局部地区的内涝积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雨水从箅子反向溢流,形成内涝积水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其包括箅子底面两端均设置有的浮动基座,两个浮动基座分别与控制件的两端滑动连接;
控制件上设置有若干个挡板,且挡板的中心线与控制件的中心线垂直,所有挡板均与联动板铰接,联动板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凸起,且两端的限位凸起分别与设置在控制件两端的复位机构和限位块配合;
联动板一端通过浮力弹簧与浮力阀连接。
进一步地,浮动基座通过转动块与控制件转动连接,且浮动基座开有用于转动块滑动的升降槽。挡板在雨水溢流的浮力作用下,挡板与箅子底面紧密贴合,挡板将箅子的雨水进口封闭,升降槽给转动块提供了导向作用,以及无雨水溢流现象时,给控制件提供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转动块的截面呈凸字形。
进一步地,控制件包括平板结构的中间段和分别设置在中间段两端的圆柱段。平板结构的中间段便于与挡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中间段底面的复位基座和两端分别与复位基座和限位凸起连接的伸缩杆,且伸缩杆上套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在未发生雨水溢流时处于压缩状态,当浮力阀在浮力作用下垂直上升后,复位弹簧在其形变作用下,带动挡板绕其中心线转动,挡板正对箅子的进水口。通过复位机构实现挡板的自动旋转。
进一步地,限位凸起为平板结构,且限位凸起与联动板垂直,限位凸起与联动板之间设置有连接肋板。通过连接肋板提高限位凸起与联动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限位凸起位于复位基座和限位块之间。限位块避免了联动板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持续移动,使挡板不与箅子的进水口正对。复位基座保证挡板不工作时,挡板与箅子垂直。
进一步地,控制件底面设置有导向块,且导向块开有连接绳穿过的通孔,连接绳用于连接联动板和浮力弹簧。目的是给连接绳提供支撑作用,使浮力阀的作用力方向与联动板的中心线方向重合。
进一步地,挡板包括左格栅板和右格栅板,且左格栅板和右格栅板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与控制件转动连接,左格栅板靠近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与联动板铰接的铰接凸起。铰接凸起使所有的挡板在联动板的作用下同步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在浮力阀和溢流时雨水的浮力作用下,浮力阀对联动板的拉力逐渐变小,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联动板朝着限位块作直线运动,此过程中,联动板带动挡板绕其中心线转动,挡板正对箅子的进水口。当水位超过挡板底面后,在浮力作用下,使挡板逐渐上升,直至与箅子底面紧密贴合。
挡板与雨水箅子完全闭合,雨水箅子的排水口彻底封闭,雨水井内部积水由于挡水板的作用无法溢流,同时地面积水短时间滞留。因溢流处雨水井的封闭,加大了地下雨水管道内部的压力,压力越大,水流越强,排水能力越强,排水速度也越快。
通过本方案可以杜绝雨水井内积水向外溢流的现象发生,实现客水不出管道,本水分阶段排泄的功能。当管道内充满水时,由于本装置的作用,在局部地区实现了加压泵的效果,加大了管道内排水压力,短时间可以加强管道的排水能力与排水速度,提升了整体排水系统的防洪排涝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一种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的局部仰视图。
图3为一种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一种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的挡板俯视图。
图5为一种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的挡板正视图。
其中,1、浮动基座;101、升降槽;2、控制件;3、挡板;301、左格栅板; 302、右格栅板;303、连接杆;304、铰接凸起;4、联动板;401、限位凸起; 402、连接肋板;5、限位块;6、浮力阀;7、转动块;801、复位基座;802、伸缩杆;9、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图5所示,该一种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包括箅子底面两端均设置有的浮动基座1,两个浮动基座1分别与控制件2的两端升降连接。浮动基座1通过转动块7与控制件2转动连接,且浮动基座1开有与转动块7配合的升降槽101,转动块7的截面呈凸字形,转动块7与控制件2固定连接。
控制件2包括平板结构的中间段和分别设置在中间段两端的圆柱段。
控制件2上设置有若干个挡板3,且挡板3的中心线与控制件2的中心线垂直,所有挡板3均与联动板4铰接,联动板4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凸起401,且两端的限位凸起401分别与设置在控制件2两端的复位机构和限位块5配合。
如图4和5所示,挡板3包括左格栅板301和右格栅板302,且左格栅板 301和右格栅板302通过连接杆303连接,连接杆303与控制件2转动连接,左格栅板301靠近连接杆303的一端设置有与联动板4铰接的铰接凸起304。左格栅板301和右格栅板30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左格栅板301和右格栅板302均以连接杆303为对称轴。
具体地,如图2所示,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中间段底面的复位基座801 和两端分别与复位基座801和限位凸起401连接的伸缩杆802,且伸缩杆802上套有复位弹簧。限位凸起401为平板结构,且限位凸起401与联动板4垂直,限位凸起401与联动板4之间设置有连接肋板402。限位凸起401位于复位基座 801和限位块5之间。限位块5用于确保挡板3正对箅子的进水口后不再旋转。
如图3所示,联动板4一端通过浮力弹簧与浮力阀6连接。进一步地,控制件2底面设置有导向块9,且开有连接绳穿过的通孔,连接绳用于连接联动板 4和浮力弹簧。连接绳用于保证浮力阀6对联动板4施加的作用力方向保持不变。
本装置的防溢流过程:
1、在正常无雨时期,浮力阀6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沉至地下管道内最低位置,浮力阀6带动联动板4朝着复位基座801作直线运动,直至左格栅板301和右格栅板302均与雨水箅子垂直,同时控制件2和挡板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同步下沉,雨水箅子排水网格与正常无异。
2、当道路出现积水时,积水通过雨水箅子排水网格排入地下管道。地下排水管道内逐渐充满,积水在雨水口内不断积累,水位上升至浮力阀6所处的位置时,如果水位进一步上升,则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浮力阀6位置上升,浮力阀6对控制件2的拉力逐渐减小,复位弹簧推动限位凸起401朝着限位块5的方向作直线运动。随着水位的不断上升,左格栅板301和右格栅板302角度逐渐从原来与雨水箅子垂直的90度不断倾斜,排水能力下降,当雨水口内水位上升至最高点时,左格栅板301和右格栅板302与雨水箅子完全贴合,排水口彻底封闭,雨水井内部积水由于左格栅板301和右格栅板302的作用无法溢流,同时地面积水短时间滞留。
3、当雨水井上下游段来水持续增加时,由于溢流处雨水井的封闭,加大了地下雨水管道内部的压力,压力越大,水流越强,排水能力越强,排水速度也越快。
随着管道内雨水的不断排泄,封闭的雨水井内水位出现下降,浮力阀6随水位同步下沉,水的浮力作用力逐渐减小,在地面积水压力的作用与挡板3自身重力作用下,挡板3逐渐向下下沉,随着雨水口内水位的持续下降,雨水箅子进口逐渐加大直至成90度(左格栅板301和右格栅板302与雨水箅子的夹角逐渐增大,直至成90°),实现最大程度的排水能力,开始正常排水,直至积水全部排泄完成,等待进入下一轮排水,进行循环作业。

Claims (9)

1.一种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箅子底面两端均设置有的浮动基座(1),两个浮动基座(1)分别与控制件(2)的两端滑动连接;
所述控制件(2)上设置有若干个挡板(3),且所述挡板(3)的中心线与控制件(2)的中心线垂直,所有挡板(3)均与联动板(4)铰接,所述联动板(4)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凸起(401),且两端的限位凸起(401)分别与设置在控制件(2)两端的复位机构和限位块(5)配合;
所述联动板(4)一端通过浮力弹簧与浮力阀(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基座(1)通过转动块(7)与控制件(2)滑动连接,且所述浮动基座(1)开有用于转动块(7)滑动的升降槽(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7)的截面呈凸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2)包括平板结构的中间段和分别设置在中间段两端的圆柱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中间段底面的复位基座(801)和两端分别与复位基座(801)和限位凸起(401)连接的伸缩杆(802),且伸缩杆(802)上套有复位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401)为平板结构,且限位凸起(401)与联动板(4)垂直,所述限位凸起(401)与联动板(4)之间设置有连接肋板(40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401)位于复位基座(801)和限位块(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2)底面设置有导向块(9),且导向块(9)开有连接绳穿过的通孔,所述连接绳用于连接联动板(4)和浮力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包括左格栅板(301)和右格栅板(302),且左格栅板(301)和右格栅板(302)通过连接杆(303)连接,所述连接杆(303)与控制件(2)转动连接,所述左格栅板(301)靠近连接杆(303)的一端设置有与联动板(4)铰接的铰接凸起(304)。
CN202021831871.5U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 Active CN2131149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1871.5U CN213114912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1871.5U CN213114912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14912U true CN213114912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56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31871.5U Active CN213114912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149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2162B (zh) 一种可自动升降的排水井盖
CN206418567U (zh) 自动利用污水管道辅助排水的排水结构
CN210658629U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排水结构
CN108547368A (zh) 城市地下空间出入口具有阻挡涝水功能的雨水篦子
CN110984346B (zh) 海绵城市雨水分流排放装置
KR100822433B1 (ko) 빗물받이 구체용 악취 차단장치
CN213114912U (zh) 一种用于雨水箅子的防溢流装置
CN102926453B (zh) 防倒灌的窨井盖
CN205475660U (zh) 一种新型截流井
CN216156488U (zh) 一种城市地库水力防洪闸
CN216379874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207829142U (zh) 一种截污防洪阀
CN112761179B (zh) 一种地下空间自动防汛墙
CN113293838A (zh) 一种智能管理的市政排水管
CN208884688U (zh) 一种公路退水槽
CN209603264U (zh) 具有截流功能的雨水口
CN208201937U (zh) 一种防堵塞井盖
CN216075228U (zh) 一种防内涝挡土墙结构
CN218643491U (zh) 一种河道防涝排水装置
CN219280886U (zh) 截流分流井溢流口中上推式液压堰闸
CN220336077U (zh) 一种用于下水道的临时储水装置
CN211172343U (zh) 一种鱼腹式可调堰
CN117385993B (zh) 一种防堵井盖
CN208884687U (zh) 一种可清洁公路退水槽
CN209099102U (zh) 防止内涝的城市雨污排放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