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10651U - 冰桶及其桶盖 - Google Patents

冰桶及其桶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10651U
CN213110651U CN202021906624.7U CN202021906624U CN213110651U CN 213110651 U CN213110651 U CN 213110651U CN 202021906624 U CN202021906624 U CN 202021906624U CN 213110651 U CN213110651 U CN 213110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onnecting lugs
lower cover
handle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066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增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you Lijia Trading Co.,Ltd.
SHANGHAI YOUMENG HOUSEHOLD PRODUCT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oumeng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oumeng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oumeng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066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10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10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10651U/zh
Priority to JP2021003438U priority patent/JP3234929U/ja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桶及其桶盖,其中桶盖包括:上下开口且贯通的下盖,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桶体的顶端,下盖的外侧壁凸伸形成有横向且相对设置的一对下连接耳;底部开口的上盖,相对两侧横向凸伸形成有一对上连接耳,上盖盖设于下盖时,上连接耳抵靠于对应的下连接耳上;铰接于对应的下连接耳的端部的挡块,挡块抵靠于对应的上连接耳以限位上连接耳,从而避免上盖脱离下盖,通过转动挡块以解除对上连接耳的限位,从而可将上盖脱离下盖。通过挡块限位上连接耳,通过转动挡块解除对上连接耳的限位,可取出上盖,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桶盖和桶体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操作麻烦的问题。

Description

冰桶及其桶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领域,尤指一种冰桶及其桶盖。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冰桶上的桶盖和桶体大多是通过螺纹连接的,通过旋转打开和关闭桶盖,操作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冰桶及其桶盖,解决现有技术中,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桶盖和桶体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操作麻烦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桶盖,包括:
上下开口且贯通的下盖,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桶体的顶端,所述下盖的外侧壁凸伸形成有横向且相对设置的一对下连接耳;
底部开口的上盖,相对两侧横向凸伸形成有一对上连接耳,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下盖时,所述上连接耳抵靠于对应的下连接耳上;以及
铰接于对应的所述下连接耳的端部的挡块,所述挡块抵靠于对应的所述上连接耳以限位所述上连接耳,从而避免所述上盖脱离所述下盖,通过转动所述挡块以解除对所述上连接耳的限位,从而可将所述上盖脱离所述下盖。
本实用新型桶盖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相对两端位于所述桶体的相对两侧,且所述手柄的端部铰接于对应的所述下连接耳的端部,所述手柄的朝向所述桶体的侧面凸伸形成有靠近所述手柄的端部的挡块,所述挡块和所述手柄的端部之间形成有供所述上连接耳和所述下连接耳容置的缺口,所述手柄竖起时,所述挡块抵靠于对应的所述上连接耳以限位所述上连接耳,所述手柄放下至抵靠于所述桶体时,带动所述挡块转动以解除对所述上连接耳的限位。
本实用新型桶盖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挡块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下盖且所述手柄竖起时,所述第一限位面抵靠于所述上连接耳的顶面,所述第二限位面抵靠于所述上连接耳和所述下连接耳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桶盖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下盖时,所述上连接耳和所述下连接耳贴设形成横向设置的圆柱结构;
所述手柄的相对两端开设有适配于所述圆柱结构的通孔,所述手柄通过所述通孔套设于对应的下连接耳,并通过铆钉插设固定于所述下连接耳,且所述铆钉的边沿挡设于所述手柄实现所述手柄和所述下盖的铰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桶盖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下盖的顶部形成有适配于所述上盖的侧壁的竖槽,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下盖时,通过所述上盖的侧壁插设于所述竖槽内实现连接。
本实用新型桶盖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下连接耳的顶部形成有适配于所述上连接耳的横槽,所述横槽连通于所述竖槽,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下盖时,所述上连接耳设于所述横槽内。
本实用新型桶盖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下盖的顶端和所述上盖的内壁面之间夹持固定有第一硅胶圈。
本实用新型桶盖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桶体的顶端竖向凸伸形成有插接环,所述插接环的外壁凸伸形成横向的承托面;
所述下盖套设于所述桶体的插接环且抵靠于所述承托面,所述下盖的外壁和所述桶体对应的外壁位于同一竖直面。
本实用新型桶盖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下盖的顶部高于所述插接环的顶部;
所述下盖的内壁形成有开口向下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有第二硅胶圈,所述插接环的顶端插设于所述凹槽内且挤压所述第二硅胶圈实现防漏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冰桶,包括:
顶部开口且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的桶体;
上下开口且贯通的下盖,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桶体的顶端,所述下盖的外侧壁凸伸形成有横向且相对设置的一对下连接耳;
底部开口的上盖,相对两侧横向凸伸形成有一对上连接耳,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下盖时,所述上连接耳抵靠于对应的下连接耳上;以及
铰接于对应的所述下连接耳的端部的挡块,所述挡块抵靠于对应的所述上连接耳以限位所述上连接耳,从而避免所述上盖脱离所述下盖,通过转动所述挡块以解除对所述上连接耳的限位,从而可将所述上盖脱离所述下盖。
本实用新型冰桶及其桶盖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下盖和桶体的顶端配合连接,上盖盖设于下盖,且上盖的一对上连接耳和下盖的一对下连接耳上下配合贴设,从而覆盖住桶体。通过将挡块和下盖的下连接耳铰接连接,实现挡块可转动。通过挡块抵靠在上连接耳上,以限制上盖移动,避免上盖脱离下盖;通过转动挡块移动脱离上连接耳,解除对上连接耳的限位,上连接耳能够通过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将上盖上移取出,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桶盖和桶体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操作麻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桶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桶的桶盖的锁定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桶的桶盖的解锁状态图。
图4和图5为图2的正剖面图和侧剖面图。
图6和图7为图3的正剖面图和侧剖面图。
图8和图9为图2的主视图和后视图。
图10和图11为图3的主视图和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桶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桶的桶盖的锁定状态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桶的桶盖的解锁状态图。图4和图5为图2的正剖面图和侧剖面图。图6和图7为图3的正剖面图和侧剖面图。结合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桶盖包括:
上下开口且贯通的下盖20,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桶体10的顶端,下盖20的外侧壁凸伸形成有横向且相对设置的一对下连接耳30;
底部开口的上盖40,相对两侧横向凸伸形成有一对上连接耳50,上盖40盖设于下盖20时,上连接耳50抵靠于对应的下连接耳30上;以及
铰接于对应的下连接耳30的端部的挡块62,挡块62抵靠于对应的上连接耳50以限位上连接耳50,从而避免上盖40脱离下盖20,通过转动挡块62以解除对上连接耳50的限位,从而可将上盖40脱离下盖20。
作为本实用新型桶盖的一较佳实施方式,还包括手柄60,手柄60的相对两端位于桶体10的相对两侧,且手柄60的端部铰接于对应的下连接耳30的端部,手柄60的朝向桶体10的侧面凸伸形成有靠近手柄的端部61的挡块62,挡块62和手柄的端部61之间形成有供上连接耳50和下连接耳30容置的缺口;手柄60竖起时,挡块62抵靠于对应的上连接耳50以限位上连接耳50,从而避免上盖40脱离下盖20;手柄60放下至抵靠于桶体10时,带动挡块61转动以解除对上连接耳50的限位,从而可将上盖40脱离下盖20。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下盖和桶体的顶端配合连接,上盖盖设于下盖,且上盖的一对上连接耳和下盖的一对下连接耳上下配合贴设,从而覆盖住桶体。
通过将手柄和下盖的下连接耳铰接连接,实现手柄可转动。手柄的内侧的挡块和手柄的端部形成缺口,手柄竖直设置时,通过手柄的挡块抵靠在上连接耳上,以限制上盖移动,避免上盖脱离下盖;通过转动手柄带动挡块移动脱离上连接耳,解除对上连接耳的限位,使得缺口处对应于上连接耳,上连接耳能够通过缺口处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将上盖上移取出。操作方便,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桶盖和桶体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操作麻烦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桶盖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8和图9为图2的主视图和后视图。图10和图11为图3的主视图和后视图。结合图1至图11所示,挡块62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上盖40盖设于下盖20且手柄60竖起时,第一限位面抵靠于上连接耳30的顶面,第二限位面抵靠于上连接耳50和下连接耳30的侧面。
具体地,手柄60的端部的内侧切除一小块形成缺口,手柄的实体部分对应于缺口处形成垂直于手柄延伸方向的第一限位面和沿着手柄延伸方向的第二限位面。手柄60的第一限位面以上的实体部分作为挡块62,挡块62通过第一限位面抵靠于上连接耳30的顶面,以限位上连接耳30。当转动手柄60带动挡块62脱离上连接耳30,解除对上连接耳30的限位,上连接耳能够通过缺口处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将上盖40上移取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桶盖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下盖20的顶部形成有适配于上盖40的侧壁的竖槽,上盖40盖设于下盖20时,通过上盖20的侧壁插设于竖槽内实现连接。可利用竖槽的侧壁夹持限位上盖20的侧壁。通过插设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桶盖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下连接耳30的顶部形成有适配于上连接耳50的横槽,横槽连通于竖槽,上盖40盖设于下盖20时,上盖20的侧壁插设于竖槽内,上连接耳50设于横槽内,使得上盖20和下盖20紧密配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桶盖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上盖40盖设于下盖20时,上连接耳50设于横槽内,上连接耳50和下连接耳30贴设形成横向设置的圆柱结构。
具体地,下连接耳30为一体凸伸形成于下盖的侧部的圆柱体,在圆柱体的顶部切除一部分,形成圆弧板状的横槽,上连接耳50的形状适配于切除的一部分,也为圆弧板状,下连接耳30和上连接耳50相贴设时,利用横槽的内壁限制下连接耳30水平方向的移动,使得上连接耳50只能向上移动取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桶盖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手柄60的相对两端开设有适配于圆柱结构的通孔,手柄60通过通孔套设于对应的下连接耳30,并通过铆钉80插设固定于下连接耳30,且铆钉80的边沿挡设于手柄60实现手柄60和下盖20的铰接连接。通过圆柱结构方便和手柄的端部铰接连接。
具体地,下连接耳30的端部内形成有供铆钉80插设的铰接槽,铰接槽内形成有插设于铆钉中心的凸杆,加强限位和铰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桶盖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下盖20的顶端和上盖40的内壁面之间夹持固定有第一硅胶圈70。具体地,在上盖40的内壁面的对应于下盖20的顶端处固定第一硅胶圈70。通过第一硅胶圈70防止渗漏。
作为本实用新型桶盖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桶体10的顶端竖向凸伸形成有插接环11,插接环11的外壁凸伸形成横向的承托面;下盖20套设于桶体10的插接环11且抵靠于承托面,下盖20的外壁和桶体10对应的外壁位于同一竖直面,美观,也便于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桶盖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下盖20和插接环11通过凸起和卡槽卡设固定。
具体地,插接环11表面形成有凸起,下盖20形成适配的卡槽,通过凸起和卡槽卡设固定下盖20和插接环11。
作为本实用新型桶盖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下盖20的顶部高于插接环11的顶部;下盖20的内壁形成有开口向下的凹槽,凹槽内固定有第二硅胶圈90,插接环11的顶端插设于凹槽内且挤压第二硅胶圈90实现防漏连接。
具体地,插接环11的内壁和下盖20的顶部的内壁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下盖20的底部的内壁贴于插接环11的外壁。上盖的内壁形成有插设于下盖中的凸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冰桶,包括:
顶部开口且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的桶体10;
上下开口且贯通的下盖20,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桶体10的顶端,下盖20的外侧壁凸伸形成有横向且相对设置的一对下连接耳30;
底部开口的上盖40,相对两侧横向凸伸形成有一对上连接耳50,上盖40盖设于下盖20时,上连接耳50抵靠于对应的下连接耳30上;以及
铰接于对应的下连接耳30的端部的挡块62,挡块62抵靠于对应的上连接耳50以限位上连接耳50,从而避免上盖40脱离下盖20,通过转动挡块62以解除对上连接耳50的限位,从而可将上盖40脱离下盖20。
具体地,还包括相对两端位于桶体10的相对两侧的手柄60,手柄60的端部铰接于对应的下连接耳30的端部,手柄60的朝向桶体10的侧面凸伸形成有靠近手柄的端部61的挡块62,挡块62和手柄的端部61之间形成有供上连接耳50和下连接耳30容置的缺口;
手柄60竖起时,挡块62抵靠于对应的上连接耳50以限位上连接耳50,从而避免上盖40脱离下盖20;手柄60放下至抵靠于桶体10时,挡块62随手柄60移动以解除对上连接耳50的限位,从而可将上盖40脱离下盖20。
具体地,桶体10包括内胆和套设于内胆的外壳。
本实用新型冰桶及其桶盖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下盖和桶体的顶端配合连接,上盖盖设于下盖,且上盖的一对上连接耳和下盖的一对下连接耳上下配合贴设,从而覆盖住桶体。
通过将手柄和下盖的下连接耳铰接连接,实现手柄可转动。手柄的内侧的挡块和手柄的端部形成缺口,手柄竖直设置时,通过手柄的挡块抵靠在上连接耳上,以限制上盖移动,避免上盖脱离下盖;通过转动手柄带动挡块移动脱离上连接耳,解除对上连接耳的限位,使得缺口处对应于上连接耳,上连接耳能够通过缺口处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将上盖上移取出,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桶盖和桶体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操作麻烦的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下开口且贯通的下盖,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桶体的顶端,所述下盖的外侧壁凸伸形成有横向且相对设置的一对下连接耳;
底部开口的上盖,相对两侧横向凸伸形成有一对上连接耳,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下盖时,所述上连接耳抵靠于对应的下连接耳上;以及
铰接于对应的所述下连接耳的端部的挡块,所述挡块抵靠于对应的所述上连接耳以限位所述上连接耳,从而避免所述上盖脱离所述下盖,通过转动所述挡块以解除对所述上连接耳的限位,从而可将所述上盖脱离所述下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盖,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相对两端位于所述桶体的相对两侧,且所述手柄的端部铰接于对应的所述下连接耳的端部,所述手柄的朝向所述桶体的侧面凸伸形成有靠近所述手柄的端部的挡块,所述挡块和所述手柄的端部之间形成有供所述上连接耳和所述下连接耳容置的缺口,所述手柄竖起时,所述挡块抵靠于对应的所述上连接耳以限位所述上连接耳,所述手柄放下至抵靠于所述桶体时,带动所述挡块转动以解除对所述上连接耳的限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桶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块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下盖且所述手柄竖起时,所述第一限位面抵靠于所述上连接耳的顶面,所述第二限位面抵靠于所述上连接耳和所述下连接耳的侧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桶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下盖时,所述上连接耳和所述下连接耳贴设形成横向设置的圆柱结构;
所述手柄的相对两端开设有适配于所述圆柱结构的通孔,所述手柄通过所述通孔套设于对应的下连接耳,并通过铆钉插设固定于所述下连接耳,且所述铆钉的边沿挡设于所述手柄实现所述手柄和所述下盖的铰接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盖的顶部形成有适配于所述上盖的侧壁的竖槽,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下盖时,通过所述上盖的侧壁插设于所述竖槽内实现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桶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连接耳的顶部形成有适配于所述上连接耳的横槽,所述横槽连通于所述竖槽,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下盖时,所述上连接耳设于所述横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盖的顶端和所述上盖的内壁面之间夹持固定有第一硅胶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桶体的顶端竖向凸伸形成有插接环,所述插接环的外壁凸伸形成横向的承托面;
所述下盖套设于所述桶体的插接环且抵靠于所述承托面,所述下盖的外壁和所述桶体对应的外壁位于同一竖直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桶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盖的顶部高于所述插接环的顶部;
所述下盖的内壁形成有开口向下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有第二硅胶圈,所述插接环的顶端插设于所述凹槽内且挤压所述第二硅胶圈实现防漏连接。
10.一种冰桶,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部开口且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的桶体;
上下开口且贯通的下盖,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桶体的顶端,所述下盖的外侧壁凸伸形成有横向且相对设置的一对下连接耳;
底部开口的上盖,相对两侧横向凸伸形成有一对上连接耳,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下盖时,所述上连接耳抵靠于对应的下连接耳上;以及
铰接于对应的所述下连接耳的端部的挡块,所述挡块抵靠于对应的所述上连接耳以限位所述上连接耳,从而避免所述上盖脱离所述下盖,通过转动所述挡块以解除对所述上连接耳的限位,从而可将所述上盖脱离所述下盖。
CN202021906624.7U 2020-09-03 2020-09-03 冰桶及其桶盖 Active CN213110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06624.7U CN213110651U (zh) 2020-09-03 2020-09-03 冰桶及其桶盖
JP2021003438U JP3234929U (ja) 2020-09-03 2021-09-03 アイスバケツ及びバケツ用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06624.7U CN213110651U (zh) 2020-09-03 2020-09-03 冰桶及其桶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10651U true CN213110651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58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06624.7U Active CN213110651U (zh) 2020-09-03 2020-09-03 冰桶及其桶盖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234929U (zh)
CN (1) CN213110651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34929U (ja) 2021-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27880B1 (en) Plug structure for drinking container
KR20070101643A (ko) 저장용기
CN213110651U (zh) 冰桶及其桶盖
CN207670959U (zh) 单手开密封盖
KR101589086B1 (ko) 수납용기
KR20030003563A (ko) 손잡이를 구비한 김치용기
CN211958048U (zh) 一种连接器保护壳体
CN219939969U (zh) 刷头收纳盒
CN218840368U (zh) 一种收纳罐
CN214609549U (zh) 一种开口大小可调的垃圾桶
CN218479713U (zh) 一种摩托车储物箱铰链限位结构
CN218738558U (zh) 一种容器盖的手柄、容器盖及烹饪容器
CN218390652U (zh) 一种带滤网的可拆卸双饮口杯盖及双饮口杯
CN113397404B (zh) 开盖阻尼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保温瓶
CN213664918U (zh) 一种搅拌器配件收纳结构和搅拌器的配件
CN213708853U (zh) 洗衣机
CN211186742U (zh) 一种能实现快捷开盖的子弹头杯盖
KR20020026069A (ko) 유체 저장용기용 마개
CN217842904U (zh) 一种按键结构和淋浴装置
CN216724119U (zh) 烹饪器具
CN220655315U (zh) 带多用式可旋转手柄的保温杯
CN220571727U (zh) 一种旅行饮料杯及其杯盖
CN215820507U (zh) 容器盖及液体容器
CN215157177U (zh) 饮用盖、饮用瓶以及食品制备家电组件
JP3916971B2 (ja) 把手付き液体注出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9

Address after: 201103 room J, 4th floor, no.1068 Wuzho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YOUMENG HOUSEHOLD PRODUCTS Co.,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Lianyou Lijia Tra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103 room J, 4th floor, no.1068 Wuzho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YOUMENG HOUSEHOLD PRODUCT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