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10588U - 撕拉式扎带 - Google Patents

撕拉式扎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10588U
CN213110588U CN202021475879.2U CN202021475879U CN213110588U CN 213110588 U CN213110588 U CN 213110588U CN 202021475879 U CN202021475879 U CN 202021475879U CN 213110588 U CN213110588 U CN 213110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r
tie
piece
ribbon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758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强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Baiweibo Plastic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Baiweibo Plastic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Baiweibo Plastic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Baiweibo Plastic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758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10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10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10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撕拉式扎带,包括扎带头部、与扎带头部相配合并单向锁紧的扎带带体和从扎带带体尾部延伸的扎带尾部,扎带头部设置有撕拉件,撕拉件包括连接片和撕裂片,一锁舌设置于撕裂片上,连接片分别连接扎带头部和撕裂片,且可通过外力将撕裂片撕裂拆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撕拉式扎带,使用者无需工具便能够拆解扎带,只需要撕拉所述撕拉部,使所述连接片和所述撕裂片分离,由于所述锁舌设置在所述撕裂片上,当所述撕裂片从所述连接片脱落时,扎带便会拆解下来。

Description

撕拉式扎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撕拉式扎带。
背景技术
扎带常用于捆扎机电产品的线路,建筑工地上捆扎线材等等场景,在传统产品中,扎带具有单向自锁功能,使用者只能从固定方向不断拉扯带身,使扎带的圈径逐渐收缩,从而达到捆扎线材,固定物品位置的作用。由于扎带的单向自锁功能,使用者只能不断收缩扎带,当扎带过紧或者需要解开扎带的时候,拆解过程常常需要用到剪刀、剪钳之类的工具,不方便使用者随时对扎带进行拆解,使用者在不依靠工具的前提下,难以对扎带进行拆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者在不依靠工具的前提下,难以对扎带进行拆解”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撕拉式扎带,能够通过撕拉的方式来拆解扎带,无需依靠工具来完成扎带拆解过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撕拉式扎带,包括扎带头部、与所述扎带头部相配合并单向锁紧的扎带带体和从所述扎带带体尾部延伸的扎带尾部,所述扎带头部设置有撕拉件,所述撕拉件包括连接片和撕裂片,一锁舌设置于所述撕裂片上;所述连接片分别连接所述扎带头部和所述撕裂片,且可通过外力将所述撕裂片撕裂拆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扎带头部和所述撕裂片通过撕拉缝连接,所述撕拉缝为所述连接片或所述连接片的一部分,所述撕拉缝的厚度小于所述扎带头部和所述撕裂片的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若干撕拉筋设置于靠近所述扎带带体一侧的所述撕拉缝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扎带头部和所述撕裂片之间设有一撕拉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舌为内腔贯通的空槽,内腔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锁扣棘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一导向齿设置于所述锁扣棘齿相对的内腔的另一侧表面上,所述导向齿呈三角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扎带带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锁扣棘齿单向锁紧的若干带身棘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扎带尾部的带面两侧均设置有垂直于带面的若干凸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一通槽设置于所述扎带尾部的带面上,所述通槽远离所述扎带带体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撕拉式扎带一体注塑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撕拉式扎带,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者无需工具便能够拆解扎带,只需要撕拉所述撕拉部,使所述连接片和所述撕裂片分离,由于所述锁舌设置在所述撕裂片上,当所述撕裂片从所述连接片脱落时,扎带便会拆解下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撕拉式扎带的背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撕拉式扎带的正面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撕拉式扎带的侧面示意图;
图6为图5的C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的D部分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扎带头部100、撕拉件200、连接片210、撕裂片220、锁舌221、锁扣棘齿222、导向齿223、撕拉缝230、撕拉筋231、撕拉口240、扎带带体300、带身棘齿310、扎带尾部400、凸筋410、导向块4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撕拉式扎带。
如图1-图7所示,撕拉式扎带包括扎带头部100、扎带带体300和扎带尾部400。
扎带头部100设置有撕拉件200,撕拉件200包括连接片210和撕裂片220,连接片210分别连接扎带头部100和撕裂片220,且可通过外力将撕裂片220撕裂拆除,使撕裂片220与扎带头部100分离。撕裂片220上设置一锁舌221,扎带带体300插入锁舌221中,从而实现扎带锁紧,当使用者需要拆卸扎带的时候,只需要把撕裂片220从扎带头部100上撕拉下来,便可以使绑带拆解。撕裂片220一旦从扎带头部100上分离,便无法恢复原样,该撕拉式扎带的拆解为不可逆过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扎带头部100设置于撕裂片220外包围。如图1所示,扎带头部100呈椭圆环形,撕裂片220位于椭圆环形内被其包围。
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扎带头部100置于撕裂片220外,部分包围撕裂片220,从而使得撕裂片220漏出在扎带头部外,便于撕裂。
扎带带体300由扎带头部100一侧延伸而成,扎带带体300远离扎带头部100的一端继续延伸,便形成扎带尾部400,使用者只需要把扎带尾部400从锁舌221插入,便能够使扎带捆绑起来,拉动扎带尾部400,使扎带带体300在锁舌221内滑动,从而缩小扎带的圈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具体地,扎带头部100和撕裂片220之间通过撕拉缝230连接,撕拉缝230为连接片210或连接片210的一部分,实际为一条无断点的连接缝,连接着扎带头部100和撕裂片220;撕拉缝230的厚度小于扎带头部100和撕裂片220的厚度,使用者在撕拉撕裂片220时,沿着撕拉缝230撕裂,与扎带头部100分离。
应理解,撕拉缝230的无断点的连接缝并非唯一结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撕拉缝230还能采用多条连接筋的连接缝,使用者在撕拉撕裂片220时,连接筋逐步断裂,能够给使用者撕拉反馈,让使用者知道自己当前的撕拉位置。本实用新型对撕拉缝230的各种结构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撕拉缝230结构的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具体地,若干撕拉筋231设置于靠近扎带带体300一侧的撕拉缝230上,在本实施例中,撕拉筋231为三条,位于撕拉缝230靠近扎带带体300的中部和两侧,通过设置撕拉筋231,能够加强撕拉缝230的紧固程度,防止在拆解扎带之前,撕拉缝230由于外力拉扯而自行撕裂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具体地,扎带头部100和撕裂片220的之间设置有一条撕拉口240,撕拉口240位于远离扎带带体300的一侧,撕拉口240的两端向撕拉缝230延伸。撕拉口240能够让使用者方便的用手分别握住扎带头部100和撕裂片220,然后从撕拉口240处向左右两侧撕拉扎带头部100和撕裂片220,完成扎带的拆解过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具体地,锁舌221为内腔贯通的空槽,内腔在靠近扎带带体300一侧的宽大表面上设置有锁扣棘齿222,锁扣棘齿222呈直角三角形,与扎带带体300配合,能够实现单向自锁,使扎带绑得更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具体地,如图6所示,锁舌221内腔在远离扎带带体300一侧的宽大表面上设置有一导向齿223,与锁扣棘齿222相对设置,导向齿223呈三角形,当扎带尾部400从锁舌221内腔插入时,扎带尾部400能够沿着导向齿223,往内腔的锁扣棘齿222靠近。导向齿223和锁扣棘齿222之间相距的距离与扎带带体300的厚度相接近,当扎带带体300穿过去后便无法回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扎带带体300上设置有与锁扣棘齿222单向锁紧的若干带身棘齿310,带身棘齿310位于与锁舌221位置相反一侧的带面上,带身棘齿310呈三角形,等间距设置在带面上,并且带身棘齿310在带面上凸出。两带身棘齿310间的间距能够刚好嵌入锁扣棘齿222,当扎带带体300在锁舌221内腔滑动时,每穿过一颗带身棘齿310,位于锁扣棘齿222两侧的带身棘齿310都会与锁扣棘齿222卡紧,避免松动,保证了良好的捆绑效果。
当带身棘齿310分布在锁舌221同一侧的带面时,锁舌221内的锁扣棘齿222和导向齿223的布局相反,即锁扣棘齿222设置在远离扎带带体300一侧的内腔表面上,导向齿223设置在靠近扎带带体300一侧的内腔表面上。
应理解,带身棘齿310在带面上的布局结构并非唯一结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带身棘齿310设置在带面内,带身棘齿310的顶部与带面平面平齐,如此设计,带身棘齿310便不会凸出带面,减少接触时产生的割裂感,并且从表面看起来更加美观。本实用新型对带身棘齿310的各种布局结构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带身棘齿310布局结构的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具体地,扎带尾部400的带面两侧均设置有垂直于带面的若干凸筋410,凸筋410垂直于带面向上延伸,长度为0.2mm~1.0mm。使用者在收缩扎带时,凸筋410能够增大使用者手部和扎带尾部400的摩擦力,更加容易收紧扎带,避免在拉扯扎带时,因摩擦力不足而发生打滑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具体地,如图7所示,一通槽设置于扎带尾部400的带面上,通槽远离扎带带体300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块420,导向块420在靠近扎带尾部400的一侧垂直凸起,然后向靠近扎带带体300一侧逐渐与扎带带面平齐。导向块420能够实现扎带尾部400从锁舌221内腔进入方向的唯一性,当扎带从锁舌221内腔另一个方向进入时,导向块420会与锁扣棘齿222的垂直面相碰撞,使导向块420无法穿过锁扣棘齿222,从而实现防误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具体地,撕拉式扎带一体注塑成型,一体成型能够使扎带整体具有更高强度的韧性,增强扎带头部100和扎带带体300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撕拉式扎带,包括扎带头部(100)、与所述扎带头部(100)相配合并单向锁紧的扎带带体(300)和从所述扎带带体(300)尾部延伸的扎带尾部(4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头部(100)设置有撕拉件(200),所述撕拉件(200)包括连接片(210)和撕裂片(220),一锁舌(221)设置于所述撕裂片(220)上;所述连接片(210)分别连接所述扎带头部(100)和所述撕裂片(220),且可通过外力将所述撕裂片(220)撕裂拆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撕拉式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头部(100)和所述撕裂片(220)通过撕拉缝(230)连接,所述撕拉缝(230)为所述连接片(210)或所述连接片(210)的一部分,所述撕拉缝(230)的厚度小于所述扎带头部(100)和所述撕裂片(220)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撕拉式扎带,其特征在于,若干撕拉筋(231)设置于靠近所述扎带带体(300)一侧的所述撕拉缝(230)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撕拉式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头部(100)和所述撕裂片(220)之间设有一撕拉口(2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撕拉式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221)为内腔贯通的空槽,内腔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锁扣棘齿(2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撕拉式扎带,其特征在于,一导向齿(223)设置于所述锁扣棘齿(222)相对的内腔的另一侧表面上,所述导向齿(223)呈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撕拉式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带体(300)上设置有与所述锁扣棘齿(222)单向锁紧的若干带身棘齿(310)。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撕拉式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尾部(400)的带面两侧均设置有垂直于带面的若干凸筋(41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撕拉式扎带,其特征在于,一通槽设置于所述扎带尾部(400)的带面上,所述通槽远离所述扎带带体(300)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块(420)。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撕拉式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拉式扎带一体注塑成型。
CN202021475879.2U 2020-07-23 2020-07-23 撕拉式扎带 Active CN213110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5879.2U CN213110588U (zh) 2020-07-23 2020-07-23 撕拉式扎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5879.2U CN213110588U (zh) 2020-07-23 2020-07-23 撕拉式扎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10588U true CN213110588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79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75879.2U Active CN213110588U (zh) 2020-07-23 2020-07-23 撕拉式扎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105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74104B2 (en) Cable tie
US4862561A (en) Irreversible tie strap with specialized clasp
EP2423119B1 (en) Improved cable tie structure
US5788294A (en) Tamper deterring seal
US6698067B2 (en) Locking strap with handling structure
WO2001062113A1 (en) Rivet tie for coupling together two or more objects
CN213110588U (zh) 撕拉式扎带
US7062820B1 (en) Hand removable tote box lid retainer
CA2401692C (en) Fastening-type security seal
WO1982004030A1 (en) Bundling band
US10077146B2 (en) Packaging tie
EP1563475B1 (en) Tie-type security seal
KR101786035B1 (ko) 타이
US3117812A (en) Bag seal
GB2135382A (en) Band clamps
CN212314406U (zh) 一种易解式束带
KR20220127105A (ko) 케이블 타이
EP1772070A2 (en) Drawstring
KR102076229B1 (ko) 케이블 타이 장치
JP2000226062A (ja) 結束バンド
JP2000226043A (ja) 結束バンド
CN214085762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扎带
US1222930A (en) Fastener for bundle or bale ties.
AU2020104483A4 (en) Fastener
CN110921095A (zh) 一种易解式束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