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97691U - 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97691U
CN213097691U CN202021016519.6U CN202021016519U CN213097691U CN 213097691 U CN213097691 U CN 213097691U CN 202021016519 U CN202021016519 U CN 202021016519U CN 213097691 U CN213097691 U CN 213097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base
cleaner
cleaner head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165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振兴
偶九龙
王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fred Kaercher SE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Alfred Kaercher SE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fred Kaercher SE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Alfred Kaercher SE and Co KG
Priority to CN20202101651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97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97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97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uction Clea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包括:充电座,包括底座和支撑部,且所述支撑部立于所述底座表面;手持推杆吸尘器,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包括清洁器头,在充电过程中所述清洁器头倾斜放置于所述充电座上;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还包括:主体及延长管,延长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主体,另一端连接所述清洁器头,在充电过程中,所述延长管接触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清洁器头顶端连接所述延长管,所述清洁器头底端朝远离所述支撑部方向倾斜,且位于所述底座上。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整机存储和充电一步完成,能够提高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置于所述充电座上的稳定性,且有助于所述清洁器头的通风晾干,利于手持推杆吸尘器的保养维护。

Description

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
背景技术
手持推杆吸尘器主要应用于家庭及车载卫生清洁,具有体积小巧、轻便、易于操作等优点。手持推杆吸尘器的工作原理为: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从而吸取尘屑。
无线式手持推杆吸尘器的电动机采用电池驱动,摆脱了电线长度的限制,能够灵活地清洁各个角落,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者青睐。
无线式手持推杆吸尘器一般配有固定座。在利用手持推杆吸尘器完成清洁工作后,可将手持推杆吸尘器立于固定座上,以减少手持推杆吸尘器对室内活动空间的占用。
为方便无线式手持推杆吸尘器充电,人们对原来的固定座进行结构改进使其具备充电功能,从而形成充电座。手持推杆吸尘器与充电座构成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
但是,现有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的结构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能够提高手持推杆吸尘器置于充电座上的稳定性,且有助于清洁器头的通风晾干,利于手持推杆吸尘器的保养维护。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包括: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包括底座和支撑部,且所述支撑部立于所述底座表面;手持推杆吸尘器,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包括清洁器头,在充电过程中所述清洁器头倾斜放置于所述充电座上;其中,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还包括:主体及延长管,所述延长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主体,另一端连接所述清洁器头,在充电过程中,所述延长管接触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清洁器头顶端连接所述延长管,所述清洁器头底端朝远离所述支撑部方向倾斜,且位于所述底座上。
可选的,所述清洁器头与所述底座间的夹角为30°~50°。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侧壁内凹形成容置腔,适于容纳所述延长管。
可选的,所述充电座还包括:第一充电触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壁上;所述延长管侧壁上具有第二充电触件,所述第二充电触件与所述第一充电触件相接触。
可选的,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还包括:充电导线,位于所述延长管内,所述充电导线连接所述第二充电触件。
可选的,所述容置腔两侧具有限位凸起。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底座间的夹角为70°~90°。
可选的,所述清洁器头包括:刷柄,所述刷柄连接所述延长管;刷棒,位于所述刷柄底端。
可选的,所述底座表面具有容置槽,所述刷棒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可选的,所述容置槽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的所述底座表面呈倾斜面状,且朝向所述容置槽倾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在充电过程中清洁器头倾斜放置于充电座上,借助三角形稳定性,能够提高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置于所述充电座上的稳定性,所述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不容易由于外界环境的震动而发生倾倒。另一方面,在充电过程中清洁器头倾斜放置于充电座上,所述清洁器头与所述充电座间形成空腔,有利于通风。当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在工作过程中清洁器头沾到少量水时,所述空腔有助于所述清洁器头的通风晾干,利于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的保养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的充电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充电座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的手持推杆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手持推杆吸尘器的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主体的储灰筒筒口关闭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7是充电过程中延长管与充电座的连接关系图;
图8是图2所示的容置腔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延长管上的第二充电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所示延长管上的公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5所示主体上的母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2所示充电座上的充电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背景技术可知,现有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的结构仍有待改进。
现结合一种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进行分析,所述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包括:充电座;手持推杆吸尘器,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包括机身及位于机身底端的清洁器头,在充电过程中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的机身竖直立于所述充电座上,所述清洁器头平放于所述充电座上。
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在所述充电座上呈倒T子型放置,所述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稳定性差,在外界环境震动下容易发生倾倒。再者,所述清洁器头平放于所述充电座上,所述清洁器头及所述充电座间相贴合,不容易通风,当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在工作过程中清洁器头沾到少量水时,清洁器头难以及时晾干,容易影响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人对上述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进行了研究,经创造性劳动,发明人注意到,在充电过程中清洁器头倾斜放置于充电座上,能够提高手持推杆吸尘器的稳定性,且有助于清洁器头的通风晾干。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手持推杆吸尘器300的清洁器头310及延长管330,未示出手持推杆吸尘器300的主体。
参考图1,一种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100,包括:充电座200;手持推杆吸尘器300,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300包括清洁器头310,在充电过程中所述清洁器头310倾斜放置于所述充电座200上。所述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100可实现整机存储和充电一步完成。
所述充电座200包括底座210和支撑部220,且所述支撑部220立于所述底座210表面。
图2是图1所示的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100的充电座2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10的底面呈圆角正方形状,其中圆角有助于缓冲与其它物体撞击的作用力,利于保护所述底座210。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底面呈圆形、长方形、正五边形或者正六边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10的底面侧边长度相等。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底面侧边长度不相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10的底面具有相垂直的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其中,所述第一侧边延伸方向作为第一方向x,所述第二侧边延伸方向作为第二方向y。
图3是图2所示的充电座200的俯视图。
参考图3,沿所述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所述底座210的底面可分为第一区域I、第二区域Ⅱ及第三区域Ⅲ。所述第二区域Ⅱ位于所述第一区域I及所述第三区域Ⅲ之间。所述第一区域I、第二区域Ⅱ及第三区域Ⅲ均呈矩形状,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y。
结合参考图2及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10的侧壁环绕所述底座 210的底面。在所述第一区域I及所述第二区域Ⅱ,所述底座210的顶面与所述底座210的侧壁顶部高度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220立于所述底座210的第二区域Ⅱ上。所述支撑部22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222(参考图2)及第二侧壁223(参考图3),所述第一侧壁222朝向所述第三区域Ⅲ,所述第二侧壁223朝向所述第一区域I。
图4是图1所示的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100的手持推杆吸尘器300 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4,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300还包括:主体320及延长管330,所述延长管330的一端连接所述主体320,另一端连接所述清洁器头310。如图 1所示,在充电过程中,所述延长管330接触放置于所述支撑部220上。
所述延长管330能够提升操作者进行清洁工作的舒适度,并且能够扩大清洁范围。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320设于所述延长管330的顶端上。相较于所述主体设于所述延长管的底端或者中部,所述主体320设于所述延长管330的顶端,能够防止所述主体320干扰到所述延长管330进入狭窄空间清洁,以进一步扩大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300的清洁范围。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320与所述延长管330可拆卸连接。
图5是图4所示的手持推杆吸尘器300的主体32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主体320的储灰筒323筒口关闭状态下的示意图。
参考图5及图6,所述主体320上设有手柄321,供操作者在使用手持推杆吸尘器300进行清洁工作时抓握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320还包括:壳体322,所述壳体322内具有叶轮 (未示出)及连接叶轮的电机(未示出),还具有用于供电到电机的蓄电池(未示出)。所述手柄321位于所述壳体322的一端。
如图5所示,所述手柄321上设有启动键328,操作者按压所述启动键 328能够启动所述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叶轮旋转。
所述主体320还包括:储灰筒323,所述储灰筒323与所述壳体322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储灰筒323与所述壳体322间设有第一拨键325,通过按压并移动所述第一拨键325,可将所述储灰筒323从所述壳体322上拆卸下来。
所述储灰筒323的一端具有筒口,所述筒口上设筒盖324。所述筒盖324 及所述储灰筒323间设有第二拨键326,通过按压并移动所述第二拨键326,可将所述筒盖324掀开以打开所述筒口。
图7是充电过程中延长管330与充电座200的连接关系图。图8是图2 所示的容置腔221的放大示意图。
结合参考图7及图8,所述支撑部220侧壁内凹形成容置腔221,所述容置腔221延伸至所述支撑部220顶部,适于容纳所述延长管330。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221位于所述第一侧壁222(参考图2)内。
所述延长管330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容置腔221内,所述延长管330的底端高于所述底座210。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221内具有第一限位件230,所述延长管330侧壁上具有第二限位件(未示出),所述第一限位件230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相匹配,适于固定所述延长管330在所述容置腔221内的位置。
所述第一限位件230包括:第一限位子件231,所述第一限位子件231设于所述容置腔221朝向所述第三区域Ⅲ(参考图2)的内壁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子件231呈凸起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子件呈凹槽状。
所述第一限位件230还包括:第二限位子件232,所述第二限位子件232 设于所述容置腔221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y(参考图2)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限位子件232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子件231的两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子件232呈凹槽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子件呈凸起状。
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三限位子件,所述第三限位子件与所述第一限位子件231相匹配。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限位子件呈凹槽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限位子件呈凸起状。
所述第二限位件还包括:第四限位子件,所述第四限位子件与所述第二限位子件232相匹配。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限位子件呈凸起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限位子件呈凹槽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221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y的内壁上还设有导轨270,所述导轨270呈长条凸起状,所述导轨270的数量为两条。所述延长管330侧壁上具有导槽(未示出),所述导槽与所述导轨270相匹配。
当将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300置于所述充电座200上充电时,所述导轨 270适于引导所述延长管330的底端在所述容置腔221内的移动,减少所述延长管330与所述容置腔221发生错位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221两侧具有限位凸起240,所述限位凸起240 夹持所述延长管330的两侧,适于进一步巩固对所述延长管330的固定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起240具有顶角,所述顶角沿所述第一方向x (参考图2)凸出所述第一侧壁222(参考图2)。所述顶角能够增大对所述延长管330的包覆面积,提高所述延长管330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所述清洁器头310顶端连接所述延长管330,所述清洁器头 310底端朝远离所述支撑部220方向倾斜,且位于所述底座210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器头310与所述延长管330可转动连接。
在利用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300进行清洁工作时,所述清洁器头310通过所述延长管330与所述主体320相连接。操作者手持所述主体320上的手柄321(参考图5)并按压启动键328(参考图5),推拉所述清洁器头310即可清洁灰尘、毛发等脏物。清洁工作完成后需对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300进行充电时,不必对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300进行拆卸,将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300整体放置于所述充电座200上即可进行充电,便于操作。
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器头310的底端与底座210间形成第一夹角α,所述清洁器头310的顶端与支撑部220间也形成夹角。所述清洁器头310、所述底座210以及所述支撑部220构成三角形位置关系,借助三角形稳定性,能够提高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300置于所述充电座200上的稳定性,所述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100不容易由于外界环境的震动而发生倾倒。另一方面,相较于所述清洁器头310平放于底座210上,所述清洁器头310倾斜立于所述底座210与所述支撑部220之间,所述清洁器头310、所述底座 210以及所述支撑部220围成空腔500,有利于通风。当所述吸尘器300在工作过程中清洁器头310沾到少量水时,所述空腔500有助于所述清洁器头310 的通风晾干,利于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300的保养维护。
若所述清洁器头310与所述底座210间的第一夹角α过小,所述清洁器头310、所述底座210以及所述支撑部220围成的空腔500小,影响通风效果。若所述清洁器头310与所述底座210间的第一夹角α过大,受所述主体320 及延长管330重力影响,所述清洁器头310容易受到挤压,造成所述清洁器头310变形的风险加大。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器头310与所述底座210间的第一夹角α为30°~50°。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器头310与所述底座210间的第一夹角α为40°。
本实施例中,在充电过程中所述延长管330直立于所述支撑部220上,所述延长管330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竖直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参考图2)及所述第二方向y(参考图2)。
继续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相较于所述支撑部220底端,所述支撑部 220顶端朝向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300倾斜,使得在所述支撑部220与所述底座210间形成第二夹角β。
所述第二夹角β有助于减少所述延长管330侧壁与所述容置腔221之外的所述支撑部220侧壁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两者间的摩擦。此外,所述第二夹角β为锐角,有助于将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300的重心沿所述第一方向x(参考图2)前移,利于进一步提高所述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100 的稳定性。
若所述支撑部220与所述底座210间的第二夹角β过大,影响所述第二夹角β对所述延长管330与所述支撑部220间摩擦的降低效果。若所述支撑部220与所述底座210间的第二夹角β过小,导致所述延长管330底端距所述底座210距离过近,难以将所述清洁器头310(参考图1)倾斜至与所述底座210间为预设角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220与所述底座210间的第二夹角β为70°~90°。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220与所述底座210间的第二夹角β为80°。
所述清洁器头310与所述延长管330间可拆卸。利用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300进行清洁工作时,也可以将所述主体320及所述清洁器头310均从所述延长管330上拆卸下来,并将所述清洁器头310直接装配于所述主体320 上,方便对沙发、床垫等进行清洁。
结合参考图1及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器头310包括:刷柄311,所述刷柄311连接所述延长管330;刷棒312,位于所述刷柄311底端。所述刷棒312作为所述清洁器头310的底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器头310还包括:连接管313,所述连接管313适于连接所述刷柄311及所述延长管330。
结合参考图1及图2,所述底座210表面具有容置槽250,所述刷棒312 位于所述容置槽250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250位于所述底座210的所述第三区域Ⅲ内。
所述容置槽250形状与所述刷棒312形状相匹配。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250呈长条状,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y。
所述容置槽250有助于固定所述刷棒312在所述底座210上的位置,且有利于减轻所述刷棒312受到的挤压,降低所述刷棒312发生变形的风险。
所述容置槽250与所述支撑部220之间的所述底座210的顶部表面呈倾斜面状,且朝向所述容置槽250倾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区域Ⅲ的所述底座210的顶面呈倾斜面,沿所述第一方向x朝远离所述支撑部220方向倾斜。所述第三区域Ⅲ的所述底座210 的顶面低于所述底座210的侧壁顶部,从而形成凹槽状结构。
当操作者使用所述充电座200对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300进行充电时,将所述延长管330置于所述容置腔221内固定,所述刷棒312带动所述刷柄 311沿所述第三区域Ⅲ的倾斜面滑动,直至所述刷棒312移动至所述容置槽 250内。所述第三区域Ⅲ的所述底座210表面呈倾斜面状且朝向所述容置槽 250倾斜,有助于所述刷棒312自动移至预定位置,省去了操作者手动将所述刷棒312拉动至所述容置槽250内的操作,能够节省人力,提升用户体验。
图9是图7所示延长管330上的第二充电触件420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8,所述充电座200还包括:第一充电触件410,位于所述容置腔 221内壁上。参考图9,所述延长管330侧壁上具有第二充电触件420,所述第二充电触件420与所述第一充电触件410相接触实现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电触件410为充电针,所述第二充电触件420 为充电金属片,所述充电金属片具有与所述充电针相匹配的插孔421。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电触件为充电金属片,所述第二充电触件为充电针。
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针可伸缩,具有弹性,所述充电针在弹性力作用下紧抵所述插孔421,有助于保证所述充电针与所述充电金属片间充分电连接,降低发生断路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孔42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充电针的数量也为两个。
参考图7,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300还包括:第一充电导线431,位于所述延长管330内,所述第一充电导线431连接所述第二充电触件420(参考图 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电导线431包括零线(未示出)及充电正极线 (未示出)。所述充电正极线及所述零线适于实现所述主体320的充电。
所述延长管330内还具有放电正极线(未示出),所述放电正极线与充电正极线共用所述零线。所述放电正极线及所述零线适于驱动所述清洁器头310 进行清洁工作。
图10是图7所示延长管330上的公端子510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5 所示主体320上的母端子520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0及图11,所述延长管330连接所述主体320的一端设有公端子 510,所述主体320上设有母端子520,所述公端子510与所述母端子520相匹配,实现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公端子510的数量为三个,分别对应所述放电正极线、充电正极线及零线。所述母端子520的数量也为三个。
参考图7,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200内具有第二充电导线432,所述底座210的底面上具有底座充电端子441,所述底座充电端子441通过所述第二充电导线432连接所述充电针。
图12是图2所示充电座200上的充电口440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2,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10的底面上设充电口440,适于连接适配器(未示出),适配器上具有电源插头(未示出),从而与充电电源(未示出)电连接。
由此,电源输出的电能依次经所述充电口440、第二充电导线432(参考图7)、第一充电触件410(参考图8、第二充电触件420(参考图9)、第一充电导线431(参考图7)传输至所述主体320(参考图4),实现对所述主体320 的充电。
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I的所述底座210顶部表面内还具有第一收纳槽261,所述第一收纳槽261呈长条状,所述第一收纳槽261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y。
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300通常配有两个或者更多所述清洁器头310,适用于不同的清洁场景。当操作者使用手持推杆吸尘器300进行清洁工作时,根据清洁场景选择合适的所述清洁器头310。所述第一收纳槽261适于收纳其余所述清洁器头310。
当将闲置的所述清洁器头310置于所述第一收纳槽261上时,所述清洁器头310的刷柄311直立,所述清洁器头310的刷棒312卡设于所述第一收纳槽261内,所述刷棒312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收纳槽261的底壁间具有间距。所述间距有助于所述刷棒312受所述清洁器头310自身重力影响挤压所述第一收纳槽261的底壁,从而降低所述刷棒312发生挤压变形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区域Ⅱ的所述底座210顶部表面内还具有第二收纳槽262,所述第二收纳槽262的数量为两个,沿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y分别位于所述支撑部220的两侧。
所述第二收纳槽262适于收纳所述适配器,也可用于收纳闲置的所述清洁器头310。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纳槽262的开口呈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纳槽262的开口呈正多边形。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上述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100的自充电方法,包括:提供充电座200及手持推杆吸尘器300,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300包括清洁器头310;在充电过程中所述清洁器头310倾斜放置于所述充电座200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200包括底座210和支撑部220,且所述支撑部 220立于所述底座210表面。
结合参考图1及图4,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300还包括:主体320及延长管330,所述延长管330的一端连接所述主体320,另一端连接所述清洁器头 310,在充电过程中,所述延长管330接触放置于所述支撑部220上。所述清洁器头310顶端连接所述延长管330,所述清洁器头310底端朝远离所述支撑部220方向倾斜,且位于所述底座210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器头310与所述底座210间的第一夹角α为30°~50°。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器头310与所述底座210间的第一夹角α为40°。
在充电过程中清洁器头310倾斜放置于充电座200上,借助三角形稳定性,能够提高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300置于所述充电座200上的稳定性,所述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100不容易由于外界环境的震动而发生倾倒。另一方面,在充电过程中清洁器头310倾斜放置于充电座200上,有利于通风,当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300在工作过程中清洁器头310沾到少量水时,有助于所述清洁器头310的通风晾干,利于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300的保养维护。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包括底座和支撑部,且所述支撑部立于所述底座表面;手持推杆吸尘器,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包括清洁器头,在充电过程中所述清洁器头倾斜放置于所述充电座上;
其中,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还包括:主体及延长管,所述延长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主体,另一端连接所述清洁器头,在充电过程中,所述延长管接触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清洁器头顶端连接所述延长管,所述清洁器头底端朝远离所述支撑部方向倾斜,且位于所述底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器头与所述底座间的夹角为30°~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侧壁内凹形成容置腔,适于容纳所述延长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还包括:第一充电触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壁上;
所述延长管侧壁上具有第二充电触件,所述第二充电触件与所述第一充电触件相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推杆吸尘器还包括:充电导线,位于所述延长管内,所述充电导线连接所述第二充电触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两侧具有限位凸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底座间的夹角为70°~9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器头包括:
刷柄,所述刷柄连接所述延长管;
刷棒,位于所述刷柄底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表面具有容置槽,所述刷棒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的所述底座表面呈倾斜面状,且朝向所述容置槽倾斜。
CN202021016519.6U 2020-06-05 2020-06-05 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 Active CN213097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6519.6U CN213097691U (zh) 2020-06-05 2020-06-05 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6519.6U CN213097691U (zh) 2020-06-05 2020-06-05 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97691U true CN213097691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70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16519.6U Active CN213097691U (zh) 2020-06-05 2020-06-05 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9769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6320A (zh) * 2021-08-10 2021-11-02 苏州日新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吸尘器充电底座及吸尘器组件
KR102357919B1 (ko) * 2021-10-14 2022-02-08 이에스산업 주식회사 핸드헬드 진공 청소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6320A (zh) * 2021-08-10 2021-11-02 苏州日新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吸尘器充电底座及吸尘器组件
KR102357919B1 (ko) * 2021-10-14 2022-02-08 이에스산업 주식회사 핸드헬드 진공 청소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70701A (en) Rechargeable cordless vacuum cleaner apparatus
CN213097691U (zh) 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
US10194779B2 (en) Cleaner holder
TW201739407A (zh) 吸塵器支持架
TW201739408A (zh) 吸塵器支持架
CN209404646U (zh) 手持电动工具与附件架的组合及附件架
US20210045604A1 (en) Stand for cleaner and clean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13749559A (zh) 自充电手持推杆吸尘器组件及其自充电方法
CN214760864U (zh) 一种壁挂吸尘器收纳装置
JP3933855B2 (ja) 充電式電気掃除機
CN208463954U (zh) 充电座以及吸尘器
CN215078018U (zh) 一种吸尘器充电座及吸尘器组件
CN211534253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充电座新弹片
CN110754994A (zh) 杆式吸尘器及吸尘器收纳座
CN220109648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14712316U (zh) 一种吸尘器的手持机连接机构
CN207804192U (zh) 便于收纳的便携式吸尘器组件
CN211324719U (zh) 杆式吸尘器及吸尘器收纳座
CN111509470A (zh) 一种可定位防脱落的多排二头插座
CN215016728U (zh) 一种可以直接取放的吸尘器手提座
CN212546792U (zh) 充电底座及手持式清洁设备
CN215058364U (zh) 一种底座及家用电器
CN218606359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支架结构
CN214433980U (zh) 一种收纳装置以及吸尘器系统
CN217137883U (zh) 多功能吸尘器收纳座及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