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97171U - 一种可收合的婴儿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收合的婴儿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97171U
CN213097171U CN202021160118.8U CN202021160118U CN213097171U CN 213097171 U CN213097171 U CN 213097171U CN 202021160118 U CN202021160118 U CN 202021160118U CN 213097171 U CN213097171 U CN 213097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ottom tube
piece
supporting
c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6011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蔚
张洪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to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uto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to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Buto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6011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971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97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971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了一种可收合的婴儿床,其包括一侧框架、一底支架,所述底支架包括一底座以及多根底管,所述侧框架包括多个侧支撑件,多根底管一侧均枢接于底座,另一侧分别枢接于对应的侧支撑件,所述底支架还包括连接于底管上并可沿着底管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座、两侧分别枢接于滑座与底座的第一支撑杆、两侧分别枢接于滑座与侧支撑件的第二支撑杆,且一底管与对应的第一支撑杆朝向底座的一侧分别枢接于底座的不同位置,一底管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远离底座的一侧分别枢接于一对应侧支撑件的不同位置,在收合过程中,侧支撑件被对应的底管与第二支撑杆一起拉着移动,从而测支撑件上侧不会往外倾斜,故无需额外的收拢侧支撑件上侧的动作,从而收合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可收合的婴儿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儿床。
背景技术
婴儿床作为照顾婴幼儿的重要辅助工具之一,在很多家庭都普遍使用。现在婴儿床的款式多种多样,功能也越来越齐备,其中,婴儿床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可收合,从而在不需要使用时,婴儿床可收合起来以减少占用空间而方便存放、携带。
传统婴儿床一般包括一侧框架以及一底支架,所述侧框架包括多个侧支撑件,所述底支架包括一底座以及多根底管,所述多根底管一端均枢接于底座,另一端分别枢接于对应的侧支撑件下侧。在收合婴儿床时,使得所述底座往上移动,从而带动底管与底座枢接的一端也往上旋转移动,而底管另一端拉动各侧支撑件往中间移动而相互靠近而使得婴儿床收合。因为一侧支撑件只与底支架的一底管单点枢接,从而在收合过程中,底管拉动侧支撑件时,侧支撑件上侧会往外旋转而倾斜,从而操作者需将其中一侧支撑件靠在身上,两只手去收拢另外往外倾斜的侧支撑件,如此,使得收合操作很是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可收合的婴儿床,在收合过程中,其侧支架不会倾斜,从而收合操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收合的婴儿床,其可在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之间转换,所述婴儿床包括一侧框架、一底支架,所述底支架包括一底座以及多根底管,所述侧框架包括多个侧支撑件,所述多根底管一侧均枢接于底座,另一侧分别枢接于对应的侧支撑件,所述底支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管上并可沿着底管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座、两侧分别枢接于所述滑座与底座的第一支撑杆、两侧分别枢接于所述滑座与侧支撑件的第二支撑杆,且一所述底管与对应的第一支撑杆朝向底座的一侧分别枢接于底座的不同位置,一所述底管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远离底座的一侧分别枢接于一对应侧支撑件的不同位置。
所述第一支撑杆与底座的枢接位置位于对应底管与底座的枢接位置的下侧,所述第二支撑杆与侧支撑件的枢接位置位于对应底管与侧支撑件的枢接位置的下侧。
每一所述第一支撑杆与对应底管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每一所述第二支撑杆与对应的底管之间的夹角也大于0度且小于90度。
每一所述侧支撑件均包括一支撑座、下侧与所述支撑座连接的立柱,一所述底管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远离底座的一侧分别枢接于对应支撑座的不同位置;或,一所述底管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远离底座的一侧分别枢接于对应侧支撑件的支撑座和立柱。
所述支撑座包括一本体以及自所述本体往朝向底座一侧延伸的连接部,所述底管远离底座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底座的一端枢接于所述连接部上。
至少一所述底管与底座之间设置用于限制两者相对旋转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一侧可相对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底管内的从动件、设置于所述从动件与底管之间的弹簧、枢接于所述底座的操作件,在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时,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所述从动件远离侧支撑件的一端伸出于底管远离侧支撑件的一端外,所述操作件一侧抵靠于所述底管远离侧支撑件的一端或/和从动件伸出于底管外的部份的上端。
在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时,所述操作件另一侧抵靠于所述从动件远离侧支撑件的一端。
所述操作件包括与所述底座枢接的枢接部、分别自所述枢接部往相反侧延伸的操作部与驱动部,在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时,所述枢接部或/和操作部抵靠于所述底管或/和从动件上端,所述驱动部抵靠于所述从动件远离侧支撑件的一端。
所述从动件上设置有长孔,所述底管上设置有圆孔,一销轴穿过所述圆孔、长孔以及底座。
所述底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底管以及从动件远离侧支撑件的一端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底部设置有支撑部;在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时,所述操作件的枢接部枢接于该容纳槽的两侧壁之间,所述底管或/和从动件下端抵靠于所述支撑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因为本实用新型婴儿床采用了上述结构,使得一侧支撑件与对应的底管以及第二支撑杆形成不同位置的两点枢接,从而在收合过程中,各侧支撑件被对应的底管与第二支撑杆一起拉着往中间移动时,其上侧不会往外倾斜,故无需额外的收拢侧支撑件上侧的动作,从而收合操作方便;
2、因为本实用新型婴儿床采用了上述结构,从而侧支撑件与底支架的连接也更稳固,从而本实用新型婴儿床展开状态下更稳定,使用时也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婴儿床处于收合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的另一夹角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图1中A部分另一夹角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根据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根据图5中C—C方向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婴儿床底座、一底管以及一锁定机构的爆炸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婴儿床的锁定机构被解锁操作过程中的爆炸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婴儿床折叠状态下底座、一支撑座以及对应底管、第一、第二支撑杆的相对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收合的婴儿床,其可在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之间转换,所述婴儿床包括一侧框架1、一底支架2,所述底支架2包括一底座21以及多根底管22,所述侧框架1包括多个侧支撑件11,所述多根底管22一侧均枢接于底座21,另一侧分别枢接于对应的侧支撑件11,所述底支架2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管22上并可沿着底管22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座23、两侧分别枢接于所述滑座23与底座21的第一支撑杆24、两侧分别枢接于所述滑座23与侧支撑件11的第二支撑杆25,且一所述底管22与对应的第一支撑杆24朝向底座21的一侧分别枢接于底座21的不同位置,一所述底管22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25远离底座21的一侧分别枢接于一对应侧支撑件11的不同位置。具体的说,一所述底管22以及一侧与该底管22上的滑座23枢接的第一支撑杆24为对应的底管22与第一支撑杆24;同理,一底管22与一侧与该底管22上的滑座23枢接的第二支撑杆25为对应的底管22与第二支撑杆25,该对应的底管22与第二支撑杆25远离底座21的一侧分别枢接于同一侧支撑件11上不同的位置,该侧支撑件11即为与该对应的底管22、第二支撑杆25对应的侧支撑件11。
较佳的,所述第一支撑杆24与底座21的枢接位置位于对应底管22与底座21的枢接位置的下侧,所述第二支撑杆25与侧支撑件11的枢接位置位于对应底管22与侧支撑件11的枢接位置的下侧。如此,在本实用新型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在底支架2上铺设座布供孩童睡觉或玩耍时,所述第一支撑杆24与第二支撑杆25不会顶着座布而造成孩童的不舒适感。
因为本实用新型婴儿床在底管22上还增设了如上设置的第一支撑杆24与第二支撑杆25,从而侧框架1与底支架2的连接也更稳固,即本实用新型婴儿床展开状态下更稳定,使用时更安全。较佳的,每一所述第一支撑杆24与对应底管22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每一所述第二支撑杆25与对应的底管22之间的夹角也大于0度且小于90度,即是说,对应的第一支撑杆24与底管22不相互平行,对应的第二支撑杆25与底管22也不相互平行。虽然第一支撑杆24、第二支撑杆25并不与底管22直接连接,都只是与底管22上的滑座23枢接,但是因为第一支撑杆24、第二支撑杆25并不与底管22平行设置,所以在空间上,若第一支撑杆24、第二支撑杆25延长,必会与底管22相交,从而产生上述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夹角。如此设置,不但使得在展开状态下时,所述底支架2与侧框架1的连接更稳固,从而本实用新型婴儿床展开状态下更稳定,使用时更安全;而且在婴儿床收合时,对应的第一支撑杆24、第二支撑杆25以及滑座23有移动或/和旋转的空间,从而不会干涉本实用新型婴儿床的收合。
每一所述侧支撑件11均包括一支撑座111、下侧与所述支撑座111连接的立柱112。在本实施例中,一所述底管22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25远离底座21的一侧分别枢接于对应支撑座111的不同位置。如此,在组装时,可以将各侧支撑件11的支撑座111与底支架2连接后置于地上,再将立柱112组装到对应的支撑座111上,如此,组装更方便。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一所述底管22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25远离底座21的一侧分别枢接于对应侧支撑件11的支撑座111和立柱112。
所述支撑座111上设置有往上开口的供立柱112下端插入的插孔,在组装时,将立柱112插入到对应的插孔后,再通过螺丝、铆钉等支撑杆连接所述支撑座111与立柱112,从而组装支撑座111与立柱112。所述立柱112与支撑座111的连接可以为任意公知可行的技术,且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故不在此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111包括一本体1111以及自所述本体1111往朝向底座21一侧延伸的连接部1112,所述底管22远离底座21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本体1111上,所述第二支撑杆25远离底座21的一端枢接于所述连接部1112上。设置不同的连接部位,可使得组装位置更明确,从而组装更方便。
结合图5、6、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底管22与底座21之间均设置用于限制两者相对旋转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一侧可相对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底管22内的从动件3、设置于所述从动件3与底管22之间的弹簧4、枢接于所述底座21的操作件5,在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时,在所述弹簧4的作用下,所述从动件3远离侧支撑件11的一端伸出于底管22远离侧支撑件11的一端外,所述操作件5一侧抵靠于所述底管22远离侧支撑件11的一端或/和从动件3伸出于底管22外的部份的上端,从而底管22远离侧支撑件11的一端不能相对底座21往上旋转,底座21也不能往上移动而带动底管22旋转,从而不能收合本实用新型婴儿床。
在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时,所述操作件5另一侧抵靠于所述从动件3远离侧支撑件11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操作件5包括与所述底座21枢接的枢接部51、分别自所述枢接部51往相反侧延伸的操作部52与驱动部53,在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时,所述枢接部51或/和操作部52抵靠于所述底管22或/和从动件3上端,所述驱动部53抵靠于所述从动件3远离侧支撑件11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从动件3上设置有长孔31,所述底管22上设置有圆孔221,一销轴6穿过所述圆孔221、长孔31以及底座21,从而使得底管22与底座21枢接,同时枢接底座21与从动件3,如此设置,使得组装更方便。在本实施例中,底管22上还设置有连接孔222,一销钉(图未意)穿过所述连接孔222,从而所述弹簧4一端抵靠于所述销钉,另一端抵靠于所述从动件3朝向侧支撑件11的一端,从而实现所述弹簧4设置于所述底管22与从动件3之间的目的。
所述底座21设置有容纳槽211,所述底管22以及从动件3远离侧支撑件11的一端置于所述容纳槽211内,且在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时,所述操作件5的枢接部51枢接于该容纳槽211的两侧壁之间。较佳的,所述容纳槽211底部设置有支撑部212,在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时,所述底管22或/和从动件3下端抵靠于所述支撑部212上,从而在本实用新型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时,底管22与底座21的连接更稳定,从而本实用新型婴儿床在展开状态下时也更稳定。
当要解锁所述锁定机构时,如图8所示,往上旋转所述操作件5的操作部52,从而所述操作件5的驱动部53推动所述从动件往底管22内移动,当所述操作件5不再阻挡于所述底管22和从动件3上方时,底管22远离支撑座111的一侧与所述从动件3可相对底管22往上旋转,所述锁定机构解锁。在本实施例中,在驱动部53的推动下,当所述从动件3不能继续移动时,即所述销轴6位于长孔31远离侧支撑件11的一侧时,所述操作件5不再阻挡于所述底管22和从动件3上方。如此设置,使得操作更直观。
解锁所述锁定机构后,往上移动底座21,所有底管22以及第一支撑杆24远离侧支撑件11的一侧均被带动往上移动并相对底座21旋转,且第一支撑杆24与底座21连接的一侧随着底座21往上旋转移动时会推动所述滑座23沿着底管22往侧支撑件11的方向移动,而滑座23的移动也能使得第二支撑杆25能旋转与对应的底管22靠近,而各底管22与第二支撑杆25的旋转移动会拉动各侧支撑件11往中间移动而靠拢(如图1、9所示)。因为对应的底管22与对应第二支撑杆25是枢接于同一侧支撑件11上的不同位置,使得一侧支撑件11与对应的底管22以及第二支撑杆25形成不同位置的两点枢接,从而在收合过程中,侧支撑件11被对应的底管22与第二支撑杆25拉着往中间移动时,其上侧不会往外倾斜,故无需额外的收拢侧支撑件11上侧的动作,从而收合操作方便。
较佳的,所述操作件5与底座21之间设置有扭簧(图未示),在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时,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所述操作件5自动旋转而使得其一侧自动抵靠于所述底管22或/和从动件3远离侧支撑件11一侧上端,从而使得操作更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两枢接于底座21相对侧的底管22与底座21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锁定机构,如此设置,需解锁该两底管22与底座21之间的锁定机构才能使得底座21与所有底管22相对旋转,从而更能保证本实用新型婴儿床在展开状态下的稳固。
所述侧框架1还包括一顶框架12,所述侧支撑件11上端连接于所述顶框架12。具体的说,是所述侧支撑件11的立柱112上端连接于所述顶框架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框架12设置为四边形,从而所述侧支撑件11设置有四个并分别设置于四角隅。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支撑座111上连接一立柱112,所述立柱112上下竖向延伸,在此结构下,每一立柱112上端也连接于所述顶框架12的四角隅。在其他实施例,也可以是每一所述支撑座111上连接有两根立柱112,且在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时,连接于同一支撑座111上的两根立柱112形成为往上开口的V形状,在此结构下,连接于同一支撑座111上的两根立柱112的上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框架12相邻的两侧边上。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两相邻所述支撑座111底部均设置有滚轮7,从而方便移动所述婴儿床。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所述滚轮,在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底座21下端与各支撑座111下端共同支撑于地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收合的婴儿床,其可在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之间转换,所述婴儿床包括一侧框架、一底支架,所述底支架包括一底座以及多根底管,所述侧框架包括多个侧支撑件,所述多根底管一侧均枢接于底座,另一侧分别枢接于对应的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管上并可沿着底管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座、两侧分别枢接于所述滑座与底座的第一支撑杆、两侧分别枢接于所述滑座与侧支撑件的第二支撑杆,且一所述底管与对应的第一支撑杆朝向底座的一侧分别枢接于底座的不同位置,一所述底管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远离底座的一侧分别枢接于一对应侧支撑件的不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合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底座的枢接位置位于对应底管与底座的枢接位置的下侧,所述第二支撑杆与侧支撑件的枢接位置位于对应底管与侧支撑件的枢接位置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收合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支撑杆与对应底管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每一所述第二支撑杆与对应的底管之间的夹角也大于0度且小于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收合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支撑件均包括一支撑座、下侧与所述支撑座连接的立柱,一所述底管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远离底座的一侧分别枢接于对应支撑座的不同位置;或,一所述底管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远离底座的一侧分别枢接于对应侧支撑件的支撑座和立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收合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一本体以及自所述本体往朝向底座一侧延伸的连接部,所述底管远离底座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底座的一端枢接于所述连接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可收合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底管与底座之间设置用于限制两者相对旋转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一侧可相对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底管内的从动件、设置于所述从动件与底管之间的弹簧、枢接于所述底座的操作件,在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时,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所述从动件远离侧支撑件的一端伸出于底管远离侧支撑件的一端外,所述操作件一侧抵靠于所述底管远离侧支撑件的一端或/和从动件伸出于底管外的部份的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收合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时,所述操作件另一侧抵靠于所述从动件远离侧支撑件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收合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包括与所述底座枢接的枢接部、分别自所述枢接部往相反侧延伸的操作部与驱动部,在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时,所述枢接部或/和操作部抵靠于所述底管或/和从动件上端,所述驱动部抵靠于所述从动件远离侧支撑件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收合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上设置有长孔,所述底管上设置有圆孔,一销轴穿过所述圆孔、长孔以及底座。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可收合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底管以及从动件远离侧支撑件的一端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底部设置有支撑部;在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时,所述操作件的枢接部枢接于该容纳槽的两侧壁之间,所述底管或/和从动件下端抵靠于所述支撑部上。
CN202021160118.8U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可收合的婴儿床 Active CN2130971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60118.8U CN213097171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可收合的婴儿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60118.8U CN213097171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可收合的婴儿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97171U true CN213097171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72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60118.8U Active CN213097171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可收合的婴儿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971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2657A (zh) * 2021-06-10 2022-12-13 宝钜(中国)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收合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2657A (zh) * 2021-06-10 2022-12-13 宝钜(中国)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收合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63521A (en) Collapsible playpen
WO2020093531A1 (zh) 转动关节及具有其的儿童用品
US10172479B2 (en) Collapsible playpen
CN108903468A (zh) 折叠床
CN110652138A (zh) 一种折叠床
CN106037347B (zh) 折叠床
CN213097171U (zh) 一种可收合的婴儿床
CN111713918B (zh) 婴童游戏床骨架
CN213030341U (zh) 围床
US6263525B1 (en) Foldable frame of a playpen
US5890263A (en) Split lockable hinge for a baby bed
CN209202553U (zh) 折叠床
US11589685B2 (en) Play yard
CN208909496U (zh) 一种睡篮
CN217852135U (zh) 一种可折叠的婴儿床架
CN215015553U (zh) 婴儿床架及婴儿床
CN212591295U (zh) 一种婴儿床
CN108420224B (zh) 折叠床
CN211632549U (zh) 儿童床
CN208709109U (zh) 一种婴幼儿折叠椅
CN112021866A (zh) 一种床结构
CN208048470U (zh) 儿童游戏床的中央控制器与连接杆的连接结构
CN217792246U (zh) 婴儿折叠床
CN220477321U (zh) 一种游戏床侧扶手锁定结构
CN212591287U (zh) 一种折叠婴儿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0333 room 108, building 7, 652 Changshou Road,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BUTO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433 588 Longchang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_ Room 2606-68, 26th floor, No.1

Patentee before: BUTO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